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波費國家公園,一群大眼金槍魚正在產卵回游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斯科利普斯海洋學研究所日前表示,經過十年努力,墨西哥卡波費國家公園的海洋生物數量增幅為460%,成為世界上最繁盛的海洋野生動物保護區。 該研究所從1999年至2009年對公園進行跟蹤調研。當地居民曾經以捕魚為生,導致附近魚群減少,而1995年政府建立了國家公園,嚴格執行“不從海洋捕獲任何魚類”的保護政策。 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探險者恩瑞克?薩拉(Enric Sala)表示:“我們從未想象過在卡波費,海洋生物能夠有如此非凡的恢復速度。1999年,這里只有體積中等的魚類,但10年后,這兒有了許多個頭很大的隆頭魚、石斑魚、笛鯛魚甚至大鯊魚。”薩拉在1999年倡導進行跟蹤研究。 此次研究發現,即使在魚群衰竭的海域,魚群規模也能恢復到與從未被開發的海洋區域相當的水平。項目負責人、斯科利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博士后奧克塔維歐(O......閱讀全文
今年3月,在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13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中,海洋生物醫藥業以20.7%的增長率成為突出亮點。近10年來,我國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猛,然而有關專家坦言,我國海洋藥物研究與開發起步較晚,技術與品種積累相對薄弱,海洋藥物產業目前仍處于孕育期。一面是不斷增長的數字,一面是數字背后
海洋生物資源高值利用是一項極有發展潛力的希望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的突破口,極有可能成為海洋生物產業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不過,我國在海洋生物高值利用研究方面取得創新科技成果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制約該領域發展的瓶頸問題:高值利用重大理論體系尚不完善,缺乏原始創新和突破,關鍵設備技術
海洋生物資源高值利用是一項極有發展潛力的希望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的突破口,極有可能成為海洋生物產業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不過,我國在海洋生物高值利用研究方面取得創新科技成果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制約該領域發展的瓶頸問題:高值利用重大理論體系尚不完善,缺乏原始創新和突破,關鍵設備技術
據預測,至2030年,將形成1000億元規模的海洋生物產品戰略性新興產業群,達到中等海洋生物技術強國水平,為2050年全面建設成為世界海洋生物技術強國奠定基礎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目標。我國海洋科技取得了哪些成績?還有哪些困難亟待克服?當我們強調海洋經濟的時候,是不是已經對海洋有了深入
10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主辦的第三屆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大會在青島召開,來自全球55個國家的300余名科學家共同探討海洋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環境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 會議為期3天,主題為“變化的海洋與海洋中的生命”,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松擔任大會主席。 海洋生物多樣性變
近10年來,由于海洋在沿海國家可持續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以及人類對海洋環境特殊性和海洋生物多樣性特征的認識不斷深入,海洋生物資源多層面的開發利用極大地促進了海洋生物技術研究與應用的迅速發展。1989年首屆國際海洋生物技術大會(以下簡稱MPS大會)在日本召開時僅有幾十人參加,而1997年第四屆I
等指海葵 僧帽水母 鹿角珊瑚 昨天(7月25日),國家海洋局發布了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908專項)的重要成果——《中國海洋物種和圖集》。該圖冊基本摸清了中國海洋生物的“家底”,共收錄我國海域海洋生物59門類28000余種。研究表明,我國是全球海
據英國《自然》雜志網站7月28日報道,《國際海洋生物普查計劃》的研究結果日前正式向全球公布。該項目共歷時10年,覆蓋了從浮游生物到鯨魚等13組共11000多種海洋生物。 研究人員發現,不同種類海洋生物的分布模式非常相似,溫度同所有種類生物的生物多樣性密切相關;人類活動密集的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定位于應用基礎研究,針對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學科發展前沿,立足南海,面向鄰近大洋,主要開展海洋生物多樣性與生物資源生產機制,海洋生物活性與功能物質利用的原理與技術,以及海洋生物資源增養殖理論與技術研究等,實行“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
生鮮電商發達,一鍵下單生猛海鮮就能到達家中餐桌。但不容忽視的是,海洋污染正直接威脅著老百姓的飲食安全。江蘇省政協委員、福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宗義這次帶來了《加強水產品中海洋生物毒素安全風險防控》的提案。 據介紹,海洋生物毒素是由有害赤潮生物產生的生物活性物質的總稱。這些物質隨著魚蝦等的濾食活
“誰能奪得深海生物資源開發先機,誰就能驅動經濟快速發展。”在日前舉行的第五屆海洋生物高技術論壇上,院士專家建議,我國須把握深海生物資源開發先機。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洵指出,由于新技術發展,人類發現深海蘊藏著巨大寶藏。從科學意義上看,挖掘海洋生物資源有助于探尋全
前不久,由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上海綠谷制藥聯合研發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癥新藥“甘露寡糖二酸”(GV—971)順利完成臨床Ⅲ期試驗,在新藥研制上邁過了最關鍵的一步。該藥物是從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類分子,其新穎的作用模式與獨特的多靶作用特征,為阿爾茨海默癥藥物研發開辟了新路徑。 像
3月14日,記者從三亞市有關部門獲悉,該市近日成立熱帶海洋生物技術研發中心,加大對海洋生物資源研究開發的力度。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保護和開發利用熱帶海洋生物資源,在水產南繁、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調查與評價、海洋生物增養殖、海洋環境保護與修復、海洋生物功能食品與藥物、水產品加工等領域開展研
前不久,由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上海綠谷制藥聯合研發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癥新藥“甘露寡糖二酸”(GV—971)順利完成臨床Ⅲ期試驗,在新藥研制上邁過了最關鍵的一步。該藥物是從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類分子,其新穎的作用模式與獨特的多靶作用特征,為阿爾茨海默癥藥物研發開辟了新路徑。 像
