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網訊)據香港大公報報道,中國公眾對三鹿的信任危機,已經演變為更大的對政府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信任危機。是誰發給了三鹿一手收錢,一手殘害幼童性命的「免檢」通行證?正是負有代表消費者監管食品生產企業的政府職能部門。 今年國務院大部制改革中,撤銷了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舉行各種名牌評選的職能。事實上,在改革之前,不僅質檢總局,其他一些部委和官方的行業協會也都舉行過諸如「中國名牌」、「消費者信任品牌」、「推薦品牌」、「某某一百強」之類的評選。 這其中的潛規則其實已經眾人皆知。參加這類評選的企業,往往要交納一筆數額不等的費用。而手握公權力的政府機構,就借此廣辟尋租空間,建起部門利益的小金庫。公權在這里被異化為一種私權,成為了少數利益集團的工具。而企業獲得這些來自國家機關的「肯定」之后,就如同得到了一塊「金字招牌」,一道「免死金牌」。 也正是這樣的運行機制下,不少部門對各類評選熱衷非常,而企業也是趨之若鶩,雙方兩廂......閱讀全文
中國乳殤·現場調查 編者按 三鹿“結石奶”事件如平地一聲驚雷,讓我們對一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并且是市場領先者的知名企業的天然信任感被震得支離破碎,讓一個與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直接影響我們的孩子健康和未來的行業,竟變得面目可疑。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我們本應完全信賴的監管部門官員,關鍵時刻往往
為嚴肅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 國務院決定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響應 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國新辦通報三鹿嬰幼兒奶粉安全事故處置情況 新華網北京9月13日電 近期,甘肅等地陸續報告多起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 。現已初步查明,導致這些嬰幼兒患病的主
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領導小組組長陳竺、副組長李長江等通報嬰幼兒奶粉抽檢等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圖為衛生部部長、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領導小組組長陳竺。新華網 王翰林 攝。 2008年9月17日(星
據新華社報道 國家質檢總局18日公布第109號總局令,決定自公布之日起,對《產品免于質量監督檢查管理辦法》予以廢止。 同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稱,為了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國務院決定廢止1999年12月5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國發[1999
12月31日,被告人田文華在法庭上受審。新華社發(丁立新 攝) 12月31日,被告人田文華、王玉良、杭志奇、吳聚生(左起)在法庭上受審。新華社發(丁立新 攝) 本報記者 葉鐵橋 2008年的最后一天,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門口人頭攢動。一大早,警察就在法院外拉起了
甘肅59名嬰兒患泌尿結石1人死亡 人民網北京9月11日電 甘肅省部分嬰兒食用配方奶粉患上泌尿結石一事,今天有了最新進展。 衛生部有關人士今天表示,經相關部門調查,高度懷疑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可導致人體泌尿系統產生結石。 甘肅省衛生廳今天
新華網北京12月8日電 新華社記者 周婷玉 中國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8日說,今年12月10日起,中國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 這一專項整治行動將持續4個月時間
9月12日,石家莊和平西路539號注定不會平靜——這是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三鹿集團”)所在地。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衛生部9月11日晚指出,近期甘肅等地報告多例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目前被稱為“腎結石事件”。 經調查發現,患兒多有食用三鹿集團生產的三鹿
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5月30日發布公告稱,明一牌金智嬰嬰兒配方奶粉樣品被檢測出磺胺多辛,其含量為15微克/千克。生產商香港明一國際集團(下稱“明一” )隨即陷入奶粉危機之中。 吊詭的是,這家奶粉企業很可能是穿“港馬甲”的內地企業。知情人士黃福林(化
民以食為天。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令世人震驚,也讓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在三審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更受關注。人們在為“三鹿奶粉事件”痛心的同時不禁要問:用什么才能保證我們最基本的需求———吃得安全?食品安全立法能否防止“三鹿奶粉事件”重演?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錫榮23日指出,針對“三鹿奶粉事件
導語:光陰荏苒,轉眼歲末。回望2009年,全國食品行業同心同德、銳意進取,取得了顯著成就,食品工業保持了持續、健康、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2009年對中國食品行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三鹿毒奶粉定案、匯源并購、“毒餐具”再現餐桌等事件也引發陣陣驚濤。2009年留給我們太多的思考,食品安全問題頻頻成
10月7日,衛生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公告,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值。公告稱,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禁止人為添加到食品中。對在食品中人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責
新華網北京9月16日電 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16日就三鹿牌嬰幼兒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有關情況回答了新華社記者的提問。 問:這次事故發生后,國家質檢總局立即組織了專項檢查,請問檢查結果如
