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的兩種能源物質(糖類、脂類)儲能效率的比較
單位重量的供能:糖4.1千卡/克,脂9.3千卡/克。儲存體積:1糖元或淀粉:2水,脂則是純的,體積小得多。動用先后:糖類優先被消耗,然后是脂類。因此,很多減肥/瘦身原理、辟谷等,皆源于此。......閱讀全文
體內的兩種能源物質(糖類、脂類)儲能效率的比較
單位重量的供能:糖4.1千卡/克,脂9.3千卡/克。儲存體積:1糖元或淀粉:2水,脂則是純的,體積小得多。動用先后:糖類優先被消耗,然后是脂類。因此,很多減肥/瘦身原理、辟谷等,皆源于此。
新能源微電網中各種儲能方式比較
鑒于微電網系統的特點和儲能的作用,對儲能裝置的性能特點具有較為獨特的要求。概括起來包括:能量密度大,能夠以較小的體積重量提供較大的能量;功率密度大,能夠提供系統功率突變時所需的補償功率,具有較快的響應速度;儲能效率高;高低溫性能好,能夠適應一些特殊環境;以及環境友好等。現階段微電網中可利用的儲能裝置
脂類在體內的代謝過程
1.儲存在脂肪細胞中的甘油三酯,在甘油三酯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游離的脂肪酸及甘油,并釋放入血;2.脂肪酸與血漿清蛋白結合成為脂肪酸-清蛋白復合體而運輸到全身分組織,主要被心、肝、骨骼肌等攝取利用;3.甘油溶于水,可直接有血液運送到肝、腎、腸等組織。
生物質動力汽車的能源效率
一項研究發現,在來自生物質的從大田到車輪的能源在重型汽車上的效率方面,生物燃料驅動的汽車的能源效率很可能高于來自生物質的電力驅動的汽車。隨著全世界評估未來的交通替代方案,效率是一個關鍵衡量標準,而效率的定義是使用單位資源所做的功。Mark Laser 和 Lee R. Lynd比較了以纖
人體內的脂類分成哪些部分?
人體內的脂類,分成兩部分,即:脂肪與類脂。脂肪,又稱為真脂、中性脂肪及三酯,是由一分子的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結合而成。脂肪又包括不飽和與飽和兩種,動物脂肪以含飽和脂肪酸為多,在室溫中呈固態。相反,植物油則以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在室溫下呈液態。類脂則是指膽固醇、腦磷脂、卵磷脂等。綜合其功能有:脂肪是細
糖類物質的性質實驗
試劑、試劑盒 葡萄糖蔗糖果糖麥芽糖乳糖淀粉費林試劑本尼迪克試劑硝酸銀氨水氫氧化鈉α-萘酚乙醇試劑硫酸間苯二酚-鹽酸試劑鹽酸碘試劑棉花硝酸乙醇乙醚濾紙儀器、耗材 酒精燈試管夾試管表面皿坩堝實驗步驟 1.Molish試驗-α-萘酚試驗出糖在試管中加入1ml 5%葡萄糖,滴入2滴10%α-萘酚和95%乙醇
糖類物質的性質實驗
試劑、試劑盒葡萄糖蔗糖果糖麥芽糖乳糖淀粉費林試劑本尼迪克試劑硝酸銀氨水氫氧化鈉α-萘酚乙醇試劑硫酸間苯二酚-鹽酸試劑鹽酸碘試劑棉花硝酸乙醇乙醚濾紙儀器、耗材酒精燈試管夾試管表面皿坩堝實驗步驟1.Molish試驗-α-萘酚試驗出糖在試管中加入1ml 5%葡萄糖,滴入2滴10% α-萘酚和95%乙醇溶液
生物質能源產業的比較優勢
生物質能源是世界公認的繼煤、石油、天然氣后第四大能源庫,發展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成為全球共識,生物質能正成為國際上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選項。總體來看,截至2014年年底,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終端市場占比18.6%,其中總的生物質能占比為73%,扣除傳統生物質能比例也達到30%。圖片來源于網絡
光伏+儲能”助力新能源消納
伴隨光伏裝機不斷邁上新的臺階,如何有效解決光伏發電的不穩定性、間歇性,化解棄光癥結,成為光伏乃至整個能源行業的共同思考,儲能正在成為上述問題的答案。現階段儲能技術不斷成熟、市場空間不斷開拓,在調頻調峰、平衡輸出、緩解電力波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將光伏和儲能結合,在業內看來代表了光伏行業發展的未
什么是異化作用?
