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藥物免疫聯合療法可促使“冷”腫瘤轉變為“熱”腫瘤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高分子中心李洋團隊有關新型腫瘤穿透納米凝膠藥物免疫聯合療法的研究成果以Reinforcing the Combinational Immuno-Oncotherapy of Switching “Cold” Tumor to “Hot” by Responsive Penetrating Nanogels為題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腫瘤免疫治療在臨床上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是腫瘤中存在的免疫抑制腫瘤微環境會導致效應淋巴細胞浸潤不足、功能耗盡,大幅削弱抗腫瘤免疫效應,促使腫瘤變“冷”,治療效果遠低于預期。因此,設計合理的治療策略,有效地將“冷”腫瘤轉變為效應淋巴細胞活躍的“熱”腫瘤,是提高抗腫瘤免疫治療效果的關鍵。 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腫瘤微環境響應型深層滲透納米凝膠藥物(E&R@NG)。這種均一、穩定、......閱讀全文
新型納米結構顯著提升腫瘤免疫治療效果
記者29日從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獲悉,該中心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成功設計了三種金屬離子-氨基酸納米結構。該創新設計能夠有效重塑腫瘤免疫抑制微環境,顯著提升免疫檢查點阻斷(ICB)療法的免疫治療效果。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納米技術》雜志。ICB是腫瘤免疫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臨床數據顯示,僅有部分
構建納米疫苗用于增強腫瘤免疫治療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學與藥學院教授裴志超團隊在癌癥納米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Chemical Science上。 近年來,基于癌癥納米疫苗的免疫療法,由于其潛在的高療效、特異性和可產生長期免疫記憶效應的能力,有望成為改變癌癥治療模式、根除腫瘤和預防腫瘤復發的最有效方法之
構建納米疫苗用于增強腫瘤免疫治療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學與藥學院教授裴志超團隊在癌癥納米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Chemical Science上。 圖(a)納米疫苗的合成示意圖。(b)用于誘導ICD的納米疫苗引發抗腫瘤免疫反應的示意圖。(課題組供圖) 近年來,基于癌癥納米疫苗的免疫療法,由于其潛在的高
新型納米材料可安全抑制腫瘤生長
癌癥病人在化療中通常需要使用高毒性的化療藥物。由于藥物的非特異性,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同樣殺死正常細胞,損害正常的組織和器官。事實上,70%以上接受化療的癌癥患者,最后死于藥物毒性。是否可以使用對正常細胞和組織無毒的納米材料或分子,讓這些材料或分子進入腫瘤后才產生毒性,或引起毒害作用?最近,中科
新型納米結構重塑人體腫瘤免疫“防線”
免疫檢查點阻斷(ICB)是一種重要的癌癥治療方法,遺憾的是,該療法的應答率偏低。即少數對ICB產生應答的患者療效顯著,但另一部分患者卻難以湊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療應答率就成為問題的關鍵。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王海、聶廣軍團隊和重慶醫科大學教授冉海濤團隊合作,開發了3種金屬離子配位的苯丙氨
外泌體納米免疫治療膠質瘤的方法
膠質瘤約占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25%,平均死亡率為4.43/100000,每年死亡16606例。手術切除聯合放療和烷化劑化療的標準療法療效甚微,中位生存期為16個月。經過深入的研究和臨床工作,人們對神經膠質瘤的了解越來越多。然而,在治療方面還沒有重大突破。因此,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國家納米中心等在腫瘤免疫治療方面取得進展
免疫檢查點阻斷是腫瘤免疫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臨床數據顯示,僅有部分患者對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產生應答。由于腫瘤免疫抑制微環境在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有效重塑腫瘤免疫微環境并提高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的應答率成為當前研究的關鍵課題。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王海、聶廣軍
脂質納米顆粒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應用
前言在過去的十年中,腫瘤免疫療法得到蓬勃發展,包括免疫刺激小分子、靶向免疫細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表達嵌合抗原受體(CARs)的自體T細胞或自然殺傷(NK)細胞以及表達腫瘤抗原或CARs的mRNA用于癌癥免疫治療。其中,小分子、ICIs和mRNA療法被用作許多實體瘤的獨立治療,如黑色素瘤、
