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23日發布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5)》顯示,2014年,中國海洋經濟生產總值近6萬億元。報告指出,中國海洋經濟總量巨大,部分海洋產業位居世界前列,引領了世界“藍色經濟”的發展方向。 據統計,2014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達到59936億元,比上年增長7.7%,海洋生產總值對全國GDP貢獻約為9.4%。“十二五”期間,海洋經濟發展水平高于同期國民經濟整體進程,全國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比全國GDP年均增長率高出0.22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在海洋傳統產業得到恢復性增長的同時,戰略性海洋新興產業發展強勁。“十二五”期間,中國的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速達20%以上。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為例,2014年全球海洋工程裝備新接訂單規模為340億美元,中國以139億美元的訂單總額居首,市場份額由2013年的24%上升到2014年的41%,首次超過韓國,位列世界第一。 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閱讀全文
分析百科網訊 今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涉及了傳統海洋產業的改造升級、海洋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海洋服務業提升、重大涉海基礎設施建設和海洋經濟綠色發展。 其中海洋新興產業包含了深遠海資源開發工程裝備制造、游艇裝備制造、海洋可再生能源裝備、海水淡化裝備、海洋環保(監測
記者:“十二五”期間,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狀況如何? 王宏:“十二五”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我國海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運行,產業結構進入深度調整的新階段,為東部沿海地區加快發展后勁奠定了基礎。具體概括為“五個新”: 海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當前,我國海洋經
來源: 發布時間:2017-05-10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海洋局聯合印發《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是落實海洋強國戰略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戰略部署的具體舉措,是指導“十三五”時期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
地球上大約70%的面積被海洋覆蓋,發展海洋科技、開發海洋資源已成為當下的必然選擇,而這些自然離不開人才和技術的支撐。22日下午,“供給側·山東策”——第十二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活動采訪團來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近距離參觀了這個世界上第七大海洋研究機構。 國內首個海洋科技實驗室 實現“
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性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有20%是依靠海洋經濟的增長來實現的。發展中國海洋經濟,提示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至關重要。 黨的十八大已經作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部署,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就發展海洋經濟講話,強調我國海洋事業總體上進入了
宛如一股大潮涌來。 青島西海岸新區設立,隨著6月3日國務院批復,6月13日國家發改委印發總體方案,“率先藍色跨越”的大潮,在膠州灣涌起。 青島西海岸,這片陸域面積約為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為5000平方公里,包括青島市黃島區的全部行政區域,稱為青島西海岸新區,不僅僅是名字的變化,而是搶
藍色經濟并不等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海洋經濟,其實質是海洋經濟在綠色增長理念下的可持續發展。發展藍色經濟,依靠科技尤為重要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這也是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目標后迎來的第一個海洋日。 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與人類的生存息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要堅持陸海統籌,制定和實施海洋發展戰略,提高海洋開發、控制、綜合管理能力。對此,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寧吉喆認為,這是從我國國情出發,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戰略舉措。 海洋作用日益重要 記者:為什么說海洋
由于多種原因,中國人和中國傳統中的海洋意識、海權意識普遍薄弱。例如,許多人把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和對“領土”應當“寸土必爭”當作口頭禪,而完全“忘記”了中國還有300多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以及其他許多方面的“海洋權益”,很少深入思考捍衛“海疆”、制定海洋戰略和開發海洋問題。
4月6日,記者從相關部委獲悉,《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經征求完有關部門的意見,近期將上報國務院。 據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在《規劃》中,全國海洋經濟增長目標是,到2020年,海洋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以上,并逐步形成6到8個海洋主體功能區域板塊,受益的產業包括戰略
國家海洋局發布《2014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我國海洋經濟繼續保持穩步增長2014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59936億元,比上年增長7.7% 3月18日,國家海洋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2014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4年全國海洋經濟生產總值59936
10月8日,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與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廣州舉行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鄭偉儀,中科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院長黃寧生,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文斌,南海海洋所所長張偲及簽約雙方各有關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這是黨中央準確把握時代發展趨勢、深刻分析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為我國海洋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作為海洋資源開發的排頭兵和維護國
吳立新 物理海洋學家,中國海洋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1966年生,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北京大學力學系碩士、博士,留美11年從事科學研究,2005年回國至今任中國海洋大學“筑峰工程”第一層次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學術帶頭
