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單細胞測序被《Nature Methods》雜志評為年度技術。自那以來,單細胞的基因組分析一直在迅速增長,預計目前的市場規模接近1億美元。這個領域的產品也在不斷問世。近日,QIAGEN就推出了一款體積小巧的單細胞分離產品QIAscout。QIAscout是一款手持式的便攜設備,適用于腫瘤學、免疫學、神經生物學和干細胞領域的單細胞分析。它分離得到的單細胞能保持細胞活性,進而用于下游的新一代測序(NGS)、PCR及其他分析。QIAscout的核心是一塊含有12000個小室的高密度芯片,它可從細胞懸液中分離和回收單個細胞。研究人員只需要使用標準的倒置顯微鏡,便能可靠地選擇和分離單細胞。QIAscout與主流品牌的倒置顯微鏡兼容。此外,QIAGEN已與蔡司顯微鏡達成合作協議,后者將推廣QIAscout,作為其倒置顯微鏡上的一個附加功能。QIAGEN生命科學業務部門的高級副總裁Brad Crutchfield表示:“QIAsc......閱讀全文
?細胞分析市場包括流式細胞儀、電生理/膜片鉗、高內涵分析、細胞分離技術和細胞計數器。?流式細胞術占市場的三分之二。總的來說,由于蛋白質組學、免疫腫瘤學和單細胞分析應用的發展,市場在未來五年內有望增長。?BD和Danaher(貝克曼Coulter和Molecular Devices)領跑市場,占據了超
近日,MarketsandMarkets咨詢公司發布了全球western blotting市場的分析報告。據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western blotting的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5.75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7.31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4.9%。另一家Futur
眾所周知,哺乳動物組織并非同源的。它是由不同的細胞類型組成,其功能、形態和基因表達皆不同。在很多時候,我們開展組織水平的研究,測定肝臟或腫瘤的基因表達,其實這樣只能得到混合群體的平均數。通常我們會忽略個體差異,但最近發表在《Cell》雜志上的一篇文章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
科學家雜志(The Scientist)評選出了2017年度的十大醫療技術發明。他們是: 1. IsoCode芯片:分析CAR-T細胞的芯片 今年二月由Isoplexis公司推出,它包含數千個只能容納單細胞的微型腔室。在每個微室內,15個分離空間的槽內包含多達三種針對特定分泌蛋白的不同抗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今,世界上生產流式細胞儀的廠家幾經變遷,BC & BD仍在,新玩家不斷進入,并購重組各取所需,它們生產各種不同性能和功能的流式細胞儀。總體而言,呈現出以下的發展趨勢:1. 應用對象從細胞到顆粒一般而言,流式細胞儀檢測的對象是細胞,而且是呈獨立狀態的懸浮于液體中的細胞,即單
微生物細胞培養,簡稱微生物培養,包括原核細胞培養(細菌培養)和真核細胞培養(霉菌培養和酵母培養)。這些細胞小、且具有細胞壁,細胞周期非常短,如細菌每20-30min增殖1次。植物細胞培養指原生質體培養。未考慮分離出原生質體的植物細胞培養,無論是游離的單細胞或組織塊,都稱作植物組織培養。動物組織細胞培
美國著名科普雜志《科學家》(The Scientist)是一份在生命科學方面被廣大讀者認可,并受業界尊敬的月刊雜志。該雜志一直致力于研究生命科學,為科研人員提供最新的研究動態,科研成果發布等多方面的報道。每年年底,該雜志都會頒發生命科學相關的十大創新產品獎項。 近日,《科學家》公布了其評選的2
單細胞測序日趨火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單細胞分離技術的不斷完善。這一講,我們將跟大家一起回顧傳統的單細胞分離技術,并重點介紹單細胞分離技術的新寵微孔芯片技術及微流控技術。圖1為目前常見單細胞分離設備。圖1:目前常見單細胞分離設備傳統單細胞分離技術相信許多實驗人員,都見過下面我們要介紹的傳統的單細胞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0月10日-13日,國內分析測試行業影響力最大的展會——BCEIA2017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展出當今國內外分析測試領域的前沿技術和先進儀器設備。本次展會上,組委會頒布了BCEIA 2017新產品獎,共計22家國產儀器廠商、74個產品。其中獲獎最多的廠商是賽默飛
2009年9月11日上午,“試驗儀器發展戰略研究調研小組”訪問第四站: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此次也是調研跨國集團的最后一站。訪問團成員包括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學術工作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研究員燕澤程,質譜專家、原中科院化學所王光輝教授,質譜專家、原石化科學研究院蘇煥華教授,首都師范大學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1月21日,第十二屆島津公司質譜用戶學術交流會在深圳市大梅沙京基海灣酒店舉辦,邀請了來自生命科學、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向業內同仁傳遞了質譜技術的前沿研究,搭建了質譜技術的學術交流平臺,吸引了來自各個應用行業的230余名質譜用戶參與。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
第一代的計算機體積龐大、計算緩慢,而如今已演變成由一個個微小的電路集成芯片。而微流控技術濃縮了復雜的生物醫學實驗,有可能大大提升醫學檢驗的效率。本文主要從微流控的應用領域、市場數據、主要用戶等方面展開: 一. 什么是微流控? 微流控技術(microfluidic)就是把生物、化學、醫學等領域
一、基因檢測公司梳理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隨著大數據、全基因組測序等越來越“大”的手段被利用到研究中,我們在看待研究上好像也站在越來越“大”的視角上。 這次讓我們把視角縮小到一個細胞上,看看下面這些幫助研究者“撬開”細胞,研究更細微的核酸與蛋白質的“神兵利器”們,它們是由 The Scientists Magazine 評選出的 20
