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程海團隊最新研究成果在《科學》刊發
12月14日,《科學》雜志刊登了西安交通大學全球環境變化研究院程海教授等的最新研究成果——“葫蘆洞石筍記錄的末次冰期大氣14C/12C變化”。該研究成果提供了一條高精度、高分辨率和最長尺度的Δ14C變化記錄,首次建立了過去5.4萬年以來高精度的14C和230Th年齡對應關系,是該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進展。 在14C年齡校正到絕對日歷年齡方面,以及全球氣候變化、考古、大氣-海洋碳循環等研究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以樹輪工作為主建立的約1.4萬年以來的高精度和高分辨率14C年代校正曲線,對于更老時段的14C年代校正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程海等利用中國南京葫蘆洞的兩支石筍首次將石筍Δ14C記錄拓展至過去5.4萬年,涵蓋了14C測年方法的整個年齡范圍。該記錄位于International Calibration2013(IntCal13)所采用的基本數據變化范圍的中間值附近,具有很高的可信度,進一步證實了Δ14C的千年尺度變化主......閱讀全文
西安交大程海團隊最新研究成果在《科學》刊發
12月14日,《科學》雜志刊登了西安交通大學全球環境變化研究院程海教授等的最新研究成果——“葫蘆洞石筍記錄的末次冰期大氣14C/12C變化”。該研究成果提供了一條高精度、高分辨率和最長尺度的Δ14C變化記錄,首次建立了過去5.4萬年以來高精度的14C和230Th年齡對應關系,是該領域具有里程碑
2023工程哲學論壇在西安交大召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577.shtm7月25日,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工程實踐與工程理論創新暨工程實踐與工程理論的‘非完美性’研究”的2023工程哲學論壇于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工程哲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工
推進平臺建設-開創高校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新格局
——西安交通大學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平臺建設紀實 2015年,西安交通大學人居學院程海教授團隊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洋彼岸的求助信。瓦芮來自馬達加斯加,通過不懈努力成為美國佐治亞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她立志重建故鄉馬達加斯加地區的古氣候記錄,并將此作為博士論文選題。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實驗條件,瓦芮的論文陷入了困
西安交大揭示納米氦泡銅變形機理
亞微米尺度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質不同于塊體材料,雖然其強度較高,但卻表現出變形失穩等弱點,這不利于微納尺度器件的長期使用。 為了提高小尺寸材料的變形能力,西安交大材料學院微納中心碩士生丁明帥,在導師單智偉教授和韓衛忠教授的指導下,借助原位納米力學技術,通過高溫氦離子注入在金屬銅中形成平均尺寸為6.
西安交大迎來7位新任校領導!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官網發布領導班子成員調整消息。共7位校領導獲得新任命:鄭慶華任西安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局級、試用期一年);榮命哲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正局級);馬博虎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別朝紅任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柴渭任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西安交大迎來7位新任校領導!
1月12日,西安交通大學官網發布領導班子成員調整消息。共7位校領導獲得新任命:鄭慶華任西安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局級、試用期一年);榮命哲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正局級);馬博虎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別朝紅任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柴渭任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西安交大出臺校領導行為準則
針對高校存在的一些不良現象,西安交大日前制定出臺了《約法十則》。該約法從思想、民主、管理、責任等方面對校領導班子提出了堅持民主集中制,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勇于承擔責任等各項要求,并列出了具體的實施措施。比如,“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就有積極參加專題報告、干部培訓、民主生活會等集體學習;結合工作撰寫學習
西安交大:用光照亮癌細胞的新技術
最近,來自西安交通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微小的納米晶體,可以用于新一代的醫學成像技術,來照亮癌細胞。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新創刊雜志《Applied Materials Today》,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是如何制造出這些基于稀土元素鑭和銪的
江蘇核電西安交大產教融合聯合中心揭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202.shtm8月22日,江蘇核電-西安交大產教融合聯合中心揭牌儀式在江蘇田灣核電站舉行。西安交通大學來訪團隊現場調研田灣核電科技館,并與江蘇核電相關團隊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提升技術革新能力,更好地保
江蘇核電西安交大產教融合聯合中心揭牌
8月22日,江蘇核電-西安交大產教融合聯合中心揭牌儀式在江蘇田灣核電站舉行。西安交通大學來訪團隊現場調研田灣核電科技館,并與江蘇核電相關團隊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提升技術革新能力,更好地保障核電站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現場,江蘇核電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張毅在致辭時表示,將通過校企雙方通力合作,進一步探
西安交大加入中國高校科創聯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310.shtm10月1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科創大會在上海舉行。本次大會以“創新驅動自立自強”為主題,200余位知名院校和園區代表、國內外證券交易所負責人、業內
西安交大2024年春季綜合類雙選會舉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588.shtm3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學在中國西部創新港舉辦“‘千家單位 萬名學子’2024年春季綜合類雙選會”,吸引了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蘭州大學、山東大學、中國醫科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國內高校
西安交大舉辦“梧桐服務團”成立儀式
4月8日,時值西安交通大學123周年校慶,西安交大勞動教育主題活動暨“梧桐服務團”成立儀式在該校騰飛塔廣場舉行。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副校長鄭慶華、校長助理程建設出席。西遷老同志代表、校園文明督導隊和老年志愿者等離退休教職工代表、各相關部門領導、各書院、學院負責同志及學生代表300余人共
西安交大和中山大學發明新型線粒體探針
近日,西安交大生命學院教授劉健康的線粒體研究團隊與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巢暉合作,在國家“973”項目支持下,合成新型雙光子線粒體靶向探針—銥配合物,成功實現對細胞和線蟲的線粒體實時動態觀察。與商用探針相比,新型銥配合物探針細胞毒性低,具有雙光子激發特性,可用于實時標記和追蹤線粒體動態。
90歲校友向西安交大捐贈200萬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010.shtm近日,西安交通大學90歲高齡的校友朱國懷,鮐背之年仍心系母校,在91周歲壽辰即將到來之際,他向母校捐贈200萬元,獎勵學習成績優良、家庭貧困的交大學子,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創新人才。
西安交大縣域富民產業項目團隊開展調研
陜西省平利縣、洛川縣是國家鄉村振興示范創建縣,近年來兩縣堅持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振興,認真貫徹“一縣一業”發展思路,大力發展壯大縣域富民產業。8月26日至29日,在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燕連福教授和中國科學報社陜西記者站執行站長張行勇的指導下,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由2名教師,8名博士研究生
西安交大呂毅團隊:創新消化內鏡消融技術
? ? ? ? ? 西安交大呂毅教授作學術報告。 ? ? 2022年 年5月10日,李卓群(左一) 、張雨馳(中) 、王美茹(右)正在合力為比格犬進行內鏡下電脈沖消化道黏膜消融手術。 ? ? ? ?
