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魔方記者從香港證券交易所官網獲悉,亞盛醫藥赴港IPO再次取得實質性進展。該公司10月16日更新的招股書顯示,定價區間為32.20~34.20港元/股,具體定價將于10月21日公布,并將在10月28日正式登陸港交所進行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生物制藥成為亞盛醫藥的基石投資者,這也是中國生物制藥首次作為基石投資人投資創新藥企業。根據亞盛醫藥發布的公告,中國生物制藥于2019年9月26日與其簽署協議,同意在若干條件規限下按發售價認購合共2000萬美元(約1.4億元) 。 港股創新藥企業基石投資者人的變遷 “基石投資”是指企業IPO時在公募之前引進的“行業大V”,類似于內地的機構投資者或者產業基金,一般可以起到較好的背書作用。基石投資者制度是港交所特有,從2005年開始試行。 截止到目前,如果加上亞盛醫藥,已經有歌禮制藥、華領醫藥等11家創新藥企業登陸港交所。除了華領醫藥未公開基石投資者之外,其它10家企業均有基石投資......閱讀全文
兩生物公司入圍“紅鯡魚亞洲百強” 以關注科技創新、未上市私營公司聞名的“2007年紅鯡魚亞洲100強”名單日前在香港出爐,中國以41家上榜高科技創新企業,位居獲獎國家或地區榜首。而入選的中國企業中,真正跟生物醫藥行業相關的,有北京科美東雅生物技術公司和冠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兩家。 “紅鯡魚
2018年11月24-25日·浙江杭州 Biomedicine China:Quality & Innovation 2018 24-25 November,2018 ? Hangzhou Zhejiang 中國蛋白藥物質量聯盟定于2018年11月24-2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
聚焦前沿,強強聯合,締造生物制藥年度盛宴——2018生物制藥與技術中國展蓄勢待發 近年來,生物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進展,促使生物制藥行業以創新發展的姿態搶占著未來競爭的制高點。我國生物制藥行業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市場前景。從目前全球生物藥的數量布局來看,美國生物藥數量最多,中國位居第二,該現象背
我國是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大國,原料藥品種全、規模大、質量高、價格低的優勢明顯。在新的國內外環境下,歐美制藥外包向亞洲市場加速轉移,國內API制藥企業國際化進程加快;新版GMP法規也對藥品的生產及質量管理提出與國際接軌要求,企業如何建立及完善藥品生產創新體系,持續有競爭力的生產能力及質控能力成為企業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日,A股醫藥生物類(申銀萬國醫藥生物板塊)275家上市公司(除千山藥業外)已全部發布2017年年報。其中,205家研發投入均較上年有所增長,其中增速超過100%的企業有13家。 81家藥企2017年研發投入過億元,恒瑞醫藥研發投入17.59億元位居榜首,復星醫藥
致力于腫瘤、乙肝及與衰老相關等疾病治療的臨床階段的原創新藥研發企業 --亞盛醫藥,今日宣布與嘉和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簡稱“嘉和生物”)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探索亞盛醫藥研發的MDM2-p53抑制劑APG-115與嘉和生物研發的PD-1抑制劑杰諾單抗(GB226)在實體瘤及惡性血液腫瘤
———助跑行業國際化征途,共創國際合作新機遇 由歐洲博聞展覽咨詢有限公司(UBM EMEA)和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CCCMHPIE)主辦,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UBM Sinoexpo)協辦的“第十六屆世界制藥原料中國展”、“第四屆世界醫藥合同定制服務中國展”、“
“互聯網+”風正勁,醫藥電商政策大門敞開,醫藥商業、中藥、生物制藥等醫藥企業互聯網化大潮趨勢浩蕩,以期充分享受政策紅利,挖掘醫藥行業中這一巨大的增量市場。 “目前來看,第三方電商平臺最占優勢,在醫藥體系中的醫藥商業公司以及在醫藥配送領域較為成熟的公司發展醫藥電商比較有優勢,生物制藥公司因受限自
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和美國化學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在上海舉行生物制藥專場發布會,聯合發布生物制藥領域的全球科技趨勢報告,包括整體報告《生物制藥研發態勢分析報告》和專題報告之一《抗體藥物研發態勢分析報告》。 據悉,本次發布是繼2017年
生物醫藥產業“十二五”規劃出臺在即。 由工信部主導制定的該份規劃將于12月份發布,該規劃提出,生物醫藥產業由中央財政扶持資金將超過400億。未來五年中,預計通過生物醫藥的帶動,中國的醫藥工業產業最低以20%的增幅,實現逼近4萬億元的規模目標。 此外,未來生物藥品中
日前,“BIO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公布的一組來自GlobalData的數據顯示,中國處方藥市場預計將以26%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并將在2020年達到3150億美元,而2012年,中國處方藥市場規模僅為480億美元,市場提升空間巨大。 競相投資 10億美元的投資,幾乎被一致認為是“最資
國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計劃中,在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的推動下,創新發展的舉國行動,投入160多億元,確立了生物制藥行業的戰略性地位,提出較為具體的生物制藥行業發展戰略。從長期發展來看,中國生物醫藥行業迎來發展機遇。 成績喜人 在國家重大創新專項的支持下,2014年我國新藥發展
2017年全球生物制藥行業并購回顧 2017年全球生物制藥并購交易金額總計約為775億美元,交易數量為167筆。無論是金額還是數量,均創近5年的歷史新低。 自1月Johnson & Johnson以300億美金收購Actelion后,2017年全球范圍沒有再出現較大的醫藥并購事件,如
導讀: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中國原料藥廠家迫于周邊環保壓力不斷遷移,從市中心搬到郊區,從非化工園區搬到化工集中區,從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搬到西部欠發達地區。而歐美一些百年藥企卻可以一直立足于城市并與周圍居民和平相處。這巨大的反差背后,存在什么樣的必然和奧秘?在這里,我想通過自己這些年的親身經歷與大
