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補充劑一直被標榜能促進健康,而近日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2015年年會上,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癌癥研究中心研究員Tim Byers報告研究時表示,如果攝取過量的膳食補充劑,實際上可能會增加癌癥的風險。現在還不知道到底在分子水平上發生了什么改變導致的這個結果。 這個研究始于20年前,當時有發現進食更多水果和蔬菜的人往往有較少的患癌幾率。于是研究人員想知道是否服用額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會進一步降低患癌癥的風險。第一次在動物模型中測試膳食補充劑,研究人員發現結果是有希望的。Byers隨后開始在人群中觀察膳食補充劑的效果。他們在十年間在數千名服用膳食補充劑和安慰劑的病人身上收集數據,結果卻不是他們預期所想。 數據表示,補充劑實際上不利于他們的健康。事實上,一些人服用維生素后,患癌幾率卻增高。一項研究的β-胡蘿卜素補充劑的效果表明,服用超過推薦劑量,增加了包括肺癌和心臟疾病的至少20%的風險。葉酸,被認為有助于減少結腸息肉,......閱讀全文
維生素E(Vitamin E)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其水解產物為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劑之一。它是機體許多器官、神經以及肌肉維持正常功能的必要營養物質,而且其也是一種抗凝劑,可以減少凝血。人體不能生成維生素E,只能從油脂、肉類以及其它食物中攝入,但是人們常常攝入維生素E的水平不足,尤其是在低脂飲
盡管已經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對于營養補充品是否能夠真的提高健康水平,研究者們還是無法達成一致的觀點。 1911年,波蘭生物化學家Casimir Funk發現在那個時候很神秘的一種神經系統疾病——腳氣病在某些地區更加常見,這些地區的人們的主食是去殼的大米。于是,他用一組患病的鴿子進行了實驗,在被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塔夫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當營養來源是食物而并非補充劑時,攝入適量的特定營養物質或與全因死亡率降低有關,膳食補充劑的攝入與死亡率下降之間并無關聯。此外,過量攝入鈣或會增加人群癌癥死亡風險(鈣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關于皮膚癌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JCB:毛囊再生或能有效抑制皮膚癌的發生DOI: 10.1083/jcb.201907178 在某些組織中誘發癌癥的相同遺傳突變在其它組織中或許是無害的,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Cell Bio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關于皮膚癌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JCB:毛囊再生或能有效抑制皮膚癌的發生 DOI: 10.1083/jcb.201907178 在某些組織中誘發癌癥的相同遺傳突變在其它組織中或許是無害的,近日,一項發表于Journal of Cell Biolo
2018年1月3日,醫學頂級期刊NEJM(IF=79)在線發表了3篇有關預防癌癥和心血管疾病的文章,這3篇文章(2篇臨床試驗,1篇Editor點評)分別是:“Vitamin D Supplements and Prevention of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
維生素是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一類有機化合物。這類物質在體內既不是構成身體組織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來源,而是一類調節物質,在物質代謝中其重要作用。這類物質由于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雖然需要量很少,但必須經常由食物供給。維生素是個龐大的家族,現階段所知的維生素就有幾十種,大致可分為脂溶性和水
最近幾年,將維生素補充劑當作保健品成了國人追逐健康的重要手段。但在地球另一端,歐美學界最近正掀起一股“討伐”維生素保健品的熱潮。諾獎得主沃森就曾在《新科學家》上撰文稱,認為很多研究顯示服用大劑量的維生素反會升高癌癥和糖尿病風險。 1、歐美權威醫學雜志認為,“所謂維生素保健熱就是浪費錢” 自
8月9日,《北京晚報》報道,缺乏維生素可能導致癌癥的發生,維生素C缺乏可能導致乳腺癌和胃癌等疾病。同時,瑞典曾有科學家研究發現,長期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的男性,患腎結石的概率是未服用者的1.89倍,其中每日服用至少一片維C補充劑的男性患病風險更高。 那么,真實的情況又如何呢?對于這些人體必需
維生素A(vitaminA)又稱視黃醇(其醛衍生物視黃醛)或抗干眼病因子,是一個具有脂環的不飽和一元醇,包括動物性食物來源的維生素A1、A2 兩種,是一類具有視黃醇生物活性的物質。 維生素A1多存于哺乳動物及咸水魚的肝臟中,維生素A2常存于淡水魚的肝臟中。由于維生素A2的活性比較低,所以通常所