異化作用是指機體將來自環境或細胞自己儲存的有機營養物質分子(如糖類、脂類、蛋白質等),通過一步步反應降解成較小的、簡單的終產物(如二氧化碳、乳酸、氨等)的過程,它的類型包括需氧型、厭氧型和兼性厭氧型。 將自身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并釋放能量的過程叫異化作用。異化作用的實質是生物體內的
儲能驅動能源轉型列車前進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319.shtm
互聯網+能源能改變什么?-促進能源效率更高
我國能源系統目前面臨諸多挑戰,最大的挑戰是怎樣從化石能源為主的時代,轉向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時代。這個過程不會很快,但在10年內能源行業的格局可能會發生改變。 能源行業如何改變,互聯網將起到重要作用。能源互聯網的建立意在促進需求側響應和清潔能源高效利用,也是從技術上推進電力市場化和新能源發展。同
脂類的功能介紹
能量儲存是能量儲存的最佳方式,如動物、油料種子的甘油三酯。通過如下數據對照,可以得出結論:體內的兩種能源物質比較(糖類、脂類)單位重量的供能:糖4.1千卡/克,脂9.3千卡/克。儲存體積:1糖元或淀粉:2水,脂則是純的,體積小得多。動用先后:糖類優先被消耗,然后是脂類。因此,很多減肥/瘦身原理、辟谷
脂類的功能簡介
能量儲存 是能量儲存的最佳方式,如動物、油料種子的甘油三酯。通過如下數據對照,可以得出結論: 體內的兩種能源物質比較(糖類、脂類) 單位重量的供能:糖4.1千卡/克,脂9.3千卡/克。 儲存體積:1糖元或淀粉:2水,脂則是純的,體積小得多。 動用先后:糖類優先被消耗,然后是脂類。因此,
分解代謝的基本概念
將自身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并釋放能量的過程叫異化作用。異化作用的實質是生物體內的大分子,包括蛋白質、脂類和糖類被氧化并在氧化過程中放出能量。能量中的部分為ADP轉化為ATP的反應吸收,并由ATP作為儲能物質供其他需要。簡單說,同化作用就是把非己變成自己;異化正好相反把自己變成非己。同化作
關于分解代謝的基本介紹
將自身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并釋放能量的過程叫異化作用。異化作用的實質是生物體內的大分子,包括蛋白質、脂類和糖類被氧化并在氧化過程中放出能量。能量中的部分為ADP轉化為ATP的反應吸收,并由ATP作為儲能物質供其他需要。 簡單說,同化作用就是把非己變成自己;異化正好相反把自己變成非己
傅成玉:中國能源利用效率比較低
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今天上午在2013成都財富全球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能源的效率還比較低。中國的第一資源就是節約,所以我們的創新就是圍繞提高能效,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技術和創新。 傅成玉表示,提高能效主要在以下三個領域: 首先是能源配置,目前由于能源規
儲脂的基本概念
中文名稱儲脂英文名稱depot lipid定 義由食物攝入的或體內由糖類等合成的脂肪。經機體代謝后有一部分貯存到肌肉與脂肪組織(皮下、腹腔、腎周圍)中。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儲脂的概念和機制
中文名稱儲脂英文名稱depot lipid定 義由食物攝入的或體內由糖類等合成的脂肪。經機體代謝后有一部分貯存到肌肉與脂肪組織(皮下、腹腔、腎周圍)中。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
營養素脂類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現
①脂類是機體儲能和供能的重要物質。人體每天所需能量的20%-30%由脂類供給,每克脂肪在體內徹底氧化分解可釋放37.7千焦能量,當糖類不足時,體內主要的能量來源于脂類? 。②脂類有保護內臟和保溫的功效。體內的一部分脂肪分布在內臟周圍,能夠緩沖撞擊,減少臟器間的摩擦,很好地起到固定和保護內臟的作用;一
鋰電池在動力及儲能類的應用分析
動力類:2020年全球動力鋰電池(含汽車、電動自行車等動力類)出貨量為190.5GWH,同比2019年增長36.9%。預計到2025年為873.6GWH,2030年為4704.1GWH。 儲能類:2020年全球應用于電力電網、工業儲能、家庭儲能和通信儲能等儲能領域的鋰電池出貨量為19GWH,同
儲能技術是分布式能源發展的有力支撐
