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曹可凡近日表示,相較于空氣污染來說,不可逆的土地污染對人們造成的傷害更大,更應該受到大家的關注。 去年,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土地亟待修復和治理。作為基層環保工作人員,筆者認為,環保部門應該在土地修復和治理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積極向國家建言獻策,希望國家層面加快對《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工作,盡快制定“土地污染損害賠償法”及其實施細則,用法律的形式將我國的土地保護起來,為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依法促進生態發展提供權威依據。建立土地使用過程中、使用后造成嚴重污染者終身責任追究制度,用法律的威嚴來維護土地的尊嚴。 二是改變現有考核機制,建立生態考核體系。國家及地方原有的唯GDP至上的發展觀念要轉變,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閱讀全文
圖為用于植物修復的蜈蚣草育苗基地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日前向媒體透露,2009年環保部共接報陜西鳳翔等12起重金屬、類金屬污染事件,這些事件共致使4035人血鉛超標、182人鎘超標。今年3月以來,四川內江、湖南郴州等地又相繼發生群眾血鉛超標及中毒引發的群
今年,從北京的霧霾天,到蘭州的自來水苯超標,引起了公眾對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關切和國家有關方面的重視。而一種“看不見的污染”——土壤污染,卻容易被公眾尤其是城市居民忽視。民以食為生,土壤污染對國家生態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影響,值得全社會高度重視。 我國當前的土壤污染有多嚴重?由環境保護局和國土資
《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正在編制 “毒地”治理年內將打組合拳 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1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環保部正在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編制《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其中包括劃定重金屬嚴重污染的區域,投入治理資金的數量,治理的具體措施等多項內容。 種種跡象表
千呼萬喚不公開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被質疑不科學。(勾犇/圖) “不能說,不能說,不能說”。為何六年前啟動,兩年前已結束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千呼萬喚不公開?如今它面臨更嚴重的質疑:布點不密,難堪重任。 中東部地區、礦山開采冶煉區的土壤負荷已達極限,約70%的土地受到污染。保守估
土壤污染正在惡化,污染如隱形殺手,難以察覺卻可能直接危害人體健康,特別是重金屬在蔬菜、糧食中的累積,將處于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置于危險境地。 11月8日,《新民周刊》報道了環保組織對IT企業重金屬污染的質疑,重金屬不僅污染江河,也會污染土壤。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研究中心
經環境保護部批準,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城市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工程技術中心近日開始建設。記者從環保部門獲悉,上海市今年有望出臺土壤環境保護專門法規,今后企業搬遷前,必須要檢測評估其對土壤有無造成污染,并落實“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 這一中心是目前我國唯一以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為目標、面向國家
今年5月,我市市政府第4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大氣污染防治與湖庫整治重點工作方案》。為改善空氣和水體環境質量,我市將重點治理揚塵污染、燃煤及工業污染、交通污染等大氣污染,重點完成生活污染、工業污染、面源污染等重點湖庫整治任務。 湖庫整治任務 力爭改善 20個湖庫
未來污染場地的修復必須土水一體化統籌考慮,否則可能會事倍功半。未來污染場地修復將很難找到離場處理的場所,應該會更多采用原位修復或者原地異位修復技術 讓土壤修復行業期待了兩年多的“土十條”,終于還是把懸念帶進了“十三五”,但也讓接下來5年的前景更值得期待。 根據2015年11月公布的《國家環境
“土十條”于2016年5月31日千呼萬呼始出來,對于我國今后的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土壤修復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與影響。 國外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對土壤治理也有指導作用,下面為大家盤點以下7個國家關于土壤治理政策的特點,并從自身情況
12月3日,深圳人民政府辦公廳率先出臺了《深圳市土壤環境保護和質量提升工作方案》(簡稱“土四十條”)。 “土四十條”突出將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點,要求在2018年底前,完成深圳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園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土壤環境質量詳細調查。深圳屬于城區型水源地,對
