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改善城市人居環境,促進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吉林省日前出臺《吉林省推進地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方案》,全文如下: 各市(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城管執法局)、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教育局、商務局、文明辦、團委、婦聯、機關事務管理局,長白山管委會住房城鄉建設局、發展改革局、生態環境局、教育局、商務局、文明辦、團委、婦聯、機關事務管理局,長春新區城管執法局、發展改革局、生態環境局、教育局、商務局、文明辦、團委、婦聯、機關事務管理局,各縣(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城管執法局)、發展改革局、生態環境局、教育局、商務局、文明辦、團委、婦聯、機關事務管理局: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建城[2019]56號)精神,進一步推進我省生活垃圾分類......閱讀全文
垃圾分類 廣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4月施行 處罰 個人:不按規定分類投放城市生活垃圾,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每次50元罰款。 單位:不按規定分類投放城市生活垃圾,處以每立方米500元罰款。 目標 今年:垃圾分類率力爭達50%。 明年:建立完善的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系統。
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2015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統計,2014年,全國244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超過1.6億噸(不包括循環利用價值較高的再生資源)。其中,廣東省產生量1860萬噸,廣州市產生量430.2萬噸(回收再生資源總量約250萬噸)。 面對“垃圾圍城”的難題,經
廣州南華西街擺放的分類垃圾桶(資料圖片)。 廣州市城管委主任、書記李廷貴。 今年年底前,全市12個區(市)將增加至131條街道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其中重點抓好50條先行推廣實施街道、100個先行推廣實施生活小
生活垃圾分類和禁止洋垃圾入境嚴控固體廢物進口兩項制度均有利于改善環境質量,提升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回顧我國固體廢物進口歷程,禁止洋垃圾入境嚴控固體廢物進口是我國新時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必然要求,對我國垃圾分類的主要啟示是: (1)再生資源應回歸其“生活垃圾重要組成部分”的本來屬性,才
新一輪垃圾分類大戰的號角即將吹響。7月10日,廣州將召開全市垃圾分類動員大會。而在本次大會召開以前,廣州各區(縣級市)也推出了垃圾處理的新舉措、新思路。 昨日,記者獲悉,“垃圾不落地”、“垃圾費按袋計量”、“廚余專袋投放”等多項新政策也相繼“落地”,新的試點小區也陸續面世。
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布《關于轉發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四川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實施方案》指出,到2020年底,四川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規和標準體系,全省普遍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在成都、德陽、廣元城區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圖片來
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棗營北里社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王鳳琴正在垃圾桶站旁指導居民正確分類 作為垃圾分類的試點地區之一,不久前,北京市朝陽區團結湖城管分隊開始向餐飲企業等社會單位發放分類垃圾桶。據悉,雖然垃圾分類并沒有強制要求,但如果社會單位的垃圾不分
昨天是廣州市召開全市垃圾分類處理部署動員大會的第100 天,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專程調研全市垃圾分類處理情況,實地走訪了3個垃圾分類試點社區,并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相關部門的工作匯報和來自媒體、專家、民意代表的意見和建議。陳建華強調,廣州要緊緊圍繞新型城市化發展目標,精心謀劃,科學組織,全力推進
一袋難登大雅之堂的垃圾,攪動著城市的神經。 來自上海的消息,該市將倡導生活垃圾“干濕分離”——之前實行的“垃圾四分法”簡化為按照“廚余果皮”(濕)、“其他垃圾”(干)進行分類投放。 消息引人關注的背后,是城市中日益堆集的生活垃圾處理難題。 2000年,原建設部公布首批生活垃圾分
我國城市人均年“產”垃圾440千克,年均總“產量”1.5億噸,由于實施處理的垃圾只占垃圾總量的很少一部分,有1/4的城市已再無適當場所堆放垃圾。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又一次將垃圾問題列為重點議案和提案。 垃圾處理涉及各方利益,政府如何設計垃圾處理政策,公眾如何落實垃圾分
近日,通州區玉橋街道垃圾分類綠色承諾活動啟動,近千名居民簽署綠色承諾書,踐行垃圾減量分類,以身作則進行日常監督。據了解,作為第一批全國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城市,北京市2000年開始進行,距今已有14個年頭。從2010年至今,北京的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已從600個增加至近3000個,今年還將增加500個,
清晨六點半,家住北京朝陽區某小區的文豐(化名)在出門去上班時,習慣性地把幾包垃圾帶走。 他家樓下門口立著三個垃圾桶,一只藍色的桶標著“可回收物”,另兩只黑色的桶標著“其他垃圾”,字樣略有些模糊了。文豐看也沒看,隨手把垃圾丟進“隨便一只”桶里。他對此習以為常,并說他身邊的很多人都是如此。事實
7月5日,貴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印發《貴陽市2019生活垃圾分類考核實施細則》的通知,明確年度垃圾分類工作的內容,完成“到2019年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強制分類實現全覆蓋,全市范圍內生活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率達到60%以上”的工作目標。 據悉,按照6月18日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調度
目前,主城區生活垃圾日均收運量為6600噸。近年來,主城區生活垃圾年均增長率約10%,預計到2020年,在不采取減量化措施的情況下,主城區生活垃圾日清運量將達到1.2萬噸。屆時,我市垃圾處理能力將面臨嚴峻考驗。 8月5日,市政府召開“規范整治主城區建筑垃圾密閉運輸、垃圾收運系統清潔工程建設及
日前,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將全省城鎮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也可稱為餐廚垃圾,下同)和其他垃圾”四種基本類型,確保有害垃圾單獨投放,努力提高可回收物和廚余垃圾的單獨投放比例。同時,全地域、全流程、全門類推進生活垃圾
9月3日,安徽黃山市出臺《黃山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辦法》市政府規范性文件,于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具體全文如下: 近日,黃山市出臺《黃山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辦法》市政府規范性文件,于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 根據《辦法》規定,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
垃圾分類已然成為時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不僅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似乎也成了創業者的新風向標,不少資本聞風而動,有關垃圾分類的項目也是層出不窮。 在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來,垃圾分類帶來的產業“新藍海”已經悄然而至。那么,垃圾分類是不是迎來了風口?市場到底有多大?創業公司的機遇又在哪兒?
