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醫院:供貨不穩定,踢出一年。 ▍8個藥詢價,要求至少穩定供貨半年 10月8日,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公布《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藥品詢價遴選采購公告》,對“吡拉西坦片”等 8 個臨床常用藥進行公開詢價遴選采購,誠邀與醫院有業務關系的經營公司參與報價。 公開資料顯示,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蚌埠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是皖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保健和急救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也是衛生部首批三級甲等醫院。 值得注意的是,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表示,品種的報價需至少持續穩定在半年以上,以保證臨床需求;否則,該供應商在今后一年內不得參與我院藥品詢價采購活動。 在詢價公告中,這條信息比較醒目,一定程度上表明這些藥的供應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穩定。實際上,此次詢價的8個藥品中,注射用放線菌素D、破傷風抗毒素等藥品,就出現在其他省份的短缺藥清單中。擬詢價藥品目錄如下: ▍短缺藥保障供應,是重點任......閱讀全文
2015年11月15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的《2014年度中國最佳醫院綜合排行榜》、《2014年度中國最佳醫院專科匯總排行榜》、《2014年度中國醫院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以及“中國七大區專科聲譽排行榜”、“中國七大區綜合實力排行榜”在上海“出爐”。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
從對婦兒醫療美中宜和的投資開始,美國華平投資集團(WarburgPincus,下稱“華平”)亮出了在中國高端醫療領域投資的第一塊“路牌”。 華平“第一投” 華平終于在中國投出了第一家高端醫療機構。 昨日下午,高端婦兒醫療機構美中宜和宣布,華平及合作機構已完成對其1億美元的投資,
蘋果差價門的邏輯辨認 事件回放 直營店經銷商區別對待 蘋果經銷商虧損上億元 3月3日,蘋果宣布第一代iPad降價1100元;3月4日,兩周內購買一代iPad的消費者可以返還差價的消息傳開。大多數中國消費者由此第一次知道了蘋果還有價格保護策略:如果自你收到貨物之日起14個日歷日內,蘋果降低你
安徽招標中“唯低價是取”現象再次成為本土品牌企業聲討的話題。據悉,在安徽省,華藥、石藥和哈藥中標的全是邊緣產品,僅石藥集團在安徽就減少1億多元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如今本土品牌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非常微妙:在高端市場,搶不過外資企業;在低端市場,搶不過那些小企業。而無論是老百姓罵藥品暴利,
新藥臨床試驗,關系千萬人生命安全。本月中旬,國家食藥監總局(以下簡稱CFDA)發布了一則公告,揭開了國內新藥臨床試驗背后令人不安的造假利益鏈。 CFDA稱,在對部分藥品注冊申請進行現場核查時發現,共有8家企業、11個藥品注冊申請的臨床試驗數據存在不真實、不完整的問題,決定對其注冊申請不予批準,
2016,中國醫療器械行業最吊人眼球的合作已產生。 10月28日,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分級診療醫療云戰略合作協議。 聯影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執行管理委員會主席,華為企業云業務部總裁楊瑞凱等出席簽約儀式。 一個是最具“全球品牌價值”、最有影響力、競爭力的中
大大的腦袋,圓圓的眼睛,“他”是一個全科醫生,“他”的大腦是“天河超算”。把100份病歷輸入“他”腦中,得出批量臨床診斷僅需要4.8秒,單個病例需要的時間僅為0.04秒,而這個診斷和專業醫生作出的診斷結論一致度達到100%。“他”是由天河團隊研發的CDSS(ClinicalDecisionSu
5月,針對外資藥企原研藥的“價格談判”有望公布結果。 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曾表示,部分昂貴進口專利藥通過國家談判價格可降50%。這被視為外資藥企在中國發展的關鍵時點——它們將可能從此滑向“最壞的時代”。 “我可以確信今后兩到三年里,和本土的仿制藥相比,我們原研藥的價格面臨很大
作為合肥市高新區創新型醫療健康產業的代表性項目,合肥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即將盛大啟幕。為此,新安晚報記者對中華醫學會安徽省數字醫學會主委、中華醫學會數字醫學會全國委員、原安徽省放射學會主委、安徽醫科大學醫學影像研究中心主任、合肥平安健康(檢測)中心首席醫療官鄭穗生進行了專訪。 15億元打造全省
