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不能厚土載污“國際土壤年”看中國土壤修復
2015年是聯合國的“國際土壤年”。2014年發布的中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我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達16.1%,其中,耕地的點位超標率為19.4%。中國污染土壤修復,成了當今國際土壤修復產業的重要看點。 大地不能厚土載污“國際土壤年”看中國土壤修復 2015年是聯合國的“國際土壤年”,6月25日是中國的“全國土地日”。正如藍天不能霧霾如蓋,大地亦不能厚土載污。 上世紀80年代始,廣東省清遠市龍塘鎮因從事廢舊金屬拆解,致土壤中銅、鉛等重金屬超標數十倍。2012年,清遠市政府啟動整治土壤重金屬超標,受其委托,2014年,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在龍塘鎮開辟3處“耕地污染修復試驗田”,探尋土壤治理對策。 “相對于污染場地與礦山,耕地土壤的修復因為要盡可能地恢復其種植的功能,技術難度較高。”華南所高級工程師方曉航博士說,位于民平村的試驗田屬“輕度污染的耕地”,在特殊“土壤改良劑”作用下,種植經篩選的“低吸收水稻”,幾十......閱讀全文
重慶永川修復化工污染土壤
11月6日,重慶環保世紀行一行在重慶市永川區了解到,為保障人居環境安全,永川已累計投入2.63億元治理轄區內化工片區污染土壤。截至目前,已累計轉移貯存處置污染土壤及含氰廢渣24.3萬噸,原位修復污染土壤10.5萬噸。 原廠位于永川化工片區的重慶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占地420畝,主要產品為黃血鹽
土壤重金屬污染如何修復?
什么是土壤重金屬? 土壤重金屬是土壤中突出的無機污染物,主要是因為重金屬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容易積累。它們被轉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有些甚至通過食物鏈以有害濃度積聚在人體內,從而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鎘、鉛、銅、鉻、砷、鎳、鐵、錳、鋅等。雖然砷不是重金屬,但由于
土壤污染修復-你知道多少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土壤污染修復問題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土壤污染防治法則已列為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與大氣污染、水污染防治相比,作為環保“三大戰役”之一的土壤污染防治,其實任務更加艱巨。 土壤污染危害不可忽視 土壤污染以無機型為主 所謂土壤污染,是指工業和城
污染場地治理之石油污染土壤修復技術
?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石油是zui重要的能源之一,被成為“工業的血液”。近些年來各國都加快了對油氣資源的開發利用,從沙漠到海洋、從無人區到人口稠密區,越來越多的油氣井出現在世界各地。隨之土壤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石油對土壤的污染危害大,潛伏期廠,涉及面廣,有研究者將其比喻為“
污染場地治理之石油污染土壤修復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石油是zui重要的能源之一,被成為“工業的血液”。近些年來各國都加快了對油氣資源的開發利用,從沙漠到海洋、從無人區到人口稠密區,越來越多的油氣井出現在世界各地。隨之土壤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石油對土壤的污染危害大,潛伏期廠,涉及面廣,有研究者將其比喻為“化學
土壤污染修復的“標尺”在哪里
“怎么定義土壤污染?污染一定是和相應標準相比較得出的結論。反過來,既然污染了,治理、修復,或者風險管控到什么地步才是安全或者可接受的?”近日,在江蘇南京召開的第二屆污染場地(地塊)治理修復紫金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易修復生態平臺創始人黃錦樓發問。黃錦樓拋出的上述問題也引發了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與修復
土壤重金屬污染是指由于人類的活動將重金屬帶入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屬含量明顯高于其自然背景值,并造成生態破壞和環境質量惡化的現象。隨著人口快速增長,工業農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引發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已成為全球面臨的一個嚴重的環境問題。重金屬污染不僅導致土壤物理、化學和生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化學修復
1.引言 重金屬污染已成為備受關注的全球性環境污染問題之一。我國重金屬污染也十分嚴重。有資料表明[1]:我國重金屬污染的農業土地面積約2500萬m2,每年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200萬噸;農業部環保監測系統曾對全國24省、市320個嚴重污染區8223萬畝土壤調查發現大田類農產品超標面積占污
上海組建土壤污染控制修復中心
經環境保護部批準,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城市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工程技術中心近日開始建設。記者從環保部門獲悉,上海市今年有望出臺土壤環境保護專門法規,今后企業搬遷前,必須要檢測評估其對土壤有無造成污染,并落實“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 這一中心是目前我國唯一以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為目標、面向國家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化學修復
