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張力教授將從四個方面介紹中國免疫治療臨床研究。 一、全球腫瘤免疫治療臨床研究概況 二、進口腫瘤免疫治療藥物中國研究現狀與策略 三、國產腫瘤免疫治療藥物中國研究現狀與策略 四、中國免疫治療臨床研究存在的問題與機遇 今天就前兩項給大家做整理和介紹,明天介紹國產腫瘤免疫治療藥物和臨床研究存在的問題與機遇。 一、全球腫瘤免疫治療臨床研究概況 當前,全球腫瘤免疫治療都集中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方面。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多個瘤種獲批適應癥,獲批腫瘤包括黑色素瘤、NSCLC、腎細胞癌、梅克爾細胞癌、膀胱癌、頭頸鱗癌、霍奇金淋巴瘤、胃癌、肝癌等。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獲批主要是在美國、歐盟、日本等三個國家或地區。2011年第一個抑制劑Ipilimumab在美國獲批后,在歐盟、日本也都相繼獲批適應癥。此外,韓國批準了Nivolumab適應癥。遺憾的是,中國目前尚未批準這些適應癥。 張教授總結了Clinical......閱讀全文
“直到不久前,癌癥的治療基本上還是不成功的,除了對少部分癌癥類型。而目前一個令人振奮的新的治療技術,即依賴免疫應答的免疫治療技術,對許多種不同的癌癥都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 澳大利亞悉尼Garvan醫學研究所教授,2015年美國免疫學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美國免疫學會前主席(1998-2002
2019年9月6日,應濰坊市中醫院胸外科主任鄭立軍教授等邀請,“臨床腫瘤研學聯盟”如期走進濰坊市,“臨床腫瘤研學聯盟”——“肺”暢學堂(濰坊站)在濰坊富力鉑爾曼酒店3樓會議廳順利召開,來自濰坊地區多位臨床腫瘤領域的專家受邀成為聯盟的顧問,同時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濰坊市中醫院等單位的資深學者也受
感謝張教授接受我們這次的專訪,我們知道最近這一兩年對CAR-T的研究特別的熱,患者們也特別關注這塊的一些新的進展,我們這次專訪想請您來講解一下關于CAR-T在白血病以及和淋巴瘤方面的一些應用的一個情況。 Q1:CAR-T的原理是什么? Z(張隆基教授):CAR-T它是基因修改T細胞的治療方案
近年來不斷有人指責中醫是偽科學,還有的人提出要取消中醫,中醫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尷尬處境。 然而,吳儀副總理在即將退休之際,公開熱捧中醫藥,并表示退休后要繼續學習和研究中醫藥學,大大鼓舞了國內外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藥的各界人士。 中醫到底能治哪些病?中醫是不是科學?中醫是否依附于西醫? 3月13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9月15日,在PerkinElmer全“析”未來 珀金埃爾默新品發布會的會前,珀金埃爾默管理團隊邀請分析測試百科網等數家媒體進行訪談,管理團隊包括:珀金埃爾默探索與分析解決方案(DAS)事業部市場副總裁 Steven Hardy先生,珀金埃爾默公司探索與分析解決方案(
為增進對免疫治療的科學認知,指導并推進相關研究的開展,2017年4月8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在上海舉辦了首屆全國腫瘤免疫治療高峰論壇,會上正式成立了CSCO免疫治療專家委員會。 解放軍八一醫院副院長、CSCO理事會副理事長、全軍腫瘤中心主任兼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主任、CSCO 副理事
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精準治療被越來越多的提及。利用基因信息指導個體化診斷治療、預測復發風險和預后,聽起來十分鼓舞人心。而液體活檢無疑是近年來爆紅的“小鮮肉”。 2008年至今,每年液體活檢領域發表的文獻數量呈指數增長。2015年,液體活檢被MIT科技綜述雜志評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一。液體活
癌癥免疫療法是一種針對人體免疫系統而非直接針對腫瘤的療法,其已有30多年歷史,它治療的是人體免疫系統而非直接針對腫瘤。醞釀了數十年的癌癥免疫療法終于確定了它的潛力,在臨床試驗中表現出令人鼓舞的效果。 【1】默沙東免疫療法Keytruda黑色素瘤一線治療擊敗百時美Yervoy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我們總是對患者說癌癥會以達爾文的自然選擇方式在體內進化,但是我們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這一點。 大約在2010年,Alberto Bardelli跌入了科研低谷。Bardelli是意大利都靈大學癌癥生物學家,他一直在研究癌癥靶向療法——針對導致腫瘤生長的突變的藥物。這種方法的效果似乎很好,一些患
編者按: 2016年12月,由復旦大學和中植集團共同設立的“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發給了James Allison和Tasuku Honjo,二人因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里的貢獻而獲獎。而在這一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的華人科學家、耶魯大學教授陳列平意外落選,令人遺憾。多位知名華人學者第一時間聯系“知識分子
2014年11月1日,由廣東省細胞生物學學會、廣東省抗癌協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主辦,生物無憂網承辦的“第五屆廣東省細胞生物學學術研討會暨廣東省抗癌協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廣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3樓國際多功能會議廳隆重召開,廣東省科協技術協會學術部部長錢春女士,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1月19日,第六屆北京地區藥物代謝與藥代動力學學術論壇在首都醫科大學舉行,論壇由SCIEX公司獨家贊助,來自政府機構、高校、科研院所、醫院及醫藥企業的專家學者150余人參加了此次論壇。第六屆北京地區藥物代謝與藥代動力學學術論壇現場 會議由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
一項新技術或產品的問世,給人們帶來欣喜的同時,也必然會引起擔憂,基因測序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基因測序技術被看作自疫苗問世以來疾病預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遺傳相關的疾病發生率,減少出生缺陷,還可以實現對疾病預測、預防、預警以及個體化診療;但目前,國內的基因測序市場卻并不讓人滿意,甚至
