由中國化學會主辦,溫州大學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的第十六屆全國金屬有機化學學術討論會,將于2010年10月22-25日在溫州新南亞大酒店(東游路4號)舉行。本次學術會議將為科研工作者搭建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平臺,展望學科未來發展趨勢,以推動我國金屬有機化學研究向更高目標邁進。百靈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作為中國化學會成員之一,為中國化學行業客戶服務十五載有余,與中國化學家們結下不解之緣。經過十八年的發展,百靈威已具備涉及化學、分析、生物、材料、物理及藥物研發等領域提供近50萬種產品和專業服務的能力。多年來百靈威有幸參與了多屆全國金屬有機化學學術討論會,見證了全國金屬有機化學學術討論會的快速發展,目睹了中國金屬有機領域取得的豐碩科研成果。在第十六屆會議上,百靈威將為廣大客戶推薦純度高達99.9999%的30,000種金屬有機化合物,包括金屬催化劑(鈀、鉑、釕等)、膦配體......閱讀全文
2010年10月22日—25日,由中國化學會主辦,溫州大學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的第十六屆全國金屬有機化學會議圓滿結束。
一、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 時間: 6月20-23日; 地點:福建省廈門市; 預計參加人數: 2000人 主題:創新型社會與化學的責任 內容及范圍:1.綠色化學;2.環境化學;3.化學生物學;4.納米化學;5.應用化學;6.有機化學;7.聚合物科學中的理論、模擬和計算研究;
百靈威將于7月24-28日參加在上海舉辦的2011第16屆OMCOS會議,展臺位于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展覽館H12號,我們敬候您的光臨!屆時,憑借郵件中的二維條形碼(請打印郵件)、本人手機號碼、郵箱(百靈威官網注冊時的郵箱)等方式,您可免費領取百靈威精美禮品(青花瓷筆一支或T恤一件)。 百靈威
在我國科學界,兩院院士一直是最高榮譽。兩院院士評選一般每兩年舉行一次,每次僅僅選出一百多人,歷年當選的兩院院士也不過數千人。然而,在我國科學界中,依然存在為數不多的夫妻都是兩院院士的事例。 這些科學家伉儷大都攜手于同一研究領域,在科學長空,他們的名字互相輝映。是執著的追求使他們發現了彼此,在他
戴立信(1924年—) 戴立信,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平,1947年國立浙江大學畢業。1953年進入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現任有機所研究員、有機所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顧問、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化學化工學會名譽理事長。曾任
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趙忠賢 院士 Zhao Zhongxian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由中國科學院推薦 趙忠賢,男,1941年出生,遼寧新民人,1964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后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擔任國防課題組業務負責人和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中國科學
人物簡介 黃鳴龍(1898—1979),江蘇揚州人,有機化學家,我國甾體激素藥物工業的奠基人,1924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5年當選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1979年7月1日逝世。 早年研究中藥延胡索和細辛中有效成分,后研究甾體化學,發現了甾體的雙烯酮酚反應,并應用于山道年及其
黎潤紅1 饒毅2 張大慶1(北京大學 1醫學部100191,2 生命科學學院 100087) 摘要 青蒿素的發現是在一個相當復雜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完成的。由于特殊的時代背景,有關青蒿素的發現及其成果的評價存在著諸多爭議,甚至在青蒿素發現的代表人物之一——屠呦呦獲得了拉斯克臨床醫學獎之后,相關的爭議
作為中國自由基化學奠基人,劉有成畢生為國,堪為典范。回顧他經歷豐富的一生,不僅可以看出他為中國的科學和教育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可以發現他堅定不移的愛國情懷、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和勇于創新、樂于奉獻的科學精神。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吲哚類化合物的直接羰基化轉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研究人員以鈀為金屬催化劑,碘為氧化劑,在一個大氣壓的一氧化碳壓力下,高效地實現了各種吲哚與醇類、酚類化合物直接氫酯基化得到相應的吲哚-3-甲酸酯。在現有的
2017年11月21日,分析測試百科網小編有幸受邀來到了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在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理事長、綠色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成雁的帶領下,參觀了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古董”儀器的歷史博物館。 一走進“博物館”,首
關于2015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的授獎決定 經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評審委員會審議、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決定授予程義云(華東師范大學)、關正輝(西北大學)、金一政(浙江大學)、李震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濤(大連理工大學)、聶舟(湖南大學)、湯平平(南開大學)、王博(北京理工大
經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評審委員會審議、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決定授予程義云(華東師范大學)、關正輝(西北大學)、金一政(浙江大學)、李震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濤(大連理工大學)、聶舟(湖南大學)、湯平平(南開大學)、王博(北京理工大學)、袁荃(武漢大學)、趙遠錦(東南大學)2015年