目前,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和修復主要從兩方面著手:(1)活化作用增加重金屬的溶解性和遷移性,去除重金屬;(2)鈍化作用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降低重金屬的遷移性和生物有效性[2,3]。基于這兩種原理,人們提出物理、生物、化學等修復方法。物理方法包括排、換土等工程措施,該法效果顯著、穩定,但工程
土壤重金屬污染蔓延-專家:土壤無法完全修復
曾在2007年調查提出“10%的市售大米存在鎘超標問題”的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潘根興日前向記者表示,時隔6年,土壤重金屬污染進一步蔓延,市售大米鎘超標比例可能更高了。他表示,從嚴格意義上說,土壤一旦被重金屬污染后就無法修復,只能通過控制和治理,以降低重金屬在土壤中的“活力”。
土壤修復專家探索中國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技術
5月31日在京舉行的“2012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與生態修復論壇”上,約340名中國土壤專家及環保企業代表共同展示了最新的土壤修復技術方案,探討重金屬治理的評估、控制和產業政策問題。 這是廣西龍江河鎘污染事件后中國首次舉辦有關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大型學術研討會,1月發生在廣西柳州的鎘污染給
南京土壤所土壤鋅鎘污染植物修復研究取得進展
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已威脅到農業安全生產和人體健康,植物吸取修復技術具有修復成本低、環境友好及對土壤破壞小、適于大面積推廣等優點,已成為農田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的優選技術之一。超積累植物對污染金屬元素具有極強的富集和積累能力,是植物吸取修復的首選資源,但國內外對重金屬污染土壤多年植物連續修復的研究鮮
發展土壤污染修復產業需練好內功
“目前我國農用土壤修復技術日趨成熟,工業用地修復需求逐漸上漲,但修復效果參差不齊,制定規范化的技術標準將是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石。”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以下簡稱土壤所)所長沈仁芳日前在第一屆全國土壤修復大會上表示。 土壤修復技術逐步完善 20世紀60年代,氮磷鉀等肥料被廣泛施用于土地后,
土壤污染治理要走中國的修復之路
據2014年全國土壤污染調查資料,我國現有土壤污染耕地面積1.5億畝,其中污灌污染耕地3250萬畝,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土壤污染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省及西北、東北一些地區,其分布南方大于北方,而且以重金屬污染為主。 土壤污染具有積累性、長
土壤污染修復用什么技術來支撐
2016年5月31日,國務院印發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十條”明確提出,實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終身責任制,并明確2017年底前出臺有關責任追究辦法。 目前,我國土壤修
城市白銀嘗試用“神土”修復污染土壤
中國西部城市白銀深受土壤重金屬污染之苦。當地正在探索用特色資源凹凸棒石,修復受傷的土地。這種帶有傳奇色彩的礦產資源,有“稀土后又一神土”之稱。 白銀市位于甘肅省中部地區,是中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基地。在環保意識還不強的時代,工廠曾將含有重金屬污染物的廢水排入當地河流,當地農民使用污水灌溉田
植物竟然能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
近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陸地表層格局與模擬重點實驗室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糧食主產區耕地土壤重金屬點位超標率為21.49%,整體以輕度污染為主,其中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比重分別為13.97%、2.50%和5.02%。 幾大主要糧食產區無一幸免,且重金屬污染在不斷加重,達到
城市污染土壤修復產業標準亟待規范
常州外國語學校“毒地”調查結果日前公布,學校周邊“常隆地塊”在土壤修復中存在的問題暴露出來。近年來,從廣東、湖南等地發現“毒大米”,到江蘇常州“毒地”,我國土壤污染帶來的危害性不斷升級。專家指出,隨著越來越多化工企業退出市中心,今后將有大量原化工用地改建為住宅、商業用地,再加上全國各地為數眾多的
BR:土壤鎘污染與植物修復機制
在我國的重金屬土壤污染中,鎘(Cd)污染是危害性最大的。Cd元素已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列為全球性意義危害化學物質之首。Cd污染不僅會引起土壤功能的失調、土質的下降,還會不同程度的損害植物的生理發育,影響植株的生長代謝。Cd通過植物吸收,富集而轉移進入食物鏈危害人類的生命和健康。 東北林業大學森林
廣州番禺試點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
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問題一直備受關注,2012年“垃圾肥”種菜事件也讓番禺的土壤污染問題走進公眾視線。記者21日獲悉,在全省12個重金屬重點防控區中,番禺占了3個,土壤修復任務很重。為此,番禺將開展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試點工作,找到一套可推廣、適合本地區的土壤污染修復方法。該示范工程項目21日起開始招
