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組+蛋白組聯合,揭示microRNA調控靶點與功能機制一
基因水平的研究發現miR-137與多種神經精神疾病存在相關性。同時,miR-137在正常的神經發生與神經發育過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miR-137的體內功能與作用機制仍然不清楚。為了揭示miR-137的功能,該研究構建了miR-137 KO動物,并對KO動物的突觸可塑性、學習能力等多種神經功能的損傷進行了評價。借助于轉錄組+蛋白組聯合分析,研究者進一步鑒定出phosphodiesterase 10a(Pde10a)是miR-137的重要調控靶點。文獻小筆記Partial loss of psychiatric risk gene Mir137 in mice causes repetitive behavior and impairs sociability and learning via increased Pde10aNature Neuroscience IF=19.912原文鏈接:h......閱讀全文
轉錄組+蛋白組聯合,揭示microRNA調控靶點與功能機制-一
基因水平的研究發現miR-137與多種神經精神疾病存在相關性。同時,miR-137在正常的神經發生與神經發育過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miR-137的體內功能與作用機制仍然不清楚。為了揭示miR-137的功能,該研究構建了miR-137 KO動物,并對KO動物的突觸可塑性、學習能力等多種神
轉錄組+蛋白組聯合,揭示microRNA調控靶點與功能機制-二
4.轉錄組、蛋白組揭示miR-137調控底物。蛋白組結果發現:Mir137–/–組versus Mir137+/+組, Mir137+/–組versus Mir137+/+組, and Mir137–/–組versus Mir137+/–組,分別篩選到417、94和76個差異表達蛋白。這些蛋白與
NAT-NEUROSCI轉錄組+蛋白組聯合揭示microRNA調控靶點功能機制
基因水平的研究發現miR-137與多種神經精神疾病存在相關性。同時,miR-137在正常的神經發生與神經發育過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miR-137的體內功能與作用機制仍然不清楚。為了揭示miR-137的功能,該研究構建了miR-137 KO動物,并對KO動物的突觸可塑性、學習能力等多種神經功
全轉錄組測序技術揭示circRNA新的調控機制(一)
2月7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Paul C. Boutros教授和Housheng Hansen He教授團隊對144例前列腺癌樣本進行全轉錄組測序,結合后續的功能機制研究,揭示了前列腺癌circRNA新的調控機制!該研究成果以題為“Widespread and Functional RNA Circ
Nature-Aging:揭示調控靈長類器官衰老的表觀轉錄組機制
m6A是目前已知的真核細胞mRNA上最常見的一類化學修飾,其建立、讀取和擦除分別受到相應甲基化酶(writer)、結合蛋白(reader)以及去甲基化酶(eraser)的動態可逆調控。研究表明,m6A能夠通過調節mRNA的剪接、出核、穩定性以及翻譯等生命周期活動,參與調控機體的諸多生理或病理進程,包
全轉錄組測序技術揭示circRNA新的調控機制(二)
3. 環狀RNA的差異表達與前列腺癌的進展有關研究者對144個前列腺癌進行了聚類分析,與線性RNA相比,環狀RNA最強模式與它們在每個樣本中的總體豐度相一致。另外,極端circRNA分布的患者的預后明顯較circRNA分布穩定的患者差,同時極端circRNA index組也與更高的轉移發生率
馮銀剛課題組揭示新細菌轉錄調控因子的結構功能機制
近年來,在一些梭菌和桿菌中發現一類廣泛存在的σ因子及其共轉錄的抗σ因子——SigI和RsgI,它們的一些結構域和已知蛋白沒有同源性,代表了一類新的特殊的細菌σ/抗σ因子。熱纖梭菌等一些產纖維小體細菌具有8-16對的SigI/RsgI因子,這在其他已知類型的σ/抗σ因子中比較少見。已有的研究表明這
研究揭示纖維小體轉錄調控因子的結構功能機制
纖維小體是一類可以高效降解木質纖維素生物質的多酶復合體,在生物質能源與合成生物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產纖維小體細菌根據底物種類調控纖維小體組分的表達,從而實現對特定底物類型的高效降解。在典型的產纖維小體細菌熱纖梭菌中,一類特殊的σ和anti-σ因子SigI-RsgI負責感應底物并調控纖維小體基
GUT揭示癌癥治療靶點調控RNA可變剪接的分子機制
來自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中國藥科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SRSF6-Regulated Alternative Splicing that Promotes Tumor Progression Offers a Therapy Target for Colorectal Cancer”的文
《Cell》重磅!全轉錄組測序技術揭示circRNA新的調控機制
2月7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Paul C. Boutros教授和Housheng Hansen He教授團隊對144例前列腺癌樣本進行全轉錄組測序,結合后續的功能機制研究,揭示了前列腺癌circRNA新的調控機制!該研究成果以題為“Widespread and Functional RNA Ci
Cell》重磅!全轉錄組測序技術揭示circRNA新的調控機制!
