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兒先天性高氨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1.血氨增高 本病時血氨常為234.8~587μmol/L(400~1000μg/dl),正常值為27~82μmol/L(46~139μg/dl)。高氨血癥昏迷時,血氨可高達352.2~1526.2μmol/L(600~2600μg/dl)。 2.氨基酸定量分析 檢查血和尿的氨基酸,以判定有無特異性增高。應特別注意谷氨酸、谷氨酰胺、丙氨酸、瓜氨酸、精氨酸和精氨酰琥珀尿的定量分析,以區別尿素循環的酶缺陷。表1為尿素循環病時高氨血癥的生化特點。 3.蛋白負荷試驗 尿素循環障礙時,對蛋白食不耐受,可做蛋白負荷試驗以供臨床診斷和雜合子檢出。早餐自然進食,給蛋白質1g/kg,觀察血氨以及血、尿中氨基酸和乳清酸的變化,每2小時測1次,共3次。 4.測血葡萄糖,血氣分析,尿中有機酸 尿素循環障礙時常有呼吸性堿中毒。有機酸尿癥也常伴高氨血癥,但與尿素循環疾病不同,因其血糖降低,有代謝性酸中毒,尿中排出特異的有機酸。......閱讀全文
關于小兒先天性高氨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1.血氨增高 本病時血氨常為234.8~587μmol/L(400~1000μg/dl),正常值為27~82μmol/L(46~139μg/dl)。高氨血癥昏迷時,血氨可高達352.2~1526.2μmol/L(600~2600μg/dl)。 2.氨基酸定量分析 檢查血和尿
關于小兒先天性高氨血癥的治療介紹
1.急性高氨血癥性昏迷的治療 (1)禁蛋白攝入:靜脈輸入葡葡糖和胰島素,以補充熱卡,減少體內蛋白分解。 (2)做血液透析或腹腔透析:以清除過多的氨。 (3)藥物治療: ①苯甲酸鈉:靜脈注入苯甲酸鈉0.25g/kg,隨之0.25~0.5g/(kg·d);或用同量的苯乙酸鈉。 ②鹽酸精氨酸
小兒先天性高氨血癥的簡介
尿素循環障礙類疾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高氨血癥的毒性現象,所以各型疾病之間癥狀互相重疊。臨床癥狀的嚴重程度與酶缺陷的程度相對平行。完全性酶缺陷的癥狀嚴重,起病早,新生兒期即出現暴發性高氨血癥的表現。初生時正常,哺乳后外源性氨和體內蛋白分解的內源性氨均因酶的缺乏而不能合成尿素,故而出現高氨血癥,生后數
如何診斷小兒先天性高氨血癥?
1.新生兒一過性高氨血癥(neonatal transient hyperammonemia) 主要見于早產兒。血氨極高者癥狀出現早,有嚴重神經系統抑制癥狀,呼吸困難。如及早血液透析,可在5天內癥狀緩解,預后較好。低體重兒也可見到無癥狀性高氨血癥,原因不明。 2.有機酸尿癥(organic a
簡述小兒先天性高氨血癥的發病機制
1.尿素循環 體內氨基酸分解而產生的氨,以及由腸管吸收的氨,是體液的正常成分,但過量的氨具有神經毒性。人體對氨的主要解毒方式是在肝內將氨合成尿素,再隨尿排出。合成尿素的代謝途徑稱為尿素循環(urea cycle)。通過尿素循環和其他解毒方式,血氨得以維持于正常水平,一般為27~82μmol/L(
簡述小兒先天性高氨血癥的預防護理
1.雜合子檢出 可根據家系分析,蛋白負荷試驗,基因分析或酶活性檢查。 2.產前診斷 羊水細胞或絨毛做基因分析,可以早期診斷OTC缺乏。測羊水細胞或絨毛的酶活性,可診斷AL缺乏和AS缺乏;測羊水中特殊的氨基酸水平,可助診斷。 根據以上可做好遺傳學咨詢工作,必要時可終止妊娠。
關于小兒半乳糖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新生兒期篩查 通過對新生兒進行群體篩查不僅可以達到早期診斷和治療的目的,還可以為遺傳咨詢和計劃生育提供資料,大多數篩查中心都選用兩種方法:Beutler試驗和Paigen試驗。 2.尿液中還原糖測定 對有疑似癥狀的患兒都必須及時檢查其尿中是否含有還原糖,且在定性試驗陽性時,進一步采用濾
關于嬰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液生化檢查:紅細胞減少,血紅蛋白降低,網織紅細胞顯著增加,涂片中見有核紅細胞。白細胞計數時,因連同有核紅細胞一起算進而可大為增高。這些血象變化也隨溶血輕重而異。 2、血型檢查:在母嬰Rh血型不合時用馬血清來鑒定ABO血型會出現錯定ABO血型的可能。因馬在人紅細胞表面抗原刺激下,當產生抗
關于先天性高胰島素性低血糖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血糖測定 患者血糖2μU/ml;伴有胰島β細胞瘤時,血清胰島素與C肽濃度均升高;當出現反復低血糖伴有尿酮陰性時,應及時進行血胰島素含量測定以明確診斷。 2.影像學檢查 (1)超聲檢查 常規腹部影像學檢查胰腺無異常發現。 (2)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
