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負責漁業環境放射污染監測的約翰·海因里希·馮·杜能研究所日前發表公報說,根據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取得的經驗,從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不會對魚類等海洋生物造成長期污染。 該研究所根據日本公布的有關數據推測,福島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污染物近日未出現明顯變化,其成份包括半衰期為兩年的銫134、半衰期為30年的銫137和半衰期大約為8天的碘131。由于碘131很快就會衰變為沒有放射性的氙同位素氙131,所以值得關注的主要是半衰期較長的銫污染物。 該研究所說,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后,德國在過去25年中就事故產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對鄰近的大西洋和波羅的海海域魚類的影響開展了持續監測,發現核事故產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在水流循環好的海域很快會被稀釋。在事故發生后第二年,德國有關海域就已檢測不到核事故造成的銫污染。 研究人員因而推斷,通過福島核電站排出的冷卻水以及因空氣流動被帶入太平洋海域的放射性污染物很快會被大量流動......閱讀全文
本文導讀: 13日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日本福島郡山居民排隊領取飲用水 13日,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這個等級有可能會隨著事態的發展而調整。 檢測到兩種放射性物質據
3月17日,日本新瀉縣被疏散的災民在接受核輻射檢查。 從3月12日開始,日本大地震所引起的核輻射危機一天比一天引起全球更多人的關注和擔憂。短短幾天之內,福島第一核電站先后發生多次爆炸、起火,日本首相菅直人指出,災難性的核泄漏陰云
本文導讀:聯合國16日發表預測稱,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產生的核輻射云有可能在當地時間18日晚些時候抵達加利福尼亞州。不過美國專家反復強調,飄到美國的輻射物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將很有限。 聯合國16日發表預測稱,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產生的核輻射云有可能在當地時間18日晚些時候抵達加利福尼亞州。不過美
由地震引起的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核輻射防護”一時之間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為了讓公眾正確了解核輻射,應對核電站事故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迅速組織專家編輯了一本《核輻射防護知識問答手冊》,以問答的形式,就公眾
8月6日,在日本福島縣大熊,記者們參觀一處用來提取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水樣本的水井。 兩年前,日本大地震中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兩年后,再爆出核電站內放射性污水日入海300噸。此外,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表進一步消息說,在福島第一核電站設置的空氣測量儀測量出一定數值以上的放射性
日本自衛隊17日晚完成了對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的噴水作業,但目前核電站的放射線劑量尚未見降低。 當地時間19時30分(北京時間18時30分)左右,自衛隊動用5臺消防車,從地面向3號機組乏燃料池噴水。作業持續了半個多小時,共向機組噴水30噸。據悉,噴水作業采用了特殊的方式,在整個作業過程中
3月23日,日本福島縣的一位奶農將剛擠的鮮牛奶倒掉。 3月23日,日本福島縣的一位奶農將剛擠的鮮牛奶倒掉。 25國駐東京大使館臨時關閉 地震海嘯遇難者增至9487人,失蹤者為15617人 【核形勢】 截至23日16時,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
“十大科學新聞”評選是《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頭戲,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進行的一次全面盤點。經過專業編輯和專家團隊的商討,《環球科學》初步挑選出了30條候選新聞,接受網友的點評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戰愛因斯坦相對論 9月2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最近一段時期,由于日本地震后福島核電站發生的事故,很多網友都對核輻射的影響憂心忡忡,不少網友也接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短信。究竟這次的核事故有多大的威力?核輻射危害應該如何防護? 為此,人民網科技頻道特別專訪了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現場核查司
3月27日,技術人員在黑龍江東寧縣老黑山鎮移動輻射監測點調取電離室數據。 衛生部昨日發布《放射性核素碘-131健康相關知識答問》稱,目前在黑龍江東北部空氣中監測出碘-131,僅提示放射性物質隨大氣擴散已抵達我國境內,但濃度極其微弱,對公眾健康不構成危害。 環保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今日發布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監測結果表明中國輻射環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今日介紹說,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3月15日16時發布全國省
自東京電力私自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后,歐美亞多國都淪為“輻射區”,人們的情緒也由最初的焦慮轉變為“憤怒”。有專家指出,核事故對大氣、海洋環境和食物鏈造成的影響,也許未來幾十年都不會根除,可以肯定的是,東京電力這一罪魁禍首給日本帶來的不止是核輻射危機,外交危機將接踵而至。 日本央行昨日下調
日本福島縣一對父子接受核輻射檢查 綜合外國媒體報道,截至當地時間29日21時,日本3·11強震及海嘯已確認造成11168人遇難,16407人失蹤。此前,東京電力公司首次宣布,從福島第一核電站五處土壤樣本中檢測出微量的放射性物質钚。考慮到這種物質的特殊性
昨日,一個婦女離開日本郡山市核輻射緊急掃描中心時,頭上頂著一個熱毯。 昨日,日本福島二本松,一名孩子正在進行核輻射檢查。在地震中受損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狀況繼續惡化。繼1號和3號反應堆機組爆炸后,15日上午2號反應堆機組發生爆炸,4號反應堆機組發生了火災。有消息稱,4號反應堆廢燃料儲存池可能正在沸
