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標記實驗

    實驗材料 蛋白質試劑、試劑盒 甲硫氨酸PBS儀器、耗材 培養箱離心管實驗步驟 1. 培養懸浮細胞至對數增長期,室溫300 g 離心5 min。回收107~108細胞。 2. 每2×107細胞用約10 ml 37℃的短時間標記培養基在圓錐型試管中洗滌,于室溫300 g 離心5 min 回收細胞,小心重懸細胞并重復洗滌過程。3. 以37℃的短時間標記培養基重懸至5×106細胞/ml,于37℃保溫15 min 以耗盡細胞內的甲硫氮酸,間歇搖動。4. 室溫解凍[35S]甲硫氨酸,并用37℃短時間標記培養基來配制含0.1~0.2 mCi/ml 的工作液。 5. 室溫300 g 離心5 min,回收細胞,每2×107細胞以4 ml[35S]工作液重懸于圓錐試管。37℃水浴保溫30 min~3 h,頻繁翻覆試管以混懸細胞。6. 4℃ 300 g 離心回......閱讀全文

    Science重要成果:蛋白質組繪圖新技術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細胞內正在發生的事件,科學家們需要知道數以千計蛋白質和其他分子的定位。麻省理工學院的化學家們現在開發了一項新技術,可以標記細胞某一特定區域中所有的蛋白質,從而更準確地繪制這些蛋白質的圖像。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著名華裔女科學家、化學副教授Alice Ting,她曾

    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同位素示蹤法(三)

    (二)正式實驗階段 1.選擇放射性同位素的劑量   同位素必須能經得起稀釋,使其最后樣品的放射性不能低于本底,一般來說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體內不是完全均勻地被稀釋,可能在某些器官、組織、細胞、某些分子中有選擇性地蓄積,蓄積的部分放射性就會很強,在這種情況下,應以相關部位對示蹤劑的蓄積率來考慮示蹤劑用量

    氨基酸代謝標記實驗_備擇方案 3 長期細胞標記

    實驗方法原理長期標記意味著對細胞進行 6~32 h 持續的代謝標記。該方法特別適用于研究合成速度相對較慢的蛋白質或研究成熟的標記蛋白而不是生物合成的前體。穩定狀態的標記是長期標記的一種形式,在此過程細胞和放射性標記的氨基酸一起孵育直至放射性標記蛋白的合成和降解速率相當。如果蛋白質復合體中的亞基的初級

    第22屆全國色譜會圓滿閉幕 再享色譜新技術盛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4月23日,中國化學會第22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展覽會圓滿落下帷幕(相關報道:第22屆全國色譜會在滬召開 5位專家獲中國色譜貢獻獎)。閉幕式前,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張先恩研究員、清華大學張新榮教授、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關亞風研

    2006年中國植物科學若干領域重要研究進展

    4  光合作用與碳循環 光系統Ⅱ (PSⅡ)是葉綠體類囊體膜中的一個色素蛋白復合體,在光合作用 光反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為了闡明 PSⅡ 的組裝過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張立新研究組對 PSⅡ 低 含量的擬南芥突變體(lpa1)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體外蛋白質標記實驗顯示 lpa1

    翻譯后修飾蛋白質的定性和定量實驗(五)

    六、CID、ECD和 ETD的對比基于質譜的蛋白質組學分析依賴于氣相中肽段在低碰撞能量下斷裂, 在質量譜圖中形成峰。進而通過峰圖確定肽段序列,再推斷出相關蛋白質。完成肽段斷裂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碰撞誘導解離(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 I D ) ( S w

    翻譯后修飾蛋白質的定性和定量實驗6

    七、P T M 的定量分析當研究 P T M 的生物學意義時,如能了解一個特定修飾或一組P T M 的相對或絕對豐度通常會有幫助。這樣可以將不同的生物樣品間的目的修飾進行直接比較。例如, 將正常與疾病狀態下細胞或組織內某一 P T M 的豐度進行比較。定量分析這些變化能夠幫助深人了解 P T M 在