關于小兒先天性膽管擴張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生化檢查 提示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損,可有高膽紅素血癥的表現,以直接膽紅素增高為主。少數患兒各項檢查指標可基本正常。合并囊腫內感染者可見血象增高等的炎癥改變。常有出凝血時間的延長。 有相當比例的患兒,尤其是梭狀型者病程中發現血、尿胰淀粉酶增高,而被誤診為單純的急性胰腺炎。臨床實際病例
關于小兒高磷酸酶血癥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1.血清堿性磷酸酶升高顯著,血清鈣、磷正常。尿亮氨酸、羥脯胺酸排泄增多。 2.X線顯示長骨骨膜下骨樣組織增生,骨干骨質疏松,皮質和髓質腔界限不清,可見散在脫鈣區,呈不規則蜂窩狀。顱骨X線表現顱板增厚,密度不均勻,呈棉花絨狀改變。 二、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特點(骨疼、骨骼畸形),實
關于遺傳性高膽紅素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Gilbert綜合征 非結合膽紅素輕度增高,血清膽紅素一般為25.5~5l/μmol/L,其他肝功能試驗正常。 2.Crigler-Najjar綜合征 Ⅰ型血清膽紅素明顯增高,可高達340~770μmol/L,90%為非結合肝紅素;Ⅱ型者血清非結合膽紅素在102~340μmol/L;Ⅰ
關于小兒丙酸血癥的檢查介紹
1.血、尿、羊水檢查 測定血或尿中丙酸及代謝產物濃度,及白細胞或成纖維細胞中丙酰輔酶A羧化酶活性。由于丙酸積聚亦可見于甲基丙二酸代謝缺陷患兒,故酶活性測定為必須。通過測定培養羊水細胞或絨毛膜絨毛組織酶活性,或羊水中甲基枸櫞酸水平可進行產前診斷。培養成纖維細胞中丙酰輔酶A羧化酶缺乏或幾乎完全缺乏
關于先天性高乳酸血癥的預后介紹
此癥之臨床表現多樣化,個桉間之差異性也頗大,例如就發生年齡而言,可自新生嬰兒至成年期,預后因人而異,愈早發病者,預后愈不好,因此須按照患者病情而給予適當的治療與照護,以協助患者于病程中有良好生活品質及預后。
關于高鎂血癥的檢查介紹
1.血清 鎂濃度升高(血清鎂>1.25mmol/L)可直接診斷高鎂血癥。 2.24小時尿鎂排泄量 對診斷病因有較大幫助,若丟失量減少,說明是腎性因素,內分泌因素,代謝因素所致,否則是攝取增加或分布異常所致。 3.心電圖檢查 高鎂血癥可出現傳導阻滯和心動過緩,其心電圖表現為P-R間期延長
關于兒童X-連鎖高IgM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免疫球蛋白 血清IgG、IgA、IgE缺乏或明顯降低,極個別患者血清IgA和IgE可升高,血清IgM水平正常或高達1000mg/ml,呈IgM多克隆擴增。本病最常見的原因與CD40的配體CD40L突變有關。由于CD40L突變使CD40與CD40L不能正常結合導致免疫球蛋白不能正常分泌、B淋
關于小兒半乳糖血癥的診斷方式介紹
診斷主要根據臨床癥狀及相關酶活性測定確診,尿中葡萄糖水平正常而班氏試驗陽性者應疑為半乳糖血癥,結合紅細胞內半乳糖代謝酶缺乏通常可確診。 如果產前懷疑胎兒可能有半乳糖血癥,可通過羊膜穿刺術進行產前診斷或出生時取臍帶血檢查紅細胞內的酶活性。如果孕婦血半乳糖濃度升高,無論是否存在半乳糖-1-磷酸尿苷
關于高膽紅素血癥的檢查相關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堿性磷酸酶(ALP) 在肝外、肝內阻塞性黃疸及肝內膽汁淤積,ALP明顯增高。 (2)血清總膽固醇、膽固醇酯、脂蛋白-X(LP-X)測定 在膽汁淤積性黃疸,總膽固醇含量增高;肝細胞性黃疸特別是有廣泛壞死時,膽固醇酯降低。 (3)凝血酶原時間 肝細胞性和膽汁淤積性黃疸時,
關于小兒厭食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胃腸道出血時胃管內抽出咖啡樣物質及糞便隱血試驗陽性,血紅蛋白水平降低; 2.血清電解質、血糖、血氣、血漿滲透壓反映機體內環境是否平衡; 3.腹脹者肝腎功能、血清心肌酶譜等監測觀察全身各臟器功能損傷程度; 4.纖維胃鏡檢查是早期確診應激性潰瘍的主要方法,選擇性血管造影可見造影
關于小兒過敏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非特異性檢查 (1)血、痰液、鼻涕、眼分泌物等嗜酸性粒細胞檢查; (2)血、其他體液或分泌物中組胺含量的測定; (3)血清及分泌物中IgE、IgA、IgG、IgM含量的測定; (4)肺功能測定;T淋巴細胞轉化試驗;補體Ch50、Ch2、C3、C4測定; (5)巨噬細胞移動抑制試驗;
什么是高氨血癥?
