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北京懷柔科學城獲悉,“十三五”期間優先建設的大科學裝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工人全部復工,正加速推進。 在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施工現場可以看到,近千人和80余臺機械正在作業。從高處俯瞰,“放大鏡”的外形輪廓已經清晰可見,火熱的建設場面讓人看得心潮澎湃。 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實驗大廳區域正在防微振基礎處理階段,其他區域開始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預計5月份全面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于2017年12月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立項,是我國“十三五”期間建設的、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前沿基礎科學研究提供技術支撐平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立足于推動落實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共建懷柔科學城的核心裝置。它的整體建筑外形似一個放大鏡,寓意為探測微觀世界的利器。 項目2019年6月開工,由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擔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加速器、增強器、儲能環、長束線站及輔助設施等,建設周期6.5年建成......閱讀全文
近期,上海光源工程從本公司采購了德國LEICA DM2500P研究級偏光顯微鏡. 上海光源是一臺高性能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它的英文全名為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簡稱SSRF。它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大的大科學裝置和大科學平臺,在科學界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校區內,矗立著我國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行人經過學校臨近合作化路高架橋的大門時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我國以真空紫外和軟X射線為主的專用同步輻射光源就坐落于此,熟悉這里的科研人員都親切地稱它為“合肥光源”。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于1983年經國家計委批準立項,
生命科學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學科系統,包含了眾多的分支學科,同時更出現了跨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和綜合。其它學科的發展,尤其是相關方法學的突破,往往能夠極大地帶動生命科學向前進步。觀察是研究生命現象最基本的方法,可以是針對大尺度的生物個體或群體行為來進行,但目前更多的是對生命的細小部分借助儀器(如顯微鏡)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科技部等8部門編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簡稱《規劃》),目前已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其中,包括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中國南極天文臺等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國“十二五”時期的建設重點。據悉,該《規劃》是我
1 X 射線光源與自由電子激光 光源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利器,光源的每一次進步都極大地增強了人們認識和改變未知世界的能力并有力地推動了科學和技術的發展。X射線光源是人們觀測物體內部結構、在分子與原子尺度上探測與認識物質內部微觀構造與動態過程的不可替代的尖端裝備。17 世紀初人類發明了望遠鏡和顯
2010年北京同步輻射裝置(BSRF)用戶學術年會暨專家會于8月11日至15日在大連召開。來自全國各研究所、大專院校等不同領域的44個單位的專家及管理部門的代表共174人參加了會議。 高能所副所長姜曉明主持了開幕式,高能所所長陳和生院士代表高能所致歡迎詞,感謝各位專家和用戶對
1月18日,記者在香山科學會議第586次學術討論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在北京建設一臺高性能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igh Energy Photon Source,HEPS)——北京光源,設計亮度及相干度高于世界現有、在建或計劃中的光源。專家們認為,這一新光源的建成將在滿足國家需求的同
世界上最先進的第四代光源——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即將于今年年中在北京懷柔科學城開工建設。這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預研驗證裝置,于1月31日在北京通過了國家驗收。這表明,即將在北京懷柔建設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它所要建設的各種高精尖設備裝置工業上也是有能力制造的。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是
HEPS儲存環標準單元模型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圖 國家“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High Energy Photon Source Test Facility, HEPS-TF)31日通過工程驗收。這意味著我國具備了建設下一代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的
1 X射線的產生 X射線本質上是電磁波,其波長范圍大致從0.01 nm 到 10 nm,與可見光(400—700 nm)不同,X 射線的短波長可以探測物質內部的精細結構,因此自從被倫琴發現以來就被用來觀測物質的內部結構。隨著人造 X射線光源的亮度和穩定性的提高,其應用范圍涵蓋物理、化學、生物、
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X-ray free electron laser, XFEL)是由直線加速器產生的X射線。XFEL是直線加速器中的電子束加速至接近光速,成為相對論電子,在波蕩器作用下產生正弦運動路徑,在運動軌跡切線方向產生同步輻射光,同步輻射光與電子束運動周期相同,于是得到相干疊加的光場,這種
1月31日,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HEPS-TF)國家驗收會在京舉行。作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的預研項目,HEPS-TF旨在解決HEPS的設計難題,完成相關加速器和光束線站的關鍵技術研發,以及HEPS的加速器物理設計和工程方案。 據了解,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作為該項目法人單位,聯合共建