時 間:2010年11月19日下午 地 點:北京國二招賓館 主持人:王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政策辦主任) 王林: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媒體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近期,媒體包括社會各界非常關注鐵強化醬油的有關信息,應大家的要求,我們今天下午舉辦這次鐵強化醬油信息共享會。首先
中國肝癌一級預防專家共識(2018) 惡性腫瘤的一級預防又稱病因學預防,是針對已知的病因或危險因素采取有效和適宜的干預措施,達到阻斷或降低惡性腫瘤發生的目的[1]。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包括兩種主要病理組織學類型,分別為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
今年2月份,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新聞調查報導節目《四角方圓》(Four Corners)報道了一項關于輔助藥物療法(complementary medicines)的關鍵項目,該報告中揭露了澳大利亞人群如何在一些未經證實的維生素及補充劑上花費數十億美元的。 這項程序似乎陷入了一種不斷增長的趨勢,
"天啊,我竟然花了那么多冤枉錢!"當看到一篇題為《服用維生素片對健康無益》的報道時,33歲的蘇玫驚呼道。10多年來,她堅持服用各種維生素片,除了每天一粒多種維生素片,還要加一粒鈣片。這些大多是她托朋友從美國、加拿大、香港等地購買的。 "總覺得自己身體缺點維生素,所以每天補一點,才會心安。有
抗氧化劑(Antioxidants)是一類能幫助機體捕獲并中和自由基,從而去除自由基對機體傷害的一類物質,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對抗氧化劑在人類機體健康中所扮演的角色存在一定爭議,有些人認為抗氧化劑對機體有益,其能夠幫助降低癌癥風險,還能夠幫助抵御神經變性疾病;而有些研究人員則認為抗氧化劑對癌細胞的益
維生素B(Vitamin B)舊稱維他命B,是B族維生素的總稱,它們常常來自于相同的食物來源,如酵母等。屬于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B主要有維生素B1(硫胺素、抗腳氣病維生素)、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PP(尼克酸或煙酸、抗癩皮病維生素)、維生素B6(吡哆醇、抗皮炎維生素),泛酸(遍多酸)、
前幾日,發表在Natrue和Cell上的兩項研究接連指出維生素C具有抗白血病作用,一時間引起廣泛關注。一些網友紛紛表態:“感冒吃維生素C很快就好了”、“有人得了癌癥不化療只吃蔬菜后來痊愈了”、“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能排出體外多吃一點沒關系”…… 看到諸如此類的言論,小編覺得有必要潑盆冷水:去年B
2018年即將過去,年末為大家獻上生物谷本年度糖尿病專題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1. Nature:利用細胞替換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取得重大進展!胞外基質組分決定著胰腺祖細胞的命運DOI: 10.1038/s41586-018-0762-2 I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會破壞胰腺中產
在腫瘤治療的過程中,任何對抗癌有益的方式都是患者及家屬們不愿錯過的。“民以食為天”,腫瘤患者的飲食更是要多加注意,而且,健康的飲食對于患者的腫瘤治療來說確實是大有裨益。該多吃什么、少吃什么、不吃什么,患者及家屬心里一定要有譜! 首先說明,多吃和少吃,是指此類食物在日常飲食結構中的比例應該偏大或
甲狀腺疾病的發病原因非常復雜,免疫因素、心理因素、營養因素、環境毒素、內分泌失衡都和甲狀腺疾病密切相關。現在醫學技術下,把所有的致病因素理清并逐一干預是一件繁雜的系統工程,那有沒有一種簡單的干預方式可以直接幫助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營養干預。圖片來源于網絡 為什么營養干
每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網站都會經過大量調查統計出全球最健康的飲食排行榜。近日,2019年最佳飲食排名榜單出爐,今年針對41種飲食,根據必須安全,相對容易遵循,營養豐富的標準選出最佳飲食,我們來一起看看怎樣吃才是最健康的吧! 排名前十的飲食方法: 第一名:Mediterrane
近日,美國每日健康網總結出“2015年美國醫學十大里程碑事件”,涉及流感、糖尿病、癌癥等多個領域,其中一些新研究、新觀點和新療法具有非凡意義,給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記者第一時間邀請國內權威專家對此解讀。 一、使用新型流感疫苗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出,2014年~2015年美國流感疫苗預防有
我們都知道魚油中富含ω-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DHA和EPA),其具有抗炎、調節血脂等多種健康益處。近年來科學家也通過大量研究發現了魚油的其它好處,比如魚油能夠降低個體患癌癥的風險,而且吃魚油還能夠降低個體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那么魚油還有哪些健康益處呢?本文中小編就對此進行了盤點,與各位一起學習!