新華網北京10月3日電 題:“以規劃、政策、標準確保乳制品行業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就乳制品行業管理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黃全權、馮曉芳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全局,關
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徐博、張曉松、韓潔)三鹿問題奶粉事件的發生讓公眾產生很多疑問——為什么不法分子會在奶中加入三聚氰胺?為什么檢驗檢疫機構沒有查出?這類事件能否杜絕?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
質檢總局公布20家相關企業黑名單,并稱尚未發現成人因此引發結石 本報訊(記者 方舒陽 伊曉霞 見習記者 梁煒培 實習生 張義)國家質檢總局在完成嬰幼兒奶粉和液態奶的三聚氰胺專項檢查以后,又組織對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進行了三聚氰胺專項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共有20家企業的31個批次產品被檢出
【導語】盤點近年來的食品安全事件,甲醇、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化學物質的危害讓人心驚膽顫,而并非如一些媒體報道的食品添加劑所為,因此,消費者應該形成正確的認識,繼續打擊、曝光不法商家,避免非法添加有害物質的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促進食品安全管理的良性開展。 圖片說明:危機重重埋伏,食品安全問題—
連日來,風靡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一個陌生的化工產品三聚氰胺走進了普通消費者的視線里。截止到9月26日,中國各地臨床診斷“三聚氰胺”患兒 53,000例,其中,4人死亡。人們難以接受的現實是,這個白色結晶粉狀有機化工原料,本用來生產塑料、膠水、阻燃劑或化肥的,怎么會添加在嬰兒的奶粉里?這個能造成試
新華網北京9月15日電題:“I級響應”發出以后——中國政府全力處置“三鹿奶粉”事件 “新華視點”記者 徐博、吳晶 9月13日,黨中央、國務院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級響應機制,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由衛生部牽頭,國
牛欄奶粉、爽歪歪中招 一些涉污產品從澳大利亞流入中國 恒天然事件時間表 8月2日 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公司發布消息,稱該公司一個工廠2012年5月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檢出肉毒桿菌,這些產品有中國進口商涉及。 8月3日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通報稱,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
三鹿新任董事長致歉并通報善后措施 新華網 9月18日上午,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任董事長、總經理張振嶺在河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代表三鹿集團向社會各界道歉并致歉臺灣地區消費者。中新社發 田張夢 攝 新華網石家莊9月18日電 (記者 曲瀾娟 董智永)在18日上午召開的河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
市民餐桌上常用的色彩鮮艷、款式多樣、輕巧不容易破碎的仿瓷餐具(密胺餐具)再度被曝存在安全隱患。 繼11月份揭露仿瓷餐具存在安全問題之后,昨天,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又與北京凱發環保技術咨詢中心聯合發布了北京大型連鎖超市及批發市場仿瓷餐具質量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送檢產品
三鹿問題奶粉事件的發生讓公眾產生很多疑問——為什么不法分子會在奶中加入三聚氰胺?為什么檢驗檢疫機構沒有查出?這類事件能否杜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食品與農業所的相關專家。 不法分子瞄準檢驗標準漏洞 國家食品質量安全
核心提示:在嚴格科學的證明出來之前,我們還是應該再繼續相信蒙牛一次,不能用情緒化的對過去奶業的憤怒與不相信去打倒另外一個也許是無辜的企業。蒙牛背后有數萬個小農戶需要保護。當然如果找出確鑿的證據證明蒙牛造假,那就另當別論,必須讓作假者受到懲罰。 &n
患兒喝的都是同一品牌奶粉 湖北、湖南、山東、安徽、江西、江蘇等地發生類似案例 國家質檢總局高度關注 甘肅14名嬰兒喝同一品牌的奶粉患上腎結石的消息見諸報端后,引起強烈反響,甘肅衛生廳目前已介入調查,質檢總局也表示高度關注。另外,記者采訪發現,疑喝同一品牌奶粉而患腎結石的寶寶不止出現在甘肅,在湖南、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衛生部網站消息,衛生部今日印發了《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一批)》 。 公告 為依法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促進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國務院部署,衛生部、工業和信
在三鹿公開承認奶粉中被“污染”了三聚氰胺之后,本網迅速采訪了相關的一些專家和企業,從分析測試的行業視角、從各方解讀專業人士對該事件的看法。 分析測試企業人士觀點: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與 國家標準體系的可靠性 在分析測試百科網上,有很多關于三聚氰胺的報道和相應的檢測方法,因為去年的寵物事
近來,三鹿毒奶粉事件充斥各大媒體,不管你是讀報還是看電視、上網,映入眼臉最多的新聞莫過于這“三鹿毒奶粉”了。 報道說,這“三鹿毒奶粉”之所以毒,不是因為它本身有毒,而是人為地在奶粉里面加入太多的有毒物質“三聚氰胺”。據說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后就能提高奶粉的蛋白質含量。而這個“三聚氰胺”進入人體
16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專項檢查階段性結果,22個廠家69批次產品檢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令人觸目驚心。在這份“黑名單”中,三鹿、伊利、蒙牛等幾大知名企業所產奶粉竟都是“國家免檢”產品。免檢并非問題食品的原罪,但在這場信任危機中,國家免檢制度已經受到了空前質疑。有關專家認為,在
幾乎是同一時間,國有品牌蒙牛和進口品牌多美滋又“出事”了,我把它們統稱為繼三鹿牛奶之后的“牛奶門2.0版”。 國家質量監督檢查檢疫總局2月2日向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出公函,要求該局責令蒙牛公司禁止向其特侖蘇牛奶中再添加OMP物質。方舟子接著就寫道: 蒙牛100克特侖蘇奶中添加的IG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