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農產品認養、認種的個性化訂制模式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追捧,在全國許多城市逐漸開始出現,比如在天津地區,消費者可以花3000元在西青、津南認養一塊小菜園,也可以花4000-5000元認養一頭仔豬,5個月后就可以吃到自己認養的豬的豬肉。在東北地區,消費者可以花幾千元在稻田認養水稻。在貴州,消費者只要支付每畝800元的年費、365元的管理費,以及一定的采摘工資、加工費、肥料錢,就可收獲這畝茶園的所有茶葉,要什么茶,自己說了算。 找準需求 對接終端市場 私人訂制農產品,與傳統農產品種植的差異,首先體現在銷售思路上。一直以來,農民生產的農產品都是隨行就市,由于市場行情變幻莫測,大多增產卻不一定增收。而私人訂制則不同,它類似于“量身訂制”的市場經濟模式,沒有太大的經濟風險,也不會出現農產品滯銷的情況,這樣就實現了農產品從傳統的自產自銷到產品訂制、定向銷售的轉變,也為農民增產增收拓寬了道路。 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從農產品,批發市......閱讀全文
他們讓歐盟收回成命……———濰坊檢驗檢疫局抓質量提升成功破解“莫西菌素”懸案紀實 2010年3月,歐盟健康和消費者保護總司發出通報,宣布2009年12月發布的針對我國山東濰坊樂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出口歐盟熟制鴨肉中檢出“莫西菌素”的預警通報有誤,正式撤回對該公司“莫西菌素”的預警,允許樂港公司被封存
編者按:日前,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如何更好地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本版邀請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肖放對這一制度進行解讀,并編發部分先行試點省的典型經驗和實施成效,以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 (2017年9月5日) 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是提升供給體系的中心任務。經過長期不懈努力,我國質量總體水平穩步提升,質量安全形勢穩定向好,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傳統優勢正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 2012年4月20日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加快我國食品工業結構調整,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
建言獻策促發展 集思廣益謀未來 編者按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黨組的統一部署,質檢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啟動。作為“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全系統征文活動深入開展。總局《質檢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征文活動的通知》下發后,系統上下積極響應,以此為契機,深入研究質檢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改革的攻堅之年。這一年,中國經濟全面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成為全社會發展的“主旋律”;這一年,“十三五”規劃的藍圖正式發布,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成為我國“十三五”時期發展的重要目標,也讓質量強國成為時代發展的重要使命;這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農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農村各項改革正在扎實開展,一些重要改革事項試點工作正在有
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農業標準化和食品安全工作進行集體學習 事件回放: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農業標準化和食品安全問題進行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并發表重要講話。 胡錦濤強調,實施農業標準化,保障食品安全,是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任務。我們要從
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建設規劃(2015-2020年) 前言 糧食安全始終是關系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 為切實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糧食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從根本上解決糧食流通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決守
過去五年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過去五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我國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顯著提高,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我們圓滿完成“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十二五”規劃。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
咬定青山不放松 ——吉林檢驗檢疫局推動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展示 出口加工果仁質量安全示范區內的加工企業 工作人員在出口蘋果質量安全示范區監測媒介生物 媒體記者采訪出口花生質量安全示范區內種植農戶 把生態優勢變為經濟優勢 ——多措并舉助推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 工作人員在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全文如下。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
8月18日,作為第十八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農牧業綠色品牌建設論壇”在內蒙古包頭市舉辦。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品牌企業的代表和農業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綠色發展·品牌之路”為主題,展開了一場有關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綠色食品的大討論。與會嘉賓一致
圖為1月11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質檢工作會議現場。 加快起草新《質量發展綱要》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王勇在1月11日召開的全國質檢工作會議上要求各地質檢部門在新的一年里,加強質量宏觀管理,促進提高我國質量總體水平。 王勇說,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必須堅持數量和質量相統一,速度和效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9年5月9日) 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中華民族未來。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這是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國農業生產對資源、生態和環境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涉農相關生態環境事件時有發生。傳統的“石油農業”依靠大量能源、資源維持其高速運轉,嚴重影響了世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農業科技領域發展路線圖研究組組長趙其國提出,發展“生態高值農業”是應對未來農業巨大挑
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全面部署“十二五”農業科技工作,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農業科技發
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質量擺到前所未有重要位置。近日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奠定質量基礎”。這既是我們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動員令,也是今后所有質量工作的方向指引。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
[央廣網]3月11日13:00-14:00,中國之聲《做客中央臺》將專訪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陳鋼。屆時央廣網將全程直播,敬請關注! [簡介]陳鋼,男,漢族,1958年12月生,江蘇江陰人,198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12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固體力學專業畢業,在職博士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了精辟論述,強調指出: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順應時代特征、事關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選擇,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質 量 發 展 綱 要 (2011-2020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我國質量總體水平,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特制定本綱要。 一、質量發展的基礎與環境 質量發展是興國之道、強國之策。質量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是企業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認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
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5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年10月8日 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適應人民群眾不斷增
1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這份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開宗明義指出,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三農”領域有不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采訪權威專家,就文件精神進行全面解讀。 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
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加快推進重點食品追溯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內食藥監食生〔2016〕54號) 各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為切實加強我區食品、食用農產品等重要產品生產、流通企業的食品安全監管,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保障公眾消費安全,服務食品產業發展,提升我區食品安全水平,根據《中華人
2014年4月1~2日,第七屆北京國際食品安全高峰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本次高峰論壇由北京食品學會和北京食品協會主辦,北京食品學會會展部承辦。來自各大科研機構、院校、廠商的科研工作者們近500人參加并聆聽了論壇開幕式。北京食品學會理事長金宗濂教授和如新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大中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就質量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邃、針對性強,是經濟新常態下做好質量工作、建設質量強國的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認真學習領會這些重要論述,對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握質量工作新規律
1.商事制度改革以來,市場主體數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3月中旬,全國市場主體正式過億。請問,下一步商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深入開展,人民群眾投資創業熱情得到極大激發,市場主體數量呈現了“井噴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