1. 土壤修復行業現狀? 1.1 土壤污染的定義和種類 土壤污染,是指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進入土壤,使得土壤環境質量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惡化,對生物、水體、空氣或人體健康產生危害或可能有危害的現象。 按被污染主體,土壤污染主要可分為城市用地污染、農業耕地污染兩類,具體污染源結構及危害等見圖
鎘大米、兒童血鉛超標、砷污染……人們在享受發展成果的同時,也因環境污染而付出了健康損害代價。 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重要條件。人類為了生存發展,提高生活質量,而不斷開發利用各種環境資源,環境受到破壞和污染后,反過來又影響人體健康。 事實告訴我們,如果自然環境因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國發〔2016〕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5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
2014年以來,國家在多地啟動了典型區域土壤污染綜合治理項目。同時地方性試點和項目近期明顯變多,項目建設進度有所提高。從行業情況來講,從業企業數量也從當初“從無到有”情形演變成了數量激增的階段。政府對土壤治理修復企業的監管逐步規范的同時,民間也衍生出相應的自律機制。目前土壤修復包括五大盈利模式。
根據土地類型的不同,土壤修復可分為場地修復、礦山修復和耕地修復。圖片來源于網絡 綜合中國產業信息網、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報告及多家券商的行業市場分析報告信息,結合2017年化工產業十余省市90%的企業關停轉移現狀,和國家政策相關所提出的指標:到2020年現有位于城鎮內人口密集區域的危化品生產企業
土壤環境管理工作在國外已經開展多年,美國、歐洲、日本等國有30多年的管理經驗。而在我國,無論是土壤污染防治的認知水平,還是國家經濟實力,土壤環境管理都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借鑒國外的經驗必不可少。那么,基于我國的土地所有制、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土壤污染防治現狀,國外有哪些土壤環境管理的經驗值得借鑒?本報記
土壤環境管理工作在國外已經開展多年,美國、歐洲、日本等國有30多年的管理經驗。而在我國,無論是土壤污染防治的認知水平,還是國家經濟實力,土壤環境管理都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借鑒國外的經驗必不可少。那么,基于我國的土地所有制、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土壤污染防治現狀,國外有哪些土壤環境管理的經驗值得借鑒?本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今天分組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參加審議的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這部法非常重要,防治土壤污染、保護和改善土地環境質量,直接關系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部法及時出臺,對防治土壤污染將有巨大的
建在長江化工廠舊址上的這個經適房小區,可以容納2400多戶。最后建成的幼兒園,目前還沒有裝修。 武漢一個能容納2400戶的經適房小區,建在了一個舊化工廠的土地上。小區未經環評先開工建設,在環評發現污染問題后進行了修復,不過依然存在風險。而這個小區從未向住戶公開過風險的存在。
空氣污染、水污染都能看得見,土地污染卻難以發現端倪,但是近幾年,政策和市場的轉向都開始“偏愛”土壤修復。受污染的地要治,受污染的地要修,這是實實在在關乎人們身體健康,環保大計的事情。在這個風向標的指示下,不少環保企業聞風而動,甚至于很多非環保企業也盯上了這個200億的新興市場。那么,土壤修復到底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國務院今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
2016年5月31日,國務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甫一發布,立即引發輿論熱議。 工人們將污染土壤在密閉車間內進行破碎、篩分等預處理工作。 關注焦點 此前一年多的時間內,各大媒體圍繞“土十條”有過很多猜想或“揭秘”,不少業內人士更是憑各種“內部信息”和經驗,預測“土十條”將拉動環
蜈蚣草 廣東土壤研究所陳能場博士等用水稻作修復實驗,圖為研究人員正在對不同作物比較稱重。資料圖片 目前國內科學家還沒有找到一種經濟、有效、適合大規模農田治理的科學修復模式,大多土壤重金屬治理模式還處于實驗室摸索階段。——華南農業大學博導陳日遠 中國土壤重金屬污染嚴
蘇州化工廠原址雜草叢生,穿廠而過的河道里,散發著嗆鼻的氣味。 常州一塊剛剛完成土壤修復工程的土地上,一幢住宅樓正在興建。 一根根沖入云霄的煙囪,曾是人們記憶中城市繁榮興盛的符號,如今,隨著“退二進三”戰略的實施,大大小小的工廠逐漸遠離城市居民視野,猶如退潮。 然而,
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以下為土壤監測基礎知識,也歡迎加入土壤檢測答疑群。 面對土十條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為了加強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的監督管理,防控污染地塊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風險,防止造成污染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 已關閉搬遷以及擬變更土地利用方式或者土地使用權人污染地塊的環境調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