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開創監測數據造假入刑處罰先河
山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感動山東人物(群體)和最具影響力的事件日前公布,“在全國率先開展環境監測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從167個評選名單里脫穎而出,上榜最具影響力的40個事件。 此次活動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省委改革辦、省委黨史研究院等部門聯合開展,最具影響力事件選取在山東改革開放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重大舉措、重大成就,覆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和黨的建設等各個領域。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安德對記者說:“被評為山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事件,既是對全省環境監測監控工作敢于嘗試、改革創新的肯定,也是對全省生態環境工作勇于擔當、銳意進取的鼓勵。我們將不斷深化改革,全面建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建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確保環境監測機構和人員獨立公正開展工作,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 改革監測體制機制,擠干監測數據水分 記者在泉城廣場環境空氣質量自......閱讀全文
山東嚴防嚴懲監測數據造假
“按照‘創新機制、健全法規,多措并舉、綜合防范,明確責任、強化監管’的基本原則,到2020年,通過深化改革,全面建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建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確保環境監測機構和人員獨立公正開展工作,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
山東打擊數據造假快準細狠-查處數據造假案38起
根據《環境監察稽查辦法》第十九條的規定,環境保護部日前通報表揚了7家在打擊污染源自動監控弄虛作假行為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并要求各地環保部門以他們為榜樣,精準執法,抓準監測數據造假關鍵點。本報已報道過其中一家單位的執法經驗,本期將集中報道山東和河北的經驗。山東省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是7家中唯一一家直接
山東:開創監測數據造假入刑處罰先河
山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感動山東人物(群體)和最具影響力的事件日前公布,“在全國率先開展環境監測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從167個評選名單里脫穎而出,上榜最具影響力的40個事件。 此次活動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省委改革辦、省委黨史研究院等部門聯合開展,最具影響力事件選取在山東改革開放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
山東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零容忍”-造假將移交公安
今年環保部門將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行為實施“零容忍”,確保數據真實準確。 據山東人民廣播電臺《山東新聞》報道,山東省環保廳副廳長周杰表示,為了杜絕環保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省環保廳將與公安部門聯動工作,加大對排污企業監測數據造假的查處力度:“我省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持”零容忍“態度,采取獨立調
山東去年查處15起監測數據造假案
輸液管和針頭是日常生活中治病救人的醫療器材,然而在有的公司卻成了在環境自動監測數據上弄虛作假的重要工具。也有一些公司通過人為修改自動監測系統工控機組態軟件參數,嚴重干擾自動監測設備的正常運行……這些造假行為在環境執法人員面前“原形畢露”。 記者日前了解到,2014年,山東省環保廳共查處破壞或干
山東環保數據打假:用技術創新反制技術造假
石敬華很忙。 作為山東省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污染源監控室主任,他忙數據分析,忙執法檢查,還忙著到全國各地講課——現在,他已經是打擊污染源監測數據造假的專家。 石敬華長得粗壯敦實,身上都是故事。記者跟著他、磨著他,連續地走、不斷地看、起勁地聊。 不到3年時間,山東省查處環保監測數據造假案件36
山東環保廳聯合公安部門打擊環保數據造假
兩名身著警服的公安人員和一名環保執法人員一起進入一家企業廠門口傳達室,出示執法證后,告知門衛打開廠門并不得通知廠內有關人員,然后向廠外等候的載有山東省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技術人員的車輛發出進入指令…… 封鎖消息 突擊檢查 3月初,3輛汽車飛馳在濟菏高速公路上,車內既有山東省環保廳政法處
人為修改監測系統參數-山東兩企業數據造假被抓
輸液管和針頭本應是治病救人的醫療器材,然而山東省莒州水泥有限公司卻將它們變成了環境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工具。 無獨有偶,濱州天鴻熱電有限公司通過人為修改自動監測系統工控機組態軟件參數,嚴重干擾了自動監測設備的正常運行。 近日,這兩家企業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被山東省環保廳檢查人員抓了現行。 山
山東環保部門尾氣檢測數據造假-問題檢測設備是主因
去年以來,機動車尾氣檢測被曝成了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的“重災區”。盡管《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但機動車尾氣檢測數據造假問題恐怕不能就此拉上帷幕。 國家“機動車排放簡易工況檢測裝備國產化項目”總負責人、北京中關村空氣污染防控聯盟理事會主席顏梓清告訴法治周末
大數據能否破解數據造假難題?
