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植物所發現青藏高原樹木生態彈性顯著增強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張齊兵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青藏高原的森林年輪數據,系統分析了器測氣候資料以來3次極端干旱事件中的樹木生態彈性的變化情況及其影響因素,有望對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下森林樹木生態彈性的評估提供更多科學依據。相關成果于日前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全球變化生物學》。 研究人員針對青藏柏樹分布區28個樣點849棵樹木的年輪數據分析發現,森林中樹木抵抗力持續減弱,恢復力持續增強,同時對應的高抵抗力區域縮減,高恢復力區域擴張。 根據這一現象,研究人員首次提出,樹木生態彈性不僅響應干旱強度和日溫差的變化,同時也受到樹木生長一致性的影響;青藏高原樹木通過提高恢復力而保持原有生長狀態,但持續降低的抵抗力同時給森林健康帶來了潛在的風險。 據了解,高寒地區的樹木生長對極端氣候響應敏感,但樹木也存在一定的生態彈性去抵抗環境脅迫并從中恢復。這種生態彈性可以解釋高寒地區森林在極端事件頻發背景下未發生大規模衰退或死亡的......閱讀全文
中學生走進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900.shtm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破解果實衰老腐敗的秘密
“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唐朝時楊貴妃想吃上一口新鮮的荔枝,需要官方驛站快馬加鞭。而如今荔枝、香蕉、獼猴桃,這些容易“爛”的水果經過科學的保鮮方式,從千里之外可以活色生香地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當你在大快朵頤鮮美的水果時,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有的水果采摘之后,很快會變質呢?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等揭示葉綠體中轉錄暫停現象
轉錄調控是基因表達過程中的基礎機制。在轉錄過程中,RNA聚合酶會在一些因子的調控下暫時停止轉錄,而在條件具備情況下繼續進行轉錄延伸。這一類精細調控現象被稱為“轉錄暫停”。轉錄暫停已經發現40多年,但是最近才發現植物中也具有轉錄暫停現象。然而,植物中尚未發現轉錄暫停因子,葉綠體中是否存在轉錄暫停現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在活化石植物分子進化速率研究獲新進展
活化石是指起源古老,呈孑遺分布,并保留祖先形態特征的現存生物。這類生物通常有較低的分類多樣性和孤立的系統位置,且通常瀕臨滅絕或者亟需保護。然而,目前對活化石,特別是植物活化石的分子進化和和生態特性仍知之甚少。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王偉研究組以起源于白堊紀的活化石植物——領春木科(Euptele
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揭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754.shtm
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揭牌
1月2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揭牌活動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易煉紅出席活動并共同為杭州醫學所揭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周琪、汪克強,浙江省委副書記、杭州市委書記劉捷,浙江省委常委、秘書長邱啟文見證揭牌。浙江省副省長盧山主
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揭牌
1月2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揭牌活動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易煉紅出席活動并共同為杭州醫學所揭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周琪、汪克強,浙江省委副書記、杭州市委書記劉捷,浙江省委常委、秘書長邱啟文見證揭牌。浙江省副省長盧山主
100萬,童哲向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捐贈獎助學金
6月6日,童哲獎助學金捐贈儀式在植物所舉辦。植物所所長汪小全,黨委書記、副所長趙千鈞,中國科學院直屬機關黨委組織統戰部部長李斌,中國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副主委靳東,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趙碩出席活動。中國科學院及北京市民盟盟員、植物所相關部門負責人及研究生代表等50余人參加活動。捐贈儀式由趙千鈞
100萬,童哲向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捐贈獎助學金
6月6日,童哲獎助學金捐贈儀式在植物所舉辦。植物所所長汪小全,黨委書記、副所長趙千鈞,中國科學院直屬機關黨委組織統戰部部長李斌,中國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副主委靳東,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趙碩出席活動。中國科學院及北京市民盟盟員、植物所相關部門負責人及研究生代表等50余人參加活動。捐贈儀式由趙千鈞
植物研究所成立資源植物研發重點實驗室
12月29日上午,植物研究所舉行資源植物研發重點實驗室啟動儀式。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院士,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綜合規劃處處長劉杰、副處長許航,整合生物學處處長婁治平出席儀式,李家洋、植物所所長方精云院士、植物所匡廷云院士、洪德元院士為資源植物研發重點實驗室揭牌。植物所領導班子成員及有關研究中
《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綜合管理條例》頒布
本報北京3月24日訊(記者祝魏瑋)今天,中國科學院正式頒布了《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綜合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是繼2006年中科院頒布《中國科學院章程》后的又一重要基本制度。 據了解,《條例》共14章85條,包括總則、所長負責制、黨的委員會、學術委員會、職工代表大會、戰略研究與規劃、科研活動
廣西植物研究所代表團調研華南植物園
11月27日至28日,廣西植物研究所黨委書記呂郁彪一行3人調研中科院華南植物園。華南植物園黨委書記任海、園藝中心副主任廖景平等熱情接待并開展座談。 座談會上,呂郁彪回憶了華南植物園與廣西植物研究所悠久的歷史淵源,表示兩所的深厚感情“一衣帶水”、源遠流長,并提出了調研內容。任海轉
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最近發表《PNAS》
7月18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張鵬研究組和姜衛紅研究組合作完成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解析梭菌質膜上負責感應木糖信號的雙組分調控復合體XylFII-LytS的晶體結構,結合生理生化與遺傳學分析,揭示了細菌感受重要五碳糖—木糖并調控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招標成像系統
項目概況 高速三維粒子圖像測速系統-圖像采集系統和雙色激光誘導熒光測試系統-部分配件采購項目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登錄東方在線www.o-science.com注冊并購買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1年12月17日 09點3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件。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編號:OI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發聲明辟謠
近期網絡流傳題為《石正麗凌晨發出警告:對疫情不必抱有太大樂觀,蚊蟲或成第三宿主》的不實信息,該謠言可能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經查證,我所鄭重聲明如下: 石正麗研究員從未發布過任何相關信息,石正麗本人及我所保留追究造謠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衷心感謝社會各界對我所的關心、支持和幫助!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首個醫學研究所,5歲了!