2月7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Paul C. Boutros教授和Housheng Hansen He教授團隊對144例前列腺癌樣本進行全轉錄組測序,結合后續的功能機制研究,揭示了前列腺癌circRNA新的調控機制!該研究成果以題為“Widespread and Functional RNA Ci
科學家為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提供新靶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496.shtm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基因突變是非小細胞肺癌發生發展和轉移的重要因素。KRAS突變是非小細胞肺癌中最主要的基因突變之一,近年來針對KRAS G12C抑制劑的開發取得了突破性
研究揭示microRNA定量調控規律
將系統生物學建模分析與合成生物學實驗相結合解析microRNA 定量調控規律。 日前,清華大學的汪小我、謝震研究組,通過合成與系統生物學方法揭示microRNA定量調控規律。相關成果發布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microRNA是一類短的非編碼RNA,通過與靶RNA結合抑制靶基因表達,在動植物中
代謝調控血栓形成的新機制和治療新靶點被揭示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劉俊嶺課題組與孫海鵬課題組合作首次將支鏈氨基酸(BCAA)代謝與血小板功能和血栓風險建立緊密聯系,揭示了一個全新的BCAA代謝調控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的機制。3月23日,該成果發表于《血液循環》。 由于攝入BCAA被廣泛用于專業運動員和運動人士增肌營養物,BCAA注射劑被用于
研究揭示代謝調控血栓形成的新機制和治療新靶點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劉俊嶺課題組與孫海鵬課題組合作首次將支鏈氨基酸(BCAA)代謝與血小板功能和血栓風險建立緊密聯系,揭示了一個全新的BCAA代謝調控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的機制。3月23日,該成果發表于《血液循環》。 由于攝入BCAA被廣泛用于專業運動員和運動人士增肌營養物,BCAA注射劑被用于
如何預測microRNA的作用靶點蛋白
很多軟件都可以預測miRNA作用靶點,如miRBase,PicTar,TargetScan,也可以做miRNA芯片
揭示腸道細菌調控表觀轉錄組修飾促進結直腸癌轉移機制
結直腸癌是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是全世界發病人數第三、死亡人數第二的惡性腫瘤。結直腸癌在我國同樣不容樂觀。盡管結直腸癌的治療手段不斷發展,但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預后生存仍然不理想,我們需要對結直腸癌的轉移機制有更深刻的認識。 近年來,隨著宏基因組測序等研究手段的不斷進展,人們發現腸道菌群能廣泛
健康所研究揭示microRNA參與狼瘡炎癥因子調控的機制
人類疾病往往是由于一些基因表達調控紊亂引起的。MicroRNA(miRNA)是近年來廣為關注的重要的基因表達調控因子,在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沈南教授領導的研究組整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風濕科的臨床優勢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的基礎研究力量,近年
植物所揭示果實成熟的轉錄后調控機制
成熟是果實發育的重要階段,伴隨著顏色、香氣及硬度等一系列變化。這一過程受到內外因素的共同調控,機制非常復雜。對果實成熟調控的有關機制開展研究,對于提高果實品質、優化貯藏保鮮技術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近年來,有關果實成熟的轉錄調控已有較多報道,鑒定到多個重要的轉錄因子,對它們的作用機制也進行了較多研
生物物理所揭示基因組重復序列Alu調控轉錄新機制
7月12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團隊在《自然》(Nature)上,在線發表了題為Complementary Alu sequences mediate enhancer-promoter selectivity的研究論文。 轉錄調控在維持細胞功能和正常發育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其中,增