江西宜春市人民檢察院日前對贛南醫學院原黨委書記黃林邦涉嫌受賄犯罪立案偵查,其中醫療設備、耗材行賄受賄成為案件焦點。記者在對案件調查了解到,背后的回扣等腐敗令人驚心,花樣也不斷翻新。專家提醒,當警惕“以藥養醫”變成“以檢查、耗材養醫”。 設備和耗材領域的水有多深? 記者采訪獲悉,黃林邦案牽出多
根據公告,此次檢查項目主要為“生物等效性試驗”,在選擇上是“有針對性的”,選取范圍僅為“部分”真實性存疑的品種。對此,CFDA強調,主動報告問題品種的臨床機構和CRO(醫藥研發服務外包公司)將免受處罰。 在業內人士看來,仿制藥申報牽涉制藥企業、臨床機構、CRO三方,數據造假三方都可能有責任。而
醫學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在美國買槍很容易,買抗生素很難,但在中國恰好相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抗生素在醫院的使用率不超過30%,而我國的使用率卻達70%左右。據統計,目前全國使用量、銷售量排在前10位的藥品中,抗菌藥物名列前茅。抗生素濫用成為一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成為威脅公眾
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的快速發展對醫療大數據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數據孤島”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醫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瓶頸。國家從14年開始相繼出臺多項重磅政策推動醫療大數據產業的應用。 2014年國家衛計委制定“46312”工程,其中,“4”代表4級衛生信息平臺,分別是:國家級人口健康管理平臺,省
鄒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副主任醫師,從事熱帶病臨床和科研工作。承擔熱帶病門急診和住院患者熱帶病尤其是寄生蟲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和搶救工作。在瘧疾、登革熱、布氏桿菌病、多種寄生蟲病等熱帶病方面的臨床診斷、鑒別診斷及救治中具有豐富經驗
在湖北武漢協和醫院,有一位“不輸液”醫生叫陶曉南。陶醫生是武漢協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坐專家門診22年,他堅守合理用藥的底線,拒絕“濫輸液”。 自2015年以來,陶曉南僅在2017年3月8日開出過1例門診輸液處方。陶曉南表示,口服用藥和靜脈注射相比,產生的副作用相對較小,反應時間也較長。如
一、定價困境 目前中國的遠程醫療服務有兩種定價辦法。一種是遠程會診,這并不是新鮮事物,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主要針對偏遠地區的疑難雜癥、急癥和大病。會診的費用很高,比如說浙大一院遠程醫療門診會診費280元/次,急診會診費1,000元/次,預約會診費600元/次。安徽同步遠程病理會診300元/次,非
新藥臨床試驗,事涉千萬人生命安全。一起臨床數據造假事件,揭開了中國新藥臨床試驗令人不安的幕后操作。 相較6年前的試藥亂象,國家食藥總局的監管雖然持續加強,但尚待完善的新藥臨床試驗機構審批制和不透明的追懲機制,仍讓試藥環節充滿風險。 中國的醫藥信譽再度受到考驗,這一次發生在臨床試藥環節
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2013年6月份公布的信息,一款由百時美施貴寶和輝瑞聯合研發的新藥阿哌沙班,審查過程將被延時三個月,因為中國一位臨床研究中心管理人員和另一位監察員“更改了原始記錄,掩蓋了違反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的證據”。這最終導致FDA調查人員對中國36個研究中心里 24
新一代“神藥”——免疫腫瘤PD-1治療藥物本周正式在華上市了。制藥巨頭們要在極為有限的市場獨占期里掀起了“時間的戰爭”,搶定價基準,搶市場容量,搶銷售渠道。 8月28日起,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PD-1抗癌藥Opdivo(中文名“歐狄沃”,俗稱O藥)正式在國內50多個城市開售。29日,湖北、安徽、
文/ 羅美、李艷瑜 2017年9月8日,在第三方醫學檢驗領域里,繼達安基因與迪安診斷后,第三家公司正式掛牌上海證券交易所。這家公司為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域醫學,股票代碼:603882)。金域醫學上市發行股份6868萬股,募集資金凈值為4.14億元,發行價格為6.93元/股
葛蘭素史克公司(簡稱GSK)事件被曝光至今已有一個月時間,該公司涉嫌嚴重經濟犯罪的情況也在不斷的被披露。美國《紐約時報》近日稱,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違背藥物臨床試驗的程序——即產品開始人體試驗后才有動物實驗報告。 記者從各種渠道了解到,目前葛蘭素史克公司中國區運營幾乎癱瘓。很多人士都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