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偉等研究稱人工造血干細胞有望代替骨髓移植
這樣的骨髓穿刺術將可能成為歷史。 治療白血病等血液病的最有效方法是造血干細胞移植,即尋找配型的骨髓或造血干細胞進行異體移植。然而,尋找配型骨髓十分困難,且存在免疫排斥反應和致瘤風險。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殷勤偉帶領的研究組經過多年探索,尋找到了一種將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向造血干細胞定向分化的技術方法。利用這種方法,取出白血病患者身體中10到20毫升脂肪,經過45天培育可獲得足量的人工造血干細胞,再輸回患者自身體內,即可達到相當于骨髓移植的治療效果,且沒有異體移植的免疫排斥風險。而且,利用這種方法也可以達到生產人造血漿的目的。 據了解,這種世界首創的新方法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研究人員期望,經過一至三年的試驗改進,這種方法在血液病治療中取得初步成果,并在未來五到十年獲得普遍應用。......閱讀全文
造血干細胞移植為更多血液病患者帶來福音
近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郝思國教授對幾例體重大于50公斤的惡性血液病的患者進行了臍帶血移植,并獲得成功,使得該院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臍帶血是實物凍存,可滿足急需移植患者的移植需要,這一移植技術的成功為那些無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相合的成年
可用于治療白血病,寧夏首例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完成
中新網銀川12月30日電(記者楊迪)12月30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完成寧夏首例惡性血液病異基因全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患者在移植后第11天中性粒細胞成功植活,隨后血小板也順利植活,最終出艙。該項工作的開展填補了寧夏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技術的歷史空白。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是一項通過移植供者健康
血液病染色體畸變檢查在白血病中應用
(1)在白血病診斷和分型中的應用:在AML中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是+8、-7和-5。其中,t(8;21)(q22;q22)異常絕大多數見于AML-M2型,t(15;17)(q22;q12)目前僅見于AML-M3型,可作為M3診斷的標準。Ph染色體t(9;22)(q34;q11)異常可見于20%~30%
“急剎車”!造血干細胞為白血病減速
當造血干細胞遭遇青春期,會不會迎來與主人相同的叛逆期? 26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對外發布,該所周波研究組與上海交通大學鄭俊克研究組合作研究給出了答案。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The EMBO Journal》上發表論文,首度揭示人類青春期起
造血干細胞有“剎車”-可為白血病減速
當造血干細胞遭遇青春期,會不會迎來與主人相同的叛逆期? 7月26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對外發布,該所周波研究組與上海交通大學鄭俊克研究組合作研究給出了答案。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The EMBO Journal》上發表論文,首度揭示人類青春
殷勤偉等研究稱人工造血干細胞有望代替骨髓移植
這樣的骨髓穿刺術將可能成為歷史。 治療白血病等血液病的最有效方法是造血干細胞移植,即尋找配型的骨髓或造血干細胞進行異體移植。然而,尋找配型骨髓十分困難,且存在免疫排斥反應和致瘤風險。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殷勤偉帶領的研究組經過多年探索,尋找到了一種將脂肪間充
多能造血干細胞造血原理
由造血干細胞定向分化、增殖為不同的血細胞系,并進一步生成血細胞。人類造血干細胞首先出現于胚齡第2~3周的卵黃囊,第4周胎盤開始發揮造血功能。在胚胎早期(第2~3月)造血功能延伸至肝、脾,第5個月又從肝、脾遷至骨髓。在胚胎發育期,胎盤是一個重要的造血組織,胚胎末期一直到出生后。 干細胞可以救助很
微移植:中青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治療取得新突破
解放軍307醫院全軍血液病及放射病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艾輝勝帶領團隊經過多年臨床研究證實,采用微移植治療白血病,患者6年生存率達80%以上,這一結果明顯高于傳統移植。其研究論文《微移植:中青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緩解后治療》日前發表在美國權威期刊《臨床腫瘤學雜志》上。這是我國血液病學者在該期刊上首次
CART治療兒童血液病在渝試點
記者日前從重慶市紅十字會兒童醫療救助基金會了解到,目前,兒童血液病治療有了新方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助項目“兒童重癥遺傳病基因編輯、干細胞以及藥物治療,正在重慶市部分醫院臨床治療中小范圍開展,對這一全新兒童重癥血液病治療方案,重慶市紅十字會兒童醫療救助基金會將開辟醫療綠色通道,資助推廣。 今年
日研制造血干細胞有望用于白血病的治療
日本東京大學中內啟光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iPS細胞成功制作出造血干細胞。研究小組將制作成功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到小鼠,確認了可對血液病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此項研究有望解決白血病治療中骨髓捐獻不足的問題,開創出白血病治療的新方法。相關研究內容發表于美國科學期刊《Molecular Therapy
