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體外診斷的一個分支,液體活檢是指一種非侵入式的血液測試,能監測腫瘤或轉移灶釋放到血液的循環腫瘤細胞(CTC)和循環腫瘤DNA(ctDNA)碎片,是檢測腫瘤和癌癥、輔助治療的突破性技術,目前已逐步進入臨床,國內最新進展是藥監局批復格諾生物的肺癌CTC 試劑盒,帶動行業進入應用。 液體活檢的優勢在于能解決精準醫療的痛點,通過非侵入性取樣降低活檢危害,而且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期,具有高性價比。液體活檢技術主要包括CTC 和ctDNA,以及外泌體檢測。 下面讓我們看一看關于液體活檢的行業動態及研究進展。 1.液體活檢—治愈癌癥的可靠保障 近日,哈佛醫學院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領導合作研究小組成功證實了一種簡單液體活檢技術作為臨床工具識別特定病人的可行性。根據他們的報告,這種簡單液體活檢技術可快速且精準地探測導致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兩種關鍵基因致病突變,進而幫助臨床醫生為病人制定針對上述兩種突變的化療藥單,提高非小細胞肺癌......閱讀全文
2017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學美國人》雜志的專家委員會聯合選出了2017年度全球十大新興技術榜單,其中腫瘤的無創診斷技術成功入選并榮膺榜首。腫瘤無創診斷技術即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與傳統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具備實時
研究人員表示,一項不斷進步的技術使他們對液體活檢--一種抑制腫瘤擴散的方法,重新燃起了興趣。 該技術,即基因測序,讓研究人員可以更仔細地觀察到隨著癌癥發展腫瘤留下的遺傳線索。隨著這些新的“液體”血液檢測工作被應用至臨床當中,這項技術也許可以進一步揭示為抵抗治療腫瘤分子面具發生變化的機制。并且它
雖然實體腫瘤的檢測仍然是癌癥診斷中的常規程序,但新一代測序等現代技術,已經使科學家們能夠更詳細地跟蹤腫瘤的組織起源。許多腫瘤會脫落細胞,稱為外泌體(exosome)的囊泡,也有DNA進入血液和其他體液的痕跡。最近的研究表明,這些碎片可以作為標記物,來監測疾病的進展,甚至有助于研究人員在癥狀出現之
雖然實體腫瘤的檢測仍然是癌癥診斷中的常規程序,但新一代測序等現代技術,已經使科學家們能夠更詳細地跟蹤腫瘤的組織起源。許多腫瘤會脫落細胞,稱為外泌體(exosome)的囊泡,也有DNA進入血液和其他體液的痕跡。最近的研究表明,這些碎片可以作為標記物,來監測疾病的進展,甚至有助于研究人員在癥狀出現之
近年來,基因測序行業得到迅速發展,吸引了大量資本和企業的進入。目前,在行業上游儀器設備環節,國外企業競爭優勢顯著,而在國內的基因測序與應用終端領域華大基因競爭力強勁。但是,基因測序技術在終端應用領域還未實現完全推廣,未來發展仍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全景圖:下游應用領域廣泛,但尚未完全推廣 從基因
2015 年,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評出的2015年度的十大突破技術中,液體活檢技術赫然在列。2017年,這項技術又榮登《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所評選的十大新興技術之首。這項非侵入式的新型檢測技術,正在疾病篩檢等領域獲
一、基因測序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基因測序技術應用范圍較廣,主要分為科研服務、醫療應用服務以及非醫療基因檢測服務。其中,醫療應用服務是目前應用基因測序技術中活躍度較高且發展潛力較大的部分,涉及無創產前篩查、遺傳病診斷、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腫瘤診斷等諸多領域。近年來,隨著“二胎
2016年6月FDA批準了首個EGFR液體活檢技術,推進了肺癌精準醫療的進程,也進一步推進了液體活檢的商業化。根BCC分析,2020年“液態活檢”市場值將達220億美元,中國也預測會有200億人民幣的市場。 液體活檢對科研界和企業界都有著很大的吸引力。近日,紀念癌癥研究所(Memorial
作為體外診斷的一個分支, 液體活檢是指一種非侵入式的血液測試,能監測腫瘤或轉移灶釋放到血液的循環腫瘤細胞(CTC)和循環腫瘤DNA(ctDNA)碎片,是檢測腫瘤和癌癥、輔助治療的突破性技術, 目前已逐步進入臨床。液體活檢的優勢在于能解決精準醫療的痛點,通過非侵入性取樣降低活檢危害,而且有效延長患
2016年,默沙東和百時美施貴寶的癌癥免疫治療藥物Keytruda及Opdivo全球銷售額分別為14億美元及38億美元,而隨著適應癥的進一步擴大以及免疫療法更多深入人心的試驗數據的公布,必將會吸引更多的醫生及患者去選擇這種通過激發人體自身免疫系統的方式對抗腫瘤細胞。 上述兩個治療藥物的成功,帶
時光總是匆匆而逝,12月份即將結束,2017年也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8年,2017年科學家們在利用血液來進行疾病診斷的研究領域取得了許多重磅級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對2017年相關的重磅級亮點研究進行盤點。 【1】Anal Methods:新型血液檢測技術可用于診斷多發性硬化
近日,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兒童國家衛生系統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液體活檢可以幫助醫生監測那些患有彌漫性中線腦膠質瘤孩子的治療效果。該研究以《Clinically Relevant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umor Surveillance of Pediatric D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變大,飲食安全衛生不良,環境污染等原因導致癌癥發病率不斷攀升,因為腫瘤細胞具有無限繁殖的特點,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并加以控制,腫瘤不斷惡化,最終導致病入膏肓回天乏術。反之,若及時發現腫瘤,進行治療,那么就能扼住癌癥的“咽喉”。 隨著科技的發展,腫瘤的檢測技術不
結束了2016年的年末盤點系列,在2017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小編又要聊回之前半途中斷的腫瘤話題了。繼前文談及的腫瘤基本定義和治療困境、相關謠言后,今天小編要說得主題是:腫瘤的篩查、診斷和傳統治療。對于腫瘤,多數人都免不了“談癌色變”。都知道腫瘤需要診斷治療,都大概知道手術、放療、化療等傳統療法,
2017年1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血液檢測由于其簡單方便、便宜而快捷,在疾病診斷、藥效監控等方面廣泛應用。在腫瘤診斷及預后、神經系統疾病診斷等領域的應用更是廣泛,對腫瘤及其他疾病早期診斷立下了汗馬功勞。下面,小編就盤點了最近血液檢測方面的研究進展,與大家一起學習探討。 1、Nat
近日,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兒童國家衛生系統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液體活檢可以幫助醫生監測那些患有彌漫性中線腦膠質瘤孩子的治療效果。該研究以《Clinically Relevant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umor Surveillance of Pediatric Diff