劉有成先生九十華誕慶賀會暨“2010年合肥有機化學前沿研討會”舉行 11月6日是著名有機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我國有機自由基化學奠基人劉有成院士的九十華誕。10月29日,一百多名專家學者云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學術研討會的形式,向這位資深院士祝壽。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發來賀信。 劉有成先生
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改革開放四十年40項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個面向”為線索,在系統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廣大科研人員取得的眾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礎上,發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成果15項、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成果10項。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從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了解到,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人選名單正在向全社會公示,入選者共計1353名,公示期為6月20日至6月27日。 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統籌安排下,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部門組織專家,從相關人才計劃中遴選確
中國質譜學會第八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九屆全國學術交流會召開 2008年12月11日上午,中國質譜學會第八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 第九屆全國學術交流會在海口市麗華大酒店召開,本屆大會是中國質譜學會理事會換屆及四年來質譜學會工作的總結會,也是質譜學的基礎及方法、新
黃志鏜院士的科學研究生涯,與新中國的科學事業幾乎同步開始和成長,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起伏。癡迷化學的他,始終堅持在科研第一線。黃志鏜的學生們都贊嘆他有著超群的記憶力和深邃的學術洞察力,在許多領域都有開拓性貢獻。 黃志鏜(1928年5月20日—) 浙江黃巖人,有機化學和高分子化學家。1928年
1960年,黃鳴龍(左二)與周維善(左三)在捷克科學院有機和生化研究所前合影(周維善供圖)不同種類的青蒿 瘧疾是危害人類最大的疾病之一,人類對付瘧疾的最有力的藥物均源于兩種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國科學家19世紀初從植物金雞納樹皮上提取出的奎寧,二是 我國科學家20世紀70
1981年,山東考生薛德勝的哥哥替他做主,填報了高考志愿:“聽說蘭州大學很不錯,你就報那兒吧。”薛德勝回憶說,“那時候,在大家眼里,除了北大、清華被看作最頂尖的大學之外,國內其他重點大學都差不多,并沒有三六九等之分,所以填志愿只是挑大學,而不是挑地區。”從東部大省山東來到遙遠的甘肅蘭州,薛德勝
人才“爭奪戰” 150多年來,一波波海外留學大潮興起,一代代海歸學成回國,成為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國年輕一代“出國潮”熱度不減;另一方面,在西方社會經濟發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減弱的情況下,“回國潮”也必然成為大趨勢。中國出臺的各種人才政策,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
沉痛悼念劉有成院士劉有成 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的有機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中國自由基化學奠基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化學化工學院資深院士劉有成先生于2016年1月31日9時在安徽合肥逝世,享年96歲。 劉有成院士1920年11月6日生于安徽省舒城縣。
根據《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2017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在15日內(8月4日——8月18日)向國家自然科
2011年,百靈威與Umicore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百靈威負責該品牌中國市場的產品銷售、技術應用與支持等各項業務。 Umicore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作為催化劑研究領域的世界領導者,其業務遍及全世界50多個國家,至今已擁有14,000名員工。Umicore的專業技術與
寶鋼股份公司厚板廠羅涇厚板廠項目組 樂金濤主任 來自寶鋼股份公司厚板廠羅涇厚板廠項目組的樂金濤主任對鋼鐵行業材料力學實驗室硬件建設中值得關注的若干問題進行了介紹。 樂主任首先講到,目前實驗室自身需要關注的問題集中以下八個方面:(1)試樣加工鋼結構廠房的保溫問題;(2)試驗室中央空
一個黑色的星期五。 錢偉長,為中國人熟知的科學家,“三錢”中的最后一位,7月30日在上海走完了98歲的一生。 這位愛國學者近一個世紀的歷程,猶如一條大江,時而浩蕩,時而曲折。像很多同輩的中國科學家一樣,錢偉長在民族危亡之際,選擇了科學救國的道路;國家的需要,永遠是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香港研究資助局(RGC)關于設立聯合科研資助基金的協議,雙方每年共同資助中國內地與香港地區研究人員間的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2020年度共收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香港研究資助局聯合科研資助基金項目申請239份。經初步審查并與香港方核對清單,確定有
龔岳亭(1928~2014年) 生物化學家。1949年畢業于上海圣約翰大學化學系。曾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中科院上海分院圖書館館長。是我國多肽激素合成與應用、結構與功能關系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也是1965
8月26日,在西湖大學迎來“西湖三期”的第二天,美國化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宣布:經過提名、評選,西湖大學理學院化學講席教授鄧力獲得了2020年“亞瑟·科普學者獎”(Arthur C. Cope Scholar Awards),這是有機化學領域最有影響的國際獎
2014年9月18日,“第八屆全國試劑與應用技術交流會暨學術報告會”北京化工大學舉行。會議由全國化學試劑信息站主辦,《化學試劑》編輯部、北京化工大學理學院承辦。本屆全國試劑與應用技術交流會暨學術報告會主題為“科研用試劑的發展與學術進展”,會議圍繞“科研用試劑”這一主題,分析了科研試劑的發展現狀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