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或將于下月正式對外發布。 受限于行業整體集中度過低的現狀,此前《規劃》中原定“前50家企業行業集中度40%”的目標,將最終被“放寬”至由前100家企業實現。 而對于目前業界關注的基本藥物制度,《規劃》明確指出,將確保主要品種的前20家生產企業所占市場份額達到80%以上。 集中度放寬 “不出意外的話,《規劃》將在5、6月間最終發布。”日前召開的第65屆全國藥品交易會上,參與《規劃》制定工作的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研究員鐘倩透露。 《規劃》設定,“十二五”期間,我國醫藥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5年達到3萬億元。 對于此前最受關注的行業集中度問題,《規劃》則對標準有所放緩——設定“2015年,銷售收入居前100位的企業占到全行業銷售收入的40%以上”。 “原來是說前50家的企業達到40%的目標,但因為行業集中度太低,對這個......閱讀全文
預計2017年,隨著發達經濟體醫藥市場增速回升,新興經濟體醫藥市場需求強勁,在國內健康消費升級以及多項政策助推下,我國醫藥工業仍將保持回暖態勢。 醫藥工業發展持續向好 進入2017年,我國醫藥工業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將有明顯改善。國際方面,發達經濟體醫藥市場增速回升,新興經濟體市場需求強勁,
科技部28日發布《“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表示將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動“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技術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推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產業快速崛起。 《規劃》指出,至2015年,我國生物
9月15日,歷時半年調研和起草,中國醫藥(15.78,0.09,0.57%)企業管理協會正式對外公布《中國醫藥產業60年發展報告》。據悉,這是國內首次發布展現新中國成立60年來醫藥產業發展狀況全貌的白皮書(注:下稱白皮書)。 該白皮書總約12萬字,分別從中國醫藥產業發展歷史、現狀、趨勢、建
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這個趨勢也必將涉及整個醫藥產業鏈的發展。 A 產業鏈現狀 全醫藥產業鏈增幅下滑 醫藥工業 醫藥工業總產值在“十一五”期間保
生物仿制藥市場和國內生物制藥企業現狀 近年來全球生物藥市場增長迅速,其中主要產品包括重組胰島素,人生長激素(HGH)和各種單克隆抗體 (單抗mAbs) 等。隨著許多暢銷的生物藥專利逐漸到期、降低醫療成本壓力的需求、以及新藥研發日益增加的難度,生物仿制藥市場顯示出強勁的發展潛力。生物仿制
未來十年是中國醫藥產業的黃金十年。本文從市場、政策、資本和技術是醫藥產業發展的四個主要影響因素對醫療產業進行分析,預測了醫療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并通過案例加以說明。 產業史研究表明:市場、政策、資本和技術是醫藥產業發展的四個主要影響因素,我們先從這四個因素來進行分析。 影響產業發展的
生物醫藥產業“十二五”規劃出臺在即。 由工信部主導制定的該份規劃將于12月份發布,該規劃提出,生物醫藥產業由中央財政扶持資金將超過400億。未來五年中,預計通過生物醫藥的帶動,中國的醫藥工業產業最低以20%的增幅,實現逼近4萬億元的規模目標。 此外,未來生物藥品中
自從2013年年初的反彈夭折之后,大部分投資者都對從6124點跌落至1849點的中國股市喪失了信心。在一片“跌跌”不休的凄風苦雨之中,只有兩個行業板塊仍然被基金和機構投資者普遍看多:醫藥生物和傳媒娛樂。對此一位投資人在私下聚會中開玩笑道,“茍延殘喘”與“醉生夢死”將是今后投資的兩大主題
日前,奔馳失控事件在央視等媒體的報道及韓寒的質疑中持續發酵。最新消息為,4月27日,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始對失控奔馳車進行檢測,初步的檢測結果為“通過開車門減速乃至停車的做法,在高速行駛時無法實現”。對于事發當晚,車是否失控鑒定難度較大,仍需第三方機構進行進一步檢測。事實上,第三方檢測不僅出現在上述事件
化學制藥“十二五”規劃綱要已制定完畢,目前已上報工信部,在通過發改委審核后將獲批復。11月24日,記者從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高層領導處獲悉,化學制藥工業“十二五”規劃的主要宗旨是“以創新來引領醫藥產業發展”。 到“十二五”末,我國醫藥工業總產值有望達3萬億元。 據中國化學制藥工
2016年,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轟轟烈烈展開,制藥標準日趨收緊,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在全國10個省市試行,如火如荼,兩票制降低層層虛高藥價,減輕醫保負擔,十三五重磅文件《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出臺,指明了今后五年的中國醫藥發展方向,《“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正式發布,明確提出2030中
2016年,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轟轟烈烈展開,制藥標準日趨收緊,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在全國10個省市試行,如火如荼,兩票制降低層層虛高藥價,減輕醫保負擔,十三五重磅文件《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出臺,指明了今后五年的中國醫藥發展方向,《“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正式發布,明確提出2030中
醫藥物流的競爭或將趨于激烈。在順豐、京東、中國郵政、DHL等已不同程度介入藥品配送業務的背景下,隨著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明確表示“要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加快發展冷鏈、醫藥等高附加值業務”,預計將有更多的物流企業參與進來。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醫藥物流的特殊性,物流企業要想
“我們國家的化學藥約95%都是仿制藥,存在藥品質量參差不齊、低水平重復現象,需要全面提升仿制藥水平。”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制造”藥物創新傳播論壇上,國家工信部消費工業品司副司長吳海東如是說。 春節過后,國務院首次常務會議就聚焦醫藥產業健康發展問