基因組所等在混合性白血病基因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百人計劃”研究員王前飛與美國芝加哥大學血液學教授Michael J. Thirman合作開展的“MLL融合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致病機制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其研究論文《MLL融合蛋白在白血病基因組中選擇性調控MLL野生型的部分靶基因》(MLL Fusio
生化與細胞所揭示酵母轉錄中介復合物調控端粒機制
真核生物的端粒(Telomere)對于保證染色體正常復制以及維持基因組的穩定性有重要作用,也是研究基因組中異染色質(Heterochromatin)結構的重要模型。 9月19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周
與轉錄組學和蛋白組學比較,代謝組學有何優點
那年夏天Forever與轉錄組學和蛋白組學比較,代謝組學有以下優點:①代謝組學放大了基因和蛋白表達的微小變化,從而使檢測更容易;②代謝組學的研究不需建立全基因組測序及大量表達序列 標簽(EST)的數據庫,且代謝產物的種類要遠小于基因和蛋白的數目.③ 由于給定的代謝產物在每個組織中都是一樣的,所以研究
華中農大:水稻株型及分枝調控研究獲進展
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王磊等在水稻株型及分枝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通過分析水稻3個microRNA及其靶基因在水稻株型發育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機制,揭示了一個新的控制水稻株型建成的調控途徑。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水稻的產量由單株穗數、每穗粒數和粒重共同構成,彼此之間相互
中國科大揭示細胞有絲分裂期轉錄調控動態機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教授瞿昆課題組和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特任研究員王志凱團隊合作,揭示了細胞有絲分裂期轉錄調控動態機制。相關成果日前果發表于《科學進展》。細胞在進入有絲分裂時,通常伴隨著染色質的逐漸固縮和基因轉錄的顯著減少,而當細胞退出有絲分裂時,子細胞的染色質狀態和基因轉錄又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何玉科研究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 of MIR398 genes suppress microR398 processing and a
研究揭示噬菌體蛋白調控宿主轉錄的分子機制
7月11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張余研究組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馮鈺研究組合作完成的題為Structural basis for transcription anti
科學家揭示水稻轉錄因子高產抗病調控機制
近日,《科學》在線發表了四川農業大學陳學偉團隊、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團隊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Pamela Ronald團隊合作在水稻產量與抗病協同調控機制研究領域取得的最新進展,揭示了水稻理想株型建成的關鍵基因IPA1既能提高產量又能提高稻瘟病抗性的調控新機制。 高產抗病
中科院JBC文章揭示轉錄調控新機制
來自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吉林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證實,凝集蛋白復合體負向調控了基因組調控蛋白CTCF介導的核糖體RNA基因轉錄。這項工作發表在7月24日的《生物化學雜志》(JBC)上。 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姚紅杰(Hongjie Yao)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其主要
遺傳所在植物microRNA生物生成機制研究中獲進展
MicroRNA(miRNA)是一類真核生物中廣泛存在的內源非編碼小分子RNA。它主要通過堿基互補配對的形式在轉錄后水平上負調控靶mRNA,從而廣泛地參與動植物各種生物學過程的調控。在植物miRNA生成通路中一些主要因子的功能已經被鑒定,其中Dicer-Like 1(DCL1)是主要負責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