納米藥物免疫聯合療法可促使“冷”腫瘤轉變為“熱”腫瘤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高分子中心李洋團隊有關新型腫瘤穿透納米凝膠藥物免疫聯合療法的研究成果以Reinforcing the Combinational Immuno-Oncotherapy of Switching “Cold” Tumor to “Hot” by Respon
研究揭示新型免疫細胞有助于腫瘤免疫治療
免疫療法顯示出治療癌癥的巨大希望。但是到目前為止,這種方法僅對少部分癌癥患者(約20%)有效。為了提高治療效果,研究人員正在尋找動員免疫系統破壞腫瘤的新方法。 大多數免疫療法藥物作用于一種稱為T細胞的免疫細胞。被稱為“檢查點抑制劑”的藥物釋放了這些細胞的“剎車”,刺激它們對腫瘤發動攻擊。研究人
新型納米芯片能檢測罕見循環腫瘤細胞
在一種新型納米材料芯片的幫助下,誘發早期癌癥患者體內癌癥擴散的一類細胞能夠被高靈敏地檢測出來。《自然—納米技術》上的這項研究發現意味著,對這類細胞的分離與修復能夠貫穿于癌癥病人的診斷與治療中。 Sunitha Nagrath等人研發出一種基于石墨烯氧化物的芯片,該芯片能夠捕捉一種罕見的循環
新型納米藥物,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
Dalhousie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運送化療藥物的新方式。利用納米科技,這種新型藥物運送系統僅僅在腫瘤細胞釋放藥物,從而保護健康細胞不受傷害。這項研究工作于近日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雜志上。 Naga Puvvada博士是Dalhousie醫學New Brunswi
國家納米中心在腫瘤RNA免疫治療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王海和聶廣軍團隊合作,在RNA疫苗對于腫瘤的免疫治療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In Situ Transforming RNA Nanovaccines from Polyethylenimine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Oxide Hydr
國家納米中心:新型非病毒納米載體將有效抑制腫瘤生長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蔣興宇、鄭文富帶領的課題組發表了非病毒納米載體遞送的研究成果。他們開發了一系列非病毒的納米載體,這些非病毒納米載體可以高效遞送CRISPR/Cas9系統到體內,為拓展這一強大基因編輯技術在生命科學和臨床應用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新途徑。相關研究成果Thermo-t
新型納米粒子可持續投遞抗腫瘤物質
科學家在新一期的《自然—材料學》上撰文稱,他們發現了一種納米粒子膠,能夠將免疫力抑制因子的抑制劑和免疫刺激分子投遞到腫瘤中,持續時間可以達數天。當這種納米粒子膠被注射到小鼠體內的黑色素瘤中時,便能夠持續產生分子投遞,延緩腫瘤生長并顯著增加小鼠存活時間。 像黑色素瘤這樣的入侵性癌癥在入侵免疫
上海硅酸鹽所:新型納米材料“解聚”腫瘤
近年來,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有所上升,且多數發現時即為中晚期。與之相對,結直腸癌的治療尤其是低位結直腸癌的治療目前仍面臨巨大挑戰:人工結直腸造口給患者帶來沉重身體及心理負擔,放化療治療會導致骨髓抑制等嚴重并發癥,臨床亟需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療方式,緩解患者癥狀的同時減少并發癥。 上海硅酸鹽所施劍林
新型納米探針可用于腫瘤靶向發光示蹤
稀土發光納米晶由于可以在近紅外光激發下產生上轉換/下轉移發光,具有發光壽命長、量子產率高和發光波長可調等優點,在體外診斷與醫學影像研究中受到廣泛關注。目前稀土納米晶的可控合成與發光調控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發展,但是高質量的稀土納米晶通常在油相中合成,如何將油相分散的稀土納米晶設計成具有良好水溶性、生
新型納米發光材料有望用于腫瘤光動力治療
日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降雨強研究組與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沙印林課題組合作,設計合成了一種新型納米發光材料,基于該類金納米簇的雙光子動力療法具有空間選擇性高,安全、高效,不需要避光期等優點,在腫瘤治療尤其是腦膠質瘤、實體瘤治療方面具有很好的臨床轉化前景。相關研究成果已申請
納米顆粒促進實體腫瘤的免疫治療,癌癥治療更加有效
免疫療法增強人的免疫細胞,以增強人體對癌癥的天然防御能力。 實現這一目標的兩種主要方式是: 1. 從一個人自己的腫瘤中移除腫瘤特異性的T細胞(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然后在實驗室中培養,然后再靜脈注射給病人 2. 在病人血液中分離已經循環的T細胞,然后“訓練”它們針對腫瘤特異性蛋白——或者通
腫瘤免疫治療成像技術的研究進展
