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希望永葆青春,治愈所有的疾病,這樣的愿望能不能實現?”近日,在中國藥科大學舉辦的“走近大師—諾獎論壇”上,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阿龍·切哈諾沃發問道,“在未來,通過對DNA的研究,可以真正實現對癥下藥,甚至可以通過改變基因突變,干涉‘未來可能發生的疾病’。” 作為第一位獲得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以色列人,2004年,他與以色列科學家阿夫拉姆·赫什科、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發現了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一種蛋白質降解的重要機理),共同獲得當年諾貝爾化學獎。 近些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均壽命有了大幅度延長,但與此同時,人類也付出了新的代價——新疾病不斷出現。“人們大約15%的時間都在與疾病作斗爭。”切哈諾沃指出。 如果說上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阿司匹林、青霉素的偶然發現是第一次藥物革命,那么上世紀70年代到上世紀末化合物的組合和篩選則是第二次藥物革命,許多至今暢銷的藥物就是在此期間發明的。此類藥物的發現方式在切哈諾沃看來,好......閱讀全文
3月10日,國際學術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姜海研究組等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A DNA/HDAC dual-targeting drug with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ntic
3月10日,國際學術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姜海研究組等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A DNA/HDAC dual-targeting drug with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ntic
3 生物芯片在毒理學研究中的應用 對藥物進行毒性評價,是藥物篩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現在毒理學家多采用鼠為模型通過動物實驗來確定藥物的潛在毒性。這些方法需要使用大劑量的藥物,花上幾年時間,花費巨大。 DNA芯片技術可將藥物毒性與基因表達特征聯系起來,通過基因表達分析便可確定藥物毒性,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9月9日-12日,第五屆金屬組學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西郊賓館召開,會議由中國科學院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共同主辦,來自世界各地的近200位金屬組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探討金屬組學的最新進展及未來展望。 9月10日下午,大會報告精彩依舊,馬薩
提 綱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二、腫瘤的藥物治療 三、抗腫瘤藥物篩選及評價 四、體外抗腫瘤活性試驗 五、體內抗腫瘤活性試驗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 近代腫瘤化療學始于20世紀40年代。 ? 50年代通過動物篩選化療藥物發現了5FU、MTX、CTX等,
提 綱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二、腫瘤的藥物治療 三、抗腫瘤藥物篩選及評價 四、體外抗腫瘤活性試驗 五、體內抗腫瘤活性試驗 一、化療藥物的發展 ? 近代腫瘤化療學始于20世紀40年代。 ? 50年代通過動物篩選化療藥物發現了5FU、MTX、CTX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20日,由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主辦的第十屆全國有機質譜學術會議在湖北省宜昌市召開(相關報道:2016年全國有機質譜會在宜昌開幕 共享質譜新技術)。丹麥皇家科學院和丹麥技術科學院兩院院士Peter Roepstorff,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
4 建立病原作基因的表達模型 由于病原體的基因組規模相對較小,可用包含其全部基因的DNA 芯片鑒定那些對人產生毒害作用的基因。異煙肼(isoniazid,INH)是治療肺結核的常用藥物,其治療結核病的機制是它阻斷了分枝茵酸的生物合成途徑。Wilson等根據已測序的肺結核桿菌基因組序列,用PCR
化療通常會通過誘導DNA損傷引發細胞死亡來發揮作用,然而,有些癌細胞并不會因化療而死亡,其會進入非活動狀態,俗稱為衰老階段(senescence),在該狀態下,其仍有活性但卻停止了永久分裂。盡管正常細胞的衰老會驅動細胞衰老以及組織退化,但癌癥療法誘導的衰老卻與患者積極的臨床預后結果直接相關。理解
化療通常會通過誘導DNA損傷引發細胞死亡來發揮作用,然而,有些癌細胞并不會因化療而死亡,其會進入非活動狀態,俗稱為衰老階段(senescence),在該狀態下,其仍有活性但卻停止了永久分裂。盡管正常細胞的衰老會驅動細胞衰老以及組織退化,但癌癥療法誘導的衰老卻與患者積極的臨床預后結果直接相關。理解
模擬可以將實驗手段無法直接觀察到的活動呈現在人們眼前。科學家們日前開發了首個能夠精確模擬DNA的平臺,有助于研究DNA的結構改變,以及DNA與蛋白和藥物的互作。 分子動力學可以解析發生在不同時間尺度上的過程(從皮秒到分鐘),適用于不同規模的分析體系(從納米到米)。這一技術能用來模擬DNA的各種
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不斷發展,它被廣泛應用于診斷和治療罕見病、簡單遺傳疾病和癌癥等疾病。不過,以編碼的DNA序列為運算對象建立的一種信息技術形式開發而出的DNA計算機,具有實時探測和監控基因突變等細胞內一切活動的特征信息,確定癌細胞等病變細胞以及自動激發微小劑量的治療效果 。 近日,位于荷蘭南部
最近,一批來自意大利羅馬Tor Vergata大學和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科學家報道,他們設計和合成了一種基于DNA分子的藥物遞送系統,這一分子管道系統比人類的頭發還要細20,000倍。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分子“彈弓”可以在與特定疾病標志物接觸的同時在人體的病變組織和細胞團中的精確位置遞送藥物。