福島第一核電站放射物全球擴散示意圖29日,在仙臺市一處農田,工作人員準備做土壤輻射測試。難關怎么過,菅直人撓頭。 ■ 權威說法 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員陳曉秋表示,目前檢測到的碘―131在空氣中的含量極微弱,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產生影響,無需采取任何防護措施。 影響范圍多大? 陳曉秋
用來冷卻福島核電站4號反應堆的儲水罐泄漏了數百噸高輻射性污水。圖片來源:Yomiuri Shimbun 隨著一些專家質疑東京電力公司(TEPCO)是否有能力完成福島核事故這一浩大事件的處理工程,日本政府也被施加了越來越多的壓力,敦促其盡快介入此事。 東窗事發 近期,數百公噸高度放射
3月22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表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發現冒出黑煙,工作人員已迅速撤離現場。 綜合報道,法國核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研究院(IRSN)10月27日稱,因日本福島核事故向太平洋泄漏的放射性元素銫總量達到27.1千兆貝克,釀成了迄今為止最嚴重的一次海洋污染。 但該
繼日本遭受史上最大的9.0級強震和強海嘯接連重創之后,位于東京以北240公里的福島核電站發生的核泄漏,再度讓災難中的人們陷入恐慌,令世人強烈關注。核電危機一日連升三級 3月11日日本遭遇大地震后,福島核電站危機短短20多個小時內三度升級,事態迅速擴大。 11日地震后,來自日本經濟產
目前,日本福島核事故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就氣象條件與核輻射污染擴散問題、氣象服務在核事故以及環境應急響應中發揮的作用等問題,新華網和中國氣象局網站專門采訪了中國氣象局專家,他們是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專家咨詢組專家孫軍,世界氣象組織基本系統委員會核應急工作專家組
福島,在核危機警報拉響的那一刻,民眾與政府,欲望與理性,注定要展開一場艱難的博弈。 丁楠套上白大褂,從一間墻壁足有1米厚的屋子中取回那幾只被核輻射的白鼠。它們已經在鉛容器里,被關了兩個多小時。 這幾只小白鼠將被蘭州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輻射生物醫學研究組,用于重粒子束治療癌癥的臨
29日,在仙臺市一處被海嘯毀壞的農田,工作人員準備做土壤輻射測試。 日本警察廳29日說,截至21時,11日發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已造成11168人死亡、16407人失蹤。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當天確認,又有一名中國公民在海嘯中遇難。警方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10公里范圍內發現多具遇難者遺體,但
德國負責漁業環境放射污染監測的約翰?海因里希?馮?杜能研究所日前發表公報說,根據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取得的經驗,從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不會對魚類等海洋生物造成長期污染。 該研究所根據日本公布的有關數據推測,福島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污染物近日未出現明顯變
福島核泄漏噩夢在兩年后的今天仍在繼續。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21日上調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泄漏事故等級,至國際核能事故分級表3級,這意味著出現了重大異常情況。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此表示高度關注,日本鄰國要求日方給予解釋。分析人士稱,環境、食物、旅游等都可能因核污水受到影響。 東電19日稱
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可能對我國產生的影響,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3月26日介紹說,環保部門設在黑龍江省饒河縣、撫遠縣、虎林縣的三個監測點的氣溶膠樣品中檢測到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初步確認系來自日本核電站事故放射性物質的釋放,所檢測出的放射性劑量值
這里顯示的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的控制室。反應堆的設計、風的模式、經驗交流和其他因素,會導致核事故的嚴重程度出現很大不同。北京時間3月18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幾十年來,只要提到三哩島和切爾諾貝利這些字眼,人們立刻就會想起核電站出故障引發的大災難。上周日本發生致命地震
核事故醫學應急問與答 核心提示 日前,針對公眾關注的日本核事故對我國帶來的影響問題,記者采訪了衛生部核事故醫學應急中心主任、中國疾控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所長蘇旭,詳解了核輻射究竟會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帶來哪些影響,什么情況下才需要采取防護措施等問題。
本文導讀:日本政府13日承認,在大地震中受損的福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可能正在發生“事故”。據悉,福島核電站中共有3座反應堆因冷卻系統停止工作發生險情。其中,2號反應堆的高溫核燃料正在發生“泄漏事故”。目前,共有21萬人正緊急疏散到安全地帶。 東京電力公司13日早上宣布,對在地震中發生核泄漏事
明天(4月26日),是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發生25周年。日本3月11日9級大地震導致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核輻射危機也已持續了一個多月。目前,日本原子能安全與保安院已將此次核泄漏事故等級由原先的5級提高到7級。這意味著,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泄漏事故達到了與切爾諾貝利核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在2011年發生東日本大地震后,在福島的中國人急劇減少,雖然全體在日中國人人口從2012年起開始恢復,但是福島要恢復到震前水平還需要很長時間。在福島的中國人在2008年達到高峰,達5768人,但在2011年下降至3710人,2012年更下降到3527人。盡管 3.11
日本核電站事故的發展演變,讓人覺得透不過氣來。 總計擁有6臺機組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已有多個機組出現了各類故障。其中在3月15日,2號機組的部分設施可能破損。 而國內核電專家向《第一財經日報》解釋說,只要壓力容器、安全殼等保護物不破損,那么日本核電站泄漏事故將仍然是可控的。但是如果這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