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封包裝、清潔白亮的消毒餐飲具幾乎成了很多餐館的標配。但這些餐具真的消毒了嗎?北京市餐飲具集中消毒行業協會負責人在日前舉行的全國餐飲具集中消毒行業高峰會上表示,本市餐具消毒行業里有四分之一是黑作坊。業內人士呼吁,目前該行業尚無行業標準,準入門檻極低,應盡快建立監管體系。 走進餐館,幾乎所有的消毒餐飲具包裝上都會用明顯字體寫著“高溫消毒”。但實際上,所謂的“高溫消毒”有很大一部分是“水+洗滌靈”式的手工操作。北京市餐飲具集中消毒行業協會會長張宏艷告訴記者,目前本市餐具消毒行業里,這種打著“消毒”之名實則“水洗”的黑作坊至少占四分之一以上。不正規的消毒令大量細菌留存在餐具上,“本來只有大腸桿菌,抹布一抹就什么都有了。” 據悉,北京市區域內具有餐飲具消毒資質的工商注冊企業在80家左右,從業人員7000人以上,配送服務的餐廳飯店客戶8000家,供應集中消毒餐飲具每日100萬套以上。但如此大的市場規模,目前卻沒有專門的法......閱讀全文
黑幕一:額外收費 “我在飯店用餐時,飯店提供了一次性消毒餐具,不料結賬時卻要另外收費,且飯店給不出一個合理的收費依據。”近日,市民黃女士向記者反映。10月19日,記者就讀者關心的一次性消毒餐具進行了調查,發現除了收費缺乏依據外,存在的其他問題也不少。 在采訪中了解到,提供一次性餐具的
部分食客對餐館中的“1元餐具”是否衛生心存疑慮。昨天,記者從北京市衛生監督所了解到,本市已起草制定出包裝式消毒餐飲具的“京標”,從今年4月起,對提供此類消毒服務的企業實行行政準入制。同時,衛生部門將逐月抽檢,企業所用清洗水須達到飲用水標準,衛生不達標者將最高處以5萬元罰款。
央視曝光消毒企業衛生環境極差臟水重復使用等問題,本報調查發現――― “黑作坊”餐具流向中小餐館 衛生餐具不衛生。日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中曝光,國內部分餐具消毒企業存在生產條件不合格、衛生環境極差、臟水重復使用等問題。記者昨天走訪廣州市場,發現部分餐飲店使用的“消毒餐具”
消毒餐具企業半數是“黑戶” 八成一次性餐具存隱患,行業協會呼吁盡快出臺消毒餐具地方標準。 昨日,北京市餐飲具集中消毒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峰在接受城市服務管理廣播《城市零距離》連線采訪時表示,北京消毒餐具正規的企業與小作坊、黑作坊是“一半一半的狀態”,并呼吁盡快出臺北京市
央視曝光部分餐具消毒廠衛生極差,洗碗水循環使用。 衛生餐具不衛生。日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中曝光,國內部分餐具消毒企業存在生產條件不合格、衛生環境極差、臟水重復使用等問題。記者昨天走訪廣州市場,發現部分餐飲店使用的“消毒餐具”衛生狀況也不容樂觀,
套裝消毒餐具很常見,近年廣東各地市的衛生監督部門每年都會定期公布關于套裝消毒餐飲具抽查結果。本月初,佛山順德區衛生監督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當地的餐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抽檢結果。結果很令人吃驚,不合格單位占比達69.2%,存在大腸菌群、洗滌劑超標,感官不及格等。 順德的抽檢結果并不是“唯一”,查閱
工商執法人員正在拍照取證 執法人員正在檢查餐具 近日,京華時報記者分別進入5家餐具消毒企業暗訪,發現消毒餐具在生產清潔過程中存在嚴重的衛生問題。 經本報曝光后,工商部門對相關企業進行了突擊檢查。目前,5家餐具消毒企業中,2家因無照經營被工商部門查封;1家疑
昨日,渝中區衛監所工作人員突擊檢查百衛餐具消毒服務中心。 昨天,本報報道餐具消毒黑作坊后,渝中區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前往調查,責令黑窩點馬上停止運營。但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稱,他們無權查處;黑窩點應由工商部門查處。 本報報道還引起了廣大市民和網友的關注。大渝網上,網友紛紛發帖評論。有
現在一進餐館,服務員就會順手地每人發一套塑料膜包好的消毒碗筷,看上去衛生健康,只是埋單時需要付費1元。 不過,在衛生部門公布的東莞第一季度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監測情況中,全市70家餐具消毒單位,合格的僅40家,往悲觀里想,吃飯遇上的將近一半消毒餐具都不合格。 消毒餐具變成了“有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讓老百姓吃東西時都加了小心。然而,只注重“食品安全”遠遠不夠。日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揭露了消毒餐具不“消毒”的現象,殘留在餐具上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危害。這不禁讓市民感嘆“防不勝防”。記者隨后調查發現,北京市民就餐時,一般并不留心餐具外包裝的消毒信息。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讓老百姓吃東西時都加了小心。然而,只注重“食品安全”遠遠不夠,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揭露了消毒餐具不“消毒”的現象,殘留在餐具上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危害。這不禁讓市民感嘆“防不勝防”。記者隨后調查發現,北京市民就餐時,一般并不留心餐具外包裝的消毒信息。 央視曝
12月21日,湖北省食藥監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報了34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知名商超沃爾瑪、永旺等上黑榜。 抽檢信息顯示,不合格產品涉及餐飲食品不合格29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不合格1批次;豆制品不合格4批次。 4批次豆制品不合格原因為被檢出苯甲酸及其鈉鹽不合格,值得注意的是,
12月17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該局對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酒類、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肉制品、食糖、其他食品等10類食品及相關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共抽檢食品樣品1768批次,發現不合格樣品32批次。 不合格樣品中超八成為餐飲食品 不合格樣品中,有
(一)食品安全常識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 QS 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2.打開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
食品微生物實驗室規劃設計方案一、選址:實驗室應選擇在清潔安靜的場所,遠離生活區,鍋爐房與交通要道;實驗室應選擇在光線充足,通風良好的場所,要與生產加工車間有一定距離;實驗室應選擇在方便扦樣與檢驗,距離車間較近的工作場所。二、結構和布局:根據生產實際需要,一般工廠應設置細菌與理化檢驗兼有的綜合實驗室,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9年5月9日) 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中華民族未來。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這是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
