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NIH的科學家以及英國和澳大利亞的聯合課題組2015年7月27在《Plos Biology》發文稱,效果很弱的疫苗能夠增強高致病性病毒的傳播。人類與不同的病毒抗爭了很多年。從以前的巫醫到草藥,再到現代的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醫藥的進步挽救了太多人的生命。其中,尤其是疫苗,更是人類的守護神。人類在與很多病毒的戰爭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然而,在人類抗病毒進化的同時,病毒也在進化。疫苗或者抗病毒藥物,就像一種選擇壓力,推動著病毒種群的不斷進化。這個過程中,病毒變得越來越“狡猾”,總是能夠侵入層層的防護。這項研究認為,因為某些劣質的疫苗,反而容易讓病毒進化成為“超級病毒”,變得更有感染性,致病性更強。 之前的理論認為,致死性和傳播能力同時非常強的病毒(致病菌)是很難長期存在的。如果存在這樣的病毒或者致病菌,并導致了大量的宿主死亡,接著因為宿主死亡,沒有可以寄生的細胞或者生物,在巨大的自然的選擇壓力,這些高致病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或者......閱讀全文
人類與病毒抗爭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早在古希臘的記載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疫情席卷一個又一個城市,然而當時的醫生卻束手無策。 疫苗的出現使人類第一次從預防的角度戰勝了病毒。WHO宣布天花被消滅的那天,全人類都為這個消息感到興奮。隨著不斷推出的疫苗產品,那些曾讓人們聞風喪膽的傳染病,最終停留在了歷史書
2019年冠狀病毒(縮寫為“ COVID-19”)是病毒家族中的一種新型病毒,可以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引起威脅生命的呼吸系統疾病,包括肺炎。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被發現,現已在全球多個地區被發現。鑒于此種病毒傳播的嚴重性,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衛生條例應急委員會已于2020年1月30日
7 月 20 日,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雜志同時發表來自中英兩國研究人員的新冠疫苗 2 期研究結果。 中國的研究正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領銜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論文題目為《5 型重組腺病毒新冠疫苗在 18 歲以上健康成年人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 2 期試驗》。
從美國到澳大利亞再回到中國,科學家們正利用新技術進行一項雄心勃勃的努力,不惜耗資數百萬美元,以便在創紀錄的時間內開發出一種疫苗,應對新冠病毒疫情。這種新病毒自去年年底在中國武漢出現以來迅速傳播,致使數萬人感染。 任何疫苗的研制通常都需要數年時間,這包括需要在動物身上進行試驗、在人體上進行臨床試
據科技日報報道, 中國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一期臨床試驗開始人體注射實驗,一批志愿者已注射, 志愿者有3組,每組36人,注射后將集中隔離觀察14天。據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介紹,我國5大技術方向疫苗總體進展順利,第一批確定的9項任務都已完成動物研究大部分工作。大部分研發團隊4月份都能完成臨床前研究,并
衛生部回應甲流疫苗副作用質疑 稱國產疫苗安全 衛生部通報,上周境內31個省份報告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12500例,住院治療3765例,死亡74人。流感哨點監測結果顯示,上周境內流感病例占流感樣病例的比例為57.7%,與前一周(55.9%)相比略有上升;甲流病例占流感病例的比例為91.0
1. 流感病毒的形態及實驗室分離純化:l#61472;引起人類流感的病毒是冠狀病毒。冠狀病毒只感染脊椎動物。l#61472;感染流感病毒后會引起人與動物的呼吸道、消化道與神經系統病患。l#61472;流感病毒的代表型在上世紀 60年代被查明, 60年代后對各種流感病毒的完整形態已進行了深入研究。冠狀
1. 流感病毒的形態及實驗室分離純化: 引起人類流感的病毒是冠狀病毒。冠狀病毒只感染脊椎動物。 感染流感病毒后會引起人與動物的呼吸道、消化道與神經系統病患。 流感病毒的代表型在上世紀 60年代被查明, 60年代后對各種流感病毒的完整形態已進行了深入研究。冠狀病毒的基因圖譜序列(包括各種蛋白酶和病毒內
什么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Coronavirus)是一種有包膜(或囊膜)的正鏈線性RNA病毒,也是一種最大的RNA病毒。冠狀病毒屬于網巢病毒目。我們通常說的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科的兩個亞科之一。該亞科包括甲、乙、丙、丁(α,β,γ和δ )四個屬。 冠狀病毒的包膜是由雙層脂質和跨膜蛋白組成。病毒的
如何將潛在的大流行及時扼殺在萌芽階段?對于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大開“科學腦洞”,貢獻出以下幾樣“法寶”: 廣譜冠狀病毒疫苗 實驗室培養類器官 繪制病毒分布圖 2020年,新冠疫情讓全世界的人們感受到了致病病毒帶來的恐怖危險。全球科學家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希望早日終結疫情。與此同時,還有一
MaxCyte流式電轉染平臺在新一代疫苗快速研發生產中的優勢分析日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仍在持續發展,截至目前,累計確診病例數已超過70000。盡管統計數據在不斷增加,但全國乃至全球抗擊疫情的決心和信心越來越強。對于疫情防控,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工作是要盡早研發出針對2019-nCoV
科學家正在開發能像病毒一樣傳播的疫苗,以減少接種疫苗的人數。圖片來自網絡 在人類對抗各種傳染病的進程中,疫苗為我們創造了許多不可思議的奇跡。今天,天花和風疹幾乎被根除,每年數以百萬人免于因感染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和麻疹而致死,背后功臣非疫苗莫屬。 當足夠數量的人群接種疫苗后,獲得的群體性免疫力將
12月2日,國際頂級期刊《科學》發表周德敏課題組題為《制備復制缺陷的活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進展,稱發明了人工控制病毒復制,從而將病毒直接轉化為疫苗的技術,這一發現顛覆了病毒疫苗研發的理念,成就了活病毒疫苗的重大突破。(科技日報12月2日一版以“新技術使病毒‘搖身一變’成疫苗”為題進行了報道)
