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化因子及其受體的功能免疫細胞的定向遷移是機體免疫應答發生和完成的必須條件。趨化因子是一類控制細胞定向遷移的細胞因子。其功能行使由趨化因子受體介導。趨化因子與其受體的相互作用控制著各種免疫細胞在循環系統和組織器官間定向遷移, 使之到達感染、創傷和異常增殖部位, 執行清除感染源、促進創傷愈合和消滅異常增殖細胞、維持組織細胞平衡的功能。趨化因子及其受體的表達和功能異常,將導致免疫細胞不能在正確的位置行使正確的功能。因此趨化因子系統在免疫系統功能行使的各個環節中處于關鍵地位,并由此在病原體的清除、炎癥反應、病原體感染、細胞及器官的發育、創傷的修復、腫瘤的形成及其轉移、移植免疫排斥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以趨化因子及其受體分子為控制靶點,通過激活或拮抗趨化因子受體的信號傳導來調控趨化因子系統的功能,可望用于控制和治療相關疾病。趨化因子與趨化因子受體趨化因子是一類能趨化細胞定向移動的小分子分泌蛋白,由70至......閱讀全文
5 .5 趨化因子對組織細胞及腫瘤細胞的趨化作用趨化因子除了對免疫細胞有定向趨化作用外,對其它能夠表達相應趨化因子受體的組織細胞都具有趨化作用。如前面提到的ELR-CXC類趨化因子對內皮細胞的趨化作用。SDF-1對胚胎期神經細胞的趨化能力使之在中樞神經系統神經網絡的發育中起重要作用。長期以
常用生物軟件(windows)全面介紹一、基因芯片1、基因芯片綜合分析軟件。 ArrayVision 7.0 一種功能強大的商業版基因芯片分析軟件,不僅可以進行圖像分析,還可以進行數據處理,方便protocol的管理功能強大,商業版正式版:6900美元。 Arraypro 4.0
簡介:什么是PCR芯片?實時定量PCR是檢測基因表達zui靈敏,zui可靠的方法。通過在試驗過程中,實時監測熒光染料的信號變化,反映樣品中的基因拷貝數。實時定量PCR線性范圍廣(能達到5個數量級),因此可以檢測同一樣品中表達量極低的基因和表達量很高的基因。但是,由于實時定量PCR需要制備
幽門螺桿菌研究進展幽門螺桿菌及其感染 1 概述 胃細菌學的研究,長期來是一個被忽視的領域。1983年Marshall和Warren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檢標本中分離到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對這一領域重要的突破。此后不久即在國際消化病學界引起了巨大轟動,
液相芯片,也稱為微球體懸浮芯片(suspension array,liquid chip),是基于xMAP(flexible MultiAnalyte Profiling)技術的新型生物芯片技術平臺,它是在不同熒光編碼的微球上進行抗原抗體、酶底物、配體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1月23日,“第一屆全國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儀器與應用學術大會”在北京京儀大酒店開幕。此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儀器與技術應用分會、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北京理化分析測試學會承辦。此次會議將持續到24日,會議將圍繞國內外食品安全與營養
液相芯片,也稱為微球體懸浮芯片(suspension array,liquid chip),是基于xMAP(flexible Multi Analyte Profiling)技術的新型生物芯片技術平臺,它是在不同熒光編碼的微球上進行抗原 抗體、酶 底物、配體 受體的結合
趨化因子及其受體的功能免疫細胞的定向遷移是機體免疫應答發生和完成的必須條件。趨化因子是一類控制細胞定向遷移的細胞因子。其功能行使由趨化因子受體介導。趨化因子與其受體的相互作用控制著各種免疫細胞在循環系統和組織器官間定向遷移, 使之到達感染、創傷和異常增殖部位, 執行清除感染源、促
5.核酸探針雜交技術原理 根據完成雜交反應所處介質的不同,分成固相雜交反應和液相雜交反應。固相雜交反應是在固相支持物上完成的雜交反應,如常見的印跡法和菌落雜交法。事先破碎細胞使之釋放DNA/RNA然后把裂解獲得的DNA/RNA固定在硝基纖維素薄膜上,再加標記探針雜交,依顏色變化確定結果,該法是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新的細菌診斷技術和方法已廣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鑒別。傳統的細菌分離、培養及生化反應,已遠遠不能滿足對各種病原微生物的診斷以及流行病學的研究。近年來國內外學者不斷努力,已創建不少快速、簡便、特異、敏感、低耗且適用的細菌學診斷方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2月19日,由分析測試百科網主辦、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檢驗檢測技術專業委員會協辦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方法及產品開發進展》主題網絡研討會盛大開幕。2月19日開幕,來自全國各省市疾控中心、醫院、制藥企業、第三方檢測機構、科研院所以及企業的千余老師參會,反響熱烈
環狀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種新興的內源性非編碼RNA(noncoding RNA,ncRNA),是繼microRNA (miRNA)以及long noncoding RNA (IncRNA)后非編碼RNA家族中極具研究潛力的新成員。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環狀RNA具
個體化醫學檢測目前國內既有經CFDA批準的商品試劑,也有實驗室自建試劑方法 , 但實驗室對LDTs 、性能驗證和性能確認等概念通常比較模糊,如何去做性能驗證和性能確認,以及在什么情況下做,性能驗證的合格判決斷標準等,也不清楚。本文就上述方面談一點個人的理解和思考。 個體化醫學(personal
基因克隆的常用方法 基因(gene)是遺傳物質的最基本單位,也是所有生命活動的基礎。不論要揭示某個基因的功能,還是要改變某個基因的功能,都必須首先將所要研究的基因克隆出來。特定基因的克隆是整個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學的起點。本文就基因克隆的幾種常用方法介紹如下。
