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計劃”2022年西南氣象觀測試驗啟動
9月15日,大型無人駕駛航空器氣象觀測專項計劃(“海燕計劃”)2022年西南氣象觀測試驗啟動會在京召開。本次試驗在中國氣象局指導下,由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牽頭,聯合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四川省氣象局等16家單位開展。 中國氣象局于2018年開始探索大型無人機氣象觀測工作,目前已于2020年和2021年圓滿完成南海氣象觀測試驗,且有20余項科研成果得到應用。今年將首次在我國西南地區開展青藏高原生態氣象及西南渦觀測試驗。 青藏高原東部及西南地區是我國東部災害天氣系統上游關鍵區與強信號源,通過大型無人機開展西南觀測試驗對科學認知氣候變化、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意義重大。本次試驗聚焦青藏高原及周邊冰川、三江源等生態安全保障關鍵區,致力于攻克復雜環境下多平臺協同觀測技術;針對三江源阿尼瑪卿冰川嘗試開展以增雪補冰為目的的人工增雨(雪)催化試驗,為青藏高原增水補冰、生態保護提供支撐。 中國氣象局同時出臺《海燕計劃(2022—2025年)——大......閱讀全文
“海燕計劃”2022年西南氣象觀測試驗啟動
9月15日,大型無人駕駛航空器氣象觀測專項計劃(“海燕計劃”)2022年西南氣象觀測試驗啟動會在京召開。本次試驗在中國氣象局指導下,由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牽頭,聯合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四川省氣象局等16家單位開展。 中國氣象局于2018年開始探索大型無人機氣象觀測工作,目前已于2020年和202
“海燕號”實現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氣象精細化垂直探測首飛
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兩架“海燕號”氣探型高空大型無人機日前在四川省自貢市完成交付,并成功實現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氣象精細化垂直探測首飛。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主任李良序介紹,這意味著國家級機動觀測業務正式啟動,未來我國大型高空無人機應用場景將越來越廣泛,可作為彌補青藏高原氣象觀測空白區,臺風、山洪、山
生態氣象觀測簡介
生態氣象觀測是生態氣象信息服務、天氣氣候預測模式參數獲取和相關科學研究工作的基礎。生態氣象監測的對象是農田、森林、草地、湖泊、荒漠、濕地等代表性生態系統中水、土壤、大氣、生物等生態系統不同要素,了解不同生態系統中地氣間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
完成交付!國家級機動觀測業務正式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152.shtm近日,國家級機動觀測業務啟動暨無人機交付活動在四川省自貢市成功舉辦。兩架海燕號氣探型高空大型無人機完成交付,并成功實現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氣象精細化垂直探測首飛。其中,海燕號I型無人機是由
海燕I型無人機完成南海臺風機動觀測作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882.shtm9月2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海燕I型無人機在“蘇拉”“海葵”等多臺風背景下,高質量完成了南海臺風機動觀測作業,為研判臺風發展路徑和強度作出重要支撐。?? 海燕I
生態氣象觀測有哪些特性?
生態氣象觀測選擇與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特點有密切聯系,并能反映生態系統演替和發展,簡易可行、便于長期堅持的大氣、生物、土壤、水環境和災害等項目,生態氣象觀測主要以遙感監測為主,地面觀測為輔。地面氣象觀測的主要觀測儀器有渦度相關通量塔、光合測定儀、土壤鹽分、pH測定儀、土壤蒸滲儀、水位儀等。利用渦
怎樣做好田間氣象觀測工作?
氣象觀測是田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利用眼力、小型氣象站儀器對田間氣象進行觀察和測定。田間氣象觀測資料對農耕操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觀測員必須具有扎實的觀測技術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應盡量避免錯情,以保證獲取最具有代表性、準確性、比較性的田間氣象觀測資料,為農業生產提供有力保障。1.