1月31日,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HEPS-TF)國家驗收會在京舉行。作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的預研項目,HEPS-TF旨在解決HEPS的設計難題,完成相關加速器和光束線站的關鍵技術研發,以及HEPS的加速器物理設計和工程方案。 據了解,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作為該項目法人單位,聯合共建
2月3日,《中國科學報》獲悉,為共同抗擊疫情,“上海光源”特別開通“新型冠狀病毒研究專項課題”綠色通道,并于2月2日提前開機,助力科學家深入了解新冠病毒微觀結構、打開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的“黑匣子”。 記者2月2日在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官網“用戶開放—運行實時狀態”一欄也看到,BL17U1、BL19U
2014年席卷非洲的埃博拉疫情,奪走了上萬人的生命,讓人們談埃色變,卻束手無策。經過兩年研究,我國科學家高福院士研究組,率先在國際上破解了埃博拉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新機制,為防控埃博拉疫情指明了方向。 高福教授借助了我國上海光源實驗室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揭示了埃博拉病毒的機理,是近年來國際病
2014年北京同步輻射裝置(BSRF)用戶學術年會暨專家會于8月13日至15日在哈爾濱召開。來自全國相關研究院所、大專院校、企業等不同領域的58個單位的211位專家和用戶代表參加了會議。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主任陳和生院士出席會議并致開幕詞。 陳和生院士代表北京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委辦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重點任務: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統與環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間和天文、工程技術等7個科學領域為重點,
8月25日,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第一屆全國高能加速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戰略研討會暨用戶年會在京開幕。此次會議是大科學裝置第一次舉辦多裝置參加的全國性學術交流和戰略研討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曉強、國家基金委副主任沈文慶出席開幕式并講話,中國科學院秘書長鄧麥村主持開幕式。
“上海光源”近日竣工。“上海光源”又名“上海同步輻射光源”,而同步輻射光束線的“心臟”則由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制。 由該所承擔研制的水冷弧矢聚焦單色器是“上海光源”光束線中的關鍵設備,各實驗站所需單色光波長、能量分辨率、光斑大小都是由單色器來實現或決定,它是整個同步輻射光應用中最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同步輻射裝置副研究員張凱等人和國內外課題組合作,利用同步輻射多尺度成像技術,在鋰離子電池的化學-力學相互作用的衰退機制的定量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雜志上。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行各業對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同步輻射裝置副研究員張凱等人和國內外課題組合作,利用同步輻射多尺度成像技術,在鋰離子電池的化學-力學相互作用的衰退機制的定量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雜志上。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行各業對
電動汽車已穿梭在大街小巷,燃料電池車還會遠嗎?其中,燃料電池是關鍵。然而燃料電池除了生產成本過高外,其能量轉換效率受到陰極氧還原反應緩慢的制約。因此,研究并開發替代貴金屬催化劑、提高電催化劑活性成為燃料電池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副研究員劉慶華團隊在這一研
自2009年建成,這個位于上海張江的巨大“鸚鵡螺”,5年間穩定釋放“創新之光”,為1590個研究組,9225位慕名而來的科技人員照亮未知的微觀世界,將百余篇科研論文送上包括《科學》《自然》等在內的國際著名學術雜志。奇跡的創造者——上海光源,這個我國迄今建成的規模最大的大科學裝置和大科學平臺,“照
是全國大協作結晶,代表我國工業發展最先進水平 1月19日,專家們在參觀上海光源內的X成像光束線站。 新華社供圖 我國迄今最大的“大科學工程”——上海光源(SSRF)工程,1月19日通過了由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國家驗收,標志著這一性能指標達世界一流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裝置
硅藻是海洋中最“成功”的浮游光合生物之一,它們通過光合作用貢獻了地球上每年約20%的原初生產力,且在地球的元素循環和氣候變化中發揮重要作用,這與硅藻特有的捕光天線蛋白“巖藻黃素-葉綠素a/c蛋白復合體”(Fucoxanthin chlorophyll a/c protein,FCP)的功能密切相
硅藻是海洋中最“成功”的浮游光合生物之一,它們通過光合作用貢獻了地球上每年約20%的原初生產力,且在地球的元素循環和氣候變化中發揮重要作用,這與硅藻特有的捕光天線蛋白“巖藻黃素-葉綠素a/c蛋白復合體”(Fucoxanthin chlorophyll a/c protein,FCP)的功能密切相
于淥、陳森玉、杜祥琬、冼鼎昌、屠海令、姜曉明擔任會議執行主席 以“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前沿科學和應用”為主題的第406次香山科學會議學術討論會,9月15日—9月17日在北京舉行。中科院理論物理所于淥研究員、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陳森玉研究員、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杜祥琬研究員、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冼鼎昌研究員、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25日(北京時間)報道,通過使用一個小巧但功能強大的激光器,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能夠放在普通房間或卡車上的小型同步輻射X射線裝置,有望改變人們對這類裝置的印象,拓展同步輻射X射線的應用范圍。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光子學》雜志上。 同
跨越世界光電子能譜儀的“巔峰”——訪周興江研究員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借助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高溫超導電性產生的機理將被揭示,高溫超導體所表現出的許多奇異的物理性質將得到解釋。” 2007年的元旦剛過不久,作為“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周興
人類來到世界,睜開眼睛看到的第一樣事物,就是光。光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基礎。從紅外、可見光、紫外、軟X射線、硬X射線到伽馬射線……每個人、每一天,都在和不同的光打交道。 國家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是上海張江國家科學中心的“老大哥”。開放8年來,這臺“超級顯微鏡”,以光為媒,持續升級:上海光源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