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譜和蛋白質組學:擊中目標
Nature Methods - 5, 741 - 747 (2008) 作者:Nathan Blow 分析測試百科 譯 近年來,質譜儀大幅提高了動態范圍和靈敏度,使研究者們在疾病生物標志物的發現和驗證方面,更從容地面對挑戰。 在2008年6月的美國質譜大會(ASMS)上,用于鑒定蛋白質生物標志物(指示了疾病或疾病狀態的蛋白質)的質譜儀,成為了在質譜制造廠商中反復出現的一個主題。 Waters公司(美國,馬薩諸塞州,Milford)推出了一款名為Xevo TQ MS的三重四極桿質譜儀,及其相應的軟件包,兩者都是為推動生物標志物從發現階段到目標蛋白的驗證階段而設計的。安捷倫科技(美國,加州,Foster市)推出了新的6400系列的三重四極桿液質聯用儀,并......閱讀全文
ThermoFisher推出Proteome-Discoverer蛋白質組學軟件
Thermo Fisher推出Proteome Discoverer:前沿蛋白質組學研究的突破性生物軟件 質量信息學平臺提供了強大的分析、開放和靈活架構,易于使用的界面 2008年5月30日,圣何塞,服務科學,世界領先的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今天宣布將在ASMS 2008(第56屆美國質譜大會)上
蛋白質組與蛋白質組學簡介1
一、蛋白質組概念:一個細胞、一個組織或一個機體全部基因所表達的全部蛋白質。 二、蛋白質組學研究范疇 1.蛋白質和蛋白質間 2.蛋白質和核酸之間 3.蛋白質及其組成質點的分離、分析、鑒定 4.蛋白質結構分析 5.生理、病理或不同發育狀態下蛋白質組表
蛋白質組與蛋白質組學簡介2
3 甲基化干擾實驗用來檢測蛋白質的結合位點。甲基化修飾的DNA探針可以干擾蛋白質的結合。結合位點上未被修飾的DNA片段才能與蛋白結合,然后將DNA從被修飾的堿基處切割,電泳分離,結合蛋白的DNA在結合位點上不能被修飾,不能切斷,可確定結合位點的位置。 4 Dnase I 足紋分析 蛋白
J-Proteome-Res:-代謝組學應用于微囊藻毒素代謝研究
微囊藻毒素(MCLR),作為一種肝毒素,正在威脅著人類的公共衛生安全。在體內,肝臟是MCLR主要攻擊的器官,然而具體代謝變化目前任然未知。近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謝平等研究人員在與上海敏芯信息科技公司的合作下,通過對灌服MCLR的大鼠模型進行代謝組學的研究,向我們揭示了MCLR擾亂肝臟代謝
蛋白質組,蛋白質組學及研究技術路線
基因組(genome)包含的遺傳信息經轉錄產生mRNA,一個細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狀態下表達的所有種類的mRNA稱為轉錄子組(transcriptome)。很顯然,不同細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狀態下轉錄子組包含的mRNA的種類不盡相同。mRNA經翻譯產生蛋白質,一個細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狀態下表達的所有種類
蛋白質組,蛋白質組學及研究技術路線
基因組(genome)包含的遺傳信息經轉錄產生mRNA,一個細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狀態下表達的所有種類的mRNA稱為轉錄子組(transcriptome)。很顯然,不同細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狀態下轉錄子組包含的mRNA的種類不盡相同。mRNA經翻譯產生蛋白質,一個細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狀態下表達的所有種類
什么是蛋白質組學
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95年提出的,它在本質上指的是在大規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質的特征,包括蛋白質的表達水平,翻譯后的修飾,蛋白與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獲得蛋白質水平上的關于疾病發生,細胞代謝等過程的整體而全面的認識。目前,在蛋白質功能方面的研究是極其缺乏的。大部分通過基因組測序而新發現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
什么是蛋白質組學
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95年提出的,它在本質上指的是在大規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質的特征,包括蛋白質的表達水平,翻譯后的修飾,蛋白與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獲得蛋白質水平上的關于疾病發生,細胞代謝等過程的整體而全面的認識。目前,在蛋白質功能方面的研究是極其缺乏的。大部分通過基因組測序而新發現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
