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粒轉化
[ 基本原理 ] 將質粒 DNA 導入細菌的過程稱為轉化( Transformation )。此感受態細菌細胞在 CaCl 2 低滲溶液中膨脹為球狀(感受態細菌的制備,見前)。質粒 DNA 與 CaCl 2 形成抗 DNase 羥基 - 磷酸鈣復合物黏附于細菌表面,經 42℃ 短時間熱沖擊處理,促進細胞吸收 DNA 復合物。在豐富培養基上生長數小時后,球狀細胞復原并分裂增殖。被轉化的細菌中,外源基因得到表達。在選擇性培養平板上,可選出所需的轉化子(即含有質粒 DNA 的細菌)。鈣處理的感受態細胞,一般每微克 DNA 能獲得 10 5 ~ 10 6 個轉化子。除化學方法轉化細菌外,還有電穿孔法( Electroporation ),其轉化率可高達 10 9 ~ 10 10 個轉化子 /μg 質粒 DNA 。 [ 器材 ] 1 .培養皿 2 .恒溫培養箱 [ 試劑 ] 1 . LB 培養基 2 .選擇性 L......閱讀全文
質粒轉化
[ 基本原理 ] 將質粒 DNA 導入細菌的過程稱為轉化( Transformation )。此感受態細菌細胞在 CaCl 2 低滲溶液中膨脹為球狀(感受態細菌的制備,見前)。質粒 DNA 與 CaCl 2 形成抗 DNase 羥基 - 磷酸鈣復合物黏附于細菌表面,經 42℃ 短時間熱沖
質粒轉化步驟
質粒的轉化,滿滿干貨原理:在受體細胞經過化學試劑或者電擊處理等方法處理后,受體細胞的膜通透性發生改變,質粒DNA或者以其為載體的重組DNA分子,進入到細菌體內而實現擴增。感受態細胞:是指細胞自然或者經過誘導處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一種生理狀態。在基因工程中,用于轉化的受體菌(Restriction-
質粒轉化步驟
質粒的轉化,滿滿干貨原理:在受體細胞經過化學試劑或者電擊處理等方法處理后,受體細胞的膜通透性發生改變,質粒DNA或者以其為載體的重組DNA分子,進入到細菌體內而實現擴增。感受態細胞:是指細胞自然或者經過誘導處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一種生理狀態。在基因工程中,用于轉化的受體菌(Restriction-
質粒轉化的定義
中文名稱質粒轉化英文名稱plasmid transformation定 義將外源質粒導入原核細胞的過程。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方法與技術(二級學科)
質粒DNA的轉化
實驗概要本實驗將人Bcl-2重組質粒轉化DH5α擴增菌,轉化后在含Amp的培養基上進行篩選,生長的菌落即為含重組質粒的工程菌。含人Bcl-2重組質粒的DH5α菌用于質粒DNA的擴增,獲得的質粒將作為限制性內切酶的酶切底物DNA。實驗原理轉化是將外源DNA分子導入到受體細胞,使之獲得新的遺傳特性的一種
耐藥質粒-DNA轉化實驗
耐藥質粒 DNA轉化實驗 本實驗學習將質粒DNA分子轉入大腸桿菌的方法及如何篩選帶有質粒DNA的細胞克隆,即轉化子。 【原理】 受體菌Ecoli RRI 在低溫條件下經Ca++ 處理,可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利于受體菌對DNA的攝取,這種經Ca++ 處理的細菌稱感受態菌。pBR322 質粒
耐藥質粒DNA的轉化
實驗概要本實驗介紹了將質粒DNA分子轉入大腸桿菌的方法及如何篩選帶有質粒DNA的細胞克隆,即轉化子。實驗原理受體菌Ecoli RRI ?在低溫條件下經Ca ? 處理,可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利于受體菌對DNA的攝取,這種經Ca ? 處理的細菌稱感受態菌。pBR322 ?質粒帶有氨基芐青霉素(Ap)和四
質粒-DNA-的轉化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轉化活性是檢測質粒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標,在基因克隆技術中,轉化(transformation)是特指以質粒 DNA 或以它為載體構建的重組質粒 DNA(包括人工染色體)導入細胞的過程, 是一種常用的基本實驗技術。 該過程的關鍵是受體細胞的遺傳學特性及其所處的生理狀態,用于轉化的受體細胞一般