    蛋白質組學實用分析技術一覽

    分析其實也屬于技術的一部分,且在蛋白質組學研究中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蛋白質組學研究提供的數據是生物學上最龐大的,而且蛋白質組比基因組具有更大的復雜性,因此蛋白質組信息學更有挑戰性。今天小編先拋磚引玉地介紹幾個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軟件。蛋白質定性分析蛋白質定性分析通常是指利用質譜法進行蛋白質鑒定和序列分析。

    LC-MS技術臨床應用培訓班報告(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6年4月20日,液相色譜-質譜(LC-MS)技術臨床應用培訓班在上海中山醫院舉辦。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臨床質譜實驗室主任兼北美華人臨床化學學會(NACCCA)主席張巖教授、金域臨床質譜檢測中心趙蓓蓓、中國科學院生物物

    北京色譜年會十周年 濃墨重彩話色譜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玉奎院士   來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玉奎院士與大家分享的報告題為《色譜進展—機遇和挑戰》。   從1990年至2010年,中國色譜論文的總量達28324篇,占全球總數的22%;GC、HPLC、CE研究呈明顯增長。近20年來,中國的色譜研究在全球

    等電聚焦和二維凝膠電泳實驗

    對于復雜混合物,如全細胞裂解物或富集的亞細胞組分,通過兩步正交的分離 (orthogonalseperation),二維凝膠 (2D 膠)電泳可以很好地分離成幾百個至上千個單個蛋白質。第一次分離基于電荷,即使用變性等電聚焦電泳; 第二次分離基于表觀分子質量,即使用變性十二烷基磺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

    暨南大學發表細菌通過全局性翻譯調控的研究最新成果

      2015年6月19日,國際著名期刊PLoS Genetics發表暨南大學生命與健康工程研究院的成果,首次揭示了細菌通過一種與真核生物完全不同的方式,通過全局調控翻譯延伸來應對氧化壓力。  生物體需要快速應對各種環境中的不利因素,而活性氧(ROS)所造成的氧化壓力是生物體所最經常遇到的不利環境之一

    5分鐘了解:啥儀器讓蛋白質組學界誕生如此多牛人大咖

      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一詞,源于蛋白質(protein)與基因組學(genomics)兩個詞的組合,意指“一種基因組所表達的全套蛋白質”,即包括一種細胞乃至一種生物所表達的全部蛋白質。” 1994年澳大利亞的Marc Wikins首次提出蛋白質組(Proteome)的概念,1997年

    氨基酸代謝標記實驗

    暫未評分點評實驗,有機會獲丁當獎勵 +收藏氨基酸代謝標記實驗標簽:氨基酸 代謝 標記精編分子生物學實驗指南第五版 第十章代謝標記技術用于研究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加工、細胞內運輸、分泌、降解和物理化學特性。內容來源于《精編分子生物學實驗指南(第五版)》     

    等電聚焦和二維凝膠電泳實驗

    等電聚焦和二維凝膠電泳實驗             試劑、試劑盒 樣品緩沖液

    檢測細胞凋亡的實驗方法比較-2

    二、細胞凋亡的細胞化學測定細胞凋亡的細胞化學測定包括細胞表面(細胞膜)的結構和通透性改變的測定和細胞核DNA改變的測定。根據應用的范圍,又可分為細胞群休和單個細胞測定兩種,以下僅介紹其中幾種較為常用的方法。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檢測早期死亡細胞膜通透性狀態的不同是區分細胞

    又一華裔新星 Nature發文報道成像技術重大突破

      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報道了一種全新的成像技術:電子預共振受激拉曼散射顯微鏡(Electronic Pre-Resonance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Microscopy)。這一技術結合了拉曼散射光譜窄(~1 nm)以及熒光分析靈敏度高的優點。研究人員利

    用DNA 芯片技術檢測基因的表達

    實驗概要生物芯片是將生命科學研究中所涉及的不連續的分析過程(如樣品制備、化學反應和分析檢測),利用微電子、微機械、化學、物理技術、計算機技術在固體芯片表面構建的微流體分析單元和系統,使之連續化、集成化、微型化。生物芯片技術主要包括四個基本要點:芯片方陣的構建、樣品的制備、生物分子反應和信號的檢測。1

    現場同步直播 目擊中國化學會第31屆學術年會全過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5月5日,中國化學會第31屆學術年會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  在全國化學工作者的支持和積極參與下,中國化學會學術年會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化學及相關領域門類最全、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學術交流平臺。中國化學會第 31 屆學術 年會設