正常情況下血氨濃度維持在較低水平。肝臟幾乎是體內唯一能合成尿素的器官,當肝功能嚴重損傷時,尿素合成障礙,血氨濃度升高,稱為高氨血癥。
先天性高乳酸血癥的基本介紹
先天性高乳酸血癥又稱先天性乳酸中毒(congenital lactic aei-dosis),是一類代謝缺陷的總稱,包括了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酶、丙酮酸氧化或糖原異生系統中的酶活性缺乏。由Hartmann等(1962)首先報告的類型是按X伴性遺傳方式傳遞,其突變基因(PDHA)在Xpz。·。上。患兒
關于小兒高磷酸酶血癥的鑒別診斷介紹
本病應與Paget's病鑒別,Paget's病又稱變形性骨炎,多見于成人,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有陽性家族史。臨床表現和生化檢查與高磷酸酶血癥相似,降鈣素增高。主要鑒別點是Paget's病有特殊的地區分布,英國德國發病率高于北美,我國少見。本病指、趾骨很少受累。有時可同時
關于高泌乳素血癥的影像學檢查介紹
有助于明確垂體及鞍區占位性病變,主要方法為頭顱/蝶鞍的影像學檢查(MRI或CT)。一般建議對于泌乳素>4.55nmol/L且無明確病因者應完善上述檢查;如血清泌乳素水平持續升高>9.1nmol/L則垂體泌乳素瘤可能性大。動態增強的垂體及鞍區MRI對具有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無放射線損傷、可多次重
關于高甘油三酯血癥的檢查介紹
1.檢查項目 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 2.注意事項 (1)血脂分析前受試者應處于穩定代謝狀態,至少2周內保持一般飲食習慣和體重穩定。 (2)測定前24小時內不應進行劇烈體育運動。 (3)如血脂檢測異常,應在2個月內進行再次或多次重復測定,但至少要相隔1周;
關于高泌乳血癥的輔助檢查介紹
(一)蝶鞍斷層:正常婦女蝶鞍前后徑
關于小兒賁門失弛緩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檢查 胸部X線平片中有時可見擴張的食管,胃內氣泡消失。有肺炎或肺膿腫時肺野有改變。最常見的是胃氣泡消失。擴張明顯的食管在后前位胸片上像縱隔增寬,有時可見液平面,在側位片上見到氣管前移,早期病例,在X線檢查時可能不出現異常。 2.鋇餐檢查食 管鋇餐造影在失弛緩病例中是一項重要的診斷性
關于小兒X-連鎖高免疫球蛋白M血癥的檢查介紹
1.免疫球蛋白 血清IgG、IgA、IgE缺乏或明顯降低,極個別病人血清IgA和IgE可升高者,血清IgM水平正常或高達1000mg/ml,呈IgM多克隆擴增。IgM增高與反復和慢性刺激有關,而不是CD40L缺陷的直接結果。T細胞依賴性抗原(如噬菌體φx174)抗體反應示IgM抗體反應降低,無
關于小兒高磷酸酶血癥的簡介
高磷酸酶血癥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多數認為本癥為骨組織代謝紊亂性疾病,極為少見。臨床主要表現為過多的溶骨和成骨過程,使骨化不全。受累部位多見于顱骨、脛骨、股骨、脊柱等。其特點為血清堿性磷酸酶明顯增高,血清鈣、磷正常。
治療先天性高乳酸血癥的相關介紹
目前對于先天性高乳酸血癥尚無良好且有效的治療方式,依照患者病情給予支持療法,甚至有些癥狀也無法改善;臨床上曾給生物素酵素(biotindase)缺乏患者大量生物素,或是給予丙酮酸去氫酶缺乏患者大量維生素B1治療;嚴重高乳酸血癥患者在急性期可以重碳酸鹽或是其他鹼基來導正酸中毒情況。肉鹼、維生素B1