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國家原子能機構開發癌癥新療法
印尼國家原子能機構坐落于日惹的科學技術加速器中心(PSTA),日前開發出一種基于核技術的新型癌癥療法——硼中子捕獲療法(BNCT)。 項目負責人介紹說,BNCT是一種細胞打靶療法,在定向清除癌細胞的同時不會損傷正常組織。其方法大致如下:首先,通過血管給人體注射一種含硼化學物質,該物質與癌細胞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可迅速聚集在癌細胞內。然后,使用硼元素檢測工具,可獲取癌細胞的準確位置。接下來,按照預先設定的劑量和時間,使用中子射線照射癌細胞,從而殺死癌細胞。 BNCT研究始于2014年,目前已獲 9項ZL(藥品1項、醫療器械8項)和2項國家標準。印尼國家原子能機構負責人表示,BNCT有望為印尼治療癌癥提供科學方案。......閱讀全文
印尼國家原子能機構開發癌癥新療法
印尼國家原子能機構坐落于日惹的科學技術加速器中心(PSTA),日前開發出一種基于核技術的新型癌癥療法——硼中子捕獲療法(BNCT)。 項目負責人介紹說,BNCT是一種細胞打靶療法,在定向清除癌細胞的同時不會損傷正常組織。其方法大致如下:首先,通過血管給人體注射一種含硼化學物質,該物質與
《細胞》特輯:癌癥免疫療法
“Cell Press Selections”是由Cell出版社推出的一份推薦文章集合手冊,主要介紹某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最新的進展及突出成果。相關特輯內容包括研究論文,評論性文章以及snapshots,涉及了同一領域的方方面面,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文章由贊助商贊助,可以免費獲取。 腫瘤發生是一個復
PNAS:癌癥免疫新療法
來自杜克大學醫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設計出一種致命武器,利用一種人造蛋白促進機體天然免疫系統對抗癌癥,殺死了小鼠的腦腫瘤。如果能夠證實在人體中同樣起作用,它將克服影響免疫治療效力的一個主要障礙。研究結果發表在12月17日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這一蛋白由兩部分構成――一個專門與腫
基因療法或引發癌癥
腺相關病毒將治療性 DNA 傳遞給人類,但一些科學家擔心,引入的 DNA 可能會產生致癌突變。 本報訊 就在基因治療似乎終于實現了它的承諾之際,一項研究喚起了人們對病毒載體的長期擔憂——很多努力正是依賴于病毒載體將治療基因導入患者體內。這種 “載體” 是腺相關病毒(AAV)的一個精簡版本,人們
癌癥干細胞的療法
癌癥干細胞被認為是造成癌癥轉移、復發,或是腫瘤對于化療、放射性療法產生抗性的原因之一。目前針對這個理論,學者希望研究出針對癌癥干細胞的療法,能夠專一性地殺死癌癥干細胞,以降低腫瘤產生抗藥性或是轉移的現象。目前的癌癥療法都是基于動物實驗的結果,目前的認知是只要癌癥療法能將動物身上的腫瘤有效地縮小,就會
癌癥免疫細胞療法介紹
由“魏則西事件”,引發的醫療事件讓百度、莆田系、部隊醫院等成為眾矢之的,影響頗廣,其原因是癌癥免疫細胞療法引進和臨床醫學應用的真與假,同時也把癌癥免疫細胞療法這一技術推上了風口浪尖,也使得國內對免疫細胞療法采取了懷疑的態度。近幾年,癌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癌癥的病發除了外在條件和遺傳因素以外還跟人類自
當AI遇到癌癥療法-“癌癥=感冒”不是夢
1、AI多方面改善腫瘤療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方法有潛力影響癌癥療法的多個方面,包括藥物的發現、臨床開發,以及最終的臨床應用(圖表1)。目前,這些過程既昂貴又耗時漫長(平均約20億美元,10年),而且因為常規有限樣本隨機對照試驗的局限性,對更廣泛
Science推出專刊:癌癥免疫療法
最新一期(4月3日)Science雜志推出了癌癥免疫療法專刊,介紹了近期癌癥免疫療法方面的各種進展,尤其指出一種改變游戲規則的癌癥免疫療法也許能用于治療某些患有特定癌癥類型的患者。 在這一專刊中, 有5篇文章提出了目前這一研究領域保持進展所需的要素,Ton Schumacher等人探討了在同期
免疫療法有望治療晚期癌癥
一項新研究稱,一位患者的免疫系統經過調整后完全消除了乳腺癌細胞,為所有常規治療無效的晚期癌癥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治療方法。這是T細胞免疫療法首次成功應用于晚期乳腺癌。相關成果6月4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醫學》。
癌癥干細胞的療法介紹
癌癥干細胞被認為是造成癌癥轉移、復發,或是腫瘤對于化療、放射性療法產生抗性的原因之一。目前針對這個理論,學者希望研究出針對癌癥干細胞的療法,能夠專一性地殺死癌癥干細胞,以降低腫瘤產生抗藥性或是轉移的現象。目前的癌癥療法都是基于動物實驗的結果,目前的認知是只要癌癥療法能將動物身上的腫瘤有效地縮小,就會
