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在成功開展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報春苣苔生物技術繁殖及回歸后,又對同科另一種國家一級瀕危保護植物—單座苣苔(Metabriggsia ovalifolia)開展了系統研究,并成功實現了人工繁殖。 單座苣苔屬苦苣苔科,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廣西特有植物。苦苣苔科植物多數種類具有重要的觀賞、藥用價值和科研保護價值。但由于單座苣苔資源數量分布及其有限,生境特殊,居群數量少,自然繁殖力弱、其植被片段化,種群數量和分布面積急劇減少,其基礎生物學研究幾乎空白。 華南植物園生物技術研究組馬國華研究員等科研人員以單座苣苔葉片或葉柄為外植體,成功誘導不定芽器官發生。研究發現,單獨使用高活性的細胞分裂素(TDZ,BAP)或低活性的生長素(NAA, IAA)均能直接誘導不定芽器官發生,而低活性細胞分裂素(KIN)和高活性生長素(2,4-D)則不能成功誘導;聯合使用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誘導效果誘導更好。目前該研究組......閱讀全文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選擇基本培養基時,除待培養植物的基因型外,通常應考慮培養基的種類,其總離子濃度、總氮水平及氮源種類(硝態氮和銨態氮)與比例、鈣和氯化物的含量等。草本植物組織培養廣泛使用的MS培養基,而木本植物組織培養通常采用低鹽基本培養基如1/2或1/4MS或WPM(Woody Plant Medium,木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植物組織培養(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通過無菌操作分離植物體的一部分(外植體explant),接種到培養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包括營養、激素、溫度、光照、濕度)進行培養,使其產生完整植株的過程。(主要有原生質體(Protoplast),懸浮細胞,組織(愈傷組織Callus
研究表皮毛和氣孔的發育機理對于培育高光效、抗逆性強、適應不同環境條件的作物品種至關重要。玉米葉片上表皮有3種類型表皮毛:大毛、刺毛和雙細胞毛,且和氣孔成規律性分布在玉米葉片表皮上。但目前玉米葉片表皮毛和氣孔發育的時空關系,尤其是表皮毛和氣孔細胞命運決定和發育的調控機制仍不清楚。 近日,華南農
4 光合作用與碳循環 光系統Ⅱ (PSⅡ)是葉綠體類囊體膜中的一個色素蛋白復合體,在光合作用 光反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為了闡明 PSⅡ 的組裝過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張立新研究組對 PSⅡ 低 含量的擬南芥突變體(lpa1)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體外蛋白質標記實驗顯示 lpa1
來自杜克大學生物學系,明尼蘇達州大學園藝系及微生物植物基因組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水楊酸(salicylic acid,SA)能通過抑制生長素信號途徑影響植物病原體生長,從而證明這種對于生長素信號的抑制效應是SA介導疾病抗性機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urrent Biology》雜
隨著現代醫學及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各學科相互交叉和滲透,醫學微生物學檢驗技術已深入到細胞、分子和基因水平,許多新技術、新方法已在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得到廣泛應用。醫學微生物學實驗室的基本任務之一是利用微生物學檢驗技術,準確、快速檢驗和鑒定臨床標本中的微生物,并對引起感染的微生物進行耐藥性監測,為臨床對感
第一節 微生物形態學檢查 細菌形態學檢查是細菌檢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細菌分類和鑒定的基礎,可根據其形態、結構和染色反應性等,為進一步鑒定提供參考依據。 一、顯微鏡檢查 由于細菌個體微小,肉眼不能看到,必須借助顯微鏡的放大才能看到。一般形態和結構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其內部的超微結構則需用電
實驗材料酵母菌株試劑、試劑盒消解酶 100T儀器、耗材毛細吸管頭強力膠水光學玻璃纖維YPD平板YPD培養管實驗步驟第 1 天顯微針的制備四分體解剖針可以通過手工拉制細玻璃絲或使用「技術和方案 23, 制備四分體解剖針」中描述的光學纖維玻璃絲來制備。將會演示針的準備過程并且提供給你一些必需品,以便你可
實驗材料 酵母菌株試劑、試劑盒 消解酶 100T儀器、耗材 毛細吸管頭強力膠水光學玻璃纖維YPD平板YPD培養管實驗步驟 第 1 天顯微針的制備四分體解剖針可以通過手工拉制細玻璃絲或使用「技術和方案 23, 制備四分體解剖針」中描述的光學纖維玻璃絲來制備。將會演示針的準
一、分枝根的作用在環境條件適宜和植株生長發育良好的條件下,根系分析系統經過分析發現:小麥單株初生根與次生根的總數為30-70條,有些生育期長的品種可達百條以上。據粗略估算,即使每一單根長度按單株最長根的長度5000px 計算,單株初生根和次生根根主體的總長度亦不過只有6000-350000px。河南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比利時弗蘭德研究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通知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比利時弗蘭德研究基金會(FWO)雙邊合作協議,2018年雙方共同征集和資助中比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我委共收到項目申請116項,經初步審查并與比方核對清單,確定
人們利用植物 組織培養技術快速獲取優良植物株系、培育作物新品種等方面,那么如何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再生植株呢?如何鑒定與避免與植物組織培養苗的污染,在此,小編總結了有關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七大方面,帶你領略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方方面面。 第一部分 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 (廣義)又叫
