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珠江三角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先行先試建設珠江三角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加快推動廣東大數據應用和產業發展制定了具體目標和提供了指引。 開發環境治理智能手機應用程序 建設環境大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平臺,整合全省環境保護相關數據資源,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無人船、物聯網等新技術,對環境質量、污染源、環境監察執法等進行全程監控,開展數據采集、挖掘和分析,為環境質量預測預警、減排政策制訂提供重要支撐。開展“互聯網環保”行動,開發環境治理智能手機應用程序,提升環保執法精準化水平。2020年底前,建成管理機制完善、標準規范健全的環境大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平臺。 運用大數據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大數據還能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中大有作為。《方案》要求完善“智慧食藥監”平臺,重點建設食品藥品監管數據中心,以及涵蓋日常監管、行政執法、檢驗檢測、食藥追溯、公共服務、監管輔助......閱讀全文
近日,環境保護部印發了《“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十三五”工作方案》),為“十三五”時期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作為《“十三五”工作方案》的附件,同時印發了《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空氣自動監測工作方案》),明確了“十三五”期間
北京市環保局9月4日印發《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環境信息化建設規劃》的通知,明確“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環境信息化建設工作主要任務。 《規劃》的總體目標為:在環境信息化頂層設計的總體框架指引下,建立適應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需要的環境信息化管理體制,加強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安全保障體系以及運維管理體系建
國務院今日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措施,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近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大數據、‘互聯網 ’等智能技術已成為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要加強數據綜合應用和集成分析,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6月19日,在環保部開展的“環評和監測工作創新”大討論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說。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建立各級監測站2700多家,共有監測人員近6萬名
中國固廢網獲悉,日前山東省菏澤市發布了《菏澤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全文如下: 菏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菏澤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開發區、高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市直各單位,市屬各企業,各大中專院校: 《菏澤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結構性改革轉型期,環境治理也邁入了全面整治攻堅期。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此前就曾指出,2016年是確定“十三五”環境保護頂層設計的一年,也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環保工作任務艱巨。 那么,2016年已然結束,為了確保“十三五”期間環保工作順利進行,有效改善我國環境質量,國家各部門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修訂這部中國環境領域的基本大法是人們期待已久的,它標志著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新《環保法》已經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環保法》規定了環境監測活動和統一監督管理的職責職能及相關法
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環保廳局主要負責同志研究討論2018年環保重點工作,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國環境報記者鄧佳攝 過去的一年,曬藍天白云的多了,在家鄉美景前留影的笑臉更燦爛了……藍天背后是滴滴汗水,幸福背后是滿滿付出。 嶄新的2018年開啟了環境保護事業波瀾壯闊的新征程。
政府環境績效是政府基于環境保護目標或維護環境公共利益,在特定的資源環境條件下,投入、管理、產出、效果、影響等要素所形成或反映出的最終結果。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GDP年均增速接近10%,經濟總量連上臺階并躍居世界第二位。但發展中所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耳目與基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沒有科學準確的監測數據作支撐,生態環保工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態環保事業發展越快,越離不開牢固的監測基礎。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監測行業每年增量空間近百億,預期市場空間巨大 產業鏈可深度發掘 智慧環保運營鏈條包括感知、傳輸、計算、應用。環境“大”數據包羅萬象,在數據中心環節中完成,數據中心是智慧環保運營鏈條的核心環節。根據清華大學研究成果,如果增加智慧環保頂層設計,智慧環保產業鏈可分為感知物聯、信息傳輸、云儲存
國務院日前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開展土壤污染調查,掌握土壤環境質量狀況。環境監測是環保工作的耳目和基石。監測數據既是科學評價環境質量、摸清底數、實現土壤環境分級分區管理、保障環境安全與公眾健康的基礎,也是考核政府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據。因此,科學實施“土十條”依賴于全面、
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汪光燾在作關于環保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時說:“環境監測制度是生態環境評價和保護的重要制度。較長時間以來,我國同一地區、同一流域不同部門公布的環境質量數據不同,環境質量評價不一,有負面影響。” 汪光燾表示,環境評價監測點的設置和監測數據是環境質量評價的依據,監
作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性產業,國家對環保產業發展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環保產業投資劇增,產業持續高速增長。產業發展重點由環境污染控制轉向環境質量改善。土壤修復、環境監測、VOCs、超低排放、清潔煤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等相關熱點領域,將帶動數萬億投資,產業格局再添新版圖。 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
衛星地圖大家一定都見過并且使用過,它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便利。那么,如果在地圖上增加實時的大氣、水等生態環境數據,是不是就顯得更加高大上?昨日,東楚晚報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黃石的智慧環保項目正式啟動,在不久的將來,黃石將擁有“黃石環境一張圖”。 簡單來說,智慧環保讓環保插上移動互聯網、大數據
據成都市環保局消息,目前,成都市“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已接入排污企業435家。其中,國控廢水企業20家,國控廢氣企業8家,國控重金屬企業17家,國控污水處理廠48家,國控畜禽養殖場1家,共接入國控企業94家,國控企業傳輸率94.64%,有效率98.5689%,傳輸有效率93.2856%。
大數據監測已成為智慧環保的重要一環。 在內蒙古的烏梁素海,通過污染源和地表水環境質量的立體網格化的數據采集,全流域水質情況一覽無余,影響每一個水質斷面的主要污染企業也都清楚明了。 不僅在內蒙古,讓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的思路也已深入到全國各個地區的環保管理當中,在上海、四川、
2017年4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天津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于7月29日反饋了督察意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
日前,寧夏銀川印發《銀川市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全文如下: 銀川市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十二屆三次全會和市委十四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在2016貴陽國際馬拉松賽上,烏當區樂灣國際入口處的馬拉松賽道旁,一塊嶄新的LED顯示屏十分醒目。在這塊顯示屏上,PM2.5指數、實時溫度、濕度、“環境健康指數”等信息一目了然,并實時更新。 “這些數據來源于布設在周邊的環境質量監測點,監測點可以自動采集數據并傳輸至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進行分析。
2020年2月2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鎘》(2020年版),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生態環境基準。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吳豐昌院士和有關專家就基準的出臺意義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問:作為國家生態環境基準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想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生態環境基準?我們為什么要制定自己的
迷霧籠罩下的黃浦江 霧霾天里的北京高速路 10月底,PM2.5闖入我們的生活。兩個月后的12月21日,環保部公布PM2.5和臭氧監測時間表,直轄市及省會城市明年將測PM2.5。一些地方,目前開始采購相關監測設備。2016年1月1日,全國各地都將按照新
石敬華很忙。 作為山東省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污染源監控室主任,他忙數據分析,忙執法檢查,還忙著到全國各地講課——現在,他已經是打擊污染源監測數據造假的專家。 石敬華長得粗壯敦實,身上都是故事。記者跟著他、磨著他,連續地走、不斷地看、起勁地聊。 不到3年時間,山東省查處環保監測數據造假案件36
近日,環保部公布了2012年度全國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處罰情況,罕見地點了華電、神華、中石化、中鋁、中石油等多家央企和地方龍頭企業的名。上述企業因脫硫設施不正常運行、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而受到通報,被環保部掛牌督辦,責令限期整改,追繳二氧化硫排污費,并予以經濟處罰。 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強調,要
引言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動制定和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法。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范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摘要 經濟較為發達的浙江臺州,是我國有名的“原料藥之都”“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并提出建立全國統一的實時在線環境監控系統。那么,目前我國的環境監測系統處于怎樣的狀況?未來監測數據如何實現共享?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復盛給出了答案。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整體狀況如何? 魏復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