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蘑菇可能含有毒素不能亂吃已經成為常識,而世界上最毒的蘑菇隱藏于鵝膏、盔孢傘和環柄菇三個屬中。事實上,早在一百多年前人們就已發現,上述三個屬中的劇毒蘑菇之間的親緣關系較遠,分別隸屬分類學中三個不同的科,但卻都能合成同一類毒素:鵝膏毒肽。但是,“鵝膏毒肽生產線”如何進化而來一直是個謎題。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真菌地衣多樣性與適應性進化團隊揭開了謎底,合成“鵝膏毒肽”的機制大大出乎想象。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副研究員羅宏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令人毛骨悚然的鵝膏毒肽并非這些蘑菇‘原創’,而是從一個無親緣關系的古老蘑菇那里‘借’來的。” “草船借箭”生產毒素 鵝膏在科學研究上有著重要貢獻,某些可食用鵝膏和劇毒鵝膏在外觀上極其相似,難以區分,是造成中毒事件的重要原因。 與青霉生產青霉素一樣,鵝膏也有多個基因組成“毒素生產線”,用于合成最毒的蘑菇毒素“鵝膏毒肽”。毒素對蘑菇非常有用,可以保護......閱讀全文
“吃葷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沒數。”這是一句網絡上流行的話,也曾被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引用。這句貌似夸張的調侃,在頻繁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面前,透露出的是公眾的無奈。 站在2010年歲末回望,我們發現,過去一年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幾乎出現在生產、加工
野生蘑菇可能含有毒素不能亂吃已經成為常識,而世界上最毒的蘑菇隱藏于鵝膏、盔孢傘和環柄菇三個屬中。事實上,早在一百多年前人們就已發現,上述三個屬中的劇毒蘑菇之間的親緣關系較遠,分別隸屬分類學中三個不同的科,但卻都能合成同一類毒素:鵝膏毒肽。但是,“鵝膏毒肽生產線”如何進化而來一直是個謎題。 近
野生蘑菇可能含有毒素不能亂吃已經成為常識,而世界上最毒的蘑菇隱藏于鵝膏、盔孢傘和環柄菇三個屬中。事實上,早在一百多年前人們就已發現,上述三個屬中的劇毒蘑菇之間的親緣關系較遠,分別隸屬分類學中三個不同的科,但卻都能合成同一類毒素:鵝膏毒肽。但是,“鵝膏毒肽生產線”如何進化而來一直是個謎題。 近日
劇毒蘑菇可致人于死地,原因在其含有毒素物質。記者21日獲悉,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一項研究成果發現,屬于不同科別的劇毒蘑菇,能合成相同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鵝膏毒肽”,源于早年發生的基因水平轉移事件。 據中國科學院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羅宏副研究員介紹,毒素是蘑菇因自我生存的需
劇毒蘑菇可致人于死地,原因在其含有毒素物質。記者8月21日獲悉,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一項研究成果發現,屬于不同科別的劇毒蘑菇,能合成相同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鵝膏毒肽”,源于早年發生的基因水平轉移事件。 據中國科學院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羅宏副研究員介紹,毒素是蘑菇因自我生存
蘑菇毒鵝膏又稱"致命鵝膏毒蕈",被用于謀殺和自殺已有悠久的歷史,可以一直上溯到古羅馬時代。 這種學名為Amanita phalloides的真菌能產生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毒素之一:α-鵝膏蕈堿。 現在科研人員們居然熱切地想要合成這種毒素,這雖然乍看起來象是胡鬧,但其實是因為研究已
常見的食品化學危害有哪些呢?食品中化學危害的來源,可將其分為: (1)天然存在的化學危害,如真菌毒素、細菌毒素、藻類毒、植物毒素和動物毒素; (2)環境污染導致的化學危害,如重金屬、環境中的有機物等;
洗個魚缸還能引發一場生化危機? 聽起來不可思議,但英國一名男子遭遇了如此匪夷所思的一幕。 它最終導致包括他在內的10人,以及2只狗中毒,并火速送進了醫院。 這其中,還有4位是中途前來救助的救援人員。 一天,這位叫馬修斯的男子如往常待在家里打掃衛生,洗魚缸。 為了更好地清理干凈,他還特地
菊長最懷念的就是小時候打開小霸王學習機和馬里奧一起學習時光,那時候菊長一條命可以通關超級馬里奧,覺得自己長大后肯定能成為一名科學家什么的。少年菊長的煩惱只有菊長自己懂,時常憂郁地望著窗外的藍天白云,夢想自己也能像馬里奧一樣,吃一個變大蘑菇就能馬上長大。 本來菊長都快忘記這回事了,但最近任地獄又
