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又名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及細胞組分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此種炎癥常伴隨引起氣道反應性增高,導致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或)咳嗽等癥狀。 最新這項發表在《人類營養學雜志》、題為“Efficacy of a Mediterranean diet supplemented with fatty fish in ameliorating inflammation in paediatric asthma: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的國際研究發現,在6個月后,食用 富含脂肪魚類的健康地中海飲食的哮喘患兒肺功能有所改善。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具體說來,該臨床試驗涉及來自希臘雅典的、年齡在5至12歲之間64名兒童,他們均患有輕度哮喘。來自澳大利亞和希臘的研究人員將這些孩子分成兩組,并指示大約一半的人每周吃兩餐煮熟的脂肪魚(至少150克)作為希地中海飲食的一部分,為......閱讀全文
“單行道”變“雙行道”,一路從嘴燒到心 這兩年,焦大爺再也不敢躺著睡覺了。因為只要一躺下,一股酸澀的液體就會從胃到食管,再到口腔,自下而上,一路上涌,直至焦大爺被嗆得根本無法入睡。睡覺時還會有一陣沒一陣的睡眠呼吸暫停,更是讓老伴心驚肉跳,一度嚴重到需要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才敢安心地睡一覺的地步。
我們都知道魚油中富含ω-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DHA和EPA),其具有抗炎、調節血脂等多種健康益處。近年來科學家也通過大量研究發現了魚油的其它好處,比如魚油能夠降低個體患癌癥的風險,而且吃魚油還能夠降低個體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那么魚油還有哪些健康益處呢?本文中小編就對此進行了盤點,與各位一起學習!
脂肪酸在人類健康和疾病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但是近年來科學家對于不同的脂肪酸對機體的益處和壞處始終爭論不斷。為此,小編為大家盤點了關于脂肪酸對機體健康影響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一起了解脂肪酸對人體健康的諸多影響! 【1】Science:揭示短鏈脂肪酸觸發植物對細菌的免疫反應 DOI:10.11
人為什么會衰老? 在最近發表在《細胞》上的一篇綜述文章中,對近年來延緩衰老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 ,文中介紹了一些得到實驗驗證的、能有效延緩衰老的方法。 科學家們們的工作通常以“為什么“作為開始。那么,讀者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么要延緩衰老呢?難道科學家也想”長生不老“嗎?好奇心是研究的一大動力,
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氣道炎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新一期《歐洲呼吸學雜志》刊載的一項研究表明,堅持健康飲食有助預防哮喘、緩解癥狀,并更好地控制病情。圖片來源于網絡 法國巴黎第十三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收集了約3.5萬名法國成年人的哮喘和飲食等方面的健康數據。其中,研究人員通過
約翰霍普金斯醫療集團的研究人員對巴爾的摩市的兒童進行的一項為期六個月的研究表明,飲食中含有更多的ω-3脂肪酸能夠減輕室內空氣污染引發的哮喘癥狀。該研究還表明,較高量的膳食ω-6脂肪酸可能具有相反的作用,會加重哮喘癥狀。 “我們小組正在研究降低巴爾的摩市家庭室內空氣污染水平的方法,”約翰霍普金
對于很多人來說,現在似乎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更多的過敏原和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如今,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在北半球不斷攀升,幾乎每兩個歐洲人中就有1個人會對食物或者環境過敏,而且在過去十年里,人們對食物和環境的過敏的頻率及嚴重性都在不斷增加。 很多過敏癥都開始于兒童時期,根據歐洲過敏和呼吸道疾病患者
冬季是支氣管哮喘的高發季節,哮喘患者在這樣的季節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張偉為讀者解惑。 哮喘病人冬季要注意什么? 哮喘病人要注意防護,比如防寒保暖、預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特別是冬春季節,早晚溫差比較大就容易感冒。病毒、細菌感染誘發哮喘發作,尤其寒冷會直接導
根據發表在《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膳食攝入兩種脂肪酸,ω-3和ω-6,可能對兒童哮喘的嚴重程度產生相反的影響,也可能在改變其對室內空氣污染的反應方面發揮相反的作用。 在該研究中,Emily P.
