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空氣污染的消息在沖擊著人們的耳膜。一時間,霧霾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 黨的十八大提出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其中在 “總體布局”方面,已經形成 “五位一體”的戰略思路,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謂 “生態文明”,在筆者看來,主要體現的是“空氣”、 “水”和 “土壤” (包括綠化和水土流失的改善)的環保水平。其中第一位的就是 “空氣”,這是人類賴于生存的首要又必要的條件。倘若城市建設得蠻氣派、美麗,但空氣質量很差,整日在霧霾、灰霾、陰霾中度日,又如何實現 “美麗中國”的遠景目標呢? 發達國家有較高的空氣質量檢驗標準,澳大利亞要求每立方米空氣中PM2.5不能超過35微克,美國為50微克,一般歐美國家要求為75微克。在 2012年3月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進行空氣質量檢驗標準提高的試點。我們取用的標準,就是75微克。很顯然,標準一提高,清潔的天數會減......閱讀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持續提高,已從認為排放污染物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延伸到自然環境的保護、生態平衡及可持續發展。為能夠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應運而生。對環境污染物的監測不僅要測定其成分和含量,同時還要監測形態、結構和分布規律,監測物理、生物污染因素,以便實現全面、準確監測,科
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環境的污染,而環保理念的誕生使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的保護,通過環境監測技術可以對環境的變化進行相關記錄,并在環境變化的成因中提供一定的數據參考,從而引領技術人員及相關環境保護機構進行保護環境的處理及出臺相關保護措施,但在環境監測的技術中仍存在一定問題,本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函環辦函[2011]1337號關于征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日報技術規定》(三次征求意見稿)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加強生態文明
實驗室儀器是科學儀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涉及的專業多、應用領域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實驗室儀器越來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實驗室儀器取得了重大進步和發展,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知識產權。 一、天平 1、天平儀器發展現狀 天平行業按其產品結構劃分:電子天平和機械天平和水分測定
一、引言水質監測工作是指通過監視和測定水體中各類污染物的種類、濃度及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通過組織開展重要水質監測,取得具有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數據,將監測成果及時反饋給有關部門,為各級政府制定水資源決策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質量控制是指通過監視質量行程過程,消除質量環節上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2013年,國家海洋局將加強對釣魚島、三沙海域實施海洋環境監測,繼續對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大連油污染事件進行跟蹤監測。記者日前從國家海洋局獲悉,剛剛印發的《2013年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任務》明確,今年海洋環境監測任務包括海洋環境監測、海洋環境風險監測、海洋環境監管監測、公益服務監測4個方面。
9月1日實施!環境部公布27個新規,涉大氣!45個新標準:涉大氣、多行業排污許可、技術要求等。下面小編帶你一起看看環境部公布了哪些新規、新標準! 關于發布《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等4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技術進步,
從城市治理的角度看,環境監測是治理環境污染、衡量環境質量、檢驗治理效果的基礎。近年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利好政策的拉動以及嚴格的法規標準倒逼下,環保行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作為環保產業的細分領域,環境監測也將充分享受到政策紅利,迎來快速發展時期。 2018年,環保促進的供給側改革將帶來產能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修訂這部中國環境領域的基本大法是人們期待已久的,它標志著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新《環保法》已經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環保法》規定了環境監測活動和統一監督管理的職責職能及相關法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6月30日,甘肅省環保廳正式印發《甘肅省飲用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預案》。《預案》明確,各地環境監測站出現飲用水源地異常監測數據后,在核實數 據的同時1小時內上報當地環保局和上一級環境監測站;將飲用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并對應三級應急響應。 出現
煙草行業在我國屬于傳統輕工業之一,其生產過程十分復雜,而煙葉堆儲放和管理工作質量是煙草生產中的關鍵環節,因此建設煙葉堆實時監測系統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卷煙生產和儲存過程中,對 于煙草質量的保證至關重要。煙葉堆的儲放環境對卷煙品質影響很大,傳統煙葉堆存放環境質量均采用人工
