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Y系列分子雜交儀該儀器采用微電腦智能控制,液晶顯示三種功能(溫度顯示、瓶架旋轉速度、托盤擺動速度)。具有存儲記憶功能,可以直觀顯示系統的運行狀況。溫度控制采用數字PID技術,輸出采用PWM方式,控溫精度高,穩定性好,并設有超溫保護裝置。該儀器可以同時直觀箱內控溫溫度,滾動式瓶架旋轉速度,酶標板或試劑托盤的擺動速度。同時任意選擇您所需要的控溫溫度,瓶架旋轉速度,搖床擺動速度。分子雜交儀技術參數恒溫范圍:室溫+5℃-100℃。溫度顯示精度:0.1℃溫度均勻性:±0.03℃雜交瓶轉速:0-15轉/分或0-24轉/分可調搖床擺動次數:5-50次/分可調雜交箱容量:直徑42mm長150mm(6根)或直徑42mm長200mm(6根)或直徑42mm長250mm或直徑42mm長300mm(6根)。任選工作室如不用雜交瓶轉架,可更換離心管轉架。可同時放置1.5ml離心管32支,5ml離心管32支,15ml離心管8支。工作室尺寸:330×270......閱讀全文
DNA的變性 DNA的復性 核酸分子雜交 變性(denaturation)和復性(renaturation) 是雙鏈核酸分子的二個重要物理特性。也是核酸研究中經常引用的術語。雙鏈DNA,RNA雙鏈區,DNA: RNA雜種雙鏈(hybrid duplex)以及其它異源
分子診斷技術是指以DNA和RNA為診斷材料,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通過檢測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達異常,從而對人體狀態和疾病作出診斷的技術。其基本原理是檢測DNA或RNA的結構是否變化、量的多少及表達功能是否異常,以確定受檢者有無基因水平的異常變化,對疾病的預防、預測、診斷、治療和預后具有重要意義。通俗
一、基于分子雜交的分子診斷技術 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是分子雜交技術發展最為迅猛的20年,由于當時尚無法對樣本中靶基因進行人為擴增,人們只能通過已知基因序列的探針對靶序列進行捕獲檢測。其中液相和固相雜交基礎理論、探針固定包被技術與cDNA探針人工合成的出現,為基于分子雜交的體外診斷方法進行了
主要內容:一、分子雜交的概念 二、分子雜交基本原理 (一)DNA變性: 1、DNA變性的方法2、增色效應3、溶解曲線4、融解溫度5、影響Tm值的因素。 (二)復性:退火一、分子雜交的概念: 分子雜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指
分子信標的設計 分子信標(Tyagi and Kramer 1996) 是另一種特異的熒光實時 PCR 探針(圖 1), 這種分子信標可以在體內和體外動態地、實時地檢測核酸 雜交事件(Tyagi and Kramer 1996; Kostrikis et al. 1998; Tyagiet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由于核酸分子雜交的高度特異性及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它已成為分子生物學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克隆的篩選,酶切圖譜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變的檢測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條核酸單鏈在一定的條件下(適宜的溫室度及離子強度等)可按堿基互補原成雙鏈。雜交的
分子雜交儀操作步驟:1.通電預熱接通電源線、打開電源開關、恒溫室溫度顯示、應顯示室溫值,按溫度預熱20分鐘后,恒溫室將處于恒溫狀態。2.安裝雜交管旋轉門鎖、打開玻璃門、向下點動旋轉、步進開關、使雜交支架旋轉到合適的位置,將雜交管卡緊在旋轉支架上,關上玻璃門并鎖緊。3.啟動旋轉支架向上接通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由于核酸分子雜交的高度特異性及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它已成為分子生物學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克隆的篩選,酶切圖譜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變的檢測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條核酸單鏈在一定的條件下(適宜的溫室度及離子強度等)可按堿基互補原成雙鏈。雜交的
分子信標的設計分子信標(Tyagi and Kramer 1996) 是另一種特異的熒光實時 PCR 探針(圖 1), 這種分子信標可以在體內和體外動態地、實時地檢測核酸 雜交事件(Tyagi and Kramer 1996; Kostrikis et al. 1998; Tyagietal. 19
內容:一、遺傳標記 二、DNA分子標記 三、染色體原位雜交 四、DNA分子標記的應用 長期以來,植物育種中選擇都是基于植株的表型性狀進行的,當性狀的遺傳基礎較為簡單或即使較為復雜但表現加性基因遺傳效應時,表型選擇是有效的。但水稻的許多重要農藝性狀為數量性狀,如
DNA重組技術(或基因工程)是20世紀生物學的偉大成就,并已滲透到生命科學包括醫學 各個領域,為腫瘤的實驗研究和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了嶄新的技術和有用的工具。本附錄扼要介紹在分子腫瘤學領域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學基本技術及其在腫瘤研究中的應用,著重介紹它們的原理和應用。至于具體的技術方法和操作步驟可參閱《分
在新世紀之初,由于全球人增地減、資源匱乏,人類對環境的依賴性愈來愈強烈。隨著人類的生活要求和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大量人工合成的并難以被天然微生物迅速降解轉化的污染性化合物進入到自然環境中,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發展的土壤污染區,污染還導致資源環境中生物重組,使物種的分布與
在新世紀之初,由于全球人增地減、資源匱乏,人類對環境的依賴性愈來愈強烈.隨著人類的生活要求和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大量人工合成的并難以被天然微生物迅速降解轉化的污染性化合物進入到自然環境中,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發展的土壤污染區,污染還導致資源環境中生物重組,使物種的分布與多度均發生深刻
