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皇室重要成員費薩爾親王(Turki bin Faisal Al Saud)日前表示,希望未來沙特全部的電力全部來自于可再生能源。沙特在今年早些時候曾宣布將向太陽能發電行業投資1090億美元,并在麥加建設10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設施。(1美元約合6.24元人民幣) 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雖然全部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標過于理想化,但1090億美元投資于太陽能發電將足以滿足沙特目前三分之一的電力需求。 文章稱,沙特的興趣轉向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太陽能發電,可以反映出四方面問題:中東地區的電力需求不斷增長;沙特看漲未來的石油價格;沙特能夠獲取的天然氣有限;供過于求的太陽能市場可能迎來新的需求增長點。 首先,沙特的電力需求增長迅猛,可能在未來十年超過600億瓦,目前該國超過一半的電力來自于石油。一些分析師預計,如果按照目前的電力需求增長速度,沙特將在2030年成為原油凈進口國。不過這種情況的實際發生......閱讀全文
專訪:“可再生能源發展應該再快一點” ――訪德國“可再生能源法之父”赫爾曼?謝爾 2000年,德國出臺了全世界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可再生能源法》。當時德國可再生電能僅占總消耗電能的5%左右。2010年,這一比例已
中國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1月12日在北京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并啟動《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該計劃全文如下: 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作為清潔、可持續利用的能源,為解決人類未來能源供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和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1.2超常規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發電量世界第二。 2012年底,中國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28萬千瓦,風機6083萬千瓦,水能2.489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680億度,生物質燃油產量約115萬噸標煤,太陽能熱水器年產量4900萬㎡,占世界
今天(7月30日),第67版《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8年)》(以下簡稱“《年鑒》”)在北京發布。《年鑒》編制團隊負責人、BP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將去年的能源數據概括為“前進兩步,后退一步”。 2017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了2.2%,高于其過去十年均值1.7%。 2017年是天然氣強勢增長
德國作為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始終將能源戰略視為其國家發展的命脈。然而受制于能源資源相對匱乏,能源安全問題成為德國造就世界第一強國的一大掣肘。從兩次世界大戰后的痛定思痛,到德國工業再次回到世界舞臺中央,喊出工業4.0計劃之際,德國也錨定了新的能源戰略重心,即以可再生能源為核心的綠色轉型。而
近年來,人們一直在討論,化石燃料成本高,可再生能源優勢日益顯著,尤其是發電。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些人認為由于可再生能源成本高,還依賴政府補貼,所以不會影響化石燃料發展,2040年前市場份額都很小。 而另一些則認為可再生能源成本一直在降低,可在發電占據較大比重,能夠動搖煤炭甚至是天然氣的發電地位
盡管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一度遇冷,甚至有人對可再生能源市場前景表示擔憂,但在雪佛龍前經理、美國太陽能公司Bright創始人 Jonah Greenberger看來,“以我在墨西哥看到貧困人口的生活狀況而言,太陽能仍具有較大潛在市場,政府向他們提供能源補貼難以惠及所有人。”Jonah堅持在墨西哥投資
近日美國勞倫斯國家能源實驗室(LLNL)公布的最新年度能源報告指出,美國2012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繼續增長,創下歷史新高。 報告指出,受政府推動和技術革新等因素的影響,美國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量近年有明顯增長。2011年至2012年,美國太陽能發電增長49%,風電增長16%。 LLN
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的推動下,全球可再生能源支出正在趕超煤炭,天然氣和核電廠的電力投資。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數據,近年來全球增加的發電能力中有一半以上來自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圖片來源于網絡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數據,2016年是可用數據的最新年份,約有2970億美元用于可再生能
“當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調整迫在眉睫,電力生產方式必須走清潔、高效、低碳的道路。國電集團將加快在東部沿海地區天然氣發電項目的布局,以提升清潔能源發電的比重。”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陳飛虎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業內人士稱,天然氣發電將會在電力工業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例,而且這種趨勢已不可避
——為編制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1月初在北京宣布啟動全國人民為編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作者謹以此文相獻。我國需要新的國家能源戰略 近年全球氣候變暖和化石能源資源漸趨枯竭的壞消息頻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
城市可再生能源規劃與空氣污染治理 城市是空氣污染的重災區,也是應對氣候變化主戰場,更是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主市場。1952年12月,英國倫敦燃煤造成的灰霾,導致兩個月內一萬二千人死于呼吸系統疾病。20世紀80年代,英國治理空氣污染的重點轉向汽車尾氣。現在倫敦市政府推動建設倫敦低碳城市,
“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之一。能源消費結構是否合理,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也是評判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的重要指標。“富煤”“少油”“短氣”的特點,導致我國長期以來以煤炭消費為主,能源消費結構不夠合理,環境污染等負面效應長期存
1月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能源“十三五”規劃》及《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繼續推進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將穩步發展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能源的安全、協調、可持續發展關系國家戰略安全和戰略利益,關系經濟持續健康發