什么是蛋白質組學
(Marc Wilkins(1994))A study of proteome using the technologies of large-scale protein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on.The study of protein
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
可以說,蛋白質組學的發展既是技術所推動的也是受技術限制的。蛋白質組學研究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技術方法水平的高低。蛋白質研究技術遠比基因技術復雜和困難。不僅氨基酸殘基種類遠多于核苷酸殘基(20/ 4), 而且蛋白質有著復雜的翻譯后修飾,如磷酸化和糖基化等,給分離和分析蛋白質帶來很多困難。此外,
什么是蛋白質組學
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95年提出的,它在本質上指的是在大規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質的特征,包括蛋白質的表達水平,翻譯后的修飾,蛋白與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獲得蛋白質水平上的關于疾病發生,細胞代謝等過程的整體而全面的認識。目前,在蛋白質功能方面的研究是極其缺乏的。大部分通過基因組測序而新發現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
蛋白質組學+AI技術
人們在吞咽的時候,頸部有個器官會隨著吞咽動作上下活動,它就是甲狀腺。西湖歐米有望實現臨床轉化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基于蛋白質標志物的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診斷。甲狀腺很小,但它影響到五臟六腑。數據顯示,每5個成年人中就可能有1人患有甲狀腺結節。其中,約60%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但有10%的結節是惡性的,
蛋白質組學鑒定技術流程
蛋白質組(Proteome)的概念,蕞早由澳大利亞Macquarie大學的Wilkins和Williams于1994年首先提出的,是指一個基因組(Genome),或一個細胞、組織表達的所有蛋白質。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以細胞、組織或生物體全體蛋白質為研究對象,通過高通量的色譜質譜聯用技術
定量蛋白質組學的誕生
在現代研究技術,如熒光顯微鏡,流式細胞儀和蛋白質芯片技術中,抗體仍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依賴于抗體的蛋白質檢測存在一些缺點,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抗體的可用性和質量差別很大。一些大規模項目,比如人類蛋白質圖譜(Human Protein Atlas),Antibodypedia,以及美國NIH
蛋白質組學質譜分析
Proteomics Primer1. Proteomics2. 2-D PAGE3. Immobilised pH gradients (IPGs)4. Mass spectrometry5. Principles of mass spectrometry6. Matrix assisted la
蛋白質組學入門問題FAQ
常見問題———?HPLC 篇?1 . HPLC 靈敏度不夠的主要原因及解決辦法?樣品量不足:解決辦法為增加樣品量?樣品未從柱子中流出:可根據樣品的化學性質改變流動相或柱子?樣品與檢測器不匹配:根據樣品化學性質調整波長或改換檢測器?檢測器衰減太多:調整衰減即可。?檢測器時間常數太大:解決辦法為降低時間
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分類
1 背景和意義從生命活動的直接執行者——蛋白質的角度研究生命現象和規律(特別是疾病防治和病理研究)已成為研究生命科學的主要手段。而這些研究往往離不開對細胞、組織或器官中含有蛋白質種類和表達量的研究。對處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蛋白質表達水平變化的研究,識別功能模塊和路徑,監控疾病的生物標志物,這些研究都
蛋白質組學入門問題集錦
1 . HPLC 靈敏度不夠的主要原因及解決辦法 樣品量不足:解決辦法為增加樣品量 樣品未從柱子中流出:可根據樣品的化學性質改變流動相或柱子 樣品與檢測器不匹配:根據樣品化學性質調整波長或改換檢測器 檢測器衰減太多:調整衰減即可。 檢測器時間常數太大:解決
蛋白質組學實驗技術大全
每一個領域的發展都是基于技術的進步和革新,蛋白質組學亦然。蛋白質的可變性和多樣性等特殊性質導致了蛋白質研究技術遠遠比核酸技術要復雜和困難得多,但正是這些特性參與和影響著整個生命過程。在開始實驗之前,先看看這篇技術簡介吧。一?蛋白質與DNA相互作用在許多的細胞生命活動中,例如DNA復制、mRNA轉錄與
