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六上的碳氫化合物“冰山”的藝術概念圖,科學家認為這里可能存在奇異生命形式土衛六從土星前方經過:研究人員現在認為,這顆衛星的湖泊和海洋里可能存在“奇異生命形式” 北京時間1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稱,土星的衛星土衛六上巨大的碳氫化合物“冰山”湖可形成奇異生命形式。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最新理論或許還能解釋來自這顆衛星上的巨大湖泊和海洋的奇怪讀數。 這項研究的聯合論文作者、康奈爾大學的喬納森-盧寧說:“有關這些湖泊和海洋,最令人好奇的一個問題是,是否它們擁有奇異的生命形式。”土衛六是我們太陽系里除地球以外的唯一一個地表永久擁有液態水的天體。然而,我們地球上的降水和蒸發循環涉及到的是水,而土衛六的這種循環涉及到的卻是碳氫化合物,例如乙烷和甲烷。乙烷和甲烷是有機分子,科學家認為,它們能夠成為促使生命誕生的更復雜的化學作用的組成成分。 負責“卡西尼”號的科學家推測,土衛六湖泊大概沒......閱讀全文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天體生物學家德克-舒爾茨-馬庫什預言,在茫茫宇宙中或許還存在著其它生命體。通過分析地球上已知的、最為極端的生命形式以及火星和土衛六上的環境,舒爾茨-馬庫什對其它行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體的樣貌和生化機理進行了大膽假想猜測。他推測,火星生命體的細胞內液體是水和過氧化氫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功邁出了征服外太空的第一步:12月5日,其新一代載人飛船“獵戶座”完成首次試飛,升上距離地球3000英里的高空后順利返回,落入太平洋預定海域,其成功發射被視作“美國航天的新起點”。NASA放言,“獵戶座”注定將一馬當先,有朝一日將人類送往月球、火星以及更遙遠的宇宙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7月29日報道,NASA科學家利用安裝在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首次在土衛六的大氣中發現組成細胞膜的重要化學物質——丙烯氰大量存在的確切證據。研究人員表示,這些丙烯氰含量充足,能降落到土衛六表面后,在那里形成更加復
“十大科學新聞”評選是《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頭戲,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進行的一次全面盤點。經過專業編輯和專家團隊的商討,《環球科學》初步挑選出了30條候選新聞,接受網友的點評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戰愛因斯坦相對論 9月2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議上,科學家披露了一個新的發現:根據卡西尼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土衛六“泰坦”表面出現了疑似海波漣漪的信號,這說明土衛六上可能存在液態湖泊和海洋,而且還有比較活躍的表面風。科學家計算發現土衛六的表面漣漪大約0.6英寸(1.5厘米)高,風速為每秒2.3英尺,即每秒0.
據國外媒體報道,世界上最頑強的生命形式是什么?科學家們在尋找這一問題答案的過程中,發現了自然界一種“偷”的生存策略。一些生物可以生存于極熱、極寒、極酸、極毒的極端環境中,比如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沸騰的溫泉中的一種水藻,它的生存秘密就是從其它生命形式那里偷來生存的必要基因,而不是從父輩那里遺傳。這種“
據英國《每日郵報》在線版6月7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們表示,他們已在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Titan)上發現了生命存在的證據。這些原始形態的早期外星生命正在“呼吸”著土衛六大氣層氣體,并且以地表可燃物為食。這可能代表了地球水基生命形式之外的另一種
基因剪刀 使用CRISPR基因調控技術直接操縱細胞基因組,研究人員將老鼠的皮膚細胞變成了誘導多能干細胞。曲面加速光束 美國和以色列科研團隊實現了光束軌跡偏移。此實驗可用于模擬廣義相對論現象。幽靈粒子 來自太空的一個高能中微子橫穿南極洲“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科學家認為其來源可能是耀變體。探訪“
在人們印象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向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宇宙。近日,它卻爆出了一項生物學研究突破——由其資助的研究合成了一個類似于DNA的分子系統。這種分子系統能存儲和傳遞信息。它雖然并不是一種全新的生命形式,卻告訴正在尋找地外生命的科學家,生命在其他星球可能以另一種形式存在,需要重新思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新華網洛杉磯10月23日電(記者高原) 美國航天局科研人員最近開發出一種能快速檢測航天器細菌的新技術。這項技術也能同時運用于軍事、醫療、制藥等領域,如檢測可引發炭疽病的炭疽桿菌。 美航天局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10月刊的《微生物》雜志上報告說,這項新技術能找到構成細菌芽孢的主要物質
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說,“卡西尼”號探測器在土星的最大衛星提坦上觀察到生命存在的跡象,而且可能是一種不靠水維生的不同形式生命,跟地球生物完全不同。 《每日郵報》稱,“卡西尼”(Cassini)在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泰坦(Titan)進行偵察,發現有濃密大氣層,表面有山有湖有河,又偵
一石激起千層浪 疑問之一:“人造生命”意味著什么? 加拿大生物倫理學組織認為,合成生物學的種種進展比10年前克隆羊“多莉”的問世意義更重大,是人類自然科學史上的里程碑。而香港中大生化系客席教授曹宏威博士則認為,人造生命的出現對人類觀念上的沖擊更為巨大,尤其是對宗教造成了嚴峻挑戰:“倘若人可以