歐盟對南高加索地區的長期戰略是,在歐盟東部邊界創造一個安全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阿塞拜疆化石燃料資源豐富,對歐盟的油氣供應有重要作用。不過,阿塞拜疆正面臨一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機會。 新興產業 可再生能源是阿塞拜疆的新興產業,阿塞拜疆政府2009年成立了替代及可再生能源機構。該機構被授權
■ 節能是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人類要抑制自身用能的“胃口”,要使節能成為一種先進文化,一種社會道德,一種世界觀,一種生活方式。 ■ 從現在到2050年,中國需利用1000億~1100 億噸標準煤,這龐大的煤炭總量如何利用好將是嚴重挑戰,必須作好頂層設計
文明和生物多樣性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是否能夠在未來數十年內用清潔、安全、負擔得起的能源替代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好消息是,在過去十年,可再生能源技術和能源效率措施已經以驚人的速度取得了巨大進展。 節能建筑和電器、太陽能熱水器、陸上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組件、具有熱儲存的聚光太
能源消費總量40億噸標煤、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 這是日前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所劃定的三項約束性指標。從規劃來看“十二五”期間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是首要目標,以分布式能源等為重
能源消費總量40億噸標煤、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 這是日前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所劃定的三項約束性指標。從規劃來看“十二五”期間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是首要目標,以分布式能源等為重點
6月4日電,國際組織“21世紀可再生能源政策網絡”4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發電量凈增加值的70%來自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當代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最快的一年。當天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發布的《2018全球可再生能源狀況報告》說,2017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總量較前
編者按 能源是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當前,我國正處于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重要轉型期,面臨著諸多關鍵問題:能源變革需要補齊哪些“短板”?能源結構調整的節奏該如何把握?非化石能源是未來發展方向,但化石能源短期內仍是“主力軍”,該怎么處理兩者關系?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日前專訪了華北電力大學校
由于燃煤,全世界公認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電力生產國。但相較于化石燃料和核能,《自然》雜志日前專門撰文指出,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系統發展得更快。中國在風力渦輪機、太陽光電的動力系統和智能電網技術的生產和使用領域領先于全世界,其生成的水能、風能、太陽能相當于法國和德國發電廠產能的總和。2005年
近日,201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在紐約拉開帷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再次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本屆氣候峰會上呼吁其他國家加入美國行列,增加對可再生能源投入,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那么美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到底做得如何呢?從增量上看,美國近幾年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一
“中國未來25年內可再生能源開發規模將引領世界從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未來35年后有望脫離碳基能源。” 2014年開年,在《能源評論》關于“第三次工業革命大討論”的虛擬圓桌上,杰里米·里夫金的上述預測,大膽而獨特,讓中國能源領域的各界人士為之一振。在他看來,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太陽
俄羅斯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有很大潛力,但和歐洲鄰國相比,差距是顯而易見的。俄記者近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么俄發展可再生能源速度這么慢?”意大利埃尼能源公司總裁弗利維奧·孔蒂在近期召開的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表示:“俄目前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絕對無法與歐洲鄰國相比。俄羅斯對‘綠色’能源的生產,往往沒有
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16]39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有關中央企業: “互聯網+”智慧能源(以下簡稱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互聯網與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產業發展
6月10日,2018中國可再生能源學術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程春雨 攝 中新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 程春雨)為加強可再生能源領域學術交流,引領新技術推廣及應用,促進我國可再生能源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主辦的2018中國可再生能源學術大會將于2018年8月21-23日在北京
《基督教箴言報》日前報道稱,雖然美國擁有大量的能源,但分布不均,不同類型的能源集中在不同的地區。 1. 石油、天然氣和煤炭 美國82%的能源消耗源自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隨著鉆探技術的不斷進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化石燃料將仍然是美國能源組合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據
如何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世界各國一直爭論不休。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甩出一顆重磅炸彈: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凈排放量需要再下降45%,在2050年左右達到“凈零”,才能使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左右。7月末,《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9年)》在北京發布。2018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