    馬來酸酐二次衍生技術的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研究

    基于馬來酸酐二次衍生技術的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研究田姍姍1,柏雪1,翟貴金1,張鍇*,1,張玉奎2(1天津醫學表觀遺傳學協同創新中心,天津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天津 3000702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國家色譜研究分析中心,遼寧省大連市 116023)摘要:定量蛋白質組學在當前生物醫學研究中發揮

    托品烷生物堿的生物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托品烷生物堿(tropane alkaloids)是指一類在結構上含有由吡咯環和哌啶環駢合而成的托品烷基本骨架的生物堿,是具有悠久歷史和重要藥用價值的植物源天然產物。現存古代醫學典籍表明,以托品烷生物堿——莨菪堿和東莨菪堿為藥效基礎的茄科植物,如曼陀羅(Datura stramonium)和顛茄

    研究蛋白質-RNA相互作用的新工具

      近日,賽默飛世爾科技全新推出了一款Pierce Magnetic RNA-Protein Pull-Down Kit,讓研究人員能夠以末端標記的RNA作為誘餌,輕松富集蛋白質-RNA的相互作用。與抗體捕獲相比,這種方法的優勢在于脫硫生物素化的目標RNA能夠直接富集RBP(或復合物)。  蛋白

    生物醫學光學技術

      摘 要:隨著生物分子光學標記技術的不斷進步,光學技術在揭示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研究中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為醫學診斷與治療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手段。本報告首先簡要介紹光學技術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發展概況,然后從基因表達及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方面,討論生物分子光學技術的特點與優勢,闡明基于分

    RNA翻譯與蛋白質折疊之間的微妙舞蹈

      在蛋白質的合成過程中,RNA翻譯會影響蛋白質的折疊,而蛋白質折疊也會影響RNA的翻譯。  在過去的十年里,我們對細胞內蛋白質合成方式的認知取得了快速的增長,其中包括蛋白質合成的各個基本步驟:轉運RNA(transfer RNA, tRNA)是如何高保真、高速率地對信使RNA(messenger

    蛋白質組學在植物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1 植物群體遺傳蛋白質組學 1.l 遺傳多樣性蛋白質研究基于基因組學的一些遺傳標記,如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SR(Simple Sequen

    【盤點】衰老與疾病的關聯性研究進展

      人為什么會變老?對于人類來說,如何才能長生不老真的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問題。但是至今為止都沒有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衰老一直是生命過程中的核心環節,也是影響整個人類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目前世界各國均面臨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數據顯示到2050年約三分之一的中國人口年齡將超過60歲。因此,深入了解衰老

    原位雜交組織化學概述

    一、核酸分子雜交技術1961年Hall開拓了液相核酸雜交技術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分子單鏈之間有互補的堿基順序,通過堿基對之間非共價鍵的形成,出現穩定的雙鏈區,形成雜交的雙鏈。自此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分子克隆、質粒和噬菌體DNA的構建成功,核酸自動

    原位雜交組織化學技術的基本方法

    一、核酸分子雜交技術1961年Hall開拓了液相核酸雜交技術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分子單鏈之間有互補的堿基順序,通過堿基對之間非共價鍵的形成,出現穩定的雙鏈區,形成雜交的雙鏈。自此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分子克隆、質粒和噬菌體DNA的構建成功,核酸自動

    《自然》雜志撰文聚焦老年疾病治療

      飲食、基因和藥物研究表明,延緩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疾病或許可以使患者遠離其他疾病。至少,一系列分子方法似乎可以設定生理衰老的速度。2011年,100歲高齡的Fauja Singh在為英國愛丁堡馬拉松賽作準備。  衰老會帶來一系列問題。超過70%的65歲以上的人患有兩種或更多的慢性病,諸如關節炎、糖尿

    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分類

    1 背景和意義從生命活動的直接執行者——蛋白質的角度研究生命現象和規律(特別是疾病防治和病理研究)已成為研究生命科學的主要手段。而這些研究往往離不開對細胞、組織或器官中含有蛋白質種類和表達量的研究。對處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蛋白質表達水平變化的研究,識別功能模塊和路徑,監控疾病的生物標志物,這些研究都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