引言 我國人口數量眾多,隨著我國國民環保意識的逐漸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生活垃圾是引發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將從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回收的實際情況入手,針對當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回收中的不足,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希望對提升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回收的質量和效率有所幫助。
3月17日,杭州一些社區利用“透明垃圾桶”形象地向居民展示垃圾如何分類。 從去年4月開始,“垃圾實名制”在杭州市的兩個街道先后試點實行,旨在推動垃圾分類觀念與習慣在居民中的普及。這項剛一推出就備受關注和質疑的探索,試行一年間取得怎樣的成效?能否進一步推廣?近日,記
5年前,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建”抗議后,垃圾焚燒漸漸淡出了北京人的視野。 5年后,一個個“卷土重來”的焚燒項目讓人們猛然意識到,其實它們早已“不得不建”。 《中國新聞周刊》對北京的垃圾焚燒項目進行了調查,通過采訪政府官員、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專家、環保組織和民眾,試圖呈現這個龐大的困局里,每一方
專門用來裝廚房垃圾的可降解垃圾袋,以及“實名制”門牌號標簽。 杭州拱墅區昨首次試點垃圾分類實名制 垃圾袋貼上門牌號 哪一戶做得好還要貼五角星 有居民表示:扔個垃圾也要貼標簽,是不是管得太寬? 昨天一早,在杭州大關街道翠玉社區德勝新村南小區,社區分管城
天河區林和東路,路邊的兩只垃圾桶分別寫著“可回收”和“其他”, 而有害垃圾和餐廚垃圾無處投放。 城管委制定獎勵辦法 將對垃圾分類大驗收 記者回訪發現推廣情況不樂觀 《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已經實施了6個月,16條先行街道的垃圾分類工作進展如何?
日前,國家發改委公布了《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前,全國城市及建制鎮全面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圖片來源于網絡 根據《意見》,未來將對具備條件的居民用戶,實行計量收費和差別化收費,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對非居民用戶,推進垃圾計量收費,并實
生活垃圾處理在“十二五”時期得到長足進步,城鄉收運、處理量都在顯著增長。其中,生活垃圾焚燒在固廢產業中熱度一路上升。《“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城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完善收運系統,提高垃圾焚燒處理率。但是,在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發展中還有一些問題存在爭議,亟待業界理清并形成共識,推動行業健
上海環境總工秦峰以“分類體系下的垃圾處理思考”為主題,深入分析了垃圾分類后,并首次全面介紹應對上海垃圾分類的末端處置升級布局,及近年來垃圾組分變化數據。 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今年上海率先執行強制垃圾分類,掀起了全國各地大范圍推行垃圾分類的浪潮。“垃圾分類已經進入強制時代”,在這樣的
時隔7年,海南省海口市來開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帷幕。此次,海口選取131個單位開展試點工作。經過宣傳和推廣,海口市垃圾分類“戰果”初見。而為了更進一步,海口邀請高校“把脈”,進行了大量調研及實驗,還將積極完善垃圾分類終端處理和利用設施。 今年,海口市再響垃圾分類“發令槍”,拉開新一輪生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問題困擾了人們多年。最近,這一難題的解決有了新進展——日前,記者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截至目前,全國46個重點城市均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設施體系建設,多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初見成效。 “一年多來,各地加快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不可
南京大學的5名大學生,為了解垃圾分類在杭州真實的推進情況,利用暑假時間,整整一個月奔走在各個社區。而今,一份3萬字的調研論文出爐。經過走訪和調研,大學生們心心念念想要尋找一種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然而事實證明,這在實際生活中有點難。 當李思遠用計算機繪制出杭州居民垃圾分類現狀流程圖時,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的5名大學生,為了解垃圾分類在杭州真實的推進情況,利用暑假時間,整整一個月奔走在各個社區。而今,一份3萬字的調研論文出爐。經過走訪和調研,大學生們心心念念想要尋找一種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然而事實證明,這在實際生活中有點難。 當李思遠用計算機繪制出杭州居民垃圾分類現狀流程圖時,南京大學
國家發改委近日出臺《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全面建立覆蓋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固體廢物處理收費機制,加快建立有利于促進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激勵約束機制。 其中,《意見》提出完善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化激勵機制。積極推進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