蛋白質組學的樣品制備
想要研究蛋白質,首先要得到高度純化且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物質,因此,蛋白樣品的制備是重要前提。蛋白提取的質量和效果對后續的研究分析有重要影響。不同種類的樣本在制備過程中,存在一些差異,要根據樣本特征調整實驗方案和操作細節。基本原則樣品處理盡量簡單,減少蛋白損失;盡量避免蛋白的降解;盡可能提高樣品蛋白的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內容
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結構蛋白質組學,二是功能蛋白質組學。其研究前沿大致分為三個方面: ①針對有關基因組或轉錄組數據庫的生物體或組織細胞,建立其蛋白質組或亞蛋白質組及其蛋白質組連鎖群,即組成性蛋白質組學。 ②以重要生命過程或人類重大疾病為對象,進行重要生理病理體系或過程的局部蛋白質組或比較蛋白質組學
蛋白質組學不能被基因組和轉錄組取代
基因和蛋白并不存在嚴格的線性關系ORF并不預示一定存在相應的功能性基因mRNA水平并非與蛋白質的表達水平對應翻譯后修飾及同工蛋白質(isforms)等現象在基因水平無從表現
【網絡研討會】蛋白質組學/脂質組學研究進展
自從精準醫學概念提出以來,組學研究一直都是全球最熱的研究領域,其技術在臨床醫學、生物醫藥和食品安全等領域都占據十分重要的作用。2016年初,中國發起了精準醫學研究專項課題,目標在2017年至2019年構建重大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大數據平臺,推動一批精準治療藥物和分子檢測產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同時
蛋白質組學技術的功能介紹
“讀”,在字典里的意思是識取、讀取,放在蛋白研究中可以理解為對生物樣本中未知單一蛋白或復雜蛋白的篩選、鑒定或者定量檢測。 自2003年4月14日人類基因組計劃(HGP)宣告完成以來,基因組研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基因組學雖然在基因活性和疾病的相關性方面為人類提供了有力證據,但實際上絕大
蛋白質組學技術的功能介紹
“讀”,在字典里的意思是識取、讀取,放在蛋白研究中可以理解為對生物樣本中未知單一蛋白或復雜蛋白的篩選、鑒定或者定量檢測。自2003年4月14日人類基因組計劃(HGP)宣告完成以來,基因組研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基因組學雖然在基因活性和疾病的相關性方面為人類提供了有力證據,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疾病并不是
總裁專訪-|-蛋白質組學新里程
2020年是蛋白質組學發展關鍵的一年,全球新冠疫情突顯了蛋白質組學在應對公共衛生危機中的臨床應用。人類可以從這次新冠疫情中汲取許多經驗,毫無疑問地,這些將在未來幾年內影響蛋白質組學發展。近日,Technology Networks與布魯克·道爾頓生命科學質譜執行副總裁Rohan Thakur博士
《自然方法學》:可視蛋白質組學
瑞士聯邦技術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在問號鉤端螺旋體(Leptospira interrogans)這種病原體中定位蛋白復合物的新方法,稱為“可視蛋白質組學”。文章發表在本期的《自然-方法學》上。 活細胞中的生化進程分為多個功能單元,它們在細胞內有著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分布。一般來說,這些單元
Nature年度技術:定向蛋白質組學
時近歲末,各大雜志接連進行了年終盤點,此前出版的《Nature》雜志也對2012年進行了回顧,評點了2012年的科技進展,科技政策以及重要人物,中國科學家王俊入選了人物篇。同時《Nature Methods》也盤點了今年與明年的技術熱點,選出了2012年度技術成果:定向蛋白質組學(targe
蛋白質組學相關問題與解答
1.為什么通過elisa、WB能檢測到的蛋白在itraq實驗中沒有檢測到? 人血漿中的蛋白是有上萬種的,而一般質譜只能檢測到五六百種,也就是說只占了其中的百分之幾,這是普遍現象,說明咱們的方法是不存在問題的;其次,ELISA/WB與質譜相對來說靈敏度不一樣,前者具有放大效應,因為其間會用
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分類介紹
【蛋白研究系列專題】-4丨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您值得擁有 1 背景和意義 從生命活動的直接執行者——蛋白質的角度研究生命現象和規律(特別是疾病防治和病理研究)已成為研究生命科學的主要手段。而這些研究往往離不開對細胞、組織或器官中含有蛋白質種類和表達量的研究。對處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