免疫療法有望治療晚期癌癥
一項新研究稱,一位患者的免疫系統經過調整后完全消除了乳腺癌細胞,為所有常規治療無效的晚期癌癥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治療方法。這是T細胞免疫療法首次成功應用于晚期乳腺癌。相關成果6月4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醫學》。 治療癌癥最成功的臨床免疫治療方法是免疫檢查點阻斷和過繼性T細胞療法。免疫檢查點阻斷是通過
免疫療法瓦解癌癥的壁壘
免疫系統的許多組分都能用來對抗癌癥,巨噬細胞也不例外。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在Cancer Discovery雜志發表文章,揭示了免疫療法利用巨噬細胞突破胰腺癌壁壘的分子機制。 腫瘤微環境就像一道堅實的壁壘,能為癌細胞提供保護,幫助它們抵抗化療。Gregory L. Beatty領導的研
Science:顛覆常規的癌癥療法
睪酮(testosterone)或許是使男人更顯男子氣概的關鍵因子,但它也煽動了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因此,注射這種激素有可能聽起來是罹患這類癌癥的男性最不適宜做的一件事情。但一項新研究表明,注射它可以減慢某些患者無法治療的前列腺腫瘤繼續發展。 自上世紀40年代以來研究人員就已經知道,顯著抑制睪
基因療法,治好“不可治愈”癌癥
近日,英國研究者采用一種基因療法,成功治愈了一個患有耐藥性白血病的一歲女孩,成為免疫細胞療法治愈“不可治愈”的癌癥的全球首個案例。 該患兒名為Layla Richards,在位于倫敦中心的大奧蒙德街醫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接受治療,該
用代謝療法向癌癥宣戰
今年,我市首批引進的兩個頂尖人才團隊相繼落地,其中之一就是美國MD安德森癌癥中心腫瘤代謝中心主任呂志民領銜的腫瘤精準醫學團隊。前不久,由青島大學、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市科技局、嶗山區政府四方共建的青島腫瘤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呂志民受聘擔任青島腫瘤研究院院長。呂志民用八個字與團隊成員共勉:不忘初心
免疫療法有望治療晚期癌癥
一項新研究稱,一位患者的免疫系統經過調整后完全消除了乳腺癌細胞,為所有常規治療無效的晚期癌癥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治療方法。這是T細胞免疫療法首次成功應用于晚期乳腺癌。相關成果6月4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醫學》。治療癌癥最成功的臨床免疫治療方法是免疫檢查點阻斷和過繼性T細胞療法。免疫檢查點阻斷是通過注射抗體
新型免疫療法有望治療癌癥
近日,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癌癥免疫療法,可利用CRISPR技術激活多個癌癥相關內源基因,幫助人體免疫系統識別、攻擊并殺死癌細胞。初步研究結果表明,基于CRISPR激活(CRISPRa)平臺的多重激活內源基因免疫療法(MAEGI,Multiplex Activation of Endo
CART:治愈癌癥的終極療法
近幾年來,CART 療法被科學家稱為癌癥治療的「第五支柱」。在接下來幾年中,這一系列療法還將取得前所未有的進展,刷新人們對過繼細胞療法的認知。 美國年輕婦女碧兒瑟患有惡性淋巴瘤。 因為傳統放化療等療法對她無效,醫生向她建議了一種可能適合她、2017年以后才在美國獲準使用的新療法——CART療
癌癥新療法-Tissueagnostic-癌癥藥物的興起
自 1940 年代,臨床醫學開始以化學療法治療癌癥,藥物的癌癥適應癥一直是以癌癥發生器官或組織種類來區分,例如未經治療的胰臟癌、經 sorafenib 治療過后的肝細胞癌等。即便后來有生物標記參與,仍不脫離以癌癥發生器官或組織種類來區分的本質,例如 HER2 陽性表現乳癌、RAS 基因突變大腸直
癌癥新療法-Tissueagnostic-癌癥藥物的興起
自 1940 年代,臨床醫學開始以化學療法治療癌癥,藥物的癌癥適應癥一直是以癌癥發生器官或組織種類來區分,例如未經治療的胰臟癌、經 sorafenib 治療過后的肝細胞癌等。即便后來有生物標記參與,仍不脫離以癌癥發生器官或組織種類來區分的本質,例如 HER2 陽性表現乳癌、RAS 基因突變大腸直
Cell癌癥特刊:癌癥免疫療法抗性面面觀
癌癥免疫療法可在不同類型已擴散癌癥的患者體內激發持久的抗腫瘤免疫應答。但它在取得突破性的治療進展的同時,也遇到了普遍存在的治療無效案例。要想進一步擴大癌癥免疫療法的應用范圍,我們應了解限制該療法發揮療效的機制,包括癌細胞和免疫系統間持續演變和動態的相互作用,以設計出有效的應對方案,克服癌癥免疫
深度解析癌癥免疫療法—如何訓練機體來抵御癌癥?