3月13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7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4大類食品1021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飲料、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果制品、蛋制品、水產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豆制品、蜂產品、餐飲食品(含餐飲具)、食用農產品
為加強藥品生產監管,進一步指導和規范藥品生產企業科學系統地開展除菌過濾技術及應用、無菌工藝模擬試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除菌過濾技術及應用指南》,作為實施《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的指導性文件,現予發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附件:除菌過濾技術
2月12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4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酒類、肉制品、飲料、餐飲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食用農產品、豆制品、速凍食品、水果制品、糕點、乳制品、冷凍飲品、蔬菜制品、方便食品17大類食品1823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
近年來,食品包裝問題層出不窮,對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造成了威脅,食品包裝不符合國家政策標準要求或生產企業為牟利而違反要求的現象,更是為消費者健康埋下了隱患,嚴重的可能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從2010年至今,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已連續4年發布"食品包裝安全隱憂產品及消費警示",涉及的問題包括過度
5月17日,衛生部發布了我國首個《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規范(試行)》,明確了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職責,并對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的衛生合格標準提出了9項明確要求。此舉意味著,中小餐館廣泛使用的“一元餐具”從此有了明確的衛生標準。業內人士認為,僅必須機械洗滌一項就將淘汰一批達不到要求的小作坊式企業
10月9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39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報了15批次不合格食品,不合格樣品涉及農獸藥殘留、微生物指標、其它指標。 9批次食品檢出其它指標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9批次食品檢出其他指標問題,其中3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4批次糕點酸價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2月28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新一期食品抽檢相關信息,涉及18大類食品2137批次,包括: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乳制品、飲料、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酒類、蔬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水產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蜂產品、餐飲食品(含餐飲具)、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1時28分報道,全國餐飲具集中消毒高峰會今天召開。 5月25號的時候,衛生部下發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規范,要求各地衛生部門都遵照執行。今天這個會議實際上由北京、上海等大的餐飲具集中消毒行業協會來牽頭,組織了全國各協會以及大的餐飲消毒企業的代表來表達各
煮物鍋內始終未達要求的溫度。 碗被簡單涮下后就被拿出。 筷子泡過后用水簡單沖過便被再次使用,旁邊是盛放垃圾的桶。 筷子用旁邊的布擦干即可。 米飯桶上的時間被更改。 操作臺上鏟子被插在廢物槽內。 “良心品質”是吉野家網站上的宣傳詞,但當記者
一元一套的消毒餐具 今年以來,全國多個城市叫停消毒餐具收費行為。在消費者叫好的同時,餐具加工企業、設備供應商、餐飲企業怨聲一片。有關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出現多年的“餐具集中消毒”模式,其安全、環保、減少污染等特點已被社會認可,但關于消毒餐具應當由誰來埋單的問題一直爭論
你能想象嗎?花高價買來的桶裝水,很可能就是一桶自來水。更可怕的是,也許還是一桶被二次污染、細菌超標數百倍的水。 北京市桶裝飲用水銷售行業協會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北京水站超過萬家,其中正規水站僅占50%至60%。而北京日均消耗的桶裝水約為65萬桶,其中假水大約占總消耗量的1/6。業內專家表示,在大
在外面吃飯時飯店提供的餐飲具干凈嗎?《食品安全法》對食品生產者的義務有明確規定: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凈、消毒。但實際生活中,一些飯店提供的消毒餐飲具和一次性餐飲具的衛生安全問題卻不盡如人意。專家說,用剛燒開的開水或會殺死餐具上的微生物。 日前,湖北省武漢市食品藥品監
第一講實驗室安全知識本講重點難點 1、 分析實驗室一般安全操作守則 2、 使用電器設備的安全守則 3、 強氧化劑、爆炸性物質的處理與防爆 講課實施: 一、分析實驗室一般安全操作守則 (一)一般安全操作 1.防止中毒 (1)所有試劑藥品瓶,要有標簽。 (2)嚴禁試劑入口,用移液管吸取有毒樣品時應用橡皮
2012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 2011年,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大力開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頓,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管,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解決了一批食品安全突出問題,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但是,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基礎依然薄弱,風險隱患點多面廣,違法問題時有發生,形勢不容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