一直以來,癌癥的診斷研究領域都是科學家們關注的重點,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許多新型的癌癥檢測技術不斷涌現,比如癌癥液體活檢技術,microRNA檢測工具、成像追蹤技術等,本文中小編就盤點了2015年癌癥診斷領域的研究亮點。 【1】4篇權威期刊論文聚集癌癥血液檢測 雖然實體腫瘤的檢測仍然是癌癥
最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immel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在對101例胰腺癌患者的血液和腫瘤進行基因組測序后發現,至少三分之一患者的腫瘤有基因突變,這些突變有朝一日可能幫助指導疾病的精密治療。他們說,與標準的影像學檢查方法相比,血液檢測的結果,可以早半年預測到癌癥的復發。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腫
2018年是癌癥研究的重要一年,在診斷和治療各種癌癥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并在癌癥幸存者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那么,2019年的癌癥研究我們可以有哪些期待呢? 01、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已在多種癌癥類型的治療方面得到了批準,包括CAR-T細胞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以及正在開發中的腫瘤浸潤淋巴細
傳統的組織活檢,因其局限性,如腫瘤的異質性、腫瘤患者無法進行手術、某些腫瘤解剖位置不便進行穿刺及穿刺自身的臨床風險等,可能導致患者無法獲得針對性治療;液體活檢(Liquid biopsy)作為組織活檢的補充,通過非侵入性取樣降低活檢危害,在動態監測腫瘤進展和治療反應等領域獲得臨床認可,已成為腫瘤
血液流變學主要研究的是血液及其成分的流動性和變形性規律的科學,它與臨床多種疾病有關。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就是描述血液各種流變性質的定量,半定量參數,這些指標的異常改變及其改變程度,對疾病的病因,診斷,預防,治療,療效觀察及病情監測都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已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各科和藥物研究及群體普查及亞
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is,IVD)技術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在疾病預防、診斷、監測以及指導治療的全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現代疾病與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臨床上80%以上的疾病診斷都依靠體外診斷技術,也被人譽為了醫生的“眼睛”。各種新技術、新方
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is,IVD)技術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在疾病預防、診斷、監測以及指導治療的全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現代疾病與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臨床上80%以上的疾病診斷都依靠體外診斷技術,也被人譽為了醫生的“眼睛”。各種新技術、新方
在癌癥增長得致命之前,尋求檢測癌癥的方法已經邁出了新的一步,新的概念驗證數據表明,專門的血液檢測可以發現由于腫瘤太小而無法用其他方式進行識別的突變型DNA碎片。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周二在芝加哥舉行的年會上提出了這一突破性研究。它發現在124位晚期癌癥患者的腫瘤中發現的73%的遺傳突變也被發現出現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中的惡性腫瘤,通常情況下在中后期才能被診斷出來。膀胱鏡檢查是膀胱癌診斷的金標準,但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并且在膀胱癌的早期診斷中,靈敏度和特異性較低,容易出現較高的假陽性率。膀胱癌的發生會對血液和尿液的成分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非侵入性的液體活檢將為膀胱癌的早期診斷帶來新的檢測方
基因檢測領域六大最新進展-中國微生物菌種查詢網 1. MIT與哈佛大學“多基因風險評分”技術可預測5種嚴重疾病的風險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Broad研究所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篩查工具,它可以預測乳腺癌,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心房顫動和炎癥性腸病的風險。識別這
基因檢測領域六大最新進展-中國微生物菌種查詢網 1. MIT與哈佛大學“多基因風險評分”技術可預測5種嚴重疾病的風險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Broad研究所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篩查工具,它可以預測乳腺癌,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心房顫動和炎癥性腸病的風險。識別這
MIT與哈佛大學“多基因風險評分”技術可預測5種嚴重疾病的風險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Broad研究所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篩查工具,它可以預測乳腺癌,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心房顫動和炎癥性腸病的風險。識別這些高風險人群,有利于提供個體化的預防性護理。Broad團隊與麻省總醫院(M
在最近一項研究中,UCL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的檢測方法,可以識別血液中前列腺癌的最早遺傳變化:該變化可以使醫生便于查看癌癥是否擴散,監測腫瘤行為并進行更好的治療選擇。 在這項發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中,UCL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使用下
1. MIT與哈佛大學“多基因風險評分”技術可預測5種嚴重疾病的風險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Broad研究所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篩查工具,它可以預測乳腺癌,2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心房顫動和炎癥性腸病的風險。識別這些高風險人群,有利于提供個體化的預防性護理。Broad團隊與麻省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