兒童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之一,與發病率增加和生活質量下降有關。伴隨著環境的惡化,近年來兒童哮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逐漸成為社會的難題。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然而,其對哮喘的療效目前存在爭議。來自希臘的研究者探討了哮喘患兒中補充高omega-3脂
“防控哮喘,最亟須加強的工作就是健康教育。”說起第19個世界哮喘日,廣東省中醫院呼吸學科帶頭人大呼吸科主任林琳教授開出這樣一個既非中醫也非西醫的方子。 每年5月的第一個星期二,哮喘都會成為關鍵詞。今年哮喘日對主題仍然是保持多年的“哮喘是能夠控制的”,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副標題“控制哮喘,刻不容
美國科學家日前指出,低熱量飼料能防止實驗室小鼠出現哮喘癥狀。他們還發現,高熱量飼料所造成的肥胖導致小鼠肺部發炎,從而出現哮喘癥狀,而一種阻止發炎的藥物能緩解這些癥狀。 研究人員在 《科學報告》發表的實驗報告顯示,他們的實驗結果提供了更多證據,證明肥胖、發炎與哮喘之間存在聯系,以及抗炎藥在治療人
過敏是個富貴病小梅只是日漸增多的過敏性鼻炎患者中的一位。過敏,因其表現各異,病人會求助于皮膚科、呼吸內科、兒科、變態反應科等科室。目前我國還沒有人群患病率統計,但越來越多的病人已讓醫生疲于應付。據介紹,過敏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富貴病。20%—40%的人一生中都曾罹患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支氣管
1. JCI Insights:新型生物標志物可診斷嚴重腎臟過敏反應 DOI: 10.1172/jci.insight.127456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研究人員最近研究確定了尿液中的兩種蛋白質生物標志物,可能有一天可用于更好地診斷急性間質性腎炎(AIN)。AIN是一種未被診斷但可治療的腎
《自然—材料學》 新納米成像系統可檢測更多類型腫瘤 近日的《自然—材料學》報道了一種新的納米粒子成像系統可以掃描到更多類型的腫瘤。 癌癥有很多種基因型和表現型,因而找到一種能夠應用范圍廣的成像方法頗具挑戰性。但是,腫瘤微環境中還是存在一些共同的因素可以被用于檢測,比如高酸度以及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阿爾茲海默癥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at Neurosci:新研究揭示大腦結構與阿爾茲海默癥以及自閉癥的關系 DOI: 10.1038/s41593-020-0602-1 近日,來自Wellcome Sanger研究所,Wellcome-MR
三、心血系系疾病的動物模型(一)動脈粥樣硬代模型常選用兔、豬、大鼠、雞、鴿、猴和犬等動物。常用的復制方法有下面幾種(包括高血脂模型):1.高膽固醇、高脂肪飼料喂養法: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方法,特點是死亡率低,可長期觀察,但費時久。一般在家兔、鴿、雞等,經數周喂養就可產生明顯的高脂血癥,經數月就能形成早期
2012年12月,Jack Gilbert和他的團隊拿著棉簽抵達美國芝加哥一所十層高的新醫院,此時距離該醫院開業還有兩個月。 他們在10間看起來空無一物的病房和2個護士站內的床欄、地板和其他表面采集樣本,檢測那些已經提早入駐的微生物。醫院開業后,研究小組又多次返回,從患者的手部、腋下和其他身體
3月7日下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連發兩份公告,對含頭孢哌酮藥品、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制劑兩大重磅抗生素產品要求修訂說明書,包括增加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等項的內容。 兩個均為臨床常用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大品種,在樣本醫院都是年銷大于10億的品種,有眾多中外藥企生產銷售,競爭非常激烈。