西安交大呂毅團隊:創新消化內鏡消融技術
? ? ? ? ? 西安交大呂毅教授作學術報告。 ? ? 2022年 年5月10日,李卓群(左一) 、張雨馳(中) 、王美茹(右)正在合力為比格犬進行內鏡下電脈沖消化道黏膜消融手術。 ? ? ? ?
西安交大等獲得電光晶體的理想層狀疇結構
?a.PIN-PMN-PT單晶電光系數與其他晶體的對比,左上圖為PIN-PMN-PT晶體照片;b.基于PIN-PMN- PT單晶研制的電光調Q開關,作為對比,圖中給出了商用DKDP單晶和鈮酸鋰單晶電光開關照片和工作電壓。論文作者供圖電光晶體是電光調制器、電光開關、電控光束偏折器等重要電光器件中的核心
西安交大人工智能學院發布多項新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4/455743.shtm ?紫光展銳AI聯合實驗室揭牌 ?人工智能科研成果發布與展示 2021年4月8日,在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25周年、交通大學命名100周年暨交通大學遷校65周年,以
西安交大最新綜述:第三代PCR技術
自1985年 Mullis 發明了體外多聚酶鏈反應(PCR)至今, PCR在遺傳病、病原體、癌基因等分子診斷領域和法醫鑒定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今天的第三代PCR技術, 即絕對定量的數字化 PCR也備受關注。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近期發表綜述,介紹了 PCR 技術的發展
西安交大任曉兵團隊:“缺陷”讓材料更智能
任曉兵(前排中)和他的科研團隊。西安交通大學供圖 生活中,“缺陷”在所難免,構成世間萬物基礎的材料也是如此。 一個理想狀態的晶體,原子按照一定次序嚴格處在格點上,但在實際中,晶格往往會發生偏離,這種偏離被稱為“晶體缺陷”。 西安交通大學前沿院院長任曉兵團隊用一項歷時近十五年的研究成果告訴人們:
西安交大啟動“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創新工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4/455731.shtm ?啟動大會會場 ?現代產業學院、未來技術學院揭牌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致辭 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主持會議 4月8日,在西安交通大學
我國新技術將發力挑戰霧霾困局
本報訊(程洪莉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孫海華)一項有望有效應對霧霾困局的重大科研項目——由西安交通大學團隊歷時20年攻關,研制成功的“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日前正式啟動產業化步伐。此舉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有效應對長期困擾我們的燃煤利用造成的空氣污染,以及在冬季供暖期大大加劇的霧霾
西安交大Science子刊發表神經學研究新成果
來自西安交通大學、多倫多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揭示了神經性疼痛的分子根源,證實其是由于大腦島葉皮質(Insular Cortex)中突觸NMDA受體增加所導致。從而為推動開發出有潛力的靶向治療指明了新方向。研究論文發表在5月14日的《科學信號》(Science Signaling
西安交大將采購3000萬元分析測試儀器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高校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研討會上獲悉,西安交通大學在985三期工程期間,擬建世界一流學科3到5個,兩個學術特區,對此的經費總體預算將達24.6億。其中,專項經費中的一半費用將主要用于學科建設過程中的儀器設備的購置。 另據透露,2011年,西安交通大學的設備購置預算約為1億元,其中分
西安交大院士學者發布24項重大科學問題
今天,在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20周年暨遷校60周年之際,該校5位院士和6位專家學者聯合發布了21世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的24項重大問題。 此次提出的自然科學重大問題,涉及制造、能源、機器人、航天航空等6個領域的12個重大問題,均為當前世界科技工作者亟須解決的難題,也是該校科研團隊長期堅持探索
西安交大研發“超臨界水蒸煤”有效促減霾
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歷時20年研發的“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正式對接產業,此舉對治污降霾及粗放型能源產業轉型起到積極作用。 中國作為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改變,傳統的煤炭利用方式不可避免地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從而增加了霧霾等環境問題治理的難度。 西安
西安交大觀測到基因組中的“暗物質”
10月6日,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教授葉凱等在人類基因組變異研究領域取得階段性突破結果,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該研究具備的一套較為完整的基因組變異集合,為人們提供了研究大型基因組結構變異影響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在鑒定出的190萬個大型的基因組變異中,包括大片段DNA缺失、跳轉DNA或者憑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