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能持續保持生產許可證條件,有嚴重不符合生產許可證條件。如:廠區周邊環境衛生狀況差;清潔區、準清潔區不符合要求,管理不嚴,存在微生物隱患;設施、設備不符合生產許可條件,車間部分設備改造不合理,更換設備未進行變更申請;物料存儲混亂,防護條件不足;實際生產配方與備案配方不一致,微量成分配料稱量設備精準度達不到要求;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資質和培訓不符合生產許可證要求,水平低等。 2.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如:進貨檢驗制度不合理,檢驗項目規定不明確,主要原料沒有進行批批檢驗,而是合并檢驗;對供應商資質把關不嚴,未按照供應商名錄進行采購;進貨臺賬記錄信息不完整,無法通過檢驗報告驗證所采購原料是否符合要求,有作假現象;生產過程管理混亂,未嚴格按照備案的產品配方進行配料,實際投料沒有根據配方進行二次核準,工藝參數把控不嚴,對不合格產品的界定不明確,導致生產過程中沒能發現不合格產品,生產過程控制記錄不完善;未按規定方法、頻次檢測......閱讀全文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日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日前,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條例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為什么要制定條例? 答: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給嬰幼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危害,給我國乳制品行業帶來了嚴重影響。這一事件的發生,暴
2019年12月05日-6日,由食品伙伴網主辦,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測試評價中心合作的“2019乳制品檢測與控制技術交流會”在哈爾濱順利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海關、質量監督、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及乳品企業的200余位代表參與了此次交流會。本次會議歷時兩天,會議以:“乳制品專題”、“理化專題”、“微
“一杯奶強壯一個民族”,乳制品關系人民健康和民族的未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國產奶業遭受沉重打擊,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陷入低谷。 8年時間過去了,痛定思痛、臥薪嘗膽的中國奶業是否已經“脫胎換骨”?國產乳制品質量能否經受考驗? 16日,中國奶業協會在京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
中國奶業協會昨天首次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5%,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檢測合格率連續7年保持100%;生鮮乳中乳蛋白、乳脂肪兩大營養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國家標準,也高于美國標準,規模養殖場生鮮乳中體細胞平均值低于歐盟限量值、菌落總數平均值低于澳大
摘要:食品檢驗報告是食品檢驗工作的最終產品,是食品質量鑒別和仲裁的依據,也是食品監督管理部門的執法依據和司法部門裁判的依據。出具—份高質量的食品檢驗報告除控制好抽樣、檢驗過程、檢驗結果質量、認真做好原始記錄和正確出具檢驗報告等過程外,還需要有—個規范的制度為基礎并加強管理,才能不斷提高食品檢驗報
背景黃曲霉毒素作為一種霉菌毒素,是糧食未能及時曬干及儲藏不當時產生霉菌的代謝產物,在生活中廣泛存在,因其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在國家食品標準、飼料標準中都對此設置了嚴格的規定。黃曲霉毒素的衍生物有約20種,包含B1、B2、G1、G2、M1、M2等。乳制品中黃曲霉毒素的危害主要來源于黃曲霉毒素M1。
8月22日,中國奶業協會聯合中國農業農村部奶及奶制品質量監督檢測測試中心共同發布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7年乳制品產量基本穩定、質量持續提升、現代奶業建設穩步推進、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成效明顯……而乳業整體質量水平提高和行業結構的調整尤為明顯。 生鮮乳抽檢合格率9
日前質檢總局發布的《2016年中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近年來我國進口乳制品貿易額和市場占比在2014年達到高點后呈下降趨勢。2016年,乳粉(含乳清粉)進口量為96.5萬噸,其他乳制品進口量101.3萬噸,占國內乳制品供應量的17.1%,同比下降了2.3個百分
又是一年春來到,煙花三月下揚州。2015年4月9日,CBIFS第八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揚州開幕。本次論壇由江蘇省揚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檢驗檢疫學會、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南京工業大學、太平洋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等聯合舉辦,針對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食品生產質量控制技術、乳制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
1月18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了新年第一個會議——“首屆中國乳業質量年會及中乳協第六屆理事會二次會議”。來自全國乳制品生產企業和主流媒體的代表近200人出席了會議。會上,中乳協發布了《中國乳業十年巨變》報告;國際乳聯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作了《乳制品工業2017年發展形
“嬰幼兒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連續11年零檢出;去年抽檢境內114家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生產樣品1721個批次,100%合格;為大家的工作點贊。”1月11日,第三屆中國乳業質量年會在京召開,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司副司長陳少洲受邀講話,作為監管部門代表,他披露了多項重磅數據。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
從三鹿企業三聚氰胺事件起,乳制品的質量危機風波就不曾徹底平息,甚至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已經不再是某一個企業,而是整個乳制品行業。 10月12日,亞華乳業發布澄清公告,否認停產,對外解釋稱,其注銷的生產許可證只是針對其“濕法工藝”的工廠,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 文件 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2019)儀學分字第006號 各有關單位: “第八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