生態氣象觀測的基本要求
(1)平行觀測原則 在進行生物生長發育狀況觀測的同時,還要對其生長和生存環境進行同步觀測,使資料具有可比性。 (2)點面結合的方法 所選生態類型觀測點要能夠代表同一種生態型的狀況和同一個生態型的生產力水平,即根據所選生態站點的資料,可以推出同一生態型的大致情況,因此,處理有固定的觀測地段進
中國首次利用紅外相機自動監測南極雪海燕
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隊員在對南極雪海燕進行系統調查的基礎上,首次采用紅外相機等先進技術對其繁殖生態習性進行自動監測。 在為期兩個多月的科考期間,本次科考隊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正旺對南極中山站地區的鳥類進行了首次系統調查和監測,觀測和記錄到優勢物種雪海燕470巢,并對其中109巢的繁殖狀況進
生態氣象觀測的目的及意義是什么?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始終堅持的一項基本方針。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明確提出要圍繞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點任務,結合國民經濟信息化的進程,初步建成生態、環境、資源和災害的綜合
翼龍10成功執行海洋氣象觀測科研試驗任務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 周音)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航空工業)獲悉,27日9時,航空工業自主研制的翼龍-10無人機騰空而起,搭載毫米波測云雷達、掩星/海反探測系統等,經過幾十分鐘飛行后到達任務空域,與天基、海基、岸基氣象觀測儀器一起,對海洋上空云系、溫濕廓線分布、以及海面風
曾海燕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書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11.shtm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官網現任領導一欄更新顯示,曾海燕已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書記。
河南農業氣象觀測自動化儀器投入運行
日前,河南省首個農業氣象觀測自動化儀器在鄭州農業氣象試驗站安裝調試完畢,并投入業務運行。 據介紹,該儀器除了能對土壤墑情和農田小氣候實時監測外,還可以獲取冬小麥和夏玉米不同發育階段的圖像并通過網絡傳輸至遠程服務器。未來3年,河南氣象部門將充分利用這套儀器在河南省開展冬小麥和夏玉米的人
我國遠洋船舶將加裝氣象觀測設備
12月17日,中國氣象局與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在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聚焦氣象觀測、氣象預報和服務、智慧氣象等三個領域深化合作,提高海洋氣象業務服務能力,逐步提升以“一帶一路”沿線為重點區域的全球觀測預報服務能力。 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全球綜合氣象觀測網建設,在遠洋航線運營的船舶上
氣象觀測傳感器在飛機中的應用
目前,在公共氣象觀測涉及的地基、空基、天基這三大領域中,氣象觀測的方法復雜多樣,通過地面氣象站、雷達、探空火箭、探空氣球、氣象衛星等都能夠獲取相應的氣象數據。大部分商用飛機也裝有氣象傳感器和自動數據收集和處理系統,該系統能把飛行中的氣象測量數據自動傳輸回地面,從而完成飛機氣象觀測的主要過程。
首次體系化作業,三機協同護綠水青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626.shtm3月中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呷拉鎮附近發生森林火災,截至22日,2號火點仍有斷續火線較大火點。3月22日,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自主研制的翼龍-2應急救
我國已初步建立立體化綜合氣象觀測網
今天(10月21日)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吉炳軒介紹,氣象法實施以來,我國氣象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加大,已初步建立了立體化綜合氣象觀測網。 目前我國建立了包括地球同步軌道氣象衛星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系統,7顆氣象衛星在軌,其中5顆保持正常狀態運
丁一匯院士:南海海區氣象觀測空白亟待填補
南海是北半球氣候變化最敏感的地區之一。近年來,由于氣候變暖導致的海洋災害以及海洋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對漁業、交通和海上石油勘探等活動影響重大。 “面對南海海上生產活動和交通運輸不斷發展的需求,南海海洋氣象設施仍顯不足,大片海區氣象觀測幾乎是空白,亟待進一步加強氣象設施建設。”針對南海氣象觀
手持式氣象站可移動的氣象觀測儀器
農業是一項高度依賴氣象的一項產業,農業氣象對于其影響十分明顯,而近年來,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農業氣象對于農業的影響也在上升。為了讓氣象更好的 服務農業,提升農業抗災減災的能力,并穩步推進精細農業的發展。一些氣象觀測儀器被應用到了農業生產、科研等工作當中。而在眾多的氣象觀測儀器中,手持式氣象站可算