我國是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大國,原料藥品種全、規模大、質量高、價格低的優勢明顯。在新的國內外環境下,歐美制藥外包向亞洲市場加速轉移,國內API制藥企業國際化進程加快;新版GMP法規也對藥品的生產及質量管理提出與國際接軌要求,企業如何建立及完善藥品生產創新體系,持續有競爭力的生產能力及質控能力成為企業
1、市場集中度提高 隨著國家“營改增”“兩票制”甚至“一票制”等政策推行,處方藥遇到了很大的銷售瓶頸,處方藥企業利潤空間受損。為了確保市場份額不減反增,醫藥企業紛紛向OTC市場轉型。2017年,處方藥、OTC市場競爭日益殘酷。 同時,隨著醫藥市場并購重組大量發生,處方藥和OTC市場的集中度將
近期乙肝疫苗事件的持續發酵,讓原本不為普通公眾關注的新版藥品GMP認證話題成為輿論熱點。 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國家食藥監總局”)獲悉,截至2014年1月14日,1319家無菌藥品生產企業中的796家已獲得新修訂藥品GMP(即2010年版)認證。 按照國家“201
近年,中國生物醫藥發展迅速,但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生物醫藥的發展仍存在規模化程度低、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 專家和業內人士建議,政府部門應當從醫療衛生事業的高度加強頂層設計,引導產業合理布局;制藥企業應當加強重點領域的自主創新,以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贏得市場,重點可以在細分市場進行突破。
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is,IVD)技術,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機體包括血液、體液及組織等樣本進行檢測而獲取相關的臨床診斷信息,從而幫助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 國內體外診斷(IVD)發展起步較晚,1985年才研制了我國第一批國產生化診斷試劑,但受益于醫療消費水平的
2016年,中國西藥出口額達到314.83億美元,占中國醫藥產品出口比重的56.8%,同時,中國醫藥海外并購達到25個,并購金額超過55億美元,獲得美國ANDA數量達到75個,原料藥→特色原料藥→仿制藥→創新藥路徑日益清晰,中國西藥國際核心競爭力顯著提高,醫藥產業國際化開啟新征程。 中國是
被譽為醫藥行業“黑馬”的濟寧辰欣藥業,近10年來保持著年均銷售收入和利潤40%的增長率,這要遠高于全國醫藥行業平均增長率;力諾宏濟堂制藥已經建設成為亞洲最大、中國唯一的麝香酮生產基地;齊魯制藥的生物制品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分別占國內30%、
2010年10月18日,中國政府網刊登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指出,到2020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此決定標志著七大新興戰略產業框架成定局。 從2008年的
單克隆抗體是針對腫瘤(癌癥)的特異性藥物。單克隆抗體不僅為基礎醫學研究提供極有價值的抗癌載體,而且在臨床醫學上也得到廣泛的實際應用,為腫瘤、自身免疫等許多臨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提供了新的手段,是人類治療腫瘤的希望所在。 單克隆抗體具有三種獨特的作用機制。主要包括靶向效應、阻斷效應、信
剛從云南考察市場歸來的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醫藥處副處長張軍昨日對記者表示:“三七漲到了每公斤600至700元。”與此同時,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在中國醫藥(600056,股吧)市場中占據25%份額的中藥產業,其重要性將在“十二五”期間日益彰顯,除了有望獲得政策的連續“紅利”外,扶持
2013年12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于無菌藥品實施<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有關事宜的公告》。公告的發布標志著新修訂藥品GMP的實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了使各界全面了解、準確把握新修訂藥品GMP實施的有關情況,現就相關問題解讀如下: 一、2
中國政府網1月6日披露,國務院日前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生物產業發展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13—2015年,生物產業產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同時,推動醫藥產業集中度提升,力促形成一批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 提高醫藥產業集中度 《規劃》對
“在眾多抗腫瘤藥中,天然植物類抗腫瘤藥所占的比重最大,在單品排名前10位的抗腫瘤藥中,植物類抗腫瘤藥占據了兩強席位,為紫杉醇和多西他賽。”近日,在上海舉辦的2012抗腫瘤植物藥產業發展論壇上,廈門大學藥學院副院長曾錦章教授指出。 據統計,在全球的新藥研發投入中,至少有40%~45%是投入到
2012年10月22-26日,"生物制藥周"將在中國上海隆重舉辦。本次活動將首次嘗試將行業高峰論壇、技術研討會和專項技術培訓三種活動形式系統整合,以行業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精心策劃的生物制藥行業大型交流學習綜合活動平臺。 "生物制藥周"由生物谷聯合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等相關行業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4月15日,天瑞儀器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9.078億元,比去年同期10.24億元下降11.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2,105.51 萬元,比去年同期3617.7萬元下降41.8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71.5
發布會最后安排了媒體問答環節,珀金埃爾默診斷事業部副總裁、亞太地區診斷部總經理張晟先生,上海浩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楊國翠女士共同回答了各家媒體的問題,并一一進行了解答。以下為媒體問答實錄: 收購完成后對浩源技術、產品的整合 問:PerkinElmer并購浩源生物主要是基于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