導讀: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中國原料藥廠家迫于周邊環保壓力不斷遷移,從市中心搬到郊區,從非化工園區搬到化工集中區,從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搬到西部欠發達地區。而歐美一些百年藥企卻可以一直立足于城市并與周圍居民和平相處。這巨大的反差背后,存在什么樣的必然和奧秘?在這里,我想通過自己這些年的親身經歷與大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各國都在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繼德國推出工業4.0后,我國頒布了《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方針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基于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裝備、智能工廠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領制造方式變革。 “生
市場驅動行業發展前景無限 如今,生物制藥已成為全球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2016年—2022年,全球生物制藥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0億美元增至326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8.3%。全球生物大分子藥物市場份額有多大,國內生物制藥研發有多么火熱,這已經毋庸贅言了。生物制藥的火熱,意味著
近來,蘇州康寧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好事連連,攜手賽默飛世爾成立聯合實驗室;公司第一個自主知識產權一類新藥 ----KN015 重組人促卵泡激素Fc融合蛋白注射液啟動臨床研究;繼康寧杰瑞(吉林)生產基地啟動建設以來,其面向國際市場的高端生物產品開發公司江蘇康寧杰瑞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于近日正式啟動。
醫藥領域一些初創公司快速涌起,它們聚集于定向服務那些擁有先進技術和成熟產品的企業的孵化器,享受著優惠政策、優越辦公條件和人力集群優勢。更為重要的是,一些初創公司在大醫藥公司的資金扶持下研發出尖端技術和新藥
2016年上半年的成績單已經悉數對外公布,在為取得優異業績的藥企鼓掌時,我們也來關注一下那些虧損企業的命運。今年上半年共有7家A股上市藥企凈利潤為負值,虧損最多的是沃森生物超過1.6億元,虧損最少的是博濟醫藥也超過167萬元。 九安醫療專注于穿戴設備及智能硬件等移動醫療和健康大數據領域,產品的
中國在全球生物制藥行業中的重要性日益增長。2012年6月18日,全球最大的臨床研究服務機構昆泰公司與上海本地合作伙伴一起簽署合作協議,宣布將在上海設立昆泰大中華區總部,同時深入拓展昆泰在華的實驗室測試能力。上海徐匯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朱成鋼、上海醫藥臨床研究中心(SCRC)作為昆泰公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2月2日,由中國蛋白藥物質量聯盟主辦的“2017中國蛋白藥質量與技術創新研討會Ⅱ”在海門舉辦。 本屆會議采用主題報告與專題研討的會議模式,邀請了生物技術和醫藥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和資深的技術人員,圍繞最新生物醫藥科技發展、法規政策、質量與安全、臨床應
3月29日-4月3日,2019年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年會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根據公開信息,百濟神州、和記黃埔醫藥、基石藥業、亞盛醫藥、依生生物等國內創新藥公司紛紛亮相AACR年會,并公布了他們最新的藥物臨床研究進展。 百濟神州:替雷利珠單抗 4月1日,百濟神州在AACR年會上公布了其
——2013生物制藥與技術展、2013世界合同定制服務中國展 2013世界生化、分析儀器與實驗室裝備中國展與您相約6月上海 今年上半年,無論是國內H7N9禽流感的“攻堅戰”,抑或是抗癌藥、孤兒藥物等研發突破,都給整個制藥研發領域,帶來了新一輪技術革新的風暴。制藥研發,已不僅是關乎企業未來的發
—2015.1.22-23 北京亦莊生物園區 中國生物制藥產業正經歷著非常快速的發展。預計到2020年,全球生物技術藥物將占全部藥品銷售收入比重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到2015年,中國生物醫藥市場有望達到1000億美元。生物醫藥已被我國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戰略地位。
BioPh, ICSE,FDF & LABWorld China 2018研發與創新引領未來 通過醫藥同仁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醫藥行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現已躋身國際制藥大國行列。隨著“健康中國”宏偉目標的提出,我國醫藥行業又開始邁向醫藥創新強國的征程。 CPhI China自2001年
改革開放40年,中國醫療衛生領域的變化有目共睹,從最初的看病老三樣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到如今的B超、螺旋CT、血氣分析儀……40年滄桑巨變,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飛速。這其中,化工的貢獻功不可沒,從以前的玻璃點滴瓶到如今的塑料點滴袋,從以前一些簡單的感冒發燒藥到如今的保健品,化工讓醫療滿足了人
—2015.1.22-23 北京亦莊生物園區 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歐洲博聞咨詢有限公司和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共同主辦,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協辦的“BioLink-BioPh & ICSE生物制藥創新與國際技術轉移峰會”將于2015年1月22日-23日在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召開。
生物仿制藥的出現有助于生物制藥市場的良性競爭,更能為患者在治療時提供更多的生物藥品選擇。這是最近歐盟委員會研究歐洲醫療市場生物仿制藥現狀報告的一個結論。業界認為,該報告不僅備受歐洲關注,對于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以及美國等成熟市場而言同樣重要。 目前,生物仿制藥在歐美等規范市場正快速發展,印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2月20日,第二屆北京亦莊生物學術年會暨生物制藥分析技術論壇在北京亦莊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醫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主辦,北京中航環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美中生物醫藥協會協辦。會議旨在聚焦生物分析技術在藥物研發與質量控制領域的應用,展示新技術、新進展、新經驗、為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