藝術家繪制的“超級地球”上的天空想象圖 太陽系附近發現3顆“超級地球” 屬于天蝎座一恒星的宜居帶 距地球僅22光年 有適宜溫度和液態水 科學家稱或存在外星生命 太陽系附近發現3顆“超級地球” 屬于天蝎座一恒星的宜居帶 距地球僅22光年 有適宜溫度和液態水 科學家稱或存
科學家發現,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也就是“泰坦”,存在有原始生命體。 中新網6月6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6日報道,地球不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日前在土星的最大衛星泰坦(T
今年是遺傳學家、生物統計學家李景均先生著作的英文版《群體遺傳學導論》一書出版70周年。該書是中國現代史上迄今為止極少數在中國出版但在西方某個科技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的專業書。絕大多數新中國成立后出生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李景均是誰。在美留學的大陸學生,除非所學專業和人類遺傳學有關,恐怕大多數也不知道李景均是誰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據《赫芬頓郵報》及《連線》雜志在線版9月11日消息稱,英國科學家近日于南極冰下湖的泥漿里發現了距今10萬年的生命跡象。這些證據表明在某種極端惡劣條件下,生命仍有存活的可能。而南極冰下湖封閉、營養貧乏的環境,亦幫助科學家們深入了解在地球及其他行星上最嚴酷的地方,生命形式是如何生存的。 嗜極生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日前稱,他們最近正在實驗室人工構造一種單細胞模型,這種模型能夠自我復制和進化,已經具備了“生命”的基本特征。這表明科學家們已經可以將沒有生命的物質合成為新的生命形態。 在實驗室人工構造的單細胞模型 人工合成生命即將誕生 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舉行的第15
數千年來,人類依靠直覺去探索世界運行的原理。雖然這種方式也會讓我們誤入歧途,譬如曾相信地球是平的,但結果仍然是真理大過謬誤。現在,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正發生劇變:人工智能刷新著超越人類的成績、引力波將帶來天文學革命、基因編輯讓設計生命近在咫尺、量子計算機虎視眈眈地要推翻50年來的經典運作方式……這
使用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類似土衛六環境下的物質原子結構,并表示這是理解土衛六潛在生命宜居條件的重要線索。 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科學家最新發現一種物質能夠解釋土衛六表面干枯湖床的形成過程,并揭曉這顆土星最大衛星的水分循環。 來自澳大利亞核科學和技術組織(ANS
摘要:人造生命已經邁出了顫顫巍巍的第一步,下面它將帶人類去往未知的遠方。 “它會產生新的病毒!”“你不能這么做,這是上帝才能做的工作,你難道要讓他老人家失業嗎?”“如果這種技術落在恐怖分子手中,會造成比‘9·11’還要大的傷害。”“如果制造出新的人,現在的人類將怎樣與他相處?我們的倫理體系會
科技是一種迷人的信仰。理論的改寫、技術的更迭,都讓我們更深地理解世界,更好地改變世界。2015年的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有對基礎物理的求索,對宇宙深空的探測,對人腦功能的發掘,也有對爭議性技術的討論,對氣候變化的思考……而最讓我們欣喜的是,今年的國際“十大”,有了更多來自中國的消息。 1.中科大首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1. 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艷麗/章新政課題組從結構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機制 doi:10.1016/j.cell.2017.06.050 CRISPR/Cas系統是目前發現存在于大多數細菌與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種免疫系統,被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在CR
科學家最新研究認為一些類地系外衛星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 2004年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任務抵達土星衛星——土衛六附近,我們開始意識到太陽系之外可能還存在著類似的衛星環繞較大的行星。這些系外衛星可能很難通過我們當前的勘測裝備進行辨別,但近年來我們的技術得到的顯著提高。目前,最新研究
美國《時代》周刊12月9日在其網站上揭曉了本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和十大醫學突破評選結果。2010年十大科學發現 1. 最出眾的長角恐龍:美國科學家在猶他州發現了15只角,而它們竟然是重達2500公斤的巨型恐龍的頭頂裝飾物。這種名為科斯莫角龍的恐龍生活在7600萬年前,猶他大學研究人
「2020年2月28日,英國旅美物理學家、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弗里曼·戴森不幸去世,享年96歲。戴森在物理學造詣深厚,是我國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的同事和朋友,曾稱楊先生為“保守的革命家”。他知識豐富,思考深邃,對物理學之外也多有評論,例如他曾經稱“生物學是21世紀的科學”。 《鳥和青蛙》(Bi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科學家最新發現一種具有未知基因組的神秘巨型病毒。 該病毒被稱為“Yaravirus”,是在巴西貝洛哈里桑塔城帕普哈人工湖中發現的,它是以巴西神話傳說中“水仙(Yara)”的名字命名的。盡管該病毒可能不是什么超自然警報,但它可能像神話中的“水仙(Yara)”一樣神秘。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