質粒的酵母直接轉化
實驗方法原理將待測基因與Gal4或LexA或其他合適蛋白的DNA結合域融合構建誘餌質粒;將誘餌質粒轉化缺乏報告基因啟動子的酵母細胞株中,選擇被轉化的酵母;再將文庫質粒轉化到酵母中實驗材料單菌落試劑、試劑盒PLATE溶液載體DNA轉化質粒DNA儀器、耗材離心管離心機實驗步驟1、 用牙簽從平板中挑取單菌
質粒-DNA-的轉化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轉化活性是檢測質粒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標,在基因克隆技術中,轉化(transformation)是特指以質粒 DNA 或以它為載體構建的重組質粒 DNA(包括人工染色體)導入細胞的過程, 是一種常用的基本實驗技術。 該過程的關鍵是受體細胞的遺傳學特性及其所處的生理狀態,用于轉化的受
質粒的酵母直接轉化
1.用牙簽從平板中挑取單菌落(直徑2~3mm),轉移到1.5ml的無菌離心管中。2.將10μl載體DNA(100μg)與10μl轉化質粒DNA混合,振蕩均勻。(若轉化DNA是用未經RNA酶處理的“mini-prep DNA”方法制得,則不需加載體DNA)。3.加0.5ml PLATE溶液,振蕩。PL
轉化質粒濃度多少合適
100微克到500微克。
質粒轉化大腸桿菌
該實驗主要有兩個用途:1.重組質粒的鑒定。當質粒的重組或其它載體重組后,通常會發生質粒的重組失敗,包括質粒的自身環化。因而要求進行篩選,把重組成功的質粒找出來。在目前常用的質粒和其它載體中含有相應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一旦重組成功,質粒環化(包括自身環化),抗生素抗性基因表達,被轉化的大腸桿菌便具備抗相
質粒的轉化及轉化子的鑒定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熱激法:大腸桿菌在0 ℃ CaCl2低滲溶液中,菌細胞膨脹成球形,轉化混合物中的DNA形成抗DNase的羥基-鈣磷酸復合物粘附于細胞表面,經42 ℃短時間熱沖擊處理,促進細胞吸收DNA復合物,在豐富培養基上生長數小時后,球狀細胞復原并分裂增殖。在被轉化的細胞中,重組子基因得到表
質粒的轉化及轉化子的鑒定實驗——電轉化法
實驗方法原理電轉化法:外加于細胞膜上的電場造成細胞膜的不穩定,形成電穿孔,不僅有利于離子和水進入細菌細胞,也有利于孔DNA等大分子進入。同時DNA在電場中形成的極性對于它運輸進細胞也是非常重要的。實驗材料外源片段與載體的連接產物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試劑、試劑盒X-galAmpLA培養基水抗生素儀器、耗
rna污染是否影響質粒轉化
是。質粒抽提的目的是去除RNA,將質粒與細菌基因組DNA分開,去除蛋白質及其他雜質,以得到相對純凈的質粒。
哪個長度質粒轉化效率最高
線性。質粒的大小和質量線性化還是超螺旋會影響轉染結果,超螺旋質粒的轉染效率比線性DNA高得多,特別是瞬時轉染,而線性化DNA的長度質粒轉化效率最高。
重組質粒的電轉化法
首先,將0.1cm的電擊杯放在冰上進行預冷,凍存的感受態細胞取出冰上溶解。2然后,用100微升的感受態細胞加入1微升純化的連接液,或者加入0.5微升未純化的連接液,小心混勻,在冰上放置二十分鐘。3然后,將混合液加入預冷的電擊杯中,注意擦干杯外的水,防止電火花,放入電轉化儀的反應槽內,接上電源。4然后
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
實驗材料 外源DNA 片段試劑、試劑盒 連接反應緩沖液T4 DNA 連接酶X-gal儲液IPTG儲液麥康凱選擇性培養基儀器、耗材 恒溫搖床臺式高速離心機恒溫水浴鍋電泳裝置電熱恒溫培養箱電泳儀移液槍eppendorf管
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
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主要用于獲得含有目的基因連接的重組子。實驗方法原理用特定的限制性內切酶切割載體DNA和外源DNA片段并進行純化,于體外使兩者相連接(若用T-載體,可直接用純化的PCR產物進行連接),轉化宿主細菌后,利用藍白斑篩選原理對重組子進行挑選。由于載體上帶有Amp'和lacZ
