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是shRNA?外源導入的siRNA結合RISC復合物的能力要比shRNA低10倍,雖然將siRNA的長度增加到29-30 nt可以增加結合RISC復合物的效率,但也增加了off target效應,引起更多的非專一性基因干擾。shRNA由于模擬microRNA的作用通路,所以相比siRNA其基因沉默效率更高。siRNA和shRNA的優缺點見表四。銳賽選擇使用病毒載體介導的shRNA干擾,并通過構建shRNA穩定株,能最大程度的避免使用體外化學合成的siRNA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siRNAshRNA雙功能shRNARNA干擾片段運輸進入體外細胞難易程度中等 (轉染效率依細胞而定,差異大)容易 (使用病毒載體)容易 (使用病毒載體)進入動物體內細胞難易程度低 (轉染效率依組織特性而定,且需要較高劑量,可能引起off target效應)容易 ......閱讀全文
IS PCR的技術特點 (1)既具有PCR的特異性與高靈敏性,又具有原位雜交的定位準確性;(2)測到低于2個拷貝量的細胞內特定DNA序列,甚至可檢測出單一細胞中的僅含一個拷貝的原病毒DNA;(3)有助于細胞內特定核酸序列定位與其形態學變化的結合分析;(4)可用于正常或惡性細胞,感染或非感染細胞的鑒定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由于核酸分子雜交的高度特異性及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它已成為分子生物學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克隆的篩選,酶切圖譜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變的檢測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條核酸單鏈在一定的條件下(適宜的溫室度及離子強度等)可按堿基互補原成雙鏈。雜交的
病毒載體經典的病毒載體主要有四類,腺病毒,腺相關病毒,逆轉錄病毒和慢病毒。他們具備侵染細胞譜廣,效率高等特點并廣為研究人員熟知。它們的特點總結歸納如表一。表一:六大病毒載體技術的比較 載體感染廣譜性靶細胞類型表達形式表達時間免疫原性外源片段容量(Kb)滴度(TU/ml)缺點腺病毒載體高分裂
原核表達系統是常被用來研究基因功能的成熟系統,由于原核表達系統具有包涵體蛋白不易純化、蛋白修飾不完整等缺陷,人們也開始利用真核細胞表達系統來研究基因。自上世紀70年代基因工程 技術誕生以來,基因表達技術已滲透到生命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并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實施的進行,在技術方法上得到了很大發展,時至今
基因敲除可以說是基因組 學、細胞分離培養以及轉基因技術的組合。那么基因敲除的原理是什么呢? 基因敲除的方法有哪些呢?在此,做個小結,以供大家學習。一.概述:基因敲除是自80年代末以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分子 生物學技術,是通過一定的途徑使機體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術。通常意義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應用D
慢病毒包裝技術專題Q:什么是慢病毒 ?A: 慢病毒載體 (Lenti vector)是用于感染細胞以實現穩定導入基因或siRNA的病毒載體系統,其感染效率可以達到100%。慢病毒和細胞結合后通過包裝蛋白將含有目的基因或者干擾序列釋放到細胞內。慢病毒RNA通過逆轉錄酶轉錄為DNA。DNA整合前復合
基因療法是指將正常基因植入靶細胞代替病人細胞中的遺傳缺陷基因,或關閉、抑制異常表達的基因,以達到預防和醫療疾病目的的一種臨床醫療技術。在治療遺傳性疾病、惡性腫瘤、癌癥、艾滋病病毒(HIV)、關節炎、糖尿病、腺苷脫氫酶(ADA)缺陷癥、神經系統紊亂、心臟病等疾病方面,基因療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基
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之一。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 已在多種實體瘤和血液腫瘤的臨床治療中取得較好療效。 摘要: 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 ACI)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之一。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
腫瘤耐藥基因治療:化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惡性腫瘤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腫瘤細胞常常會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而導致患者對治療不再敏感,最終導致化療失敗甚至疾病復發。根據腫瘤細胞的耐藥特點,耐藥可分為原藥耐藥(PDR)和多藥耐藥(MDR)兩大類。原藥耐藥(PDR)是指對一種抗腫瘤藥物產生抗藥性后,對非同類
活體動物體內光學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與熒光(fluorescence)兩種技術。生物發光是用熒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標記細胞或DNA,而熒光技術則采用熒光報告基團(GFP、RFP, Cyt及dyes等)進
基因修飾動物是研究在發育和疾病中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CRISPR/Cas9系統有效的應用于構建基因敲除和敲入小鼠。而楊輝團隊正好專注于該領域。 楊輝,30歲時,就成為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所研究員;2015年,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劃”;2019年,楊輝博士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 由楊輝創辦
血液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主要包括PCR技術、DNA測序技術、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轉基因技術及基因芯片(DNA-chip)技術等分子生物學技術。目前這些技術已應用于血液病基因分析、基因診斷、白血病分型、指導治療、判斷預后和微小殘留病檢測等方面。 (1)核酸分子雜交技術原理和方法 1)So