林宣雄,1962年9月生,江蘇宜興人,西安交通大學環保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獲陜西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1999年主持研發的“國家環境監理信息系統”被確定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同年獲省優秀軟件人才稱號;2003年獲首屆省優秀青年科技創新獎;2008年承擔環境保護部節能減排核心重大軟件
讓數據造假無所遁形
又見數據造假。近日有媒體報道,國務院第十八督查組在湖南省醴陵市督查時發現長江流域的淥江王坊水質自動監測站涉嫌監測數據造假。圖片來源于網絡 按理說,有石嘴山、臨汾監測數據造假等案件的“前車之鑒”,后來者不該再碰雷區。但現在看來有人依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根據湖南省環保廳官網資料顯示,長江流
環保數據-多少企業在造假?
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6月11日發布《關于對2013年脫硫設施存在突出問題企業予以處罰的公告》,對2013年脫硫設施存在突出問題的19家企業予以處罰。據悉,這19家企業的罰脫硫電價款或追繳排污費合計4.1億元,并實行掛牌督辦,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依法從重處罰。 在19家上榜
數據造假-該承擔什么責任?
一是罰款。 例如《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條規定,在接受監督檢查時弄虛作假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規定行使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責令改正,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是拘留。 《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三條和《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規定,對篡
尾氣檢測數據想造假?難了!
昨日,廣州市環保局在官網發布《關于實施機動車排氣污染定期檢查與維護制度的通告(征求意見稿)》,據悉,廣州機動車尾氣監測數據已實現環保、交通和交警三個部門的數據庫聯網,這樣一來,尾氣檢測數據上傳后,交通和交警兩個系統立馬就知道尾氣檢測是否合格。 三方聯網可杜絕造假 根據《意見稿》,廣州目前
山東空氣質量由第三方監測-不用擔心數據造假
昨天下午3點,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山東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活動,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郭樹清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郭樹清在介紹到山東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時說,山東發揮自己的特點,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科學系統制定了分階段、逐步加嚴的水污染、大氣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方案。淮河海河流域治理,淮河
嚴厲打擊監測數據造假行為
監測數據造假不僅誤導政府環境管理和決策工作,使一些地方環境監測數據和群眾的感受成為“兩張皮”,而且使違法企業逃脫應有的處罰、守法企業效仿跟風造假,導致出現“劣幣驅除良幣”現象。 近期,環境保護部組織各地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部門加大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對發現的數據弄虛作
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的背后
日前,山西省臨汾市環保數據造假事件塵埃落定。臨汾市環保局原局長和第三方運維有關人員均被刑事處理。這是繼陜西省西安市數據造假之后,又一起引發社會各界關注的事件。圖片來源于網絡 “環境監測活動客觀評價生態環境工作成效,已成為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只要考核就涉及排名,屬于敏感事項,容易發生造假
河北在線監測數據造假-無處遁形
河北省環保廳在全省97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口安裝水質自動采樣器,同步建立采樣器信息管理平臺,保存水質自動采樣的留樣記錄及開關門記錄,實現了對水質自動采樣器的遠程設置及控制。 此舉旨在及時發現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自動監控設備數據造假、偷排偷放等環境違法行為。 同步留樣定時采樣,遏制企業在線
多措并舉制止環境數據造假
污水處理廠是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的基礎性設施,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降低運營成本理應從提高污水處理技術、強化運營管理上下工夫。然而,目前在國內有些地方的個別污水處理廠卻心存僥幸,妄圖在自動監測設備上動手腳,擾亂自動監測設備正常運行,最終逃不過環境執法人員的“法眼”。 最近,山東省環保廳便
網友稱穹頂之下大量數據造假
無論這個紀錄片是要干什么,但最起碼的要求是事實和數據要真實正確。數據的誤差固然不可避免,但是如果是故意的造假,那么就一定要問一下,為什么要故意造假? 恰恰在這個問題上,很多網友指出了這個紀錄片中大量數據是通過故意的誤讀甚至直接篡改,誘導讀者得出錯誤的結論。 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一篇文
清除環境監測數據造假之“霾”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6日聯合發布《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頗受外界關注的是,《解釋》將重點排污單位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干擾自動監測設施,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作為嚴重污染環境的情形;違反國家規定,強令、指使、授意他人實施修
從源頭堵住環境監測數據造假
西安環保數據造假案有了結果。因用棉紗封堵空氣質量監測儀,西安7名基層環保工作者被判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并承擔法律責任。環保部表示,這是該部聯合公安部歷時15個月重點督辦的環境質量監測數據造假被追究刑責的第一案,必將對地方政府和環保系統起到強烈震懾和有效警示作用。 環境監測數據是環境治理的“晴
監測數據屢屢造假-咋就不長記性?