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
第一節 概 述質粒具有穩定可靠和操作簡便的優點。如果要克隆 較小的DNA 片段(<10kb)且結構簡單,質粒要比其它任何載體都要好。在質粒載體上進行克隆 ,從原理上說是很簡單的,先用限制性內切酶切割質粒DNA 和目的DNA 片段, 然后體外使兩者相連接, 再用所得到重組質粒轉化細菌,即可
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
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主要用于獲得含有目的基因連接的重組子。實驗方法原理用特定的限制性內切酶切割載體DNA和外源DNA片段并進行純化,于體外使兩者相連接(若用T-載體,可直接用純化的PCR產物進行連接),轉化宿主細菌后,利用藍白斑篩選原理對重組子進行挑選。由于載體上帶有Amp'和lacZ
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
實驗概要本技術以pBS質粒、E. coli DH5α為例介紹了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實驗原理本實驗所使用的載體質粒DNA為pBS,轉化受體菌為E.coli DH5α菌株。由于pBS上帶有Ampr 和lacZ基因,故重組子的篩選采用Amp抗性篩選與α-互補現象篩選相結合的方法。因pBS帶有Amp
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
第一節 概 述質粒具有穩定可靠和操作簡便的優點。如果要克隆 較小的DNA 片段(<10kb)且結構簡單,質粒要比其它任何載體都要好。在質粒載體上進行克隆 ,從原理上說是很簡單的,先用限制性內切酶切割質粒DNA 和目的DNA 片段, 然后體外使兩者相連接, 再用所得到重組質粒轉化細菌,即可完成。但在實
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
材料、設備及試劑 一、 材料 外源DNA片段: 自行制備的帶限制性末端的DNA溶液,濃度已知; 載體DNA: T-vector(Ampr ,lacZ),自行提取純化,濃度已知; 宿主菌: E. coli DH5α,或JM系列等具有α-互補能力的菌株。 二、 設備 恒溫搖床,臺式高速離心機,恒
重組質粒的轉化、篩選和鑒定
一、實驗目的1、學習克隆工作中最常用的雙酶切;2、學習將外源基因與質粒連接方法及操作技術;3、學習氯化鈣法制備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的技術;4、了解細胞轉化的概念及其在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意義。5、外源質粒DNA轉入受體菌細胞的技術以及篩選轉化體的技術。6、學習鑒定重組子的方法。二、 實驗原理重組子的建立
酵母菌落直接質粒轉化法
酵母菌落直接質粒轉化法1.用牙簽從平板中挑取單菌落(直徑2~3mm),轉移到1.5ml的無菌離心管中。2.將10μl載體DNA(100μg)與10μl轉化質粒DNA混合,振蕩均勻。(若轉化DNA是用未經RNA酶處理的“mini-prep DNA”方法制得,則不需加載體DNA)。3.加0.5ml PL
質粒DNA的轉化和染色體DNA的轉化差異
質粒DNA的轉化和染色體DNA的轉化有顯著的不同。在一般情況下前者的轉化效率遠遠低于后者。但如果先用一定濃度的鈣離子處理大腸桿菌細胞,再用質粒DNA和染色體DNA對它做轉化實驗則情況恰好相反。此外,質粒DNA很容易進入去掉了細胞壁的細菌的原生質體,說明對它的吸收并不通過專門的接受位點;質粒DNA的轉
質粒的轉化及轉化子的鑒定實驗——熱激法
質粒的轉化是指將質粒或以它為載體構建的重組子導入細菌的過程。將連接產物轉化到感受態細胞中,實現重組克隆的增殖,便于后續分子操作(1)用于基因的克隆增殖;(2)篩選目的細胞。實驗方法原理熱激法:大腸桿菌在0 ℃?CaCl2低滲溶液中,菌細胞膨脹成球形,轉化混合物中的DNA形成抗DNase的羥基-鈣磷酸
質粒轉化的其他方法有哪些
一般轉化有電轉化也化學轉化兩種,此外也有利用噬菌體來轉化的篩選看你用的是什么篩選標記,常用的是抗生素篩選,也有營養缺陷性篩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