據世界變態反應組織(WAO)統計,近30年間,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至少增加了3倍,目前全球總患病率已達22%。預計在20年后,工業化國家50%的人口將患上過敏性疾病。過敏,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委員王永春教授介紹說,常見的過敏性疾
長期以來,我們都知道,飲食的攝入與機體健康密切相關,攝入過多不恰當的食物會誘發體重增加,引起肥胖,比如一些高能量低營養的食物,包括快餐等,這些食物通常都富含大量的飽和脂肪酸、精致碳水化合物、糖類和鈉類,其能夠增加個體患糖尿病、心臟病以及某些癌癥的風險。 近年來,科學家對飲食與健康之間的關聯進行
2005年6月28日,世界變態反應組織(WAO)聯合各國變態反應機構共同發起了對抗過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議,將每年的7月8日定為世界過敏性疾病日,旨在通過增強全民對過敏性疾病的認識,共同來預防和控制過敏性疾病。目前全世界有30%-40%的人群被過敏問題困擾,有數億人患過敏性鼻炎,有3億人患哮喘,過敏
我們都知道吃堅果有益身體健康,可是吃什么堅果,怎么吃,能預防/治療哪些疾病?很多人卻并不清楚,本文中小編就盤點了多項研究來告訴大家堅果與機體健康到底有著什么重要的關聯。 【1】BMC Med:每天一把堅果就能降低個體患多種疾病的風險! doi:10.1186/s12916-016-0730-
能增加“腦黃金”、降低血脂、促進智力發育……這些年,有關魚油的神奇功效之說很是流傳,其結果是,一些人迷信地堅持每天服用兩三粒魚油膠囊;而所謂來自一些國家的深海魚油,在網上賣得很不錯。 魚油真的有這么神奇、這么萬能嗎? 營養學家告訴大家,適量地從日常食物中攝取魚油,對人體健康確實有益。也正
如今,肥胖已經成為全球人群一大流行疾病,然而大家可能并不知道,肥胖還會引發其他很多健康問題,本文中,小編就近年來科學家們發表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themindfulword.org 【1】Mult Scler:肥胖又一大危害 加重多發性硬化癥患者病情 doi:10.
吃完火鍋,或者喝完濃茶、濃咖啡后,一些人常有“燒心”的感覺;工作勞累飲食不規律,也可能出現胃反酸、胸痛難受。專家指出,這些都是胃食管反流病。這種易被忽視的疾病呈逐漸增多的趨勢,放任不管可能致癌。 重慶沙坪壩區45歲的劉先生,因工作需要經常應酬,一日三餐沒有規律,雖有胃炎,有
每天上午8~9點,陳剛(化名)都如同“過鬼門關”一樣,已經連續幾次在這個時間段發生休克,甚至讓他和家人覺得“中邪了”。 作為一名北京的普通公務員,陳剛自稱身體狀況一直不錯,只是到春季的時候,他的蕁麻疹反復發作。但相繼去了幾家三甲醫院進行相關過敏原檢測,結果顯示均為陰性。 在朋友建議下,他特
在人體腸道內的微生物中,超過99%都是細菌。人體正常的腸道細菌種類有500~1000 種。人腸道中的細菌細胞數達100萬億個,占人體總微生物量的 78 %,然而人體細胞總數也不過10萬億個,這意味著胃腸道內的細菌總數比人體細胞總數還多10倍。 腸道細菌不僅數量龐大,種類也繁多。占主要地位的是厚
人們有個頭疼腦熱的,自然想到上醫院、跑藥店,以便“藥到病除”。可事實上,人體其實具有你想象不到的強大自愈力,在沒有外力幫助的情況下,也能讓很多疾病低下頭來。 “這種自愈力是一種生命的本能。”衛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洪昭光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醫生治病,只是激發和扶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病例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并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系、公共衛生學院微生物與感染學系教授劉星吟及其團隊成員米凱、許玉宇、柳枝等人在系統總結國內外在病毒感染與菌群方面的研究進展的基礎上建議,臨床上密切關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