東莞最大血液病實驗室建成
東莞康華醫院血液病實驗室建成,干細胞的采集、存取、移植可在東莞完成。圖為康華醫院新建成的干細胞移植病房。 患上疑難血液疾病,東莞人往往要奔赴廣州等地就醫,背負巨大經濟壓力,就連捐獻造血干細胞等流程,也均是在廣州少數大醫院完成。7日,記者從康華醫院了解到,隨著該院血液病實驗室的建成,東莞人不僅可在
臍帶血干細胞移植的用途
臍帶血中的造血干細胞可以用來治療多種血液系統疾病和免疫系統疾病,包括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異常增殖綜合癥、淋巴瘤等)、血紅蛋白病(如海洋性貧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代謝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疾患、自身免疫性疾患、某些實體腫瘤(如小
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概述與?適應證是什么?
造血干細胞移植(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是目前治療白血病最為有效的方法,此外,許多惡性腫瘤和遺傳性疾病,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也可通過此方法獲得治愈。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本質是將正常的造血干細胞植入患者體內,利用造血干細胞具有不斷自我復制和分化的能力來重建患者造血功能。
白血病移植治療的一次“革命”:微移植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源自骨髓的一種惡性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目前,國內白血病的臨床治療主要以化療和造血干細胞移植為主,造血干細胞移植傳統上分為兩類,親髓移植與非親髓移植。親髓移植的GVT強,療效好有55%-75%的治愈率,但是靶向性不強,會對非腫瘤細胞也造成殺傷;非親髓移植雖然不會有前者那么
造血干細胞調控激素或可干預白血病研究論述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25日發布消息稱,該所的周波研究組與上海交通大學的鄭俊克研究組合作研究,首度揭示了促黃體生成素在維持造血干細胞數量穩定中的重要調控功能,目前相關論文已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The EMBO Journal(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雜志)。促黃體生成素是人類青春期開始
創建造血干細胞治療的“連鎖超市”
“《自然—細胞生物學》剛剛發表了我們和清華大學關于兒童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治療靶點方面的研究成果。”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以下簡稱創新群體項目)“造血干細胞調控與再生機制研究”項目負責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所院長程濤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說,
多能造血干細胞的相關介紹
造血干細胞( Stem cell ,SC)是指骨髓中的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為各種血細胞前體細胞,最終生成各種血細胞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它們也可以分化成各種其他細胞。它們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干細胞可以救助很多患有血液病的人們,最常見的就是白血病。捐獻造血干細胞對捐獻者
造血細胞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骨髓移植技術的發現 生命科學是二十世紀發展最為迅猛的學科之一,已經成為自然科學中最引人注目的領域。 1957 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多納爾·托瑪斯發現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病人體內,可以治療造血功能障礙。這一技術的發現,使多納爾·托瑪斯本人榮獲了諾貝爾獎。 這一技術很快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并已成為根治
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的發現和應用
骨髓移植技術的發現生命科學是二十世紀發展最為迅猛的學科之一,已經成為自然科學中最引人注目的領域。 1957 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多納爾.托瑪斯發現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病人體內,可以治療造血功能障礙。這一技術的發現,使多納爾.托瑪斯本人榮獲了諾貝爾獎。這一技術很快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并已成為根治白血病等病的
第七屆陸道培血液病高峰論壇開幕-同明相照同類相求
近日,一年一度的陸道培血液病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高峰論壇由陸道培醫療集團和清華大學醫學院聯合主辦,本屆論壇重點圍繞造血干細胞移植最新進展、CAR-T細胞免疫治療、淋巴瘤/骨髓瘤的診治、實驗室成果臨床應用和探索、遺傳病診斷、血液病特殊護理和血液科臨床營養干預等板塊,特別開設了造血干細胞移植專場
血液病染色體畸變檢查在白血病中應用是什么?
