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十日從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上海近年來未曾發生過李斯特菌中毒事件,并提醒滬人無須過度恐慌,只要注重科學的食品衛生操作方法,李氏桿菌中毒事件完全可以避免。 近日,加拿大衛生部門官員稱加拿大一些地區爆發李氏桿菌病,已導致數人感染甚至死亡,并稱這一事件可能源于受李氏桿菌污染的食品。滬食品藥品監督部門對此表示關注。 李氏桿菌在中國通常被稱作李斯特氏菌。李斯特氏菌在各類食品中的監測已納入上海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抽檢監控網絡,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會定期對申城銷售的各類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情況進行抽檢監控,每年還對包括畜禽肉、水產品、蔬菜、鮮蛋、乳制品等五類近一千余件食品開展包括李斯特氏菌在內的致病菌監測,檢出率均較低。上海食藥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上海近年來未曾發生過李斯特菌中毒事件。 據悉,李斯特氏菌可造成食物中毒,但該菌對熱敏感,六十攝氏度時就會迅速死亡。李斯特菌中毒初期一般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炎癥狀。重癥可表現為敗血癥、......閱讀全文
實驗概要本文介紹了李斯特氏菌的檢驗方法。實驗原理李斯特菌(也稱李氏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敗血病為主要癥狀,伴有內臟器官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國南非裔科學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體內首次發現的,為紀念近代消毒手術之父、英國生理學家約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三
李斯特菌(也稱李氏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敗血病為主要癥狀,伴有內臟器官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國南非裔科學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體內首次發現的,為紀念近代消毒手術之父、英國生理學家約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三屆國際微生物學大會命名為李斯特菌。單核細胞增生李
李斯特菌廣泛存在于食品中,如不慎食用可致中毒事件的發生。而3M公司的Petrifilm測試片可快速檢測、控制食品、環境中的李斯特菌。 單增李斯特菌廣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耐受較高的滲透壓,不易被凍融,在土壤、地表水、污水、廢水、植物、青儲飼料、爛菜中均有該菌存在。據報道,健康人糞便中單增李
李斯特菌(也稱李氏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敗血病為主要癥狀,伴有內臟器官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國南非裔科學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體內首次發現的,為紀念近代消毒手術之父、英國生理學家約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三屆國際微生物學大會命名為李斯特菌。單核細胞增生李
在產品微生物檢測過程中,實驗員們會接觸到許多不同的微生物種類,小編就來總結下檢測實驗中常檢出的微生物。 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 大腸菌群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人和溫血動物的糞便。一般食品中大腸菌群超標,表
大腸菌群大腸菌群,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大腸菌群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人和溫血動物的糞便。一般食品中大腸菌群超標,表示食品受動溫血動物的糞便污染,其中典型大腸桿菌為糞便近期污染,其他菌屬則可能為糞便的陳舊污染。人吃了大腸菌群超標的食物可能會導致:腸
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又名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李氏菌,是一種兼性厭氧細菌,為李斯特菌癥的病原體。李斯特菌是革蘭氏陽性菌,屬厚壁菌門,取名自約瑟夫?李斯特。它主要以食物為傳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李斯特菌在環境中無處不在,在絕大多數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類、蛋類、禽類、海產品、乳制品、蔬
食源性微生物是影響食品安全的第一大危害,也是全球性的威脅。以下總結了食品中常見的19種微生物污染,供大家參考。1、大腸菌群大腸菌群,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大腸菌群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人和溫血動物的糞便。一般食品中大腸菌群超標,表示食品受動溫血動物
1、大腸菌群大腸菌群,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大腸菌群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人和溫血動物的糞便。一般食品中大腸菌群超標,表示食品受動溫血動物的糞便污染,其中典型大腸桿菌為糞便近期污染,其他菌屬則可能為糞便的陳舊污染。人吃了大腸菌群超標的食物可能會導致
一、大腸菌群大腸菌群,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大腸菌群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人和溫血動物的糞便。一般食品中大腸菌群超標,表示食品受動溫血動物的糞便污染,其中典型大腸桿菌為糞便近期污染,其他菌屬則可能為糞便的陳舊污染。 人吃了大腸菌群超標的食
大腸菌群大腸菌群,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大腸菌群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人和溫血動物的糞便。一般食品中大腸菌群超標,表示食品受動溫血動物的糞便污染,其中典型大腸桿菌為糞便近期污染,其他菌屬則可能為糞便的陳舊污染。人吃了大腸菌群超標的食物可
在產品微生物檢測過程中,實驗員們會接觸到許多不同的微生物種類,小編就來總結下檢測實驗中常檢出的微生物。 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 大腸菌群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人和溫血動物的糞便。一般食品中大腸菌群