高等生物遺傳圖譜的構建依賴于選擇性雜交后代的分析或者通過家系分析法來計 算連鎖關系。對人類而言僅后者是可行的。使用長度多態性限制片段(RFLPS)在構 建人連鎖圖譜方面已取得長足的進步。為了對帶有與已知表現型相關的RFLP標記的基 因進行定位,首先得建立間隔約10CM的遺傳標記束(平均1CM等于1%
1. 培養基的配制注意事項 植物組織培養最常用到MS培養基,包含十幾種化合物。因為有些化合物相遇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沉淀,影響培養基的營養成分,準備MS培養基需要配制多種高倍母液。且配制母液時,尤其涉及大量元素的母液時,一定要等一種成分溶解之后,再緩慢的添加另一種成分,切記“一鍋煮”,即不能將各
植物組織培養常見問題解析1. 培養基的配制注意事項植物組織培養最常用到 MS 培養基,包含十幾種化合物。因為有些化合物相遇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沉淀,影響培養基的營養成分,準備 MS 培養基需要配制多種高倍母液。且配制母液時,尤其涉及大量元素的母液時,一定要等一種成分溶解之后,再緩慢的添加另一種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學多個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世界首個高精度人類男性和女性個人遺傳圖譜相關論文相繼發表于《科學》和《細胞》雜志。這一工作采用的單細胞DNA擴增技術MALBAC,與以前的技術相比,該技術將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的精確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夠發現個別細胞之間的遺傳差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學多個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世界首個高精度人類男性和女性個人遺傳圖譜相關論文相繼發表于《科學》和《細胞》雜志。這一工作采用的單細胞DNA擴增技術MALBAC,與以前的技術相比,該技術將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的精確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夠發現個別細胞之間的遺傳差異。 MAL
實驗概要了解培養基母液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項;掌握培養基的配制和滅菌方法,掌握植物組織培養的一般方法實驗原理(一)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即是每個植物的本細胞或性細胞都具有該植物的全套遺傳基因,因此在一定培養條件下每個細胞都可發育成一個與母體一樣的植株。這個概念雖然在本世紀初已經
病毒載體 經典的病毒載體主要有四類,腺病毒,腺相關病毒,逆轉錄病毒和慢病毒。他們具備侵染細胞譜廣,效率高等特點并廣為研究人員熟知。它們的特點總結歸納如表一。 表一:六大病毒載體技術的比較 載體 感染廣譜性 靶細胞類型 表達形式 表達時間 免疫原
生物通報道:種子休眠與萌發是植物由生殖生長過渡到營養生長的重要發育轉變進程,涉及大量基因的激活或者沉默。一些研究發現這個過程中,組蛋白修飾介導的表觀遺傳基因轉錄調控可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具體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來自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劉永秀研究員一直從事表觀遺傳和植物激素調控種子休眠和
宮頸癌在全世界惡性腫瘤發病率位居女性的第4位,在全球范圍內平均每年有52.76萬新增病例和26.57萬例死亡病例。在中國,宮頸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依然處于相當高的水平,年輕婦女(<35歲)宮頸癌患者的構成比從9%上升到24%。對宮頸癌患者的治療仍是根據腫瘤分期進行手術、化療、放療等傳統治療。雖然早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一、接種 組織培養的接種是指將滅過菌的材料,在無菌的情況下,切成小塊,放入培養基的過程。科研、生產部門的接種工作,多在無菌室或超凈工作臺上進行,中學可制作接種箱,在箱內進行接種。接種的方法步驟如下: 1、在無菌室或接種箱中放好接種時所需要的酒精燈、貯存70%酒精和棉球的廣口瓶、各種鑷子、
德國海德堡大學細胞生物學家揚·羅曼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一直被視為對手的植物荷爾蒙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其實也有協同作用,其相互影響遠比以前認為的要緊密。這個關于植物激素相互影響的研究結果發表在6月24日的《自然》雜志上。 植物的兩個最重要的生長激素——荷爾蒙生長素和細胞分裂
本階段是組織培養中最重要的一環。在培養基中植物激素的作用下,外植體通過三條途徑迅速增殖,這就是側芽增殖、誘導不定芽的形成和誘導胚狀體的形成。側芽增殖種子植物的每個葉腋中通常都存在著腋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使它生長。現在知道頂端優勢抑制側芽生長,可被外源的細胞分裂素打破,所以在利用側芽增殖這條途徑時,培
為什么是shRNA?外源導入的siRNA結合RISC復合物的能力要比shRNA低10倍,雖然將siRNA的長度增加到29-30 nt可以增加結合RISC復合物的效率,但也增加了off target效應,引起更多的非專一性基因干擾。shRNA由于模擬microRNA的作用通路,所以
細胞為了成功地分裂,染色體就必須排成行,才進入它們的新細胞,就像打開一個劇院帷幕。它們要完成這一壯舉,在某種程度上要得益于稱為中心粒的結構,為幕布繩索提供一個錨點。最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沒有中心粒,大部分細胞就不會分裂,并且他們發現了其中的原因:一種稱為p53的蛋白質,由于其他原
細胞為了成功地分裂,染色體就必須排成行,才進入它們的新細胞,就像打開一個劇院帷幕。它們要完成這一壯舉,在某種程度上要得益于稱為中心粒的結構,為幕布繩索提供一個錨點。最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沒有中心粒,大部分細胞就不會分裂,并且他們發現了其中的原因:一種稱為p53的蛋白質,由于其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