河南日報退休高級編輯,大河健康報退休總編,河南農大兼職教授,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經常來圖書館借書、看書的讀者,如今喜歡看書的人真是難能可貴。看年齡,大家多數是60后、50后,少數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專業的大學生,但是大家在中學階段都學過化
北京時間2020年5月22日晚9時45分,《柳葉刀》雜志刊發了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病毒(腺病毒載體Ad5-nCoV)疫苗Ⅰ期人體臨床試驗結果,這是全球首個新冠疫苗的人體臨床數據報告。 研究顯示,2020年3月16日~3月27日期間,通過對108名18
2020年3月份即將結束了,3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Science:重大進展!經過改進的CRISPR-Cas9不受PAM的限制,可靶向整個基因組中的任何位點 doi:10.1126/science.aba8853 許多基礎研
利用可編輯RNA疫苗技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明出一種寨卡病毒候選疫苗。這種疫苗由信使RNA簇構成,信使RNA簇被封裝到一種納米微粒中,一旦進入細胞,RNA將轉譯為蛋白質并引發宿主免疫反應。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疫苗效果如同合成病毒,但不是病原體、不會傳染,人類可以控制疫苗表達的時間。因為它
MDPI Vaccines | 新冠之役——關于細胞免疫接種預防呼吸道病毒的思考 2020年已悄然離去,但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隨著各國疫苗的陸續推出,科研人也已對整個呼吸道病毒類別和細胞免疫接種預防有了更進一步的研究和認知。近期來自密歇根大學的Nicholas W. Lukacs和Carri
本周,美國一款名為INO-4800的新冠病毒疫苗開始進行一期臨床試驗,至此美國已有兩款新冠病毒疫苗開展一期臨床試驗。美國官員和專家表示,美國從研發疫苗到開展一期臨床試驗的速度創下紀錄,但即便一切順利,疫苗大規模投入使用可能也要等到2021年底。 美國開展臨床試驗的第一款疫苗是mRNA-127
流感疫苗的應用:重要性:流感會引起區域甚至世界性大流行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對于兒童與老年人,發病率與死亡率更高。由于目前全世界各國老年人口增加比例高于其他年齡段,流感大范圍流行的后果將十分嚴重。目前唯一可行的預防措施是疫苗接種。流感全病毒滅活疫苗在全世界范圍內使用已半個多世紀,50多年來由全病毒滅
6月29日港股盤前,康希諾生物(06185.HK)發布公告:其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開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 已于6月25日獲得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下稱:軍委后保部)頒發的軍隊特需藥品批件,有效期1年。 公告中介紹,Ad5-nC
中國是世界上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占全球新發病例約25% ~ 30%,但同時宮頸癌又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的惡性腫瘤,幾乎所有的宮頸癌都是由人乳頭瘤病毒( HPV )引起。 但是,接種疫苗是否一勞永逸,我們還得從宮頸癌的疾病分型以及發病人群的特點來說起。 宮頸癌分多種亞型 人乳頭
疫苗是防控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已經成功分離了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并開始了疫苗的研發。雖然還在科研攻關的階段,但大家都認為疫苗是“全村的希望”。那么,疫苗是怎么研發的? 疫苗是什么 傳染病具體指的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所以傳染病的傳播需
過去100年發生的多起事件讓世人密切關注未來發生傳染病大流行的風險。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計有數千萬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現在擁有比一個世紀前更好的干預措施,季節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預防。每年需要接種或選擇接種的人所占比例較小。世界上還有抗生素可以幫助治療細菌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疫苗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近日,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實地探訪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企業,看到了“種在”雞蛋里的甲感疫苗。 名詞解釋: 疫苗就是病毒,不過這種病毒已經剔除致病能力。當人體接種疫苗時,免疫系統就會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當人再次接觸該類病毒時,人的免疫系
HIV病毒分為HIV-1和HIV-2,全世界大部分的艾滋病(AIDS)都是由前者引起的,而HIV-2病毒僅在非洲的某些地方發現。HIV之所以恐怖主要是由于兩點:一是它極易發生突變,很容易產生抗藥性,目前還沒有一種藥物能夠完全清除HIV,也沒有能夠預防HIV的疫苗。二是它攻擊的是人類的免疫系統,大
科學家們將寄居于人類體內或者表面的病毒統稱為“人類病毒組”(human virome)。它們不僅僅會入侵人體細胞,還會對其他微生物造成影響,,例如細菌。得益于基因組學的發展,我們已經發現了很多之前從未發現的病毒種類,它們存在于皮膚、腸道、肺部、血液……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病毒并不會立即引發病變
不到1年前,寨卡看上去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以至于任何人都不愿制定應對它的策略。這種蚊媒病毒一直徘徊在南半球國家,但在最壞的情況下,它似乎也只是引發輕微的發燒和皮疹。但如今已不再是這個樣子: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宣布,目前已同寨卡聯系起來的小頭畸形和其他神經系統并發癥“非同尋常”的集中暴發,是必
2021年1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高福研究組,微生物所研究員施一研究組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Paul R. Young、博士Daniel Watterson研究組合作,在Science發表了題為A broadly protective 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