仍處在危機之中的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件在震驚世界的同時,也令國人陷入深思:我國的核電廠選址是不是避開了地震帶? 3月15日,環境保護部發布《核動力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按照《規定》要求,我國核動力廠包括核電廠在選址時,必須綜合考慮廠址所在區域的地質、地震等廠址周圍
【人物檔案】劉文清,中國工程院院士,1954年出生,生于安徽省蚌埠市,原籍江蘇省徐州市。 1978.11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同年分配在中科院安徽光機所工作至今。1990獲安徽光機所理學碩士學位。1995獲希臘克里特大學博士學位。1987.3-1989.3國際理論物理中心資助在意大利米蘭
9月1日是莘莘學子開學的日子,是新學期的開始,而對于環保行業來說,9月1日又有很多新的環保政策標準和重大決定開始施行,北極星環保網根據北極星環保網數據庫整理了一批9月1日起施行的環保政策和標準,其中涉及大氣治理、水處理及固廢處置等領域。環保行業是政策引導型行業,如果不想落后,就趕緊跟上小編的步伐
細分領域為監測打開新空間,水與大氣監測覆蓋面增加;智慧環保方案將帶來更多訂單,引導企業向整體服務商轉型,提升城市在環境監測治理方面的需求……隨著國家對環保工作的日益重視,種種利好因素都促進了環境監測市場的發展。 新增監測指標提升行業預期,需要開展儀器設備安裝、數據質量控制、專業人員培訓等一系列
2015年2月5日,環境保護部發布的《關于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的指導意見》提出全面放開服務性監測市場;財政部、環境保護部聯合印發《關于支持環境監測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也提到,未來除敏感環境數據外,原則上將采取政府購買服務下第三方專業公司托管運營。 在環境稅以及排污權交易背景下,監測將成為衡量
有這樣一支隊伍,負責制定全省環境監測發展規劃和計劃編制,組織和協調全省環境監測工作和專項調查,及時向社會公布全省環境質量現狀與變化動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自己的腳步、眼光、智慧和汗水丈量著全省7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無畏風沙和嚴寒,用實際行動呵護著藍天、土地和每一汪碧水……他們是青海省環境監測中
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 核安全事關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發展,事關環境安全,事關公眾利益。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確定的方針政策,我國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多年來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業績。日本福島
對于河北省辛集市的百姓來說,地處京津冀這一特殊的擴散區域內,“藍天常在,繁星閃爍”曾幾何時是如此奢侈;而現如今,他們更加期許的是碧藍如洗的天空能夠常駐,飄逸靈動的云彩可以長留。 這一改變緣于以下一組數據: 2017年8月原環境保護部發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
通過俄羅斯最大的搜索引擎查詢PX(對二甲苯)生產項目,相關內容之少,關注程度之低超乎想象。 俄羅斯PX產能相對過剩。2007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的PX產品有45%用于出口,2010年俄本國需求量有所上升,但出口量仍占到年產量的34%。 根據俄研究機構公布的信息,全俄羅斯總共只有3家生產
“提出環境痕量污染物的概念,有助于在環境管理體系中拓展新的領域。該領域的首要任務是建立系統監控環境介質中痕量污染物存在的能力,而不是目前科學家手中有限的數據。” “環境痕量污染物在環境內分泌干擾素方面,可能包含了目前廣泛用于醫療、飼養、農業與化妝品等在用商品中的有效化學成分。環境痕量污染物所具有的
“從我個人監測出的數據看,北京的輻射環境在正常范圍,并沒有受到日本核泄漏的輻射影響。”作為環保半專業人士的程景先生,幾天前自購了一臺便攜式核輻射檢測儀,開始對身邊的環境進行監測,并將監測結果發到網上,告知鄰居們監測結果在正常范圍,大家盡可放心。昨日程先生用劑量儀在小區內測量 家
2019年12月29日,自然資源部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收官,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京召開了竣工驗收會。由袁道先、王浩、王光謙等14位院士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驗收認為,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建設竣工,使我國地下水監測事業產生了質的飛躍,是我國地下水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志性成果,標志著我國的地下水監測
今年9月25日,記者在上海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系統上看到,當日下午4時的空氣質量指數(AQI)為54,空氣質量為良。預計9月26日夜間,AQI為25~45,優;27日上午,AQI為30~50,優;27日下午,AQI為40~60,優到良,首要污染物為臭氧。市民張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新發布的空氣質量
此前有關部門各自建設了監測點位,但既存在一定程度交叉重復,也存在統計口徑與重點不同。圖片來源于網絡 通過多部門攜手,構建全國土壤環境監測網,努力實現土壤環境監測現代化、標準化、信息化,將有效提升土壤環境監管能力 全國土壤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有了新進展!生態環境部和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了《國家土壤環
過度依賴國外儀器會不會受牽制? 專家提醒大量使用PM2.5監測進口設備當謹慎 PM2.5監測對我國目前的環境監測能力是一個挑戰。 北京、天津、上海、山西等地相繼發布了PM2.5監測數據,百姓只要輕點鼠標,就可以了解相關監測數據。將PM2.5監測納入環境空氣質量常規監測指標撬動了
我國最近發射的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 中國航天近期又有一次引人矚目的發射。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這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光譜分辨率最高的衛星。高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