圖中德乳制品論壇現場 由國家質檢總局和德國食品、農業與消費者保護部聯合主辦,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承辦的中德乳制品質量控制和安全論壇24日在北京北辰洲際酒店召開。來自中德兩國相關政府主管部門、乳制品產業界和相關科研技術機構的100多名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院長
“第七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大會日程表各有關單位: “第七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簡稱 CFAS 2018)”籌備工作已就緒,在學界與業界的院士、專家、學者、企業家的大力支持下,將有80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及壁報交流,同時將有約100家國內外知名
恒天然風波后三問奶業發展趨勢 如何讓市民喝上一口價廉物美的純牛奶 剛剛過去的這段時間,洋奶粉被推向風口浪尖,新西蘭恒天然集團生產的受肉毒桿菌污染乳粉部分流入中國,事涉多家奶企。涉"毒"企業一片噤若寒蟬,而眾多國內消費者也是無所適從。 進口奶營養價值真的優于國產奶?如何加強監控,規避此類事
趙起越老師:現場質譜及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在環境有機污染監測中的應用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趙起越老師 來自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趙起越老師為我們帶來了題為《現場質譜及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在環境有機污染監測中的應用》的報告,首先趙老師講了國外現場GC/MS分析技術發展很快,將
三聚氰胺事件過去三年來,消費者對國產乳粉的信心仍然有待提振。在5月26日舉辦的“乳制品質量安全”研討會上,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發布《嬰幼兒乳粉質量報告》給予國產乳粉質量“歷史最好”的評價。“我可以欣慰地告訴大家,目前國產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狀況是歷史最好時期,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中國
大會背景介紹: 作為中國領先的食品安全技術推廣平臺,由太平洋國際展覽公司創辦的“CBIFS食品安全論壇”在社會各界朋友的支持下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是食品安全技術研究領域的專業盛會。每年的與會代表人數都在不斷增長,現已發展成為中國食品安全專業技術交流極具影響力
近十年來,我國奶產品質量安全飽受詬病,許多消費者將目光投向了進口奶粉和進口液態奶。但是,進口乳制品質量究竟幾何?我國奶產品真的就比不上“洋貨”嗎? 本月,我國首部聚焦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領域的研究報告——《中國奶產品質量安全研究報告(2015年度)》(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出版發行。該《報
記者近日獲悉,由北京市科委立項,北京市財政撥付給北京三元的1077.97萬元即將到位,用于后者承擔的“安全健康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研究與產業化”研發項目。據了解,政府為嬰幼兒奶粉研發專門立項,并撥付大額資金,在北京乃至全國都是首次。 北京市財政撥款千萬元讓企業研究嬰兒奶粉,這讓人很意外。早在2
4月11日,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以下簡稱武大質量院)發布《中國質量觀測報告(2012年)》。據悉,這是我國大學研究機構首次通過定量分析來全景式展現當前總體質量的基本狀況,對我國質量問題作全面、理性而科學的評價。 據介紹,2012年,武大質量院針對產品、工程、服務和環境質量四大領域,
近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國產奶粉和整個乳制品行業”。調查發現,7成市民不愿選購國產品牌的奶粉,進口嬰幼兒奶粉對國產乳品行業的沖擊非常明顯。對此,相關部門表示將加強監管措施和力度,乳制品企業也承諾保障產品的質量,以恢復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 7成
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國產奶粉和整個乳制品行業”。央視記者在北京調查發現,七成市民不愿選購國產品牌的奶粉,進口嬰幼兒奶粉對國產乳品行業的沖擊非常明顯。對此,相關部門表示將加強監管措施和力度,乳制品企業也承諾保障產品的質量,以恢復消費者對國產
中國奶業已徹底告別三聚氰胺。第一財經記者昨天從中國奶業協會8月16日發布的國內首份奶業質量報告中獲悉,從2008年以來,國產奶抽檢三聚氰胺合格率100%,已杜絕違法添加的情況,國產奶質量處在歷史最好時刻。而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也表示,目前消費者為安全“海淘”奶粉屬于認識誤區,建議理性對待。 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09號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已經2011年10月26日國務院第177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后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公布,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總理 溫家寶二○一一年十一月三日 (1999年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66號發
2014年3月19~20日,由太平洋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3月20日大會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分論壇。其中在“乳品的質量安全控制技術”分會論壇中,全國乳品標準化中心主任、全國乳制品標
“中國食品科技界要用科學的力量為國分憂,在共同完成中國食品工業由小到大的命題后,應加快我國由食品大國走向食品強國的步伐。”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近日在京召開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三屆年會呼吁。 科技將為我國食品工業轉型引導航向 我國食品工業在高速發展近30年后步入重要的轉型和價
4月2日上午,國家質檢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質檢總局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李元平發布了乳制品企業生產許可重新審核工作、我國口岸核與輻射物質監測、質檢總局督促錦湖輪胎公司召回問題產品三個方面的情況,以下為發布內容: 一、乳制品企業生產許可重新審核工作情況 到3月底,全國乳制品及嬰幼兒配方
由中國食品安全報(國家食藥總局業務指導的單位)、中國檢驗檢疫學會(國家質檢總局主管的單位)支持,太平洋國際展覽公司主辦,三元食品、雨潤集團、旺旺集團等協辦的“CBIFS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將于2014年3月18日-20日在國家會議中心(CNCC)盛大開幕。 本次大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