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腿腸菌落總數超標到產品被檢出含“瘦肉精”,金鑼在過去不到10個月的時間中三度陷入食品安全事件,且性質逐級嚴重。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在“食以安為天”的消費環境下,金鑼屢次觸碰消費者承受底線,這不僅傷害了金鑼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其市場份額也將隨之受到影響,尤其是在與雙匯、雨潤之間的激烈競爭中,由食品安全事件引發的負面作用,很可能讓金鑼失去競爭砝碼。 被檢出含“瘦肉精” 國家食藥監總局9月1日發布的通告顯示,肉及肉制品不合格樣品有8批次,杭州萬隆、沈陽萬福源、徐州市喜德龍等品牌均有產品檢測出不合格,其中肉制品行業巨頭之一的金鑼也榜上有名。 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的信息顯示,臨沂新程金鑼肉制品集團有限公司興隆分公司生產的豬后臀尖檢出禁止使用的西馬特羅,北京商報記者從金鑼方面獲悉,興隆公司是金鑼專門從事冷鮮肉生產的分公司,地址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金鑼產品被檢測出的禁止使用成......閱讀全文
6月19日、7月3日和7月9日,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連續公布了三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從檢出的不合格食品項目上看,食品添加劑使用和食品污染問題比較突出。 第一期公布95批次,涉及糧食及糧食制品、酒類、肉及肉制品、餐飲食品、水產品5大類,其中:27批次餐飲食品中有2個批次不合格,分別為晉
10月6日,吉林省食藥監局發布國家、省級兩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共通報10批次食品不合格,其中2批次酒類不合格,6批次肉制品不合格,2批次糕點不合格。 國家抽檢中有2批次酒類檢出酒精度不達標 抽檢信息顯示,吉林省第23期國家食品安全抽檢中,有2批次酒類被檢出酒精度不達標,分別為:寬城區天光美家
據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春節臨近,為保障節日期間食品安全,國家食藥監總局組織了節日熱銷食品專項抽檢,共抽檢酒類,肉制品,方便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水果制品,糕點等11類食品1869批次樣品,有18批次食品檢出不合格。 近四成為肉制品不合格 通報顯示,7批次肉制品檢出不
昨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2015年第二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其中,共抽檢肉及肉制品樣品2473批次,覆蓋28個生產省份的1101家企業,合格率為95%,55批次產品不合格。 據了解,本次抽檢的肉及肉制品主要包括速凍調制肉制品、腌臘肉制品、發酵肉制品、熏燒烤肉制品、熏煮香腸火腿制品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2019年自治區本級食品生產監督檢查計劃》的安排,組織檢查組對廣西銀安天然飲料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食品生產企業開展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督促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置。具體情況見附件。 特此通告。 附件:1.對廣西銀安天然飲料有限責任公
吉林省食藥監局發布《2017年國家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及產品合格信息(第24期)公示》和《2017年吉林省級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及產品合格信息(第24期)公示》,共計10批次肉制品檢出菌落總數超標。 據統計,兩次抽檢共計抽檢肉制品、豆制品、蜂產品、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調味品、飲料、肉制品8大類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解讀《關于彎曲乳桿菌等24種“三新食品”的公告》(2019年第2號)”文件,全文如下: 一、新食品原料 (一)彎曲乳桿菌 彎曲乳桿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屬于乳桿菌屬,從傳統發酵肉制品中分離得到。該菌種已列入歐洲食品
12月17日,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第48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本次公布的監督抽檢食品及食用農產品共計254批次,涉及速凍食品、水果制品、肉制品、飲料、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等5大類,發現不合格樣品7批次。 5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檢出不合格 不合格樣品中,有5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檢出不
11月15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38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完成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943批次,涉及餐飲食品、糕點、冷凍飲品、肉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飲料、水產制品、水果制品和食用農產品等食品,不合格樣品16批次。 9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超標 9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
為滿足十幾億人口的消費需求,中國每年需要屠宰約4億頭生豬。面對如此龐大的生產和需求,食品安全的神經永遠緊繃著。 “食品安全不能出事,一出事就是大事”,這是雨潤集團肉品加工與質量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徐寶才博士的觀點。在食品領域,從原料、生產加工、物流運輸、終端銷售,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嚴格的安全保
作為全球性的食品產品供應商,福喜公司并非小作坊,而且是多次獲得政府表彰的先進外資企業。肉類加工巨頭的違法行為,到底是一次個體偶然事件還是有組織的長期行為?對于過期原料的使用,是工廠高層直接授意,還是多年來公司政策一貫如此? “上游供應商一個搗鬼,下游企業一片中槍。”麥當勞、肯德基供應商被曝大
近日網上一則消息稱,在澳洲的肉類市場流入大量的“重組牛排”、“膠水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塊+肉膠”拼接的。該消息經大量媒體轉載報道。那么,何為卡拉膠,“重組牛排”究竟是怎么回事?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6年第17期《食品安全風險解析》,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解讀。 一、“重組牛排
為警示消費者,切實保證廣大消費者的飲食安全,近期,我局組織抽檢豆制品、肉制品、餐飲食品、蜂產品、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6類食品371批次,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66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檢測項目見附件。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具體情況如下:
本期公布164批次監督抽檢結果,涉及糧食加工品、乳制品、肉制品、酒類、水果制品、蔬菜制品、蛋制品、薯類及膨化食品、方便食品、飲料、罐頭、豆制品、糕點、淀粉及淀粉制品、調味品、蜂產品、餐飲食品(復用餐飲具)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8大類。其中不合格樣品9批次,合格樣品155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
近期,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食品生產環節、食品流通環節、餐飲服務環節的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市本級共抽檢770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30批次。上半年市本級累計抽檢4535批次,總體合格率97.8%。 本次監督抽檢食品生產環節9類232批次產品,其中合格樣品225批次,糕點、冷凍飲品、淀粉及淀粉制品
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肉制品、水產制品、乳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等5類食品1209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33批次,其中食用農產品不合格26批次,肉制品不合格6批次,水產品不合格1批次。 值得注意的是,不合格產品中,食用農產品不合格26批次,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本期公布抽檢信息涉及14大類食品622 批次樣品,包括抽檢項目合格的樣品603批次,不合格樣品19批次。這些樣品是2015年2月至4月在商場、超市、批發市場、食品店等地點抽取的。 具體抽檢情況如下: 抽檢糧食及其制品23批次,樣品檢驗項目合格的22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
“如果必須以血的代價,才能喚醒一個國家的食品安全意識,那么,在這條路上,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早已有過前車之鑒,中國不必從頭到尾再走一回。” 黃浦江上的死豬,得感冒的家禽,上海部分河道的大量死魚……一度因物質生活極大豐富而食之無味的現代人,終于開始面對這樣一個問題——究竟還有什么是能吃的?