在當代生物學與醫學的研究中,對單個細胞的分離一直有著很高的需求。然而傳統手段往往需要將大量細胞懸浮后進行分選接種。這類方法不僅費時費力,而且細胞活力也會受到影響。本篇報道中Guillaume使用FluidFM BOT建立了一種非常簡易、快速的新手段。 單細胞分離有哪些優勢?由于蛋白和基因的
隨著大數據和全基因組測序的發展成熟和大量研究的廣泛開展,有時不免讓人覺得研究人員將他們的顯微鏡(microscope)更換為宏觀鏡(macroscope)。但是,《科學家》雜志舉辦的2018年十大創新競賽講述了一個不同的故事:單個細胞。在《科學家》雜志的獨立評審團評選出的2018年十大創新產品中,它
新一代測序 新一代測序(NGS)技術一路走來,逐漸褪下其神秘面紗,進入越來越多的實驗室。隨著時間的推移,NGS系統從“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大型平臺演化成滿足個性化需求的臺式測序儀。MiSeq、Ion Torrent和454 GS Junior這些儀器的上市,也推動了測序平臺的普及。同
2013年5月17日,由中國化學會主辦、廈門大學承辦、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協辦的第八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學術會議、第三屆全國微納尺度生物分離分析學術會議暨第五屆國際微化學與微系統學術會議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隆重召開,400余名國內外
一、 市場分布現狀 自從血液分析儀發明以來,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及中國醫療科研實力的不斷增強,目前已經形成了國內外品牌充分競爭的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各品牌在不同的層次的醫療機構占有的市場份額也不同,在二甲以上醫療機構日本SYSMEX占據了中國血液分析儀約40%以上市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R&D World》雜志聯合其母公司WTWH Media宣布了R&D 100獎的獲獎者名單。 R&D World副總裁兼編輯總監Paul J. Heney表示:“這一獎勵計劃在整個研發界得到了廣泛認可,被R&D 100提名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榮譽。此次獲獎當中的產品、技術
(一)一般光學顯微鏡術應用一般光學顯微鏡(簡稱光鏡)觀察組織切片是組織學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取動物或人體的新鮮組織塊,先用固定劑(fixative)固定(fixation),使組織中的蛋白質迅速凝固,防止細胞自溶和組織腐敗。常用的固定劑如灑精、甲醛、醋酸、苦味酸、四氧化鋨等,一般常將幾種固定劑配制成混
Genomic Health 繼完成2017年盈利預期之后,Genomic Health首席執行官Kim Popovits表示,公司預計2018年會再創利潤,收入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在演講中,她還列出了幾個收入增長的驅動力。 這其中,包括最近通過的《聯邦醫療保險法案》(Medicare Ac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北京色譜年會在京東賓館召開。本屆色譜年會的主題是“色譜技術在生命科學、環境和食品安全分析中的應用”,在2015的色譜年會上,劉虎威繼任成為新一任色譜學會理事長,(詳見本網報道:2015年北京色譜年會
編者按:近日,10X Genomics公司在短短四天內接連宣布與業內大型公司QIAGEN,Illumina和Agilent達成合作伙伴關系。這幾家公司不約而同地看中了該公司的GemCode平臺技術。 在去年的摩根健康大會上以黑馬之姿出現在公眾視野的10X Genomics公司(以下簡稱10X
實驗概要本實驗詳細介紹了顯微注射法建立轉基因小鼠模型的操作流程。實驗原理轉基因小鼠制備的基本原理是將改建后的目的基因(或基因組片段)用顯微注射法注入供體小鼠的受精卵(或著床前胚胎細胞),然后將此受精卵(或著床前胚胎細胞)再植入受體動物的輸卵管(或子宮)中,使其發育成攜帶有外源基因的轉基因動物,通過分
精確測量技術在以不可估量的方式驅動著科技的進步。近日,最有價值的“2014年度分析科學家創新獎”已經被公布。這15個創新成果有哪些已經把你影響了呢? 1、獲獎儀器名稱:iMScope TRIO 公司名稱:島津 將質譜技術與光學顯微鏡有機結合 iMScope采用光學顯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中國有句古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細胞分析方面的意義則是為了闡明細胞的生命過程,需要特殊的工具。細胞作為生命組成的基本單位,了解其相關的生物行為及其規律與本質,對于揭示生命的奧秘,探索疾病的機理與治療手段,提高人類的生存壽命與質量,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細胞的研究
目前市場上主要有四家公司提供激光顯微切割的平臺,他們分別是Arcturus/Life Technologies、徠卡、蔡司和MMI。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前兩個,這回則帶您看看MMI和蔡司的產品,以及新手該如何選擇。 MMI 瑞士MMI公司的單細胞獲取平臺有兩大旗艦產品:Ce
新產品,代表著商品化的創新技術,正不斷突破研究的障礙和上下極限。這種“有償分享”推動了新技術的普及,帶來了科學研究突破的新希望,也引導科研的新方向。新的技術平臺讓研究手段提升到更高層次和新的境界,您當然有更多“機會”搶先一步發現原來“因技術所限”尚未知的新發現!站得高,看得更遠;也因看得更遠,更
浙江大學 方群教授 來自浙江大學的方群教授帶來了題為《基于順序操作液滴陣列技術的微流控分析和篩選》的報告。 方群教授首先講到多相微流控技術是指利用多相微流體的物理化學特性和尺度效應,在微流控系統中進行微量微液滴(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