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機構(IEA)2012年11月14日表示,隨著成本下降和補貼上升,可再生能源技術與煤炭的競爭,到2035年將成為世界電力主要發電源。 28個國家發布的能源政策年度展望指出,風電場、太陽能發電園和水電大壩,預計將在2015年成為第二個最大的發電來源,到2035年將占所有發電近三分之一,即接近煤炭的水平。 水電、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快速擴張穩步上升,鞏固了可再生能源成為全球能源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地位。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長的基礎是技術成本下降,化石燃料價格上升和碳定價的兌現,但主要是由于有持續的補貼。 IEA預計全球可再生能源補貼將從2011年 880億美元,上升到2035年 2040億美元。與此相比,2011年支持化石燃料的補貼為5230億美元。 可再生能源產業群預測,風力發電設施在五年內到2016年將增加一倍,太陽能光......閱讀全文
2011年11月,國家能源局依托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設立了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該中心主要承擔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國家示范項目的實施管理、產業體系建設、國際合作項目管理等任務。 2012年2月,國家能源局舉行了“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成立儀式。中心成立以來,在戰略政策研究、產
“富煤、缺油、少氣”是中學地理課本上對中國能源條件的經典描述,煤炭在支撐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沉重的環境負擔。近年來,一場能源領域的大變革在華夏大地悄然開啟,中國作為“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的綠色新名片正越擦越亮。 近日,國際能源署發布報告稱,2015年可再生能源首次超過煤炭,成為全球
中國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1月12日在北京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并啟動《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該計劃全文如下: 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作為清潔、可持續利用的能源,為解決人類未來能源供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和
盡管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一度遇冷,甚至有人對可再生能源市場前景表示擔憂,但在雪佛龍前經理、美國太陽能公司Bright創始人 Jonah Greenberger看來,“以我在墨西哥看到貧困人口的生活狀況而言,太陽能仍具有較大潛在市場,政府向他們提供能源補貼難以惠及所有人。”Jonah堅持在墨西哥投資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第三次全體會議13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拉開帷幕。據報道,中國將在此次大會上正式申請加入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 13日上午,全球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的部長或部長級官員出席了這次會議。本屆會議主要關注的問題包括非洲大陸可再生能源的未來、島嶼國家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可再生能
王毅 1962年10月生,198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曾分別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國情研究中心從事國情分析、資源環境政策和發展戰略研究。現為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現狀 可再生能源發展至今,在世界能源消費中已占據重要地位,在發電、供熱及交通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數據顯示,2011年,可再生能源消費占全球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9%。其中,傳統生物質能源占比9.3%,現代可再生能源占比9.7%,熱能利用約占4.1%,水電約占3.7%,風
德國太陽能項目安裝商沃爾索公司的員工在檢測太陽能電池板的工作效率。 核心閱讀 自2009年修訂《可再生能源法》開始,德國一直在雄心勃勃地推進能源轉型,力爭到2050年實現本國80%―100%的可再生能源供應。然而,能源轉型引發的電價上漲卻讓企業和民眾怨聲載道,由此造成的供電穩定性
專家建議,通過合理的配額制度,擴大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市場空間,提升盈利能力 增強可再生能源的競爭力仍需充分考慮本國能源資源的特點,制定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以促進經濟增長和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并提高能源效率。 在日前
1月13日至14日,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第三次全體會議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中國代表團在會上宣布,中國計劃于今年加入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同所有國家一道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領域取得更大成就。 中國在發展風能和太陽能領域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
德國作為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始終將能源戰略視為其國家發展的命脈。然而受制于能源資源相對匱乏,能源安全問題成為德國造就世界第一強國的一大掣肘。從兩次世界大戰后的痛定思痛,到德國工業再次回到世界舞臺中央,喊出工業4.0計劃之際,德國也錨定了新的能源戰略重心,即以可再生能源為核心的綠色轉型。而
近年來,作為可再生能源行業標桿的歐盟因其補貼政策遭到不少爭議。4月9日,歐盟委員會發布新規,宣布逐步取消對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國家補貼。新規將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且自2017年起,所有歐盟成員國都將被強制限制對可再生能源產業進行補貼。 補貼政策收效如何? 歐盟化
在3月22日的首屆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表示,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優化開發利用布局,確保實現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20%的目標,以建設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可持續能源體系為長遠目標,研究可再生能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1月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能源“十三五”規劃》及《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繼續推進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將穩步發展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能源的安全、協調、可持續發展關系國家戰略安全和戰略利益,關系經濟持續健康發