本次我們邀請到了清華大學藥學院胡澤平研究員,為大家帶來代謝組學領域的相關知識。聆聽大咖觀點! 代謝組能讓我們全面理解一個生物系統,它能為研究者提供許多功能性信息。請您介紹一下,目前代謝組學主要研究手段有哪些?該領域目前的研究及臨床應用情況如何? 胡教授:代謝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基礎,代謝紊
6月1日~5日,2018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在美國芝加哥舉行。作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腫瘤研究學術盛會,4.5萬名來自全球的科學家在這一周里齊聚密歇根湖畔,所有腫瘤科專家大拿、制藥大佬以及業界黑馬們都期望通過這個學術平臺將不同腫瘤專科領域的最新臨床研究結果正式對外公布。匯聚了全球最知
日前,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主辦的首屆全國腫瘤免疫治療高峰論壇在上海順利舉行,會上,CSCO宣布成立免疫治療專家委員會。 免疫治療“重啟” “進一步推動腫瘤免疫治療在我國的發展,促進中國免疫治療的規范化與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在成立大會上這樣表達這一組織的抱負和理想。 此時,在國際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6月6日,生物技術藥物臨床研究關鍵技術研討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此次研討會由中國藥學會藥物臨床評價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軍事醫學研究院承辦。本次研討會聚焦生物技術藥物與臨床研究關鍵技術,旨在凝練亟需解決的問題,達成行業共識,促成生物藥研發聯合協作平臺,推進行業發展。會議共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9月22日,ABO聯盟第五十一期圓桌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主題是“腫瘤免疫研究中動物模型的應用”,會議由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ABO)、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北京中關村生物工程和新醫藥企業協會主辦,北京維通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辦。來自醫院、高校院所以及
勇于進取的生物物理所隊伍智慧的“腦”已運轉起來6月16日至18日,中科院“創新2020——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研討會”召開,與會的近100位所長就像各路征戰的將領般云集北京,從黨和國家賦予中科院的戰略定位出發,圍繞事關我國科技事業長遠發展和“創新2020”深入實施的一些關鍵性問題,進行了
為推動中國醫學工程與大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行業協同和國際技術交流,助力生物醫藥成果轉化更高質量發展,由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和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北京醫學工程大會”于11月4日在北京拉開帷幕。 作為中國醫學工程轉化領域的重要國際會議,本屆大會以“國際醫學工程發
為推動中國醫學工程與大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行業協同和國際技術交流,助力生物醫藥成果轉化更高質量發展,由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和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北京醫學工程大會”于11月4日在北京拉開帷幕。 作為中國醫學工程轉化領域的重要國際會議,本屆大會以“國際醫學工程發展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周琪院士2月1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科研人員正在篩選一些老藥抑制炎癥因子風暴出現,包括部分已經證明在風濕病等領域有效的藥物。有一些前期經過驗證的,對細胞水平有作用的藥物已經部分做了臨床實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已經做了14例重癥和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2011年11月17日,第一屆蛋白質組學研討會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成功召開,研討會邀請了程書鈞院士、徐平研究員等 8位國內蛋白質組學及疾病研究領域著名的學者,做了關于蛋白質組學和生物醫學相關的精彩報告。學者們綜述
每年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就像一個超級“嘉年華”,層出不窮新研究、新熱點、新觀點、新“明星”(藥)令人眼花繚亂。如何能有條不紊地即能抓住重點,又能兼顧熱點,大概是每位即將親身經歷或者隔空關注年會的醫生的“心事”。為此,記者特別邀請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理事長、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為讀
——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陳賽娟 在惡性腫瘤方面,白血病目前的發病率男性和女性分別占到第七和第九位,死亡率大約分別位居第六和第八位。年齡方面,白血病是兒童和青少年中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尤其是兒童白血病,即民間常說的“血癌”,并非是某“一種”疾病,而是指“一類”造血干細胞異常的
今年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發起抗癌“登月計劃”,要求在現有基礎上,兩年內再為抗癌研究注入10億美元的資金,目標是讓癌癥研究的相關進展速度翻一番,在5年內取得原本10年才能取得的成果。 本月早些時候,由癌癥專家組成的美國“藍絲帶顧問咨詢委員會”建議,抗癌“登月計劃”應在免疫療法、數據共享和建
9月20日,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將迎來年度盛會——深圳國際BT領袖峰會。其中,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將擔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深圳醫療健康大數據創新應用國際大賽兩場千人活動。 觀其背后,是深圳先進院在生命科學、醫學領域(以下統稱BT)10余年的前瞻布局、近千名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