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用AI之“眼”評估帕金森病的技術來了!
7月23日,瑞金醫院帕金森病一站式專病中心2.0暨HEIMDALL人工智能評估技術在上海正式發布。據悉,為更好地服務帕金森病患者,2020年4月11日,全國首家帕金森一站式診療中心在上海瑞金醫院啟動。隨著帕金森病綜合治療、多學科治療和全程管理的不斷發展,結合互聯網+醫療、線上線下一站式專病中心的2.0模式也應運而生。HEIMDALL人工智能評估技術是帕金森病一站式專病中心2.0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技術由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創新醫療技術及服務公司“臻絡科學”自主研發,并與瑞金醫院進行深度聯合臨床研究,是全球首個能夠完整實現帕金森病量表人工智能評分的技術。未來,這套技術能夠利用攝像頭和運動感知技術作“眼睛”,人工智能算法作“大腦”,協助專科醫生精準評估帕金森病患者病情。對帕金森病臨床管理模式的革新具有重大意義。瑞金醫院神經內科教授陳生弟介紹,帕金森病屬于終身性疾病,其治療是一個長期慢性過程,不僅要立足當前,更需要長期管理。結合互......閱讀全文
【帕金森病】疾病治療
???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在提高腦內多巴胺的含量及其作用以及降低乙酰膽堿的活力,多數患者的癥狀可因而得到緩解,但不能阻止病變的自然進展。現多主張當患者的癥狀已顯著影響日常生活工作表示腦內多巴胺活力已處于失代償期時,才開始投藥,早期盡量采取理療,體療等方法治療為宜。??? (一)抗膽堿能
怎樣預防帕金森病?
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措施阻止疾病的發生和進展。當患者出現臨床癥狀時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至少在50%以上,紋狀體DA含量減少在80%以上。因此,早期發現臨床前患者,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阻止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才能阻止疾病的發生與進展。如何早期發現臨床前患者已成為帕金森病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基
帕金森病的簡介
1817年英國醫生James Parkinson 首先對此病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其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同時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癥狀。帕金森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癥狀及體征。一般的輔助檢查多無異常改變。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療手段。
帕金森病的簡介
1817年英國醫生James Parkinson 首先對此病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其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同時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癥狀。帕金森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癥狀及體征。一般的輔助檢查多無異常改變。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療手段。
帕金森病如何釜底抽薪?
帕金森病產生的確切原因仍然是一個謎,但研究人員認為,遺傳和環境都可能發揮作用。更重要的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表現出大腦中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喪失,并且在路易體中大量積聚一種被稱為α-突觸核蛋白(SNCA)的蛋白質。家族性帕金森病中SNCA基因的改變和散發性帕金森病的進展期間SNCA蛋白的病理性積累表
你了解帕金森病嗎
漸凍癥、老年癡呆、肌肉萎縮、小腦萎縮……這些原本與帕金森病不同的疾病,卻被公眾畫上等號。在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11日)前夕,記者將“你了解帕金森病嗎”這一問題隨機拋給同事、朋友、鄰居等人,得到了上述答案。 事實上,2017年某機構發布的帕金森病大眾調研結果顯示:約90%的社會大眾不了解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
帕金森病突出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以及黑質殘存神經元胞質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即路易小體(Lewy body)。出現臨床癥狀時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至少在50%以上,紋狀體DA含量減少在80%以上。除多巴胺能系統外,帕金森
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
帕金森病的確切病因至今未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年齡老化 PD的發病率和患病率均隨年齡的增高而增加。PD多在60歲以上發病,這提示衰老與發病有關。資料表明隨年齡增長,正常成年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會漸進性減少。但65歲以上老