入夏以來,食物中毒報告呈上升趨勢,其中一項主要原因是食用亞硝酸鹽超標的鹵肉制品、涼拌菜等引起食物中毒。那么,亞硝酸鹽是什么?如何引起食物中毒的發生?有何相關標準和法規?消費者和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應如何防范亞硝酸鹽導致的食物中毒?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6年第13期《食品安全風險解
食品安全標準是落實食品安全“五個最嚴”要求的重要技術手段。上海市食安辦和市食藥監局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近年來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據悉,去年以來上海已經發布《青團》等14項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近期,《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指導原則》、《調理肉制品與調理水產品》、《發酵肉制品生
一、海藻酸鈣(又名褐藻酸鈣) (一)背景資料。海藻酸鈣是從海帶(Laminaria)、巨藻(Macrocystis)、泡葉藻(Ascophyllum)等褐藻類植物中提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歐盟委員會、日本厚生勞動省、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等批準其作為增稠劑用于食品,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
12月4日,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42期、第43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共通報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獸藥殘留問題。 第42期抽檢信息中,涉及不合格樣品3批次,均為肉制品,不合格項目涉及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昆明農盛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農佳鴨翅(麻辣味),南澗無量山阿增清真食
“香腸火腿加工肉致癌”一事繼續發酵。中國肉協昨日表態稱,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只是初步研究成果,尚無新的令人信服的證據。此外全球多個肉類組織反抗,中國肉類企業股價跑輸大盤,世界衛生組織回應南都記者稱,目前還無法全面揭示紅肉和加工肉制品如何導致患癌風險的提升。但不會因為抗議而不認可科學報告,國際癌癥
食品安全檢測箱(瓶插式設計)是本公司根據工商、食品衛生等執法部門、超市和農貿市場開展食品安全檢測業務的實際需要,按照經濟、適用的原則而配置的。它整合了我公司研制的十多種快速檢測試劑,配置多通道便攜式農藥殘留速測儀和必備的檢測用品用具,配置齊全、功能全面、經濟實用、用途廣泛,是食品安全檢測人員理想的好
2014年7月2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食安委副主任李友志主持會議,專題研究食品藥品等安全工作,決定用3個多月時間開展全省肉及肉制品安全專項大檢查,并由省政府督查室牽頭督導市、縣政府食品藥品監管機構改革。 李友志要求,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當前食品藥品安全嚴峻形勢,樹立“紅線管理、
省工商局此次抽檢的糕點、豆制品、熟肉、醬腌菜、腌臘肉等五類共72種食品中,主要不合格項目為酸價、苯甲酸、亞硝酸鹽、山梨酸、菌落總數、檸檬黃、誘惑紅、大腸菌群超標。那么這些指標有什么含義,會對人體會造成什么傷害?記者特別采訪了成
昨日,東莞市衛生、公安、工商、質檢、食品藥品監督、農業、工商等多個部門參加了由國家9大部門聯合召開的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第二次電視電話會議。 會議強調,在下一階段的專項整治活動中,將重點打擊肉制品、乳制品等食品的生產加工過程,對違法添加食品添加劑的行為要嚴厲懲
近期,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組織抽檢14類食品共94批次樣品,其中合格樣品92批次,不合格樣品2批次。檢測項目見附件。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具體情況如下: 一、總體情況: 本次抽檢產品為14類食品共94批次,合格樣品92批次。其中:肉制品不合格樣品1批
據黑龍江省食藥監局消息,近期,該局組織對糧食加工品、肉制品、冷凍飲品、速凍食品、酒類、食用農產品、食品添加劑等7類食品共161批次樣品進行了監督抽檢,結果顯示,合格樣品157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涉及肉制品、冷凍飲品1批次、酒類、食用農產品各1批次。 根據不合格名單顯示,不合格冷凍飲品為肇東
10月9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39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報了15批次不合格食品,不合格樣品涉及農獸藥殘留、微生物指標、其它指標。 9批次食品檢出其它指標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9批次食品檢出其他指標問題,其中3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4批次糕點酸價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