分子雜交儀操作步驟:1.通電預熱接通電源線、打開電源開關、恒溫室溫度顯示、應顯示室溫值,按溫度預熱20分鐘后,恒溫室將處于恒溫狀態。2.安裝雜交管旋轉門鎖、打開玻璃門、向下點動旋轉、步進開關、使雜交支架旋轉到合適的位置,將雜交管卡緊在旋轉支架上,關上玻璃門并鎖緊。3.啟動旋轉支架向上接通旋轉、步進開
RNA一度被認為僅僅是DNA和蛋白質之間的“過渡”,但越來越多的證據清楚的表明,RNA在生命的進程中扮演的角色遠比我們早前設想的更為重要。RNA 干擾(RNA interference)的發現使得人們對RNA調控基因表達的功能有了全新的認識,更因為可以簡化/替代基因敲除而成為研究基因功能的有力工具,
RT-PCR實驗有三步:抽提RNA,RT,PCR。 要求:1.做RT前必需測RNA濃度,逆轉錄體系對RNA量還是有一些要求,常用500ng或1ug。2. RT按要求做,一般不會出太大問題。 3. PCR,按常規。但如需擴長片段,則對前兩步要求較高,需要有完整的cDNA存在,不是單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在世界
生物芯片(biochip)是指采用光導原位合成或微量點樣等方法,將大量生物大分子比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甚至組織切片、細胞等等生物樣品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的表面,組成密集二維分子排列,然后與已標記的待測生物樣品中靶分子雜交,通過特定的儀器對雜交信號的強度進行快速、并行、高效地檢測分析,從而判斷樣品中靶分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由于核酸分子雜交的高度特異性及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它已成為分子生物學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克隆的篩選,酶切圖譜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變的檢測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條核酸單鏈在一定的條件下(適宜的溫室度及離子強度等)可按堿基互補原成雙鏈。雜交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征求第二批免于進行臨床試驗醫療器械目錄意見的函》,為進一步規范醫療器械臨床評價工作,擴大免于進行臨床試驗的醫療器械目錄范圍,根據《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和《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管理辦法》規定,食品藥 品監管總局器械注冊司組織起草了《
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拓展了微生物學檢驗方面的應用空間。該技術具有敏感、特異、安全和快速等特點,在微生物檢驗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本節簡要介紹分子生物學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具體檢測方法參見有關專著或試劑盒說明書。一、分子生物學技術在細菌分類中的應用細菌的傳統分類法和數值分類法以表型特征相
DNA文庫的構建和篩選可以用于:(1)將某生物的全部基因組DNA用限制性內切酶或機械力量切割成一定長度的DNA片段,再與適合的載體在體外重組并轉化相應的宿主細胞獲得的所有陽性菌落。 (2)采用“化整為零”策略,將龐大的基因分解成一段段,每段包含一個或幾個基因。實驗方法原理高等植物基因組的一個顯著特征
實驗方法原理 高等植物基因組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其內含有大量的 DNA 重復序列, 重復序列常位于異染色質區, 因此可能與染色體的結構有關 . 季靜等根據國際上 對基因組、染色體、結
近10年來,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越來越廣泛地被用于人類疾病研究的諸領域,為了解病理狀態下基因組DNA的變化積累了新資料。目前認為,人類基因組并非人們想像的那樣穩定,諸如基因重排、擴增、缺失,突變和DNA甲基化類型改變等時有發生,這些改變對于基因表達和調控,以及疾病過程的發展與轉歸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在德國弗賴堡大學醫學中心科學家的指導下,一個聯合研究團隊利用單細胞RNA測序技術繪制了首個人類大腦高分辨率免疫細胞圖譜!有史以來第一次證明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即吞噬細胞)具有相同的核心特征,并會根據大腦功能需求進行適應性表達,揭示了小膠質細胞的時間和空間異質性。2月14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
近年來,隨著中國醫療不斷的改革,人們對自身健康愈加關注都驅動了體外診斷試劑市場的需求,加上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體外診斷試劑未來將成為并購高發的產業地帶。 體外診斷,業內人士俗稱其為IVD也就是英文In Vitro Diagnostic。體外診斷產品包括對人體樣本(包括體液、細胞、組織樣本等
三、以AD發病的遺傳學為基礎的轉基因動物模型(一)Aβ假說自從Alzheimer于1906年首次報道進行性記憶和認知功能減退的AD患者以來,以發現者名字命名的該疾病一直困擾著人們。Alzheimer注意 到病人的大腦有NFT和血管外的SP病理改變,但不能區分這是致病因子或僅僅是疾病的標志物
在我國,傳統的水環境監測方法多為理化分析法,可定性、定量,準確性高,但通常只能反映瞬時污染狀況,對污染物監測的連續性不夠,難以對突發性的水體污染事故及時預警,不能反映水體中各種有毒物質的長期綜合效應;而生物監測技術,因反應靈敏、成本低、直觀,能反映各種污染物的綜合影響,日益受到環境監測領域的重
安徽中醫學院中藥標本中心收藏有藥用植物蠟葉標本7萬多份,數量居全國醫藥院校之首。除一般的標本外,還有許多地道藥材和特色藥材的專題標本和珍稀瀕危的模式標本,為研究安徽和全國中藥材資源,以及普及中藥知識提供了豐富的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