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 食品工業中,生鮮肉是沙門氏菌侵染的最典型的載體。方便即食產品中的巧克力、嬰兒配方奶粉和生杏仁等也引發過若干起沙門氏菌的爆發。資料顯示每克產品僅需要一個菌落形成單位(1CFU/g)的沙門氏菌就可引發沙門氏菌的感染。高脂肪含量無形中保護沙門氏菌菌體免受消化道酸性環境的影響,潛在提
五、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病原菌,隸屬于葡萄球菌屬,有“嗜肉菌"的別稱,是革蘭氏陽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許多嚴重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空氣、水、灰塵及人和動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此,食品受到污染的機會很多。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報告,由金黃色葡萄
疑遭李斯特菌污染,美國加州包裝公司Wawona宣布向全美召回6月1日至7月12日間在加州包裝的桃子、李子、油桃和杏李。 美國超市Costco, Trade Joe's以及沃爾瑪等都在網站上發出召回通知。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消息,此次召回為全國性事件。Wawona公司已通知相關零售商和批
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軟電離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年來,歐美國家發生了多起由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s,簡稱LM)引發的食物中毒,該菌已成為威脅食品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鑒于我國食品中LM的廣泛存在,應對LM對我國人民的健康可能帶來的危害進行高度關注。為避免LM污染食品中毒事件的發生,國家
RiboPrinter? 在肉毒梭菌鑒定和分子分型中的應用 梭狀芽孢桿菌是一個多樣化的革蘭氏陽性菌屬,專性厭氧,在環境中普遍存在。這個屬大約包含了100多個種,基因組內總體的G+C含量范圍在22-55%,反映出該屬內的細菌在系統進化關系上的巨大差異。 該屬內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為
近年來,歐美國家發生了多起由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引發的食物中毒,該菌已成為威脅食品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s,簡稱LM)是李斯特菌屬中引起人類食源性疾病最常見的種,其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易通過各種途徑發生播散,可造成多種
2017年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14部門聯合發布了《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14部門關于提升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的意見》(食安辦〔2017〕31號),意見特別強調,縣鄉鎮人民政府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和區域實際,加強村民自辦宴席等形式的農村集體用餐管理,防止因誤采誤食野果和野生毒蘑菇、誤用亞硝酸鹽、誤飲甲醇等發生
摘要:近年來,微生物及其產生的各類毒素引發的食品污染層出不窮,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仍是世界食品安全中令人頭痛的問題。隨著生物學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食品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有了較大進展。PCR技術用于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檢測較之傳統方法具有快速、 特異、 敏感等特性 ,其優越性無可比擬 ,因
概述 GB/T 5009.199-2003農藥中毒殘留物的快速篩選及蔬菜中農藥殘留量的快速檢測 APHO-E-01-2005鼠藥(毒鼠強、氟乙酰胺、敵鼠等)中毒殘留物的快速篩選檢測 APHO-E-02-2005亞硝酸鹽中毒殘留物的快速篩選及食品中殘留量的快速檢測
導讀:雖然已過大暑,馬上就要立秋了,但炎炎酷夏還會持續,恨不得鉆進冰箱里涼快一番……大汗淋漓后喝一瓶冰鎮冷飲,飯后再來一塊冰爽的西瓜,在這樣的伏天,很多人習慣依賴冰箱里的食物來解暑。淡素……這樣很容易患上“冰箱病”,冰箱里有“殺手”!李斯特菌,不得不防噢!全球調查顯示 : 冰箱是家里第二臟的地方!你
(一)、概述 食用被微生物污染的食品而導致的疾病,稱作食源性疾病。導致這類疾病的微生物叫食源性致病菌。隨著人們居住和衛生條件的不斷改善,以及抗生素的濫用,人類對病菌的抵抗能力卻在不斷下降,食源性疾病一直呈上升的趨勢。因此
阻截食品致病菌 中國食品行業長期執行的是"致病菌不得檢出".這種"一刀切"的規定,基本無法實現。《致病菌標準》沿用《速凍面米制品》思路,將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不得檢出",修改為"限量檢出".劉秀梅強調,這不是放寬標準 進入5月,劉秀梅格外繁忙,她主導起草的《食品中致病菌限
肉毒梭菌的Ribotyping鑒定及分子分型 正因為肉毒梭菌的種內菌株的多樣性及其16S序列的高度保守性使得生化鑒定和16S測序鑒定等傳統技術對肉毒梭菌的鑒定存在諸多難點,所以研究者們不遺余力應用更多分子生物學技術以縮短肉毒梭菌的鑒定時間,簡化鑒定流程,增加鑒定結果的準確
質檢總局發布2014年全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 對本國食品安全缺乏信心,使得國人將食品采購的目光投向國外。“歐盟認證”、“FDA認證”被視為絕對安全的品質保證。近兩年,商超里不斷擴充的進口食品專柜就是很好的例證,而食品的海外代購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經成為眾多淘寶小店的主營業務。“國外的食品標
質檢總局發布2014年全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 對本國食品安全缺乏信心,使得國人將食品采購的目光投向國外。“歐盟認證”、“FDA認證”被視為絕對安全的品質保證。近兩年,商超里不斷擴充的進口食品專柜就是很好的例證,而食品的海外代購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經成為眾多淘寶小店的主營
課題研發人員在進行業務研討 俗話說,病從口入。有時人們在外面吃飯鬧個肚子,最多去醫院,買點消炎藥就算了,根本不會想到這可能是由于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對于老百姓來說,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其實就在身邊。 但很多時候,看不見的微生物經常會隱匿于食物和各種環境中,稍不留神就可能遭到它們的襲擊
對于吃貨們來說,覺得來自挪威的三文魚口感極好、質量有保障。事實上,你并不清楚,那些即使是貨真價實的挪威三文魚,質量也未必安全可靠。 去年10月,浙江檢驗檢疫局就查獲了一例含有可能致死病菌的挪威冰鮮三文魚。聽起來讓人咋舌。 這些三文魚都是挪威空運過來,到達蕭山機場后,浙江檢驗檢疫局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