人類機體的免疫系統非常強大而且復雜,其能夠有效鑒別并且破壞幾乎具有無限多樣性的外來入侵者,但不幸的是,被破壞的癌細胞還會繼續保持在機體中,并且不斷發展,損傷細胞這種“識別和自我忽略”的信號就會讓其躲避免疫系統的檢測,因此這些損傷細胞的生長就不會受到“煩擾”,從而就會破壞機體組織和器官中的正常生理
癌癥病毒療法進入臨床實驗
用病毒殺死癌細胞的理念很早就被提出,上世紀中葉就曾經有科學家做過嘗試。最近由日本寶生物公司、東京大學、岡山大學和Oncolys?BioPharma公司開發的病毒療法已進入臨床實驗。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和鳥取大學等團隊,已先后通過動物實驗驗證了自持病毒療法對治療胰腺癌有效。杏林大學將病毒療法與免疫療
美或批準首個癌癥基因療法
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外部顧問日前對一種癌癥基因療法表示支持,即通過基因工程設計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攻擊和消滅癌癥。 在7月12日進行的全體投票中,FDA下屬腫瘤藥物咨詢委員會以10比0的投票確定了一種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的好處大于風險。此次投票的背景是,該機構正
Science:癌癥免疫療法獲得重要進展
T細胞是人體內的重要免疫細胞。它們起源于骨髓,在胸腺內分化成熟,是機體抵御入侵者和癌細胞的主力軍。 T細胞療法在癌癥治療方面很有潛力,但副作用可能非常嚴重。為此,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個能夠嚴格控制T細胞活性的分子開關。這一技術有望解決T細胞治療的嚴重副作用,克服這種療法
Immunity:癌癥免疫療法獲重要突破
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技術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癌癥免疫療法。這種療法主要是在體外編輯癌癥患者的T細胞,使其能夠識別腫瘤并產生相應免疫反應。CAR T細胞療法已經成功用于治療侵襲性血癌,但尚未表現出治療實體瘤的能力。 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克服了這一障礙。他們找到了在多種癌細胞中特異
為癌癥免疫療法裝上“安保系統”
日本東京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干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技術“再生”人類免疫T細胞能夠有效減小小鼠體內腫瘤的體積。這一突破將加速T細胞免疫療法的臨床應用研究。 2013年,東京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干細胞療法分部Hiromit
用“史上最復雜療法”對付癌癥
一項小型臨床試驗表明,研究人員可以使用CRISPR基因編輯改變免疫細胞,使它們能夠識別人體腫瘤的突變蛋白。這些細胞可以在體內安全釋放,找到并摧毀它們的目標。 該方法在16名實體腫瘤(包括乳腺癌和結腸癌)患者中進行了臨床試驗。這也是首次嘗試將基因編輯和T細胞療法這兩個治療癌癥的熱門領域結合起來。
Science癌癥免疫療法的神秘機制
近年來令人興奮的癌癥治療方法其實并不多,其中癌癥免疫療法利用的是免疫系統能破壞惡性腫瘤。一類這樣的治療方法可靶定CTLA4,也就是在殺傷T細胞表面表達的一個分子,能阻斷它們的增殖。阻斷CTLA4的抗體藥物,從而會激發殺傷T細胞反應,這可以靶定癌細胞,并明顯延長許多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期。 但是并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Science公布癌癥新療法
Science雜志上公布的一項成果,報道了一位43歲女性癌癥患者絕處逢生的故事,這位患者患有晚期癌癥,盡管進行了化療治療,但其癌細胞還是從她的膽管擴散到肝臟和肺部區域。 來自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這位患者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從她的免疫系統中找到了那些能攻擊癌細胞中一個特殊突變的細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