【圖解】一圖讀懂土地污染與土壤修復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日前國務院已發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 據悉,“土十條”由環保部、發改委、國土資源部、住建部、農業部等部委共同參與制定,幾經修改完善后的文件已經在4月份提交國務院審議并獲原則同意。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此前曾表示, “土十條”將分別針對未污染土地、正在污
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知多少?
1 化學固化 所謂化學固化,就是加入土壤添加劑(固化劑)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 通過重金屬的吸附或共沉淀作用改變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從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和遷移性。但固化方法并不是一個永久性的措施,只是改變了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仍持留在土壤中。而且土壤很難恢復到原始狀態,不適宜進一步利用
礦山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綜述
介紹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的主要方法,分析各種修復技術的原理、優缺點和實用性。物理法主要包括客土與換土法、分離修復法、隔離法和熱力修復法。化學法主要包括化學固化法、土壤淋洗法和動電修復法。生物法主要包括植物穩定法、植物揮發法、植物提取法、微生物修復法和土壤動物修復法。 礦產資源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基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
我國目前重金屬污染的耕地約有0.1億hm2,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0%,全國每年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200 萬t,因重金屬污染而導致糧食減產高達1000 多萬t,直接經濟損失至少200 億元。我國很多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許多地方的糧食、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Cd、Cr、As、Pb 等重金
中國開啟修復之門破題土壤污染困局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鶴山村,一個只有700多人的小村莊,近日被媒體曝出雄黃礦區造成土壤和水嚴重砷污染,村民中近一半人砷中毒,引起成為全國關注。 早在1998年就在這個地區著手砷污染土壤修復研究工作的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陳同斌坦言,這么多年來石門地區砷污染情況沒能得到
土壤污染防治資金達150億-土壤修復市場待啟
作為“土十條”的落地之年,今年以來,從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等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都在加速推進防治土壤污染的相關工作。2017即將收官,全國土壤污染狀況的詳查開始密集進行,多個省份圍繞耕地保護的農用地修復工作成效顯著。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我國的土壤修復產業仍在起步階段,市場規模逐年增長,未來有望
西安確定土壤環保優先區域-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
2015年11月24日西安市政府辦公廳告知,西安市將以源頭控制土壤新增污染為切入點,以保護耕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土壤環境質量為重點,全力推動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 解讀 優先區域如何確定 以耕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以及其他需要保護的區域為主,確定土壤環境保護優先區域,明
南京土壤所在聯合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方面取得進展
我國土壤污染治理技術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并顯得迫切需要。為探索重金屬重度污染土壤治理技術,評價不同修復材料和植物聯合治理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效果,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周靜研究員課題組依托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課題“微/納米材料對重金屬重度污染土壤修復的原理及其示范(2013CB934302)”、國
土壤污染修復資金缺口巨大-污染者付費制度缺失
近日從財政部、農業部獲悉,今年國家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工作,并先期在湖南省長株潭地區開展試點。 近年來,土壤重金屬污染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威脅引發廣泛關注。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僅受重金屬污染的農業耕地就有2000萬公頃,即使采用成本較低的植物修復法,其修復資金也將達到6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