文/瘦駝 貓只能在老鼠后面跑 興奮劑,一類特效藥物或者生理制劑,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能夠增強或者輔助運動員增強體能或控制能力,提高比賽成績,輸血提高運動成績的方法也被歸為使用興奮劑的范疇。現在,興奮劑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然而追溯歷史,事實并不簡單。 以使用興奮劑為榮的日子 人
科學家正在研究為什么我們會偏愛一些食物,討厭另外一些食物。不過真正開始研究工作之后他們才發現,這個問題要比他們最開始預計的復雜得多 丹麥食品科學家Per M?ller幾年前還在美國的時候嘗試過一款在美國非常著名的巧克力棒。可是據他回憶,那東西的味道太怪了,他當時差點沒吐出來。但M?ller的美國同
蘑菇,看上去美味又溫良。雖然童話故事里總有“毒蘑菇”的傳說,但是那似乎又離我們的日常生活比較遙遠。 然而衛生部的有關數據卻顯示:全國范圍內的食物中毒致死的案例當中,毒蘑菇占了1/3。可謂食物界當之無愧的頭號“殺手”。 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已知具較明顯毒性的毒蘑菇種類多達100
毒物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小劑量作用于機體就能與機體發生物理或化學作用,導致機體正常生理機能被破壞而引起一系列病變,甚至造成死亡的物質。由于毒物進入機體,產生毒性作用,導致機體功能障礙而引起疾病或死亡的現象稱為中毒。 食物中的毒素是一類常見的毒物。根據來源可以將食物中的毒素分為天然毒素、誘發毒素和
按照國家標準,食物中毒分為4類:細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和化學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一般預防和救治措施有哪些? 一、預防措施: 1.防止食品被有毒物質污染。選用新鮮食物,選用衛生檢疫合格的肉類食品,不吃腐敗變質的食品,不吃過期食品。 2.食品加工前,食品原材料
美國 遺傳學研究精彩紛呈;細胞學研究成果豐碩;藥理學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與治療獲得突破性進展;腫瘤學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開發出一種繪制DNA之間接觸位點的新方法,并利用計算機模型繪制出一個細胞中完整DNA鏈——基因組的精確三維圖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制造出一個能折疊成
日前,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防控野生蘑菇中毒工作座談會在昆明舉行。據了解,我國食用菌資源分布廣泛,隨之而來的是每年因誤食野生蘑菇導致的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尤其集中在云南、貴州、四川、廣東和湖南等地區,強化做好防控野生蘑菇中毒工作十分必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監管二司司長馬純良在上述座談會上表
7月11日,湖北省衛生計生委、湖北省疾控中心聯合開展食品安全周媒體開放日活動,在漢的10余家媒體受邀走進了湖北省疾控中心衛生檢驗所的實驗室,近距離的了解老百姓餐桌背后的疾控衛士的日常工作。 記者們來到獸藥殘留實驗室時,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取出樣品,經了解,這臺液質聯用儀來頭不少,“它可以高靈敏度地
1 黃曲霉毒素產生的原因 1.1 黃曲霉毒素的來源 黃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屬中的黃曲霉和寄生曲霉所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黃曲霉作為貯藏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寄生曲霉在我國罕見,它是以寄生方式存在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甘蔗或葡萄的一種害蟲——水蠟蟲體內。在自然界,黃曲霉的生長要求不高,在有氧條件
中國,毒蘑菇物種繁豐,每年導致眾多中毒事件,其中罪魁禍首當屬劇毒鵝膏。在誤食毒蘑菇而中毒死亡的事件中,高達90%都是因為誤食劇毒鵝膏所引起的。在歐洲和北美洲,人們對劇毒鵝膏認識相對較為深入,但在東亞,對劇毒鵝膏卻知之甚少。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楊祝良及其研究團隊基于五個基因片段的DNA序
