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2015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2015)上展現的造血與淋巴系統惡性腫瘤領域的進展,記者采訪了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馬教授用精煉的語言概括為,“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治療進展比較快,白血病治療研究相對停滯;免疫療法研究‘沖鋒在前’,接下來是靶向藥物之間的聯合以及靶向藥物與新的小分子抑制劑或化療藥物聯合的研究。” 淋巴瘤:治療研究進展及趨勢非常超前 對于本次ASCO年會公布的淋巴瘤的治療研究進展,馬教授給予了高度的贊賞,他表示,“由于淋巴瘤領域新型靶向藥物的研發以及新的聯合用藥方案、新的治療理念(如免疫治療)不斷推出,使得淋巴瘤在本次ASCO年會上展現了廣闊的發展前景,比白血病的進展要快得多。本次年會上公布了約570余篇關于淋巴瘤的研究,以美國為主、歐洲和亞洲為輔,靶向藥物研發依然是主流。”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從2014年至今,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一共批準了5種新藥用于慢性淋巴細胞白血......閱讀全文
DNA倍體分析及細胞周期分析 在細胞周期內,DNA含量隨細胞內時相發生周期性變化,正常情況下,大多數細胞處于休止期(Go), G1期細胞雖有DNA合成,但DNA含量仍為2N,為二倍體細胞,;處于活躍的DNA合成期(S期)的細胞DNA含量為2N-4N;正經歷細胞分裂(G2/M期)的細胞
淋巴瘤傳統的治療方法為化療和放療,但近年來,隨著靶向療法、免疫療法的進展,淋巴瘤治愈正成為現實。本文盤點了13種已上市的淋巴瘤藥物: No.1 藥品名稱:Idelalisib(Zydelig) 生產廠商:Gilead Sciences,Inc. 作用機制:Idelalisib是一種PI3
淋巴瘤免疫分型 目前淋巴瘤的分類方法已從LSG的形態學分類逐漸轉變為REAL分類法, REAL分類法是以腫瘤發生源為基礎的分類方法,在原來的形態學基礎上加上免疫學分型后再加以分類,這種分類方法不僅能夠推斷腫瘤的發生源,對治療也有指導意義。因此淋巴瘤的免疫分型越來越重要。如同白血病免疫分型一
復星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FOSUN Kite)為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與美國Kite Pharma(吉利德科學旗下公司)的合營企業,致力于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規范化發展,造福中國患者。近日,該公司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已將其CAR-T細胞治療產品益基
大家看世界衛生組織對惡性血液病的分類,可以了解惡性血液病很復雜,診斷要注意,因為錯誤的診斷會導致錯誤治療,延誤病情,甚至失去治療機會。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惡性造血/淋巴系統疾病分類一覽表(2008) 1. 骨髓增殖性腫瘤(MPN)(1)BCR-AB
一、背景簡介 隨著腫瘤免疫治療的發展,細胞免疫治療在惡性腫瘤中的治療潛力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嵌合抗原受體T淋巴細胞(CAR-T)在淋巴造血系統惡性腫瘤,如B淋巴細胞白血病、B細胞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等的治療中展現出非常有吸引力的治療前景。由于CAR-T細胞治療屬于非常前沿的產品,國內、國外
2016年03月28日,深圳特區報A13,科普周刊版面介紹了深圳免疫細胞治療部分龍頭企業目前所開展的腫瘤免疫治療業務,采訪了恒瑞源正周向軍博士及漢科生物張明杰博士;詳見以下報道: 免疫細胞治療是繼手術、放療、化療之后的第四大癌癥治療方法,已被公認為二十一世紀腫瘤綜合治療模式中最活躍、最有發展前
類基因組中僅有1.5%~2.0%編碼蛋白的基因得以穩定轉錄,而剩余的絕大多數RNA無編碼蛋白的功能。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一類異質性的非編碼RNA,根據lncRNA的功能,可將其分為信號分子、誘餌分子、引導分子和骨架分子4類。人們以往僅將這些不具編碼功能的RNA視為進化過程中產生的廢
CAR-T(T細胞嵌合抗原受體)作為一種免疫細胞治療方案,在全球范圍內吸引了包括學者、醫生、患者、投資人的大量關注。然而CAR-T具體是什么,它的背后有什么樣的故事、目前的研究狀況如何,未來又將走向何方呢? CAR-T帶來的新曙光 自古以來,人們不斷地與癌癥進行斗爭。科學家們考古發現的木乃伊
美國生物學家喬治戴利曾經說過,如果20世紀是藥物治療的時代,那么21世紀就是細胞治療的時代。 細胞治療是指利用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細胞的特性,采用生物工程方法獲取和/或通過體外擴增、特殊培養等處理后,使這些細胞具有增強免疫、殺死病原體和腫瘤細胞、促進組織器官再生和機體康復等治療功效,從而達到
隨著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的出現,腫瘤免疫治療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CAR-T細胞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腫瘤免疫治療手段,近年來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尤其是在復發/難治性惡性B細胞腫瘤的治療方面
邱錄貴教授編者按:2020年1月11~12日,“CSCO抗白血病聯盟&抗淋巴瘤聯盟工作會議暨2020年白血病·淋巴瘤高峰論壇”在美麗的沿海城市深圳市隆重召開,匯聚了國內外血液腫瘤的眾多專家及學者,共同探討白血病及淋巴瘤領域的諸多進展。利妥昔單抗(rituximab)是首個應用于腫瘤治療的CD
CAR-T,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AR-T治療過程大致分為六步,包括抽取外周血、分離、對T細胞進行基因修飾、擴增、回輸以及監控。簡單地說,CAR-T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人類的免疫細胞來殺傷腫瘤
圖片來源于網絡 CAR-T產品海外成功上市,新技術價值得到認可 作為目前腫瘤療法中最具突破性的一種治療手段,CAR-T細胞療法臨床表現優異。雖然由于技術上的原因目前在副作用和適應癥上有一定限制、研發過程較為曲折。但憑借其顯著療效,FDA分別在2017年8月31日和10月18日快速批準了兩款CAR
2017年6月30日至7月2日,第二屆“中國光谷”國際生物健康產業博覽會(下稱“生博會”)將在湖北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召開。生博會是由國家衛計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別支持,由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承辦的我國中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生物領域專業展會。 生博會以“創新引領、生命健康