青島集聚了堪稱“國字號”的海洋科技力量,在全國獨樹一幟,在世界上也為數不多。如何發揮這支海洋科技“國家隊”的作用,對進一步提高我國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實現海洋大國到海洋強國的新跨越,意義重大而深遠。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號召
據中國水網消息,國家發改委日前印發《關于公布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單位名單(第一批)的通知》,多個城市、工業園區及海島等入選,并提出要大力發展海水淡化產業。這是去年底國家出臺《海水淡化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后的首個配套政策。 此次入選第一批名單的城市和
國務院的批復要求,合理控制圍填海等改變海域自然屬性的用海活動。 繼今年4月國家海洋局公布《全國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后,10月16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山東省、福建省、浙江省、江蘇省、遼寧省、河北省和天津市2
美 國 研發投入“量入為出”,重點保證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實施創新戰略,確保經濟的增長與繁榮。 奧巴馬堅持通過創新確保美國經濟增長和繁榮的戰略,在國情咨文中大力倡導創新,提出美國要想贏得未來,就必須在創新、教育和基礎設施方面超越其他國家,并發布了新的《美國創新戰略》,以明確國家的創新目
1月21日~22日,全國海洋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土資源部黨組書記孫紹騁出席會議并講話。 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作了題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開創新時代海洋事業新局面》的工作報告。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書賢主持會議,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石青峰、林山青,局總工程
自然資源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正式發布。全文如下: 第一條 根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自然資源部是國務院組成部
蘇紀蘭院士 “我國海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在12月9日舉行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活動上,中科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譽所長蘇紀蘭說,海洋資源更需科學開發和生態保護。 按照我國海洋資源開發的戰略,“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積極發展海洋油氣、海洋運輸、海洋漁業、濱海旅游等產業;
蘇紀蘭 “我國海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在12月9日舉行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活動上,中科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譽所長蘇紀蘭說,海洋資源更需科學開發和生態保護。 按照我國海洋資源開發的戰略,“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積極發展海洋油氣、海洋運輸、海洋漁業、濱海旅游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海洋局18日在京召開促進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合作座談會,并簽署合作協議。工業和信息化部苗圩表示:“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在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海水綜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海洋綜合觀測監測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信息化等領域,我國還處在起步或快速發展的階段,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大有
近日,牡蠣基因組計劃(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項目組宣布,歷時兩年的牡蠣基因組序列圖譜終于繪制完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張養殖貝類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標志著基于短序列的高雜合度基因組拼接和組裝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據悉,目前的基因組圖譜已達到國際領先的基因組圖
國家海洋局正式批準嵊泗縣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國海函〔2015〕80號),這是嵊泗繼國家級列島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衛生縣城、國家級生態縣、馬鞍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國家級海洋公園)、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之后,獲得的又一國家級名片。 為加快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突出海洋生態文明的示范引領作用,
10月25日6時57分,“海洋二號B”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并進入預定軌道。這是繼9月7日“海洋一號C”衛星成功發射入軌后,中國在一個多月內發射的第二顆海洋衛星。 什么是海洋衛星?這種衛星攜帶哪些有效載荷?“海洋二號B”衛星和“海洋一號C”衛星各有什么特點?中國在海洋衛星領域發展
“海洋防腐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簽約儀式在海洋所舉行簽約儀式 11月23日,“海洋防腐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簽約儀式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舉行。中科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局長范蔚茗,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資源與環境處處長徐俊,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楊鳴,青島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
浙江大學6月10日在杭州與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以海洋教學與科研為鮮明特色的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打造高水平海洋科教基地和人才高地,服務國家海洋戰略。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以涉海專業為主要學科設置目標,結合舟山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國際海洋科技的發展,以本科生培養為基礎,以專業
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5000億元,海洋科技對海洋經濟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左右,人口規模240萬,城鎮化率85%。 這組誘人的數字,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加速向海洋進軍,走向深藍,走向高端的目標,是建成“藍、高、新”特色鮮明的海洋經濟新區、全球高端要素聚集的
引言 2010年夏天, 墨西哥灣因石油泄漏導致石油鉆塔爆炸, 嚴重損害周邊海洋環境; IBM和Beacon聯合研究院曾經共同發起一個項目:計劃為哈德遜河創建一個環境監控系統, 把315 m長的河岸線變成一個分布式的水聲網絡, 進而收集生物、物理和化學信息, 然后統一發送到IBM數據管理中心;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