據食品伙伴網訊不完全統計,8月起有114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地方標準66項,團體標準48項。這些標準中,新增標準110項,代替標準4項。 8月份起實施的地方標準涉及山東、吉林、安徽、江蘇、河北、云南。 上述標準的實施日期分別在8月1日、8月2日、8月4日、8月10日、8月15日、8
摘要:近年來,微生物及其產生的各類毒素引發的食品污染層出不窮,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仍是世界食品安全中令人頭痛的問題。隨著生物學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食品微生物快速檢驗技術有了較大進展。PCR技術用于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檢測較之傳統方法具有快速、 特異、 敏感等特性 ,其優越性無可比擬 ,因
棒狀桿菌屬(Corynebacterium)細菌種類較多,其中白喉棒狀桿菌(C. diphtheriae)致病性強,可引起白喉(diphtheria)。此外,還有假白喉棒狀桿菌、結膜干燥桿菌、陰道棒狀桿菌、痤瘡棒狀桿菌等,一般統稱為類白喉桿菌(diphtheroid bacilli)。這些菌分別寄生
近日,廣州"回南天"持續陰雨,讓進行戶外活動的市民打不起精神,但是對于生長在白云山的野蘑菇而言,卻是最好的生長時期。近日,"致命白毒傘"蘑菇再次現身白云山,食用1兩可致命。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鄧旺秋博士介紹,目前白云山上常見毒菇數量超過10種,常見食用菇有6種,但是為了避免誤采誤食,建
編者按:日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對外發出《關于公布2011年17類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的公告》(公告2011年第191號)。根據檢測結果,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140%,黃曲霉毒素M1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強的致癌性。昨日,蒙牛公司已在官方網站
嘔吐毒素作為真菌次級代謝產物廣泛存在于谷物和飼料中,危害了人類和動物的健康。今天聊一聊嘔吐毒素產生的原因、危害及去除方法。產生的原因田間種植階段田間鐮刀菌毒素產生主要受氣象條件的影響,包括溫度、濕度、干旱、降水等,當小麥揚花抽穗期遇到濕冷天氣,赤霉病就會流行,大流行年的病穗率達5%一15%;蟲害的發
一、黃曲霉毒素簡介1.1 什么是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AFT)是一類化學結構類似的化合物,均為二氫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黃曲霉毒素是主要是由黃曲霉(Aspergillus flaw)、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wus)和集峰曲霉(Aspergillusnomius)產生的
黃曲霉毒素(aflatoxin,簡稱為AF)是到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毒性最大的真菌毒素。它可通過多種途徑污染食品和飼料,直接或間接進入人類食物鏈,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對人體及動物內臟器官尤其是肝臟損害嚴重,該毒素是黃曲霉和寄生曲霉中產毒菌株的代謝產物,普遍存在于霉變的糧食及糧食制品中。曲霉毒素可以有
專家建議化妝品盡量少用 歐洲女性年均吸收約2.3千克化學物質 日前,英國科學家本斯指出由于每天使用化妝品,歐洲女性每年平均吸收約2.3千克化學物質。巧合的是,《化妝品》雜志也在隨后公布了一項與之相似的研究結論,該雜志認為,歐洲女性每年通過化妝品“吃到”的化學物質平均達1.98千克。郭德綱相聲中的著
一、黃曲霉毒素介紹黃曲霉毒素(aflatoxin,簡稱為 AF)是到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毒性最大的真菌毒素。它可通過多種途徑污染食品和飼料,直接或間接進入人類食物鏈,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對人體及動物內臟器官尤其是肝臟損害嚴重,該毒素是黃曲霉和寄生曲霉中產毒菌株的代謝產物,普遍存在于霉變的糧
5月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發出了食品中毒預警信息,目前正是野蘑菇、野菜中毒事件的多發季節,盡量不要在野外采食。喜歡生吃牡蠣的人也要留意了,如果生吃被病毒污染的牡蠣也可能會引發中毒。 又到蘑菇中毒高發期 每年的3~6月是野生菌類生長繁殖的旺盛期。在廣西,這也是誤食毒蘑菇引發中毒事件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