3. 慎重向環境釋放未經事先批準的轉基因植物是不能夠釋放到環境中去的。在歐洲,2001/18 號歐盟指令( 見注 7 ) 專門規定了慎重向環境中釋放轉基因植物。該指令涵蓋了兩種類型的環境釋放: 實驗釋放 ( B 部分)和投放市場的商業釋放( C 部分)( 見注 8) 。對于每個授權的 B 釋
一、 實驗準備1. 標本制備:2. zui小化非特異性結合: 二、凋亡1.凋亡的檢測方法:網站和其它2.PI染色法3.Annexin V 法4.TUNNEL法 三、細胞因子1.激活的細胞因子2.CBA 四、血小板
實驗方法原理 實驗步驟 一、使用大腸桿菌生產外源蛋白 有越來越多的細菌表達系統可用于外源蛋白的生產。影
細菌表達系統有各種各樣的載體和宿主菌可供選擇,大部分工程菌的增殖時間短, 不僅便于快速評價實驗結果,而且降低了技術和設備無菌要求的嚴格性。經過簡單的調整, 許多在實驗室規模下具有的這些內在優點在大規模的自動生產過程中也具有 。實驗步驟一、使用大腸桿菌生產外源蛋白有越來越多的細菌表達系統可用于外源蛋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全世界約有60%的人死于癌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這4大類疾病,而癌癥則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2008年全球死于癌癥的患者達760萬人,占全球死亡人數的13%,我國衛生部第三次全國死因調查結果也顯示,癌癥已成為我國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
曾慶平 有很多非專業或跨專業人士對于人類為何數十年攻克不了艾滋病難題感到迷惑不解,那是因為他們不太了解艾滋病毒致病的“特洛伊木馬”機制。 艾滋病毒之所以能“摧毀”人類的免疫系統,是因為它們專門感染并殺死免疫細胞。不過,只要它們在免疫細胞內復制并產生新的病毒,人體都能立即識別它們并設法
RT2 PCR Profiler Arrays可用于生物學和醫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包括:癌癥研究、炎癥和細胞因子分析、干細胞研究、神經生物學、信號轉導通路研究、細胞黏附和細胞遷移、生物標記分子篩選和驗證截止目前,QIAGEN 擁有專利申請的PCR Ar
《Science》剛剛公布的十大科學突破中,占據首位就是細胞重新編程技術(iP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這一才初初“面世”一年的干細胞 技術引發了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極大震動,引用《科學》雜志負責新聞的副主編Robert Coontz的話就是“這項研
隨著人類基因組測序工作的基本完成,功能基因組學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而基因表達的調控又是功能基因組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要想提供蛋白因子直接調控的證據,需要直接檢測蛋白質-DNA的相互作用,而染色質免疫沉淀技術(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就是一種研
分子診斷與治療是當代醫學發展的必然 縱觀醫學診斷和治療學科的發展歷程,正是由于包括物理學、化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在內的一個個猶如星斗般燦爛的重大發現和發明,才使得醫學診斷與治療學科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發展與完善。 分子診斷學發展歷程 以DNA雙螺旋結構的模型提出為標志,分子
2014年度北京質譜年會于2014年3月21~22日在北京拉斐特城堡酒店隆重開幕。本次質譜年會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北京質譜分會主辦,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北京質譜中心協辦。來自各大科研機構、院校、廠商的科研工作者們近400人參加并聆聽了年會開
免疫系統是由先天免疫系統和適應性免疫系統組成的保護機體免受外界病原體侵害的系統。硬骨魚類生活在病原菌豐富的水環境中,廣泛接觸多種病原菌,先天免疫系統在硬骨魚類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吞噬作用是先天性免疫應答的重要機制之一,它通過吞噬細胞吸收病原體,降解攝入的病原體,激活免疫應答。這一進展始于模式
一、RNA 制備 模板mRNA 的質量直接影響到cDNA 合成的效率。由于mRNA 分子的結構特點,容易受RNA 酶的攻擊反應而降解,加上RNA 酶極為穩定且廣泛存在,因而在提取過程中要嚴格防止RNA 酶的污染,并設法抑制其活性,這是本實驗成敗的關鍵。所有的組織中均存在RNA 酶,人
PCR技術必須有人工合成的合理引物和提取的樣品DNA,然后才進行自動熱循環,最后進行產物鑒定與分析。引物設計與合成目前只能在少數技術力量較強的研究院、所進行,臨床應用只需購買PCR檢測試劑盒就可開展工作,PCR自動熱循環中影響因素很多,對不同的DNA樣品,PCR反應中各種成份加入量和溫度循環參數均不
作者:劉亦芬 高斌 劉璉單位:劉亦芬(100091 北京,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檢驗科);高斌(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劉璉(安徽醫科大學微生物教研室)關鍵詞:腎綜合征出血熱;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Hantaan病毒 【 摘要 】 目的 研究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患者的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免疫
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的進展加深了我們對許多疾病的了解,并且導致了免疫新策略的產生,免疫學檢測方法可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測定。本文盤點了與免疫學有關的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匯總。 一、GST pull-down實驗 GST是指谷胱甘肽巰基轉移酶,GST pull-down實驗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