在環保領域,監測數據的造假并不是一個新現象,每次曝光總能引來一陣議論。曝光、查處、再曝光……進入這樣的循環,不是環保部門所愿,但破解之道在哪里,卻似乎一直缺乏明確的答案。 “天津、廊坊在線監測數據造假等違法行為依然存在”,出現在環保部督查情況中的這句話,又透著怎樣的信息? 監測數據造假行為屢
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坑害了誰
排水口“吐”著臟水,煙囪冒著黑煙,在線監測設備卻顯示達標排放。檢測軟件“動手腳”、空氣樣本作弊、人為設定污染上線……2015年2658起監測數據造假案例被環保部門“揪出”,17個省(區)市對發現的問題立案78起。日前,環保部通報15起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典型案例。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
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起底:企業偽造數據花樣多
“前不久,我們通過在線監測,發現一家企業的排放數據超出正常范圍,系統也自動報警。但到企業調查時,他們死不承認。最后通過調閱現場監控視頻,只用了幾幀圖片,就證明有人做了手腳。到了這個程度,這家企業的負責人不得不承認篡改了數據。”去年12月29日,河南省環境在線監控中心執法人員趙娜對《第一財經日報》
數據真實性飽受質疑-環境數據造假歪風待剎
日前,福建省環保廳披露,福建馥華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涉嫌篡改、偽造污染源監測數據,企業內的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不正常運行,弄虛作假。 對此類問題,環保部多次要求嚴肅處理,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也已于2015年1月1日開始施行。但是,環境監測數據造假這個老問題,似乎依舊還很嚴重。原因何
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須“零容忍”
據報道,2015年1月1日實施的新環保法明確對數據造假“明正典刑”,一年里有2658起監測數據造假案例被環保部門“揪出”,17個省區市對發現的問題立案78起。 不少網民表示,環境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的保障,是保護環境的底線,對數據造假必須零容忍。保證環保監測數據真實性,一方面要實時公開環保監測
食藥監總局:嚴查藥品臨床試驗數據造假
本報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陳海波20日從食藥監總局獲悉,為杜絕藥品注冊申報造假行為,食藥監總局日前發布公告稱,將進一步開展藥品臨床試驗數據自查和核查工作。藥物臨床試驗申請人和藥品注冊申請人對臨床試驗數據真實性承擔全部法律責任。在核查中發現擅自修改數據、瞞報數據、虛假數據以及數據不可溯源等弄虛作假
對環保監測數據造假要窮追猛打
環保部18日向媒體公布8起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典型違法案例,案件全部移交公安機關處理,10名相關責任人被處以刑事或行政拘留。 污染監控數據造假,不僅使環保監測體系名不副實,使公帑打了水漂,更會誤導公眾,后果相當嚴重。環保部此次通報的8起環保數據造假違法案例,暴露出一些地方環保領域仍
日立集團企業曝產品檢測數據造假
日立集團的大型化工企業——日立化成公司29號承認,公司篡改了其生產的大約六萬個工業用鉛蓄電池的檢測數據,并將這些與實測值不符的數據填入提交給客戶的檢測報告。購買這些電池的客戶大約500家,電池主要用于工廠等的應急備份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