蘭州市委書記虞海燕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不力要果斷撤換
??? 蘭州市近日召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動員大會。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蘭州市委書記虞海燕指出,要舉全市之力,鐵腕施策,重拳出擊,強力推進,堅決打贏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這場硬仗。 虞海燕強調,蘭州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從全局和政治高度,深刻認識到大氣污染是戴在頭上一頂沉重的帽子,必須堅定不移抓緊抓好污
印發《氣象觀測站儀器設備配置標準(試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氣象局: 為貫徹落實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精神,加強和規范氣象觀測站儀器設備配置管理,完善氣象系統氣象觀測職能與氣象觀測儀器設備功能相匹配機制,根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738號)和《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管理辦法》(財資〔2018
導彈院氣象觀測儀器配套“雪龍號”等重大工程
日前,在航空工業導彈院凱邁環測公司,一臺臺白色能見度儀下線,發往全國各高速公路氣象觀測站建設現場。至此,凱邁環測產品成功配套“雪龍號”科考船等重大工程,挺進東海、南海等海域氣象觀測一線,并成為公路交通氣象觀測領域銷售“一哥”。 凱邁環測是專業研制環境監測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包括微型
氣象站立田頭-農業氣象觀測網越織越密
央視網消息: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催生新發展動能。當科技和春耕相遇,會給麥田帶來了哪些新變化?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大顯身手,今年的春耕生產更有看頭。衛星觀苗情 高分衛星遙感觀測麥田長勢依靠遠在萬里之外的衛星判斷苗情,它的準確度如何?專家介紹說,核心就是依靠高分衛星的空
建立完備立體氣象觀測網-助力2022北京冬奧會
在中國氣象局12月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張祖強透露,我國已經為2022北京冬奧會建立了較完備的冬奧立體氣象觀測網。按照國際雪聯和北京冬奧組委要求,京冀氣象部門在延慶賽區、北京賽區、張家口賽區建立42個賽道氣象站,為賽事提供所需氣象觀測數據。 張
合肥氣象觀測員:在人跡稀少的郊區守著儀器過年
春節期間,對天氣情況的了解特別重要。人們可以從報紙、電視、廣播、網站以及各種手機APP上及時獲取天氣信息,但無論是哪種渠道,天氣信息都來源于氣象觀測站的觀測數據。由于氣象觀測是一項“不能間歇的工作”,所以觀測人員一年四季只能輪休而不能像普通市民一樣正常過節休假。近日記者探訪了合肥市氣象觀測站,了
俄試射“末日武器”,美國很緊張!
俄羅斯總統普京5日宣布,“海燕”核動力戰略巡航導彈成功進行試驗,其研制工作接近完成。“海燕”核巡航導彈的組裝廠房 普京宣布俄成功試射“海燕” 據俄新社6日報道,俄總統普京5日在“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第二十屆年會上發表講話稱:“我們現在幾乎完成了我幾年前宣布的現代戰略武器研發工作。‘海燕’是
第三顆“風云三號”衛星發射-大幅提升氣象觀測能力
本報北京9月23日電 9月23日11時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第三顆“風云三號”氣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這顆衛星將與目前在軌運行的兩顆“風云三號”氣象衛星組網運行,進一步提高我國氣象觀測能力和中期天氣預報能力。 “風云三號”氣象衛
招標公告:某地面自動氣象觀測站設備巡檢維護項目
項目概況 某地面自動氣象觀測站設備巡檢維護項目(第二次)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北京市朝陽區慧忠路5號遠大中心B座22層中航技國際經貿發展有限公司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2年05月27日 09點0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件。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編號:0730-226012JP00
風速儀和自動氣象觀測站應該建在哪里?
? 全國各地的觀測場都距建筑物有一定距離,而且四周有許多空地。為什么氣象觀測場都建立在空曠的地方呢? 因為雨、雪、霜、霧等各種天氣現象,都是由空氣流動的狀況、溫度高低的變化,促使空氣內所含水汽發生凝結的現象。因此,要了解天氣的變化,首先要了解空氣的性質。空氣的性質受環境的影響很大,比如在室內,冬天
三顆“風云”衛星:保障冬奧會天地氣象觀測網絡
央視網消息:除了地面“氣象衛士”之外,還有一雙“眼睛”也在一刻不停地盯著冬奧賽場的風云變化,它就是遠在太空的風云衛星。本屆冬奧會,我國的三顆風云衛星參與了直接氣象保障服務,與地面裝備一起,搭建起冬奧會天地氣象觀測網絡。 冬奧會期間,共有三顆風云衛星直接參與冬奧服務,分別為風云4號的A星、風云4號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