1. 腫瘤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治療是指通過免疫系統的被動或主動免疫來控制和殺滅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與傳統醫療手段在物理和化學層面上殺滅腫瘤細胞不同,腫瘤免疫療法通過增強機體免疫系統功能來控制和殺滅腫瘤,具有不良反應小、特異性強等優點。根據治療原理的不同,免疫療法主要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刺激、腫瘤疫
腫瘤免疫治療成像技術的研究進展
1. 腫瘤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治療是指通過免疫系統的被動或主動免疫來控制和殺滅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與傳統醫療手段在物理和化學層面上殺滅腫瘤細胞不同,腫瘤免疫療法通過增強機體免疫系統功能來控制和殺滅腫瘤,具有不良反應小、特異性強等優點。根據治療原理的不同,免疫療法主要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刺激、腫瘤疫
腫瘤免疫治療成像技術的研究進展
1. 腫瘤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治療是指通過免疫系統的被動或主動免疫來控制和殺滅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與傳統醫療手段在物理和化學層面上殺滅腫瘤細胞不同,腫瘤免疫療法通過增強機體免疫系統功能來控制和殺滅腫瘤,具有不良反應小、特異性強等優點。根據治療原理的不同,免疫療法主要可分為非特
中國團隊研發新型納米材料,可安全抑制腫瘤生長
癌癥病人在化療中通常需要使用高毒性的化療藥物。由于藥物的非特異性,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同樣殺死正常細胞,損害正常的組織和器官。事實上,70%以上接受化療的癌癥患者,最后死于藥物毒性。是否可以使用對正常細胞和組織無毒的納米材料或分子,讓這些材料或分子進入腫瘤后才產生毒性,或引起毒害作用?最近,中科
同時實現藥物傳遞和腫瘤成像的新型納米載體
癌癥的謎題在于,腫瘤能夠利用我們的身體作為人體盾牌來避開治療。腫瘤在正常的組織和器官中生長,通常醫生在通過手術、化療或輻射抗擊癌癥的過程中,會損壞、毒害或切除我們身體的健康部分。但是,11月27日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Small》的一項研究中,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們描述了一種新的系統,將化療藥物包裝在小
新型釓納米顆粒顯著增強腫瘤核磁共振診斷
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梁高林教授課題組,研究出一種由γ-谷氨酰轉肽酶(GGT)誘導的細胞內原位組裝釓納米顆粒的策略,并實現了高強磁場下腫瘤的橫向(T2)磁共振成像增強。該成果2019年3月25日在線發表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納米通訊》上。 γ-谷氨酰轉肽酶普遍存
新型納米閃爍體助力深部腫瘤的診斷與治療
一種基于新型鋱(Tb)摻雜鎢酸釓納米閃爍體(GWOT NPs)的多功能納米診療試劑,它不僅實現了對腫瘤組織的雙重造影(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對腫瘤組織的X射線激發光動力治療(X-PDT)及放療(RT)的協同治療,同時表現出低生物毒性,表明該新型納米閃爍體在深部腫瘤
新型納米光敏劑助力腫瘤的光動力治療
腫瘤的光動力治療是光敏劑在腫瘤組織選擇性吸收和滯留,在利用特定波長的光激發后,產生活性氧自由基(ROS),達到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與傳統放化療治療腫瘤的方式相比,光動力治療具有選擇性高、不易產生耐藥性以及副作用小等特點,在腫瘤的治療中越來越受到關注。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光敏劑主要利用可見光進行激發
理性化設計的mRNA納米疫苗可增強腫瘤免疫治療效果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李亞平研究員、鄭明月研究員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王當歌研究員在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期刊發表了題為:STING agonist-boosted mRNA immunization via intelligent design of nanovacci
冷腫瘤VS熱腫瘤:免疫治療也要“溫度”!
越來越多的新藥物用于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腫瘤,這已經成為癌癥治療的焦點。例如,不同形式的免疫療法-檢查點阻滯劑,癌癥疫苗和CAR-T細胞-已經在停止或縮小某些晚期癌癥患者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并延長了癌癥患者(如黑素瘤)的生命。 然而,目前免疫療法只能幫助少數患有特定癌癥類型的患者,
科學家將合成溶瘤腺病毒應用于腫瘤免疫治療
近日,清華大學等科研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Oncolytic adenovirus programmed by synthetic gene circuit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文章,利用合成基因線路對溶瘤病毒進行編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