血液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主要包括PCR技術、DNA測序技術、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轉基因技術及基因芯片(DNA-chip)技術等分子生物學技術。目前這些技術已應用于血液病基因分析、基因診斷、白血病分型、指導治療、判斷預后和微小殘留病檢測等方面。(1)核酸分子雜交技術原理和方法1)South
一、基于分子雜交的分子診斷技術 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是分子雜交技術發展最為迅猛的20年,由于當時尚無法對樣本中靶基因進行人為擴增,人們只能通過已知基因序列的探針對靶序列進行捕獲檢測。其中液相和固相雜交基礎理論、探針固定包被技術與cDNA探針人工合成的出現,為基于分子雜交的體外診斷方法進行了
在我們生存的自然界里,除了單細胞生物、少數低等生物,絕大多數的生物從小到大都遵循著一個相同的規律——由一個受精卵發育形成。 就像是父母的精卵結合,產生了受精卵,受精卵開始快速的生長分裂,經歷四細胞期、八細胞期后形成桑椹胚,直到胚胎干細胞有了明顯的分化進而發育成囊胚,原腸胚,最后發育成一個各器官
2006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首次利用病毒載體將四個轉錄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的組合轉入分化的體細胞中,使其重編程而得到了類似胚胎干細胞的一種細胞類型――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s)。這一了不起的成果在本月早些時候被授予了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實驗原理:轉染是將外源性基因導入細胞內的一種專門技術。隨著基因與蛋白功能研究的深入,轉染目前已成為實驗室工作中經常涉及的基本方法。常規轉染技術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瞬時轉染,一類是穩定轉染(永久轉染)。前者外源 DNA /RNA不整合到宿主染色體中,因此一個宿主細胞中可存在多個拷貝數,產生高水平的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還在繼續蔓延,作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微生物研究單位,疫情發生以來,中科院微生物所在做些什么呢? 就此,《中國科學報》采訪了該所領導和參與此次疫情防控狙擊戰的科學家。 《中國科學報》:微生物所在這次疫情中主要承擔了哪些任務? 微生物所副所長錢韋(法人代表)
近日,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Science Advance》雜志上在線發表的研究表明,一項新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可預防一中由數百種不同突變驅動的遺傳性肝病的發生,并改善了小鼠的臨床癥狀。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有前途的CRISPR工具可以潛在地治療因鳥氨酸轉氨甲酰酶(OTC)缺乏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田波院士最卓越的地方恰恰在于他對國家社稷民生的體貼關懷,心懷蒼生,科研事業高度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此成其“大”;密切關注國際科學前沿,及時追蹤領域最新趨向,活到老學到老,眼界開闊,此成其“高”。 田波(1931年12月~) 著名病毒學家,中科院院士。山東桓臺人。1954年畢業于北京農業大
造血干細胞(hemapoietic stem cell, HSC)是存在于造血組織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細胞,它不是組織固定細胞,可存在于造血組織及血液中。造血干細胞在人胚胎2周時可出現于卵黃囊,妊娠5個月后,骨髓開始造血,出生后骨髓成為干細胞的主要來源。在造血組織中,所占比例甚少。現代醫學中,造血干
美國的《Science》雜志由愛迪生投資創辦,是國際上著名的自然科學綜合類學術期刊,與英國的《Nature》雜志被譽為世界上兩大自然科學頂級雜志。Science雜志主要發表原始性科學成果、新聞和評論,許多世界上重要的科學報道都是首先出現在Science雜志上的,比如艾滋病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之間的
對于那些之前在研究基因功能方面受到挫折的研究人員而言,體內RNA干擾(RNA interference,RNAi)技術的出現就好像是救兵一般,令人欣喜。理論上體內RNAi能進行更加細致的敲除,從而研究人員能獲得時間和空間調控的基因敲除效果。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體內RNAi是一件容易完成的實驗,實際上
V型CRISPR系統中的核心蛋白Cas12b(也被稱C2c1),在過去很難在人類細胞中完成基因編輯,因為Cas12b蛋白家族的最適反應溫度通常都比較高。張鋒今天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文章提到,一種通過改造的Cas12b蛋白可以在常溫,高效、高準確性地完成基因編輯。張鋒在文獻中描述到:這種BhC
基于原核 CRISPR-Cas 免疫系統的基因組編輯技術是近幾十年來最強大的生物學技術突破之一,這種工具能對許多種類的生物進行精確的遺傳改變,為基礎研究,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帶來了巨大的希望。 最新一期(6月2日)Cell雜志介紹了這種技術工具的最新升級改造,指出通過改進Cas9酶和重編程新酶,
日前,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組織18個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領域專家審核并評選出2016年度“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 植物分枝激素獨腳金內酯的感知機制植物分枝激素獨腳金內酯的感知機制示意圖 植物激素調控植物的繁衍生息,與人類生存環境和糧食安全息息相關。獨腳金內酯作為新型植物激素,
3. 慎重向環境釋放未經事先批準的轉基因植物是不能夠釋放到環境中去的。在歐洲,2001/18 號歐盟指令( 見注 7 ) 專門規定了慎重向環境中釋放轉基因植物。該指令涵蓋了兩種類型的環境釋放: 實驗釋放 ( B 部分)和投放市場的商業釋放( C 部分)( 見注 8) 。對于每個授權的 B 釋
何謂PCR,簡單的說,PCR就是利用DNA聚合酶對特定基因做體外或試管內 In Vitro 的大量合成。基本上它是利用DNA聚合酶進行專一性的連鎖復制.目前常用的技術,可以將一段基因復制為原來的一百億至一千億倍。 PCR的要素基本的PCR須具備1.要被復制的DNA模板 Template 2
PCR技術簡介 前言 一滴殘留在裙子上的精液使得美國總統Bill Clinton不得不坦承他與白宮實習生有不正當的關系。因為他知道現在的生物科技就連一個精子也能被用來做為證據。這種將極微量的生物標本化為可供鑒定的現代技術正是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