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日本人非常仔細,技術也很先進,福島核電站事故是不是偶然?應該說,日本發生這樣大的海嘯是偶然,但發生這樣嚴重的核事故卻有因可循。”7月10日,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研討會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舉行。該校工程教育學院的執行院長于華在演講時特別提到,日本其實在核能機構方面屢出工程管理漏洞,福島核電站事故并非偶然。 曾經在日留學的于華向與會者介紹了日本出版的一本《失敗百選》。該書指出,20世紀后半期到21世紀初的日本公共工程“跟著感覺走”,缺乏管理機制,不但造成了工程本身的質量問題,還造成了國民的不信任感等社會問題。 福島核電站事故之前,日本在核事故榜單上其實已經劣跡斑斑。1999年9月30日,負責處理和精煉核燃料的日本茨城JCO公司鈾加工工廠就曾發生臨界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傷,10公里范圍內的民眾疏散、避難和交通限制,當地農產品無法銷售。而事故發生的原因就是隨意的流程變更。 “如果按正常流程走不會有......閱讀全文
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已經過去6年,關于核輻射的慘痛記憶仍然敲擊著警鐘。如何科學認識被各國日益重視和發展的核電能源?核安全究竟能否保障?帶著種種問題,我們約請中國社科院的兩位研究專家撰文,請他們從科學的角度解讀分析 一問 如何保障核能的安全利用? 從美國三里島核事故到蘇聯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再到日本
日前,由于國家能源委會議釋放出核電松動的信息,相關媒體圍繞核電存廢、內陸核電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其中,國研中心王亦楠老師的《內陸核電不適合我國國情》(附于文后)的文章觀點最為鮮明,引起了諸多共鳴和爭論。現針對王老師文中提出的幾點理由,稍談一點個人認識,以與商榷。 第一,關于核電安全技術
繼日本遭受史上最大的9.0級強震和強海嘯接連重創之后,位于東京以北240公里的福島核電站發生的核泄漏,再度讓災難中的人們陷入恐慌,令世人強烈關注。核電危機一日連升三級 3月11日日本遭遇大地震后,福島核電站危機短短20多個小時內三度升級,事態迅速擴大。 11日地震后,來自日本經濟產
這里顯示的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的控制室。反應堆的設計、風的模式、經驗交流和其他因素,會導致核事故的嚴重程度出現很大不同。北京時間3月18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幾十年來,只要提到三哩島和切爾諾貝利這些字眼,人們立刻就會想起核電站出故障引發的大災難。上周日本發生致命地震
7月16日,東京代代木公園見證了日本半個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17萬人在這里參加了“再見核電站!10萬人集會”的示威活動,這在“抗議文化”缺失的日本顯得相當罕見。核電在當下的日本已成為一個充滿撕裂感的話題,野田內閣延續著日本政治精英忽略民意的傳統,陸續重啟了兩座核電機組。但這并不意
8月6日,在日本福島縣大熊,記者們參觀一處用來提取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水樣本的水井。 兩年前,日本大地震中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兩年后,再爆出核電站內放射性污水日入海300噸。此外,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表進一步消息說,在福島第一核電站設置的空氣測量儀測量出一定數值以上的放射性
周三,日本政府突然轉變態度,并未正式采納上周剛剛宣布的重大目標,即在2040年以前逐步退出核能發電。該計劃在上周宣布后,遭到了商業團體及地方經濟依賴核電站的社區的強烈反對。 日本首相野田
前些時候,在媒體上看到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對日本福島核泄漏發表的一些評論,深感有話不吐不快。但因為身體原因,耽誤延后了一段時間。 福島核電站出事以后,西方一些國家出現了對核電進行反思的浪潮。周大地對此指出:“中國如果簡單地跟著西方放棄核電,那是有點傻。” 我要說的是,如果能源專家不能
1個警報,3個關停 全球出現極端天氣的幾率越來越高。最近,名為“桑迪”的颶風襲擊美國東海岸,截至記者發稿時,仍在向美國內陸推進。這場可能是美國東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風災不但一度致使部分受災地區停水停電,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更要命的是,美國這個擁有在役核電機組最多的核電大國也因此拉
日本核電站事故的發展演變,讓人覺得透不過氣來。 總計擁有6臺機組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已有多個機組出現了各類故障。其中在3月15日,2號機組的部分設施可能破損。 而國內核電專家向《第一財經日報》解釋說,只要壓力容器、安全殼等保護物不破損,那么日本核電站泄漏事故將仍然是可控的。但是如果這兩
核電站沉寂 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前,桃花江核電站建設工地還是一片熱火朝天,中國核工業第二二建設有限公司(下稱“中核二二公司”)員工張順達(化名)的生活也不像如今這樣清寂。 2012年11月29日下午,張順達走出核電站廠區的大門,他要到鎮上取郵件。桃花江核電站到沾溪鎮沒
3月17日,日本新瀉縣被疏散的災民在接受核輻射檢查。 從3月12日開始,日本大地震所引起的核輻射危機一天比一天引起全球更多人的關注和擔憂。短短幾天之內,福島第一核電站先后發生多次爆炸、起火,日本首相菅直人指出,災難性的核泄漏陰云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3月21日說,目前,日本核電站事故,沒有對我國食品造成影響。他說,如果出現了問題,相關部門會及時進行發布。 “應急預案是非常周密的” 對于從日本進口食品的安全問題,鄧海華在3月21日舉行的衛生部發布會上表示,進口食品的相關檢測由其他部門負責。 《東方早報》
據外媒7月16日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日前在第57屆IAEA大會上公布了最新的有關“全球核電站安全”報告。 報告指出,全球目前正在運轉的437座核反應堆中有162座的工作壽命已經超過30年,另有22座的服役期甚至超過了40年,而全球80%的核電站運營時間均已超過20年。人們普遍認
資料照片 “始皇嘗射大魚于榮成山,山在邑境內,故命名因之。”榮成,這個多年來靠海產捕撈、養殖在山東半島興盛的海濱小城,如今卻承擔著中國核電版圖中的“先鋒使命”。 冬日的石島灣海天一色藍,“世界首座模塊式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幾個大字異常醒目。凜冽的寒風中數臺塔吊沿海岸線一字排