DNA非常小,當研究人員想對單鏈DNA的結構進行研究時,利用顯微鏡或許是遠遠不夠的,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大阪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解釋了抗癌藥物如何摻入單鏈DNA發揮作用的機制。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很多人都會在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在美國Pennsylvania大學問。在隨后的50年里,以美國的硅谷為搖籃,計算機技術不斷飛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革。無獨有偶,1991年又是在美國硅谷,Affymax公司開始了生物芯片的研制,他們將芯片光刻技術與光化學合成技術相結合制作了寡
伴隨著組合化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成千上萬的化合物,為大規模的藥物篩選創造了物質基礎。為了進行高效、高速、低成本的化合物篩選,最大限度地發現藥物,高通量篩選技術應運而生并快速發展起來。在藥物發現領域,DNA編碼化合物庫是一項可以在上億化合物中進行化合物篩選,發現先導化合物以支持新藥發現的前沿技術。
伴隨著組合化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成千上萬的化合物,為大規模的藥物篩選創造了物質基礎。為了進行高效、高速、低成本的化合物篩選,最大限度地發現藥物,高通量篩選技術應運而生并快速發展起來。在藥物發現領域,DNA編碼化合物庫是一項可以在上億化合物中進行化合物篩選,發現先導化合物以支持新藥發現的前沿技術。
伴隨著組合化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成千上萬的化合物,為大規模的藥物篩選創造了物質基礎。為了進行高效、高速、低成本的化合物篩選,最大限度地發現藥物,高通量篩選技術應運而生并快速發展起來。在藥物發現領域,DNA編碼化合物庫是一項可以在上億化合物中進行化合物篩選,發現先導化合物以支持新藥發現的前沿技術。該技
腫瘤治療的三大手段,手術、化療、放療。手術,每個腫瘤外科醫生天天都在手術臺上進行研究。化療,在三大手段中目前是臨床基礎科研領域研究最多的地方。放療,臨床基礎研究總在不溫不火中進行。原因是啥呢。聽放療科醫生介紹,其實從臨床角度來說,不少腫瘤治療,采用放療比手術和化療效果好。季博在這里不展開討論他們
腫瘤治療的三大手段,手術、化療、放療。手術,每個腫瘤外科醫生天天都在手術臺上進行研究。化療,在三大手段中目前是臨床基礎科研領域研究最多的地方。放療,臨床基礎研究總在不溫不火中進行。原因是啥呢。聽放療科醫生介紹,其實從臨床角度來說,不少腫瘤治療,采用放療比手術和化療效果好。季博在這里不展開討論他們的臨
南加州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即使用藥物剝奪了DNA復制的原料,帶突變的細胞依然會繼續嘗試復制DNA直到釀成大禍。研究人員應用time-lapse延時成像技術首次觀察到,盡管化療藥物關閉了絕大多數癌細胞的DNA復制,攜帶“檢驗點突變”的細胞依然持續解鏈DNA并生成受損的DNA鏈,而這會導致癌細胞中常
來自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項研究中指出,DNA鏈制成的納米結構可以用于封裝小分子藥物,并在特定的刺激下釋放藥物,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1日的Nature Chemistry雜志上。 這項研究將有助于生物納米結構在藥物遞送方面的應用,也將為設計以DNA為基礎的納米材料開辟新的道路。
“個性化醫療,將會治愈所有的疾病嗎?”10月13日,第二屆北京國際醫學工程大會暨產品與技術交易博覽會上,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阿龍·切哈諾沃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讓生命延長呼喚DNA藥物 “21世紀之后,人類壽命會更長。比如可能會延長20-30
“通過研究人類的DNA,預知可能發生的疾病,研制出新型的DNA藥物,就有可能讓人類永葆青春!”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上,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阿龍·切哈諾沃語出驚人。 前不久,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決定割除雙乳乳腺的事件引發輿論聚焦:她之所以要做切除手術
麻省沃爾瑟姆市(Waltham, Massachusetts)的一座鋼筋混泥土建筑的二樓,一個實驗室冰箱里的塑料盒中,包含著無數種化學分子。這些分子是葛蘭素史克制藥公司(GlaxoSmithKline,GSK)合成的帶DNA標簽的分子,數目達到萬億種——這是銀河系恒星數目的10倍。 各大制藥公
“通過研究人類的DNA,預知可能發生的疾病,研制出新型的DNA藥物,就有可能讓人類永葆青春!”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上,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阿龍·切哈諾沃出語驚人。 前不久,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決定割除雙乳乳腺的事件引發輿論聚焦:她之所以要做切除手術
文獻解讀:分層組裝的DNA線框納米結構,可用于癌癥高效成像和靶向治療疏水小分子化療藥物的系統分布和非靶向細胞毒性導致副作用和療效降低,阻礙了其在癌癥治療中的廣泛應用。由于包括有機聚合物、無機納米顆粒、脂質體等藥物載體的快速發展,許多靶向給藥策略已經建立起來,以克服這些缺點。然而,這些合成材料的生物相
可卡因成癮性的一個主要挑戰在于,在戒斷期之后的高復發率。但新的研究表明,在藥物戒斷過程中,我們DNA的變化可能為更有效的成癮療法開發,提供了有希望的方法。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和以色列巴爾依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將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Journal of Neuroscience》。他們指出,戒
一、分析系統的組成1.自動染色體核形分析系統:karyotyping2.熒光原位雜交圖像分析系統:FISH 3.多色熒光原位雜交系統:mFISH/mBAND4.比較基因組雜交定量分析:CGH5.彗星分析:Comet imager6.自動掃描系統:Metafer二、各系統的原理一)染色體核
制藥巨頭默克公司最近宣布,公司已經和生物醫藥公司Vertex Pharmaceuticals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雙方將聯手開展腫瘤療法研究。按照協議規定,默克公司將首先向后者支付高達2億3千萬美元的預付款。 Vertex公司首先提供給默克公司的是一種Rad3-related (ATR)蛋白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