電化學儲能電池由于具有可模塊化組裝、能源轉換效率較高等優勢,正成為儲能家族新興的一員,有代表性的儲能電池有鋰離子電池、鈉硫電池、全釩液流電池等。然而,在電池儲能技術示范和商業運行的過程中,也有儲能電池系統建造成本較高、深充放電條件下循環次數較少的問題。如何在現有的電池儲能技術條件下促進電池儲能產
儲能電站爆炸事故:新能源的冰與火之歌!
導讀? ? ? 隨著新能源研究與應用浪潮的推進,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一代產業正蓬勃發展。然而,其中關鍵的電池儲能技術是否已經達到近乎“成熟”的商業化?基礎研究是否已經實現對重要關鍵問題的解決?一些突發的現實應用場景問題,可能正為這一新興技術的發展帶來“冰雪”。例如,2021年4月16日,北京集美
脂類的分類
脂肪是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合成的甘油三酯。鞘糖脂:腦苷脂類。脂蛋白: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類固醇:膽固醇、麥角因醇、皮質甾醇、膽酸、維生素D、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在自然界中,最豐富的是混合的甘油三酯,在食物中占脂肪的98%,在身體里占28%以上。所有的細胞都含有磷脂
脂類的定義
不溶于水而能被乙醚、氯仿、苯等非極性有機溶劑抽提出的化合物,統稱脂類。脂類包括油脂(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固醇類)。細胞脂質提取、分離和鑒定的常用程序。對脂類的理解,主要有2個方向:1、食物中的脂類:醫學、營養學、運動與健康領域較關注,主要是考慮飲食與人類/動物疾病的關聯;2、人體/動植物體內的脂
開發生物質能,改善燃油燃燒效率
近日,山東龍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少博在政協會議第十一屆山東省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就環境污染、霧霾問題提出了開發生物質能,改善燃油燃燒效率,降低汽車尾氣污染的提案。就燃料乙醇的推廣提出了具體措施。 燃料乙醇是環境友好的生物質能,燃油品質改善劑、增氧劑,是目前全球替代汽油數量最多的可再生能源
青島能源所在儲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日前,依托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建設的青島市太陽能儲能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在儲能電池材料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分別發表在Nature雜志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和Chem. Commun、J. Phys. Chem. Lett.、Electroc
分布式能源及儲能技術設備展舉行
中國國際分布式能源及儲能技術設備展覽會暨高峰論壇近日在北京舉行,同期舉辦了中國國際電力及清潔能源論壇。 此次大會以“大力推進分布式能源建設,加快實現中國能源轉型”為主題,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和客商前來洽談合作,并就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燃氣分布式能源及冷熱電三聯供、分散式風力發電、
青島能源所在仿生儲能材料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開發高性能電極材料是儲能電池研究的核心科學問題之一。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仿生能源系統團隊負責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崔光磊研究員等在儲能電池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一般來講,儲能電池(以鋰離子電池為例)有3個主要的動力學過程:鋰離子在電解液中的傳輸過程;鋰
儲能模量的概念
實質為楊氏模量,表述材料存儲彈性變形能量的能力。儲能模量表征的是材料變形后回彈的指標。復數模量的實數部分,表示黏彈性材料在形變過程中由于彈性形變而儲存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