11日,日本九州電力公司宣布,川內核電站1號機組當日成為日本全國首座被審查符合新安全標準后重啟的反應堆,日本由此結束了近兩年以來的“零核電”狀態。 除川內核電站外,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根據新安全標準已經審查了15座核電站的25座反應堆,關西電力公司的高濱核電站3號和4號機組以及四國電力公司伊方核電
2月4日,中國與阿根廷簽署了采用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CP1000技術、在阿根廷合作建設壓水堆核電站的協議。緊隨其后的消息顯示,中國將在巴基斯坦承建6座核電站,并有可能向巴方出口更多的核反應堆。 隨著我國核電項目重啟審批的日益明朗,核電“走出去”也逐漸引發行業內外關注。 “華龍一號”憑何出
據國家環境保護部網站消息,日前,環保部召開第四次全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周賢生部長發表講話指出,要把握規律科學決策做好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 周賢生指出,今年3月發生的日本福島核事故,對我們是一個警示。我們一定要慎之又慎,絲毫不能放松警惕,堅持安全至上,組織力量對我國核電進行全方位評
在今年3月日本的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破壞之后,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中國目前正在審查它的核電項目的安全性,它表示將對現有反應堆進行“徹底的安全檢查”。 盡管政府在新的核安全方案公布之前也暫停審批了未來的核項目——目前估計將在今年年底之前發表新的方案——人們廣泛預計中國的核電站建設項目將在
核電重啟一直是2014年新能源領域的熱門話題,國家高層也曾在多個場合放出我國核電重啟的積極信號。12月4日,國家發改委核電司司長劉寶華更是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啟動一批沿海核電工程。 然而,湖南、江西等地的內陸核電站已投入巨資籌備多年,仍未破冰重啟。 2011年的日本
本文系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為《中國經濟周刊》獨家撰寫的記錄文章。文中詳盡記錄了我國電網從獨立、分散、多頭、弱小如何逐步建成全國互聯、互通、互供的統一大電網的艱辛過程。其間經歷了哪些困難?又留下了哪些遺憾?文中首次披露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電網聯通過程中的決策、爭議和探索,包括了新
大亞灣核電站 國圖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事故后,中國工程院組織了“我國核能發展再研究”咨詢課題,著眼于新的核電發展形勢下我國核能安全發展、規模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所面對的矛盾,重點分析近期和長遠我國核能發展需要解決的若干重要問題。習近平主席在全球核安全峰會上全面闡述了中國的“核安全觀”,
近日,核行業公眾開放日(周)活動如約而至。我國核與輻射系統各相關單位舉辦了形式多樣、貼近公眾的核與輻射科普宣傳活動。“魅力之光”“核安全文化校園行”等活動在近幾年逐漸成為全國性科普活動。這些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年度品牌活動,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即借助開放日(周),向公眾普及核科學知識。 就核能行業
自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以來,此前一路疾行國內核電業發展受挫,出于確保核安全的考慮,國務院2012年做出“‘十二五’不安排內陸核電項目”的決定。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上證報記者輾轉多個政協組和人大代表團,盡管仍有一些爭議和疑慮,但代表委員們呼吁內陸核電重啟的呼聲卻很高。《政府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嘉賓:王敏正 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長 孫勤 中核集團董事長 李寧 廈門大學能源研究院院長 劉華 環保部核安全總工程師 陳樺 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最近,核電業內頻頻吹風重啟內陸核電,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杜祥琬日前也表示,內陸核電將會穩步啟動。國
3月31日,繼20日的反核游行,日本東京再次爆發數百人規模的反核游行。由全日本學生自治會總聯合發起的主題為“東電抗議行動”的游行,在東電本部門口與警察發生糾葛,游行組織者3人被警方以違反東京都公安條例為由逮捕。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在3月11日地震中嚴重受損并發生爆炸,引發嚴重
核工業界會在充分研究和吸取福島核電站事故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將核電站的安全提高到更高水平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能源和環境問題十分突出的國家,發展核能是解決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自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以來,不少人對發展核電開始產生懷疑,發展核電是否必要?我國的核工業安全體
安全理念要有轉變□ 何祚庥(中科院理論物理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溫家寶總理不久前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我國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很及時,我很認同;而且我認為不能把國務院的決定簡單化,必須嚴格地從核安全、核政策、核資源、核價格等各方面進行重新評估。我首先反對國內相關人士說的
日本福島核事故已經過去8年,這期間,日本經歷了“減核”“零核”“啟核”的反復,國際組織和各核電國家也積極開展事故研究分析,提出進一步提升核安全的改進建議,開展具體的改進行動。鑒于此,客觀總結和探討福島核事故后日本及國際社會核安全監管工作的新要求和新舉措,將對我國核電發展與核安全監管工作改進提供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