馬上就要過年了,吃貨的春天又將來臨,想必大家都已經準備好了上好的食材,時刻準備著磨刀嚯嚯向豬羊。或與家人團圓歡聚,或與朋友把酒言歡,或暢談發小一吐不快,或智斗姑姨險避相親,但是都逃不開一個字兒:吃!那么問題就來了:怎么海吃海喝才能不長肉呢?我們來看看達爾文怎么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什么意思
維生素D是獨一無二的,它的作用與荷爾蒙影響細胞功能和基因表達緊密結合。我們現在知道,維生素D的受體遍布全身,包括大腦,在那里維生素D會刺激提升情緒的神經激素——血清素的合成。此外,在過去的許多年里,研究人員發現大量的證據確定維生素D能夠保護身體對抗相當多種疾病的進程。&n
脂肪酸在人類健康和疾病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但是近年來科學家對于不同的脂肪酸對機體的益處和壞處始終爭論不斷。為此,小編為大家盤點了關于脂肪酸對機體健康影響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一起了解脂肪酸對人體健康的諸多影響! 【1】Science:揭示短鏈脂肪酸觸發植物對細菌的免疫反應 DOI:10.11
維生素D的概念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類固醇激素原,它有兩種主要形式:維生素D2(麥角鈣化醇)和維生素D3(膽鈣化醇)。 維生素D2是從營養補充劑中獲得,而維生素D3來源于暴露在太陽光(紫外線輻射)照射下的皮膚以及主要從魚、肝油和蛋黃等飲食中獲得。 維生素D2和D3在肝臟中代謝成25
細胞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一個成年人的細胞數量大約是10的13次方,而與人體共生的細菌比人體細胞還要多10倍,其中腸道菌群就包含了500-1000種不同的細菌。早在1886年,就有學者發現了大腸桿菌對消化有輔助作用。由此而展開的,對大腸桿菌、雙歧桿菌等常見腸道菌的發現和功能探索也開啟了早期人類對
有網友發帖稱,“兒童胸透可能導致癌癥”“一次胸透相當于吃了300公斤核輻射菠菜”。對此專家表示,胸透的放射量雖高于胸片,但也不如網上傳聞的夸張。單次檢查射線劑量不會對人體造成大的危害,更不會導致癌癥。CFP 喝可樂會讓女性骨骼變脆? 謠言來了 有網友稱,女性如果想避免受到骨質疏松癥的困擾,
最近,醫生再次做出了關于維生素D的相關警告,你可能會認為,這又是“我們需要更多維生素D”的消息。相反,他們說,我們沒有太多的必要進行維生素D血液檢測,太多的人服用了過量的維生素D。 維生素D對于強壯的骨骼,是至關重要的,并可能在其他健康狀況中發揮作用,但這是不確定的。關于維生素D推薦量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