帕金森病的鑒別診斷
帕金森病主要需與其他原因所致的帕金森綜合征相鑒別。帕金森綜合征是一個大的范疇,包括原發性帕金森病、帕金森疊加綜合征、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征和遺傳變性性帕金森綜合征。癥狀體征不對稱、靜止性震顫、對左旋多巴制劑治療敏感多提示原發性帕金森病。 帕金森疊加綜合征 帕金森疊加綜合征包括多系統萎縮(MSA)
【帕金森病】臨床表現
??? 本病多發生在50歲以后,約3/4患者起病于50~60歲之間,有家族史者起病年齡較輕,本病起病隱襲,緩慢進行性加重,以震顫、肌強直及運動徐緩為臨床主要表現。??? 一、震顫:震顫多自一側上肢手部開始,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掌指關節最為明顯,呈節律性搓丸樣動作,4~6次/s,乃由協調肌和拮抗肌有節
Neuron:早期干預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繼阿爾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常見不可治愈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大腦細胞中錯誤折疊蛋白質的(α-synuclein,α-突觸核蛋白)聚積。越來越多的蛋白質開始聚集在一起時,就會導致神經組織死亡,留下大片的“死腦物質”——路易小體(Lewy Bodies)。隨著腦細胞的死亡,它們會損害一個人
帕金森病模型的制作
實驗方法原理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中老年常見的基底節神經元進行性退行性疾病,主要累及黑質和紋狀體多巴胺遞質系統。6-脛基多巴胺(6-0HDA)和1-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MPTP)是兩種主要的多巴胺能神經毒性物質,可以很好的模擬PD患者
簡述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
帕金森病的確切病因至今未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年齡老化 PD的發病率和患病率均隨年齡的增高而增加。PD多在60歲以上發病,這提示衰老與發病有關。資料表明隨年齡增長,正常成年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會漸進性減少。但65歲以上老
關于帕金森病的護理介紹
帕金森病患者的飲食無特殊要求。服用左旋多巴制劑的患者用藥應與進餐隔開,應餐前1小時或餐后1個半小時用藥。便秘的患者應多飲水、多進食富含纖維的食物。適當的運動對于患者的功能恢復有一定的幫助。近來研究表明,太極拳對于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幫助。早期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至中期多數患者需要一定程度的幫助。晚期
帕金森病的疾病預后介紹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具有高度異質性。不同病人疾病進展的速度不同。目前尚不能治愈。早期患者通過藥物治療多可很好的控制癥狀,至疾病中期雖然藥物仍有一定的作用,但常因運動并發癥的出現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疾病晚期由于患者對藥物反應差,癥狀不能得到控制,患者可全身僵硬,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長期臥床
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
帕金森病起病隱襲,進展緩慢。首發癥狀通常是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進而累及對側肢體。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多的注意到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癥狀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見的主訴,它們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甚至超過運動癥狀。 靜止性震顫(sta
帕金森病的治療原則介紹
1、 綜合治療: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左旋多巴制劑仍是最有效的藥物。手術治療是藥物治療的一種有效補充。康復治療、心理治療及良好的護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癥狀。目前應用的治療手段主要是改善癥狀,但尚不能阻止病情的進展。 2、 用藥原則:用藥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以較小劑量達到較滿
干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病
??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發生與中年以上成人黑質和黑質紋狀體通路變性疾病。原發性震顫麻痹的病因尚未明了,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部分患者可因腦炎、腦動脈硬化、腦外傷、甲狀旁腺功能減退、一氧化碳、錳、汞、氰化物、利血平、吩噻嗪類藥物中毒及抗憂郁劑(甲胺氧化酶抑制劑等)作用等都可引起類似帕金
【帕金森病】診斷與鑒別診斷
??? 輔助檢查??? 部分患者腦電圖見有異常,多呈彌漫性波活動的廣泛性輕至中度異常。顱腦CT除腦溝增寬、腦室擴大外,無其它特征性改變。腦脊液檢查在少數患者中可有輕微蛋白升高,倘有多巴胺代謝產物高香草酸和5-羥色胺代謝產物5羥吲哚醋的含量降低,對臨床癥狀尚不典型的早期患者可提供診斷線索。???