(1)在白血病診斷和分型中的應用: 在AML中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是+8、-7和-5。其中,t(8;21)(q22;q22)異常絕大多數見于AML-M2型,t(15;17)(q22;q12)目前僅見于AML-M3型,可作為M3診斷的標準。 Ph染色體t(9;22)(q34;q11)異常可見于2
血液病染色體畸變檢查在白血病中應用是什么?
(1)在白血病診斷和分型中的應用: 在AML中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是+8、-7和-5。其中,t(8;21)(q22;q22)異常絕大多數見于AML-M2型,t(15;17)(q22;q12)目前僅見于AML-M3型,可作為M3診斷的標準。 Ph染色體t(9;22)(q34;q11)異常可見于2
多能造血干細胞的主要作用
骨髓移植技術 生命科 學是二十世紀發展最為迅猛的學科之一,已經成為自然科學中最引人注目的領域。 1957 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多納爾·托瑪斯發現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病人體內,可以治療造血功能障礙。這一技術的發現,使多納爾·托瑪斯本人榮獲了諾貝爾獎。 這一技術很快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并已成為根治白
中國造血干細胞移植突破獲國際贊譽
正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血液學會年會上,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在造血干細胞移植領域取得的突破獲國際專家和媒體關注,為白血病治療帶來新思路。 白血病治療的難題是不易為患者找到合適的移植用骨髓,兄弟姐妹之間白細胞抗原相合幾率僅為25%,非血緣供者捐獻成功率更低。由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黃曉軍教授領導的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介紹
此療法不僅可提高生存率,而且有可能使白血病根治。急性骨髓移植的患者常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5年內復發率也高達70%,因此大多數人主張如有條件應在第1次緩解(CR1)后進行骨髓移植。此時BMT治愈率高,復發率低;由于身體狀況尚可,耐受性強,死于并發癥者較少。但對于兒童患者,隨著大規模的臨
造血細胞的造血原理及作用
造血原理 造血干細胞(hemopoietic stem cell)又稱多能干細胞。是存在于造血組織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細胞。也可以說它是一切血細胞(其中大多數是免疫細胞)的原始細胞。由造血干細胞定向分化、增殖為不同的血細胞系,并進一步生成血細胞。人類造血干細胞首先出現于胚齡第2~3周的卵黃囊,在胚
造血干細胞移植的適應證
1.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主要適應證包括: (1)惡性腫瘤疾病: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及多發性骨髓瘤。 (2)非惡性血液病:如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Faconi貧血、地中海貧血、純紅再障,以及先天性再生不良性貧血。 (
越南成功首例HLA半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
越南近日為一名男性患者成功實施了親緣間HLA半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這也是越南首次為惡性血液病患者實施該項手術。 實施手術的胡志明市血液和血液病學醫學院院長芙志勇說,這名21歲的患者4月初因高燒、四肢乏力、貧血等癥狀入院,后確診患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為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是其姐姐,盡管患
“北京方案”,使造血干細胞單倍型移植成可行
白血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愈白血病最有效的手段。造血干細胞是血液系統中的成體干細胞,是一個異質性的群體,具有長期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分化成各類成熟血細胞的潛能。它是研究歷史最長且最為深入的一類成體干細胞,對研究各類干細胞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國的醫學家們在不斷探索的道路上
-移植干細胞后女子染色體變XY-專家稱性別不變
移植了哥哥的造血干細胞后,濟寧一女子呂新梅(化名)的染色體竟變成了“XY”。醫生表示,說明她的染色體已經成功轉變為其哥哥的核型,目前移植很成功。專家稱,這不會改變她的性別。 一年前,常年在南京打工的呂新梅被查出患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在成功移植哥哥的造血干細胞后,經歷生死考驗的呂新梅重新恢復了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