亓魯濱第一次來到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杭州醫學所)的時候,杭州醫學所還是一片建設工地。那是2020年7月,他懷著對中國科學院首個以醫學命名的研究所的憧憬和對“人間天堂”杭州的喜愛,準備來杭州醫學所入站博士后工作。看到忙碌的塔吊和腳手架,他心里有點打鼓:“這要等到何時才能開始做實驗?會不會
千萬質譜!中國科學院一研究所發布儀器采購
項目名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超高分辨率氣體同位素質譜儀采購項目 項目編號:OITC-G200350564 項目聯系方式: 項目聯系人:遲兆洋、張君仙 項目聯系電話:020-87001523、010-68290692 采購單位聯系方式: 采購單位: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
650萬!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采購大單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液相色譜-四極桿-超高靜電場軌道阱超高分辨串聯質譜聯用儀采購項目(項目編號:OITC-G190221441)進行公開招標,具有非變性質譜功能,適用于完整蛋白質復合物的分子量測定、各蛋白質亞基分子量的測定、各亞基組成比例分析。適用于蛋白質復合物中各亞
路甬祥詹文龍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調研
6月2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副院長詹文龍到中科院物理所視察調研,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副秘書長兼規劃局局長潘教峰等陪同前往。 路甬祥一行首先來到功能晶體研究與應用中心的碳化硅晶體生長實驗室,他詳細詢問了實驗室擁有的碳化硅晶體制備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與國外
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在中國科學院揭牌
今天,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揭牌儀式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浦東科技園舉行。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江綿恒、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陳曉亞等相關領導和科研人員參加了揭牌儀式。 在儀式上,江綿恒向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美國Scripps研究所教授Raymond C. Stev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公眾科學日活動舉辦
5月1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理論物理所)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公眾科學日活動。科普報告由所務委員、科研處處長莊辭主持。理論物理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樊志軍對線上線下的觀眾表示歡迎,并簡要介紹了理論物理所概況和公眾科學日活動概況。李偉做報告《如果晶體會說話——磁性量子
500萬!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采購電鏡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編號:OITC-G230310456 項目名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高分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采購項目 預算金額:500.0000000 萬元(人民幣) 最高限價(如有):500.0000000 萬元(人民幣) 采購需求:包號設備名稱數量簡要用途交貨期最高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喜慶80華誕
9月28日上午,北京西郊的四季御園生態園內賓朋云集,中科院植物所紀念建所80周年慶典在此隆重舉行。植物所歷任所領導、院士、離退休人員、在職職工及研究生代表和部分校友等600多人齊聚一堂,共慶我國最早從事植物學研究的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80華誕。 所慶慶典由植物研究所黨委書記趙錫嘉主持。
昆明植物研究所發表東亞植物區系形成新觀點
1996年,我國著名植物學家吳征鎰先生提出“東亞植物區作為一個獨立的植物區,與泛北極和古熱帶植物區并列”的觀點,是對世界植物區系分區系統的重大突破。然而,由于東亞植物區系殘存有大量的新生代孑遺植物,長期以來,許多植物學家認為該區系是一個古老的植物區系,甚至很有可能是現存被子植物的起源或分化中心。
連年下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新數據發表
有機碳沉降量與排放量和大氣濃度的變化趨勢。 課題組供圖近日,《大氣環境》刊發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潘月鵬團隊新成果。博士生曹靜基于北京郊區137個雨水樣品的測試數據,系統分析了水溶性有機碳(DOC)濕沉降的時間演變趨勢及其與有機碳(OC)排放的關系。“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所引起的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揭示噬菌體抵抗新機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864.shtm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采購高光譜成像系統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采購1套高光譜成像系統,須在指定項目現場交貨。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機載地面兩用式高光譜成像系統采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項目概況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機載地面兩用式高光譜成像系統采購項目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www.o-science.com。獲取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60年來,地處祖國南海之濱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無論是篳路藍縷中勇于求索,還是春涌神州時的敢闖敢試,都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歷史使命,將國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學研究緊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譜寫出大氣磅礴、絢爛輝煌的優美華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舉辦第20屆公眾科學日
5月18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舉辦主題為“砥礪二十載,科學新征程”的第二十屆公眾科學日活動,這也是公眾科學日活動第一次在海洋所古鎮口園區舉辦,吸引了1000余名家長及孩子,一同揭秘神秘的海洋世界。活動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線下包含科普展廳、實驗室等7個板塊內容的現場展示,10個海洋科技互動實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迎來新生長江江豚
6月20日下午,《中國科學報》從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館獲悉,2024年6月9日18時15分,水生所白鱀豚館飼養的雌性長江江豚“福久”順利分娩,產下一頭體長約70厘米、體重約5公斤的雄性小江豚,編號:F9C24,為白鱀豚館的江豚家族再添一位新成員。小江豚的爸爸“淘淘”,是世界上首例人工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