關于帕金森病的癥狀概述
1.一般資料 [1] 多見于中老年,呈隱襲性發病,50歲以上的患者占總患病人數的90%以上,慢性進展性病程,5~8年后約半數患者需要幫助。震顫、強直、運動不能(或運動減少)與姿勢和平衡障礙為其主要表現。 2.首發癥狀 存在著個體差異,以多動為主要表現者易于早期診斷。首發癥狀依次為震顫(70.5
尋找造成帕金森病的兇手
4.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為了讓大家深入了解這個疾病,我們做了兩期專題內容,上期給大家介紹了PD的癥狀、流行病學、診斷和主要的治療方法,錯過的同學可以戳這里回顧。這期內容,我們將帶大家尋找造成帕金森病的兇手,重現案發過程。?01 導致PD的重要嫌疑人及案發現場?如果我們把帕金森病當作一起案件的話,
關于帕金森病病理生理介紹
帕金森病突出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以及黑質殘存神經元胞質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即路易小體(Lewy body)。出現臨床癥狀時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至少在50%以上,紋狀體DA含量減少在80%以上。除多巴胺能系統外,帕金森
帕金森病動物模型制備
為模擬人類PD,理想的動物模型應具備以下一些特點: (1)多巴胺能神經元在出生時數量及形態正常,青年時期開始逐漸選擇性地減少,減少量超過50%,且容易通過神經化學和神經生理學的方法檢測到; (2)模型應能容易檢測其運動功能的損傷,包括運動遲緩、肌僵直和靜止性震顫等PD的主要癥狀; (3)
帕金森病模型的制作實驗
基本方案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中老年常見的基底節神經元進行性退行性疾病,主要累及黑質和紋狀體多巴胺遞質系
腦深部刺激-治療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因部分大腦深部核團的神經細胞退行性病變,導致大腦多巴胺生成減少,從而出現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及運動遲緩等癥狀。 帕金森病患者在中晚期以后,許多患者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藥物療效減退、癥狀波動和異動癥等嚴重并發癥,部分患者通過藥物調整也無法解決。 在過去的三十
帕金森病的藥物治療介紹
1、保護性治療:原則上,帕金森病一旦確診就應及早予以保護性治療。目前臨床上作為保護性治療的藥物主要是單胺氧化酶B型(MAO-B)抑制劑。近年來研究表明,MAO-B抑制劑有可能延緩疾病的進展,但目前尚無定論。 2、 癥狀性治療 早期治療(Hoehn-Yahr l~II級) (1) 何時開始用
帕金森病模型的制作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中老年常見的基底節神經元進行性退行性疾病,主要累及黑質和紋狀體多巴胺遞質系統。6-脛基多巴胺(6-0HDA)和1-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MPTP)是兩種主要的多巴胺能神經毒性物質,可以很好的模擬PD患者的臨床表現
帕金森病致病基因之PRKN
想調整研究方向,獲得學術研究突破口?想獲得論文選題思路,提高發文命中率?你需要了解學科發展態勢和未來走向!賽業生物專欄《Gene of the Week》每周會根據熱點研究領域介紹一個基因,詳細為您介紹基因基本信息、研究概況和應用背景等,助您保持學術研究敏銳度,提高科學研究效率,期待您的持續
概述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
帕金森病起病隱襲,進展緩慢。首發癥狀通常是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進而累及對側肢體。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多的注意到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癥狀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見的主訴,它們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甚至超過運動癥狀。 靜止性震顫(sta
《eLife》對帕金森病理論提出質疑
手腳不停顫抖、肌肉虛弱、動作緩慢……這些都是帕金森癥狀。全世界有超過600萬人患有帕金森。研究人員發現,患者腦內多巴胺生產神經元逐漸消亡,由此產生的神經遞質缺陷導致運動機能和認知能力障礙。 疑點:蛋白質纖維導致帕金森? 目前,普遍認為α-突觸核蛋白是帕金森的觸發因素之一。這種蛋白一旦聚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