MicroRNA(miRNAs)是一類分布廣泛的非編碼蛋白質的RNAs,功能是負調控基因的表達,它們調節著多種生物學信號通路。生物信息學數據顯示,每個miRNA可以調節數百個靶基因,這也表明miRNA可能影響所有的信號途徑。最近有證據究表明,miRNA突變或異位表達與多種人類癌癥相關,miRN
根據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公示信息,截止6月30日,上半年共計有107項(按受理號統計)上市申請被正式納入優先審評,包括57項新藥上市申請和50項仿制藥上市申請。 在創新藥方面,除了已獲批的藥物,目前還有50項新藥上市申請正在審評審批中,涉及35款藥物。從納入優先審評理由來看
近期,致力于開發細胞免疫療法的Fate Therapeutics宣布美國FDA已經批準了其在研療法FT596的研究性新藥(IND)申請。FT596源自克隆主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系,是該公司首個現成的CAR-NK)細胞免疫療法,靶向多種腫瘤相關抗原。 Fate公司計劃啟動FT596單藥及聯
免疫療法是當下腫瘤治療領域最具前景的發展方向之一。隨著PD-(L)1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應用范圍逐漸擴大,CAR-T療法研究不斷出現新的進展,CAR-T療法作為有別于傳統藥物的“活藥”,不僅對復發、難治性腫瘤患者表現出了突破性療效,其生產體系和使用場景也有別于普通藥物。鑒于當下生物技術的更新速度,預計
1. 腫瘤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治療是指通過免疫系統的被動或主動免疫來控制和殺滅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與傳統醫療手段在物理和化學層面上殺滅腫瘤細胞不同,腫瘤免疫療法通過增強機體免疫系統功能來控制和殺滅腫瘤,具有不良反應小、特異性強等優點。根據治療原理的不同,免疫療法主要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刺激、腫瘤疫
1. 腫瘤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治療是指通過免疫系統的被動或主動免疫來控制和殺滅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與傳統醫療手段在物理和化學層面上殺滅腫瘤細胞不同,腫瘤免疫療法通過增強機體免疫系統功能來控制和殺滅腫瘤,具有不良反應小、特異性強等優點。根據治療原理的不同,免疫療法主要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刺激、腫瘤疫
淋巴瘤是一種影響淋巴細胞的癌癥。這種疾病起源于淋巴器官(淋巴結,脾臟或骨髓),在擴散入血之后不僅會滲透到其他淋巴器官還會侵入其他組織。這種疾病會變得非常具有侵襲性,還會抵抗化療藥物的治療。 最近來自日內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為淋巴瘤病人帶來了希望。他們使用了一種抗體來阻止淋巴瘤細胞遷移
2020年中國CAR-T細胞治療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 兩款靶向CD19的CAR-T產品進 入申請階段CAR-T治療優勢顯著細胞免疫治療,亦稱為過繼細胞(ACT)治療,是一種將免疫細胞(主要為T細胞)注入患者以治療癌癥的免疫療法。T細胞通常取自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腫瘤組織,并在實驗室大量培育,然后
近日來自中山大學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新加坡基因組研究所等10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鑒別出中國漢族人群B細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個全新易感位點。相關論文于6月9日在線發表在國際頂級專業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
近日來自中山大學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新加坡基因組研究所等10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鑒別出中國漢族人群B細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個全新易感位點。相關論文于6月9日在線發表在國際頂級專業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
據悉,首款完全由我國自主研發、基于中國患者臨床研究被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認定并受理上市申請的抗癌新藥,百濟神州的Zanubrutinib(澤布替尼)正式獲美國FDA批準上市,用于治療先前至少接受過一次治療的成年套細胞淋巴瘤(R/R MCL)患者。 曾經,療效好的抗癌藥物都被默認由國外制藥公
Mustang Bio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制藥公司,專注于開發細胞和基因療法用于血液學癌癥、實體瘤和罕見遺傳病的治療。近日該公司宣布,在一項正在進行中的I/II期臨床試驗(NCT03277729)中,接受最低起始劑量的優化MB-106(CD20靶向自體CAR-T細胞療法)制造工藝治療的第一例患者
12月17日晚間,銀河生物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成都銀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北京馬力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四川大學聯合提交的CAR-T療法“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淋巴細胞注射液”臨床試驗申請已于2017年10月30日獲得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受理,并已在完成藥物臨床試驗
外周血是臨床檢驗中的重要標本。FCM分析外周白細胞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各種白細胞的數目與分群情況。這些數字的變化與臨床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關系。近年來,由于多種識別白細胞膜表面抗原的單克隆抗體的發現,以及對這些單克隆抗體的直接或間接熒光標記物的出現,使得利用FCM的熒光組織化學分析獲得被測細胞的多指標的更
外周血是臨床檢驗中的重要標本。FCM分析外周白細胞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各種白細胞的數目與分群情況。這些數字的變化與臨床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關系。近年來,由于多種識別白細胞膜表面抗原的單克隆抗體的發現,以及對這些單克隆抗體的直接或間接熒光標記物的出現,使得利用FCM的熒光組織化學分析獲得被測細胞的多指標的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