“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之一。能源消費結構是否合理,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也是評判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的重要指標。“富煤”“少油”“短氣”的特點,導致我國長期以來以煤炭消費為主,能源消費結構不夠合理,環境污染等負面效應長期存
歐盟對南高加索地區的長期戰略是,在歐盟東部邊界創造一個安全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阿塞拜疆化石燃料資源豐富,對歐盟的油氣供應有重要作用。不過,阿塞拜疆正面臨一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機會。 新興產業 可再生能源是阿塞拜疆的新興產業,阿塞拜疆政府2009年成立了替代及可再生能源機構。該機構被授權
近日美國勞倫斯國家能源實驗室(LLNL)公布的最新年度能源報告指出,美國2012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繼續增長,創下歷史新高。 報告指出,受政府推動和技術革新等因素的影響,美國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量近年有明顯增長。2011年至2012年,美國太陽能發電增長49%,風電增長16%。 LLN
15日上午開幕的由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主辦的第九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介紹,2020年后將進入新能源發展的高峰階段。十三五期間,新能源將呈現規模替代能源、生產側和消費側可再生能源全面轉型的特征。 梁志鵬說,十三五期間新能源發展將呈以下特征,一是可
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的推動下,全球可再生能源支出正在趕超煤炭,天然氣和核電廠的電力投資。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數據,近年來全球增加的發電能力中有一半以上來自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圖片來源于網絡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數據,2016年是可用數據的最新年份,約有2970億美元用于可再生能
城市可再生能源規劃與空氣污染治理 城市是空氣污染的重災區,也是應對氣候變化主戰場,更是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主市場。1952年12月,英國倫敦燃煤造成的灰霾,導致兩個月內一萬二千人死于呼吸系統疾病。20世紀80年代,英國治理空氣污染的重點轉向汽車尾氣。現在倫敦市政府推動建設倫敦低碳城市,
——為編制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1月初在北京宣布啟動全國人民為編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作者謹以此文相獻。我國需要新的國家能源戰略 近年全球氣候變暖和化石能源資源漸趨枯竭的壞消息頻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在今天(26日)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表示,在科技支撐和引領下,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目前,已基本形成涵蓋可再生能源裝備制造、技術研發、檢測認證、配套服務的完整產業鏈。 今年5—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對可再生能源法的實施
編者按 能源是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當前,我國正處于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重要轉型期,面臨著諸多關鍵問題:能源變革需要補齊哪些“短板”?能源結構調整的節奏該如何把握?非化石能源是未來發展方向,但化石能源短期內仍是“主力軍”,該怎么處理兩者關系?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日前專訪了華北電力大學校
巴西世界杯在即,中國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把太陽能產品裝到了舉辦比賽的所有城市,在足球場四周、球場媒體中心、國際媒體大本營、休息室等場所展示英利的光伏產品。 拉美擁有充沛的水資源、陽光和風能等條件,但能源缺口巨大。據估計,2013年至2030年拉美地區在新能源發展領域需要至少3500億美元的
為期兩天的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全體會議今天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閉幕,來自150個國家的代表團就如何通過可再生能源與技術創新實現未來能源的可持續發展舉行研討并制定政策時間表。盤點此次會議成果,可歸納為一個亮點、一張地圖、一條路線。 一個亮點 在首
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16]39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有關中央企業: “互聯網+”智慧能源(以下簡稱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互聯網與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產業發展
俄羅斯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有很大潛力,但和歐洲鄰國相比,差距是顯而易見的。俄記者近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么俄發展可再生能源速度這么慢?”意大利埃尼能源公司總裁弗利維奧·孔蒂在近期召開的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表示:“俄目前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絕對無法與歐洲鄰國相比。俄羅斯對‘綠色’能源的生產,往往沒有
2008年國際可再生能源大會3月4日在華盛頓開幕,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各界代表將在會上進行交流和討論,以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在開幕致辭中說,國際社會當務之急是要制訂切實的發展政策、激勵機制和國際合作框架,真正實現讓可再生能源造福人類。他說,國際社會正應對三大挑
■ 節能是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人類要抑制自身用能的“胃口”,要使節能成為一種先進文化,一種社會道德,一種世界觀,一種生活方式。 ■ 從現在到2050年,中國需利用1000億~1100 億噸標準煤,這龐大的煤炭總量如何利用好將是嚴重挑戰,必須作好頂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