來自格陵蘭島的融水,就像東海岸的這座冰山,曾經擾亂了大西洋的“傳送帶”。圖片來源:IMAGEBROKER/ALAMY STOCK PHOTO 自前工業化時代以來,全球氣候不斷變暖,世界各地的海洋平均溫度已上升1°C。近日,兩項研究分別探討了全球氣候變暖對大西洋洋流和海洋生物的影響。 3月27日,
“誰能奪得深海生物資源開發先機,誰就能驅動經濟快速發展。”在日前舉行的第五屆海洋生物高技術論壇上,院士專家建議,我國須把握深海生物資源開發先機。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洵指出,由于新技術發展,人類發現深海蘊藏著巨大寶藏。從科學意義上看,挖掘海洋生物資源有助于探尋全
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揭牌 青島日報/青報網訊12月29日,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西海岸新區明月海藻集團揭牌,并獲得市區兩級共500萬元資金獎勵。這是我國海洋生物領域首個獲批建設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新區首個獲批建設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將打造我國首個面向產業化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前不久就建設海洋強國研究進行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提出,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著力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讓海洋經濟成為新增長點。要加強海洋產業規劃和指導,優化海洋產業結構,提高海洋經濟增長質量,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海洋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努力使海洋產業成為國民經
在南極發現的類似蜘蛛的海洋新物種正在產卵一種名為“crassota”的極地生物科學家首次觀察到活著的名為“Stephanthus antarcticus”的南極海葵南極銀魚一只正在游動的深海底棲櫛水母海天使,體型非常小,呈透明膠狀,生長于極地海域,而溫暖海域的種類小上許多。有些海天使專吃海
【快速、可靠的分析貝類中親脂性海洋生物毒素】本文采用UPLC/MS/MS法對海洋中生物毒素進行快速、可開的定量分析。這是一種能夠快速、可靠地分析貝類中管制和非管制親脂性海洋生物毒素的方法。與傳統的HPLC/MS/MS方法相比,其分析速度提高了4倍(單次分析由20 min縮短為5 min)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戰略部署,完善科學基金制,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導向作用,實現 “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山東省人民政府于2012年5月簽署協議設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山東省人民政府海洋科學研究
原標題:福建廈門:打造海洋生物醫藥新高地 海洋生物醫藥是我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廈門大力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在新藥研發、醫療器械等領域不斷創新,形成了聚集效應,打造出一條海洋特色生物醫藥產業鏈,成為廈門發展海洋經濟中的一大亮點。 打造海洋生物產業集群 來到廈門市
中國科學家10月30日在青島首次披露了海帶、櫛孔扇貝和南美白對蝦全基因組測序的部分成果,至此中國已完成7種大型海洋生物的全基因組測序,為改良這些海洋生物品質、提高產量奠定了科學基礎。 中國的海洋生物基因組學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現在一些研究成果已達到國際前沿水準。目前,人類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的
談到我國海洋生物學的發展,不能不提位于青島黃海之畔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所)。它是發源于70年前新中國第一個海洋生物研究機構。 今天,海洋所已為我國海洋生物研究練就一支生力軍,培育了一個完整的鏈條。從探秘生命奧秘到建設“藍色糧倉”,從發展海洋生物高技術到開發利用藍色基因資源,從這
日前,從煙臺市發改委獲悉,依托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的山東省海洋生物功能分子應用工程實驗室已經入圍"山東省發改委2014年認定山東省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名單。 山東省海洋生物功能分子應用工程實
6月9日,由山東省牽頭承擔的2012年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幾種海洋功能蛋白規模化生產及高值化產品研制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示范”項目,在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舉行了項目啟動儀式及任務預算執行承諾書簽約儀式。 國家海洋局科技司吳海一博士、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王偉杰、煙臺市海
海洋天然產物是海洋生物的代謝物。其中的蛋白質、核酸、多糖等大分子物質,有專門的研究,不在此列。這里主要指分子量較低、結構特殊的次級代謝物。它們具有各種生物活性,如有的是在生物體內能調節個體各細胞間的功能的激素;有的是在生物同種或異種內通過海水介質而相互作用的化學傳訊物質,即信息素。 海洋天然產
在過去的三個月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與中國科協共同主辦在中國科技館推出“未來海上科學城”活動,海陸互動科普吸引了大批參觀者。 今年3月28日,國家旅游局、中國科學院共同發布了首批“中國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名單,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承擔的“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科考船”成為首批入圍基地之一。 青島作為一
近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個部委聯合印發了《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3年~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作為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的行動綱領和指南,《規劃》將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納入其中,確定了“一帶四海十二區”的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總體布局,并明確了5項海洋生
科技部18日透露,通過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部署了“我國近海海洋生物DNA條形碼資源庫構建”重點項目,具體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承擔。根據不同類群的特點,項目將選擇有代表性的重要海洋生物類群,如原核生物、植物、